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 导航 >

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范本

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绥化分局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绥垦局办文[20xx]8号)精神,结合我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本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的原则,特制定**农场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抢抓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全面整合文化体育资产和文化旅游资源,探索经营养“文”、招商兴“文”的有效途径,使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 发展目标和任务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运行框架,使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把文化产业培养成为我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优化我场经济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0xx年全场文化产业创收达到2万元。 (一)积极搞好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信息搜集和政策研究,通过制定和完善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实施调控,保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优化国有文化资产的配置,推进多元化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支持和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管理,推进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各种文化和艺术培训,规范和完善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用品、艺术品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监督和管理,建立起公平竞争,信息畅通,内容健康,运行有序的文化市场。 (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 具体措施 (一)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我场围库经济的发展,开发旅游业;加快广播电视网络业的改革,使其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管理好音像影视业和网吧市场,使其按照规范的文化市场运作。 (二)重点扶持,加大投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对大宗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20xx年要维修好文化娱乐城,充分利用电影放映机和健身器材等设备进行创收,由工会组织实施,使其运行起来,逐步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投资兴建文化广场,使其成为职工群众休闲健身娱乐活动场所。 (三)抓好试点,重点突破。要像抓种植业结构调整那样抓好文化产业的开发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20xx年重点把 查看全文>>>

为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xx]95号)精神,促进我市竹产业发展,根据市长批示,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竹产业发展现状

(一)竹资源状况

我市位于中亚热带南缘,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境内竹资源丰富,有毛竹、刚竹、李竹、桂竹、水竹、紫竹、斑竹等10属42种,大多分布在海拔400—800米的板页岩、花岗岩山谷山坡地段。全市共有竹林面积126.8万亩,占全市有林地面积7.2%,占全省竹林面积10%以上,有立竹1.53亿株,是全省竹类资源分布中心区之一。全市竹林95%为毛竹,集中分布在东安、双牌、零陵、蓝山、祁阳等五县区,共有竹林面积101万亩。20xx年,双牌、蓝山、零陵和东安四县区被列入全省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县。

(二)生产经营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毛竹新造6.26万亩,低改62.75万亩,总投入1.11亿元,采伐2952万根。近年来,全市每年安排毛竹低改20万亩,竹材产量590万根/年,竹笋加工量1.67万吨/年,现有竹类加工企业、作坊近万家,20xx年实现竹产业产值3.24亿元。全市共有竹胶板厂5家,没有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20xx万元以上),设计年产3.5万立方米。20xx年生产2.23万立方米,实现产值5020万元,上交税金497万元,消耗毛竹152万根。目前我市竹胶板企业分别是双牌竹胶板厂、道县金马竹业有限公司、东安人造板厂、零陵竹胶板厂、蓝山竹胶板厂。技术装备水平均不高,没有采用热进热出和径向剖蔑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全市共有竹地板(竹砧板)企业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设计年产500万平方米,20xx年生产竹地板、竹砧板7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6470万元,上交税金610万元,消耗毛竹100万根。目前有新田县家乐福竹制品有限公司,东安县舜皇峰竹木有限公司生产比较正常。

全市还有竹凉席生产企业9家,卫生竹筷46家、木竹工艺品企业1家,没有规模以上企业。20xx年生产竹凉席24.3万床,卫生竹筷2.79亿双,木竹藤工艺品2万件,实现产值1.34亿元。目前在零陵、宁远、双牌、蓝山、东安、江永等县区,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作坊式生产木竹旅游工艺品,交旅游公司和公园管理部门收购,在有关旅游景点出售。产品有葫芦丝、笛子、二胡、快板等木竹制乐器、木竹(泪竹)拐杖、木竹工艺扇、江永女书扇、工艺竹筷、木

查看全文>>>

x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文章标题:*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市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我市林业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林政管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职能,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森林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林业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林业产业现状 全市现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其中用材林**万亩,蓄积量**万立方米,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蓄积**万立方米,年采伐限额8*万立方米,可年产商品材**万立方米。

二、未来五年林业发展计划

(一)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本文转载自网-找文章,到网]

