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 导航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尤其是老师想要浓郁课堂氛围,高质量的教案课件是必要的。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师:同学们,来到阶梯教室,能和四(1)班的同学们在阶梯教室上课,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班学生个个都是最棒的,上课认真,思维敏捷,发言积极。这节课曾老师将带大家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有没有信心把它学好?

师:先来一场热身赛,快速抢答。预备——开始。

200÷2= 200÷20= 16÷8= 200÷40= 160÷8= 320÷8= 14÷2=

560÷80= 280÷40=

师:同学们算得既对又快,注意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师:依据是什么?(按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商不变。)

二、探究体验,建构新知

(一)、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师:我们先来观察第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有变化。)

师:从上往下看,除数和商有什么变化?(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从下往上看,除数和商有什么变化?(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师总结: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反而缩小(扩大)。

师:继续观察除数和商的扩大、缩小有什么规律呢?

②式与①④比(除数乘10扩大了,商反而除以10缩小了。)

③式与②式比(除数乘2扩大了,商反而除以2缩小了。)

小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②式与③式比(除数除以2缩小了,商反而乘2扩大了。)

① 式与②式比(除数除以10缩小了,商反而乘10扩大了。)

小结: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商反而乘几。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当被除数不变,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除以几(或乘几)】

师实物讲解,平台展示。

练习:

11 21

231÷ 33 = 7

77 3

(二)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

1、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 商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怎么变的?

3、 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讨论、交流、汇报结论: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几),商也乘几(或除几)。

练习:

132 11

264 ÷ 12 = 22

1320 110

(三)商的不变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讨论、总结出了商的变化规律。你们再想一想、猜一猜如果要商不变,被除数、除数会发生什么变化了?

师:同学们说对了吗?同学们可以带着以下问题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自己研究研究。

1、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商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怎么变的?

3、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汇报交流。

师: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是“0”可以吗?

师:在这一条规律中要注意些什么?(同时、相同的数)

师:谁会完整地说一说商不变规律呢?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地数,(0除外),商不变。大家一起读一读。师:通过大家认真的观察、比较,同学们发现了商随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4、练习

72÷9=8

720÷90=

7200÷900=

三、应用练习,拓展提升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300÷700= 8100÷300= 2800÷20=

2、谁是它的朋友。(用线段连接)

320÷80 180÷60

1800÷600 160÷40

360÷60 3200÷800

3、思考题,填空。

(1)120÷30=(120×3)÷(30×□)

(2)60÷12=(60÷2)÷(12○2)

(3)200÷40=(200×□)÷(40○5)

(4)150÷50=(150○□)÷(50○□)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拓展:你能把今天所学的商的变化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对比,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

Fwr816.COm小编精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不变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商不变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解题;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体现团队精神。继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

重点:

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应用性质解题.

难点:

正确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猴王分桃的故事引入)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小猴子平均每天能吃几个桃。

8÷2=4(个)

16÷4=4(个)

32÷8=4(个)

64÷16=4(个)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桃,看起来分得的桃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桃都是一样的。

(2)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

(3)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

二、进行新课

(一)揭示商不变的性质

1.观察比较。

学生发现这四组题的商都是4。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并交流各自的发现。

(1)如果以第一组为标准,用第2、3、4组和它比较,同桌两人讨论被除数、除数分别起了什么变化。然后在分组讨论基础上,请若干名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第(2)式与第(1)式比较:被除数8乘以2是16,除数2也乘以2得4,商不变。边讲边在黑板出示:

(8×2)÷(2×2)= 4

用同样方法讨论第(3)、(4)式与第(1)式的比较结果。出示:

(8×4)÷(2×4)= 4

(8×8)÷(2×8)= 4

(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说得好!要乘以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板书:相同的数)

(3)根据上述的例子,学生自己举例,在括号里填数。

( )÷( )= 4

(4)判断:

40÷8=(40×2)÷(8÷2) ( )

160÷80=(160÷4)÷(80×4) ( )

540÷90=(540×100)÷(90×10) ( )

(5)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那么除以相同的数商变不变呢?

(6)请同学们以第4组为标准,拿第3、2、1组分别同第4组比较,看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64÷2)÷(16÷2)= 4

(64÷4)÷(16÷4)= 4

(64÷8)÷(16÷8)= 4

(7)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又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8)老师也填写了一个算式:(64÷0)÷(16÷0) 同时除以0,行不行?

