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4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本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表格、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那么,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请听谜面: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图形)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生:三角形 2、介绍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师:真聪明!!板书“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几类 师分别出示卡片贴于黑板。 3、激发学生探知心里 师:大家会不会画三角形啊? 生:会 师:下面请你拿出笔在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但是我有个要求: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试一试吧! 生:试着画 师:画出来没有? 生:没有 师:画不出来了,是吗? 生:是 师: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为什么画不出来呢?这就是三角形中角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看看这三个字,说说看,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生:就是三角形里面的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啊? 生:3个。 师:那么为了研究的时候比较方便,我们把这三个内角标上角1角2角3,请同学们也拿出桌子上三角形标出(教师标出) 师: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内角和”吗? 生:三角形里面的角加起来的度数。 2、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分别拿出一个直角三角板,请同学们看看这属于什么三角形,说出每个角的度数,那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算一算:90°+60°+30°=180° 90°+45°+45°=180° 师:180°也是我们学习过的什么角? 生:平角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的内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查看全文>>>

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 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 偏 ,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三、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位置。

查看全文>>>

总复习 (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1、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8)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2、小数性质 (一) 复习概念 (二) 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 )个0.01 (2)0.61里面有( )个0.01 (3)3.61里面有( )个0.01 (4)0.061里面有( )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 ); 23÷1000改写成小数( ) 34÷10000改写成小数( ); 3÷1000改写成小数( ) 0.25写成分数( ); 0.312写成分数( )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 3、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 练习:63.6 ×10 ×100 ÷1000 63.6 缩小为原数的1÷10 缩小位原数的1÷1000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 )是0.3 (2)由0.56到0.056是( )。 a 缩小10倍 b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 课 一、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 )米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三、实践应用 第50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查看全文>>>

复习内容:统计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复习过程: 一、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1.练习:1991—2003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害。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4)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p127统计9、根据1997-2003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统计图回答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 (2)分组讨论,每组自由选择一小段时间(如:1998—2000的变化情况) (3)汇报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 (4)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p131 第 14 题 根据我国1997—2003年博物馆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对统计这部分知识掌握了吗?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表格、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那么,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请听谜面: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图形)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生:三角形 2、介绍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师:真聪明!!板书“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几类 师分别出示卡片贴于黑板。 3、激发学生探知心里 师:大家会不会画三角形啊? 生:会 师:下面请你拿出笔在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但是我有个要求: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试一试吧! 生:试着画 师:画出来没有? 生:没有 师:画不出来了,是吗? 生:是 师: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为什么画不出来呢?这就是三角形中角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看看这三个字,说说看,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生:就是三角形里面的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啊? 生:3个。 师:那么为了研究的时候比较方便,我们把这三个内角标上角1角2角3,请同学们也拿出桌子上三角形标出(教师标出) 师: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内角和”吗? 生:三角形里面的角加起来的度数。 2、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分别拿出一个直角三角板,请同学们看看这属于什么三角形,说出每个角的度数,那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算一算:90°+60°+30°=180° 90°+45°+45°=180° 师:180°也是我们学习过的什么角? 生:平角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的内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课本18页例1 及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演示讲解。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大家回忆以前我们数学上学过的关于辨认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生回答。师结:一般定方向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的。还有吗? (引导学生回顾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学生汇报。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 2、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1号点、2号点、终点与起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与方向。 板书课题:确定物体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越野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 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哪些条件?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板书:方向 距离 4、练一练:让学生找出2号点和终点的位置。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学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

查看全文>>>

教学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2.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谈话导入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

查看全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4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