二、小结:

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数,这个数不能为0。把两种情况总结概括成一句话,那谁来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的性质。

(9)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本领“商不变性质”在书上p65,请同学看书,齐读《商不变性质》找找那些词是关键词?(同时、相同、零除外)

再读一遍。

(10)乘以几也可以说是扩大几倍,除以几也可以说是缩小几倍。那么这商不变性质还可以怎么说?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三、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1、在○里填运算符号,□里填数。

1) (60×5)÷(4○□)=15

2) (60○□)÷(4÷4)=15

3) (1500○□)÷(20×4)=75

4) (1500÷5)÷(20 ○□)=75

5) (480○□)÷(6×12)=80

6) (480○□)÷(6○□)=80

2、判断题。

A、 哪些算式与“450÷15”相等(相等的算式打“√ ”不相等的算式打“×”)

1) (450÷3)÷(15÷3) ( )

2) (450÷3)÷(15×3) ( )

3) (450+3)÷(15+3) ( )

4) (450×3)÷(15×3) ( )

5) (450-3)÷(15-3) ( )

B 、 540÷90=(540÷1)÷(90×1)是运用了商不变性质。 ( )

3、选择题: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8,那么商是( )。

A 160 B 20 C 16 D 200

2)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数应是( )

A 缩小5倍 B 乘以5 C 扩大5倍 D 减少5

3) a÷c=( )

A (a÷b)÷(c÷d)

B (a×b)÷(c÷b)

C (a×b)÷(c×b) (b≠0)

四、总结:

1、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 谁能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

五、比一比,哪组写的连等式多。

300÷60= = = =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一)


探索规律(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11~112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列算式:1×1=11×11=111×111=1111×1111=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每个算式里的两个因数相等,每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都是数字1。
教师:从上往下看,比较这些算式,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第1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一位数,第2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两位数,第3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三位数,第4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四位数。
教师:我们发现的都是这些算式的规律,既然这些算式有这么多的规律,那么它们的结果会不会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呢?学生自由猜测。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规律。板书课题。
[点评:用有规律的一组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并用猜测算式的积是否有规律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本节课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二、探索规律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先用计算器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写下来。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
教师:刚才我们的猜测正确吗?
学生:确实有规律。
教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后再组织汇报。
学生1:我发现当算式中两个因数相等,而且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时,两个一位数相乘,积是一位数;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是三位数,两个三位数相乘,积是五位数;两个四位数相乘,积是七位数。也就是积的位数总比两个因数位数的和少一位。
教师:你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
引导学生说出:是用每个算式的积和它们的因数相比得到的规律。
教师:观察、比较是我们在寻找规律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发现?
学生2:我发现它们的积很有趣,你看1×1=1,每个因数里有1个1,积就是1;11×11=121每个因数里有2个1,积从左到右就从1开始排到2,然后又排回1;111×111=12321每个因数里有3个1,积就从1排到3再排回到1……
教师:也就是说如果因数中有几个1,积就从1开始从左到右排到几,然后又排回到1。如果每个因数里有4个1,积就从1排到4,即1234,再接着排回来321,组成积1234321。
学生3:我还发现从第二个算式1111×11111的积。
学生:11111×11111=123454321。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教师:我们用这个规律推测11111×11111的积是否正确,还是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后发现确实正确,证明学生发现的规律是科学的。
[点评:这个环节中学生对规律的探索经历了“根据已知条件、运用适当的方法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进行推测——验证规律的科学性”这样一个过程,这里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规律的使用,以及验证规律的科学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乘法算式的规律,下面再来看看这几组除法算式。
出示例2中的算式:2424÷101=2424÷202=2424÷404=4848÷101=4848÷202=4848÷404=
教师:我们前面是怎样探索乘法算式的规律的?
学生:先有计算器算出算式的结果,再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来发现规律。
教师: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探索除法算式的规律。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索规律,然后组织汇报。
让学生观察:424÷101=242424÷202=122424÷404=64848÷101=484848÷202=244848÷404=12
学生1:我们组把这些算式横着比较,发现每一排算式的被除数都没有变,而除数则从左往右依次扩大,再比较商,发现商从左往右依次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2:我们组是竖着比的,竖着又可以看出是除数不变,被除数在扩大,商随被除数的扩大而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这里学生没有发现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上的共同规律,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如果有学生发现,就让他说说有怎样的关系。
下面按有学生发现这个规律设计。
学生3:我们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因为2424÷101=24,它的商是被除数的后两位“24”,同样4848÷101=48的商也是被除数的后两位“48”,我们认为像这一类算式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它的商就是被除数的后两位。
教师:那么根据这个规律可不可以推测出2424÷202=,2424÷404=,4848÷202=,4848÷404=的商呢?
学生3:可以。
教师:怎么推测?
学生:从第一组得到的当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的规律,我们就可以知道2424÷202的商就是2424÷101的商缩小2倍,也就是12……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的这些规律。
学生用规律计算余下的一组算式:9696÷101,9696÷202,9696÷404,再组织学生用计算器检验。
教师: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我们发现的规律都是正确的。
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独立完成例2后面的“做一做”,组织集体订正。
[点评:对除法计算中规律的探索,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进行规律的探索,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堂活动,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略)
五、拓展运用
教师:刚才我们发现这么多乘、除法里的规律,像这些有规律的算式你能写出来吗?
学生尝试写,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点评:这里让学生写几个有规律的算式既使学生对规律的探索由“发现规律”扩展到“创造规律”上来,提高了学生对规律探索的层次,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本案例由卞小娟提供)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探索规律(二)


探索规律(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2~113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中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播放猴子分桃的故事。(一天,孙悟空对众猴子说:“2只猴子分8个桃。”下面的小猴:“太少了。”孙悟空又说:“20只猴子分80个桃吧。”小猴们:“还是少。”孙悟空:“800个桃200只猴子分,怎么样?”小猴很高兴:“好,多了,多了,就这样分吧。”)教师:小猴们分到的桃是不是真的增加了?你能算一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展示所列的算式:8÷2=4(个)80÷20=4(个)800÷200=4(个)
学生:小猴们每次分到的桃都是4个,没有增加。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同意。
教师:为什么孙悟空能使小猴们每次分到桃的个数都一样?其中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来探索里面的规律。
板书课题。
[点评:这里用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引入课题,不但从故事中巧妙的揭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使枯燥的学习赋予儿童情趣,让学生感受探索规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进行新课
1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教师:我们前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索规律?
学生:观察、比较。
教师:请同学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先独立探索规律,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有一定的发现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发现规律没有?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哪个小组来说说?
抽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算式并介绍探索过程。8÷2=480÷20=4800÷200=4
学生1:我们通过观察、比较这3个算式的被除数,发现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总是前一个算式被除数的10倍,再比较除数也有同样的规律,但是它们的商却没有变化。
教师:也就是说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规律?商又有什么规律?
学生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都扩大10倍,而它们的商没有变。教师:我们再来看这个算式8000÷2000(教师板书:8000÷2000),你能推测它的商是多少吗?引导学生用前面发现的规律来思考,得到:根据刚才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8000÷2000在800÷200的基础上被除数和除数又同时扩大了10倍,所以我们推测出8000÷2000的商仍然是4。
学生用计算器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学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如果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总是同时缩小10倍,但它们的商也没有变。……
教师:现在大家知道孙悟空分桃子的秘诀了吧?
学生:当被除数、除数都扩大或缩小10倍时,它们的商不会发生变化。
教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10倍,商不变。
教师:猜一猜,是不是被除数和除数只有同时扩大或缩小10倍,商才产生这个规律呢?如果它们同时扩大或缩小2倍、5倍、20倍、100倍,还会产生这个规律么?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情况来验证,发现:只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就不会变。
教师把板书改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教师:我们再来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有这个规律呢?
学生可能猜是,也可能猜不是。
教师:要想知道是不是,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随意写一个除法算式,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看商会不会变。
每个小组选定一个除法算式进行验证,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发现:虽然用的除法算式不一样,但只要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商都不会变。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这个规律在所有的除法算式里都有。
教师板书
 [点评:对商不变规律的探索主要分两个层次来进行:首先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探索方法初步探索出不完整的商不变的规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验证等方法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补充,并引导学生发现是所有除法算式共有的,这样使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更加透彻,还通过开放性的练习促进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
1运用规律。
(1)教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1500÷500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1500÷500中的1500和500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商不变,所以可以把1500÷500看成是15÷5来计算,得到商是3,这样1500÷500的商就是3。
(2)学生独立完成“议一议”后面的“试一试”,汇报略。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议一议”让学生初步体验了怎样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
三、练习巩固课堂活动第2题。
通过本题的讨论要让学生明白,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虽然不变,但余数也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四、课堂总结(略)
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4~8题。
六、拓展延伸
教师:商不变的规律既能帮助我们进行一些除法的简便运算,还帮助孙悟空在不增加桃子的情况下,就满足了小猴们的要求,你还能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个规律吗?下节课再来说说你的发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数的改写


教学目标:●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的数。●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略写”非整万的数。●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

用幻灯出示下面题目。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 二百零四万五千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 五千八百万零七百 三百六十四万八千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 3500000 10200000 86000000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 350000 1000000 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 356000 1000005 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用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 =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万”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80000 300000 18000000

学生独自改写。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

2、教学例6。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数都是非整万的数,很显然我们不能想例5那样将它直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那怎么办呢?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教师:有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呢?如:12756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个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想一想:这样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的第1位上的数。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389000≈1390000

③再把板书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⑺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264008 1328543 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加上“≈”。

如:1264008≈126万 1328543≈133万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步掌握新知;一方面通过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练习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一文,希望“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商的变化规律”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