20xx年全市建设速生丰产林2万亩,20xx年建设速生丰产林3万亩,至20xx年速生丰产林达14万亩。

2、20xx年“规模以上”林业工业生产总值达1亿元以上,年贡献税费1000万元,20xx年林业工业产值达1.8亿元以上,年贡献税费20xx万元,至20xx年,林业工业生产总值达4亿元,年贡献税费4000万元以上,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其中20xx年达2家,20xx年达3家,20xx年达6家。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重点抓,扶持细木工板项目、中密度纤维板项目、木屋及家俱工艺制品项目。

(二)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优先、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科学经营、严格保护、宽进严出”原则,把林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森林质量上,下大力气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2、坚持积极发展公司带基地、基地带林农的林工一体化模式,形成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格局,建立具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3、坚持完善林权制度,严格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益。

4、坚持“管严生态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的原则,加快我市优势林木开发,提高林业产业效益。

5、坚持“管牢山上,管严路上,放活企业”的原则,扶持重点木材加工项目。一是加工工艺水平和木材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二是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三是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对中密度纤维板、木屋、细木工板加工的企业重点扶持,引导细木工板的发展,使其成为今后**林业产业的拳头产品,逐步培育家俱和

查看全文>>>

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

为推进我区蔬菜产业长足发展,满足城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障市中心城区“菜篮子”产品长期稳定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我区蔬菜产业**年发展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规模发展”的思路,整合项目资源,连片规模推进,着力完善基地布局,加强设施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市场流通,推动蔬菜产业升级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目标任务

全区蔬菜播种总面积7.4万亩,新增常年性蔬菜播种面积1000亩,新增蔬菜标准大棚100个,创建蔬菜标准园2个,推广新技术2项,引进蔬菜招商项目2个。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开展产业宣传。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蔬菜生产的区位和市场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主攻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搅动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宣传蔬菜产业相关政策倾向,引导广大干部、农户和民营企业主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①区财政安排城郊蔬菜生产工作经费12万元,主要用于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培育示范户,宣传培训,印发技术资料,聘请技术顾问,科技推广等。②安排蔬菜生产专项资金120万元,专项用于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实行滚动使用。各乡镇、街道每年也要相应安排一定比例的支农资金,用于蔬菜产业化的建设。二是有效整合涉农资金: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务、国土等涉农资金,在项目投放上向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含大棚)建设、蔬菜新品种、技术引进推广及培训等倾斜。

3.加强产业建设管理。各乡镇、街道根据区政府现代设施蔬菜区域、特色蔬菜生产区域、食用菌种植区域、常规蔬菜种植区域的规划布局,集中力量,将蔬菜种植面积落实到村、组和具体地块,相对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常年性商品蔬菜基地,详细登记造册并报区农业局备案。要用活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和鼓励土地向种菜能手、专业合作社和企业集中。要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蔬菜产业招商,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要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提升蔬菜产品品牌化。

4.全面推进技术提升。一是要全面推进技术培训,加强培训力度,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

查看全文>>>

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请大家参阅!

为贯彻落实(xx政办〔xx〕xx号)《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到20xx年,全县建成3个重点乡村旅游扶贫乡镇,5个旅游扶贫示范点。平均每年提供5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二、重点工作

(一)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和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各自的作用,理顺关系,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推广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协会+农户”、“景区景点+农户”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模式。成立xx乡村旅游经营者协会或联盟,制定卫生、安全标准,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xx年,新增民宿客栈20家。

(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停车场、标识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重点村建立、提升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摄影观光台、旅游购物点、休憩场所等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1座。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讯、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

(三)丰富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客栈、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等休闲度假产品,推出乡村旅游“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亲水、秋季赏叶晒秋、冬季观雪看民俗”等四季旅游产品线路,开辟自驾、摄影、研学、徒步、养老养生等特色线路,策划以xx桃源文化为主题、乡土乡情和农事体验为特色的观赏体验型的乡村旅游活动。深入挖掘我县手工技艺及徽雕工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开发土特产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开辟主要景区贫困村农副产品直销点,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提升我县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查看全文>>>

扶持发展产业扶贫型龙头企业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扶贫,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加快农村贫困农民增收脱贫步伐。按照《银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扶持政策》(银农发145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关于产业扶贫的政策及要求,坚持把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以加快推进农村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中心,扶持发展一批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依托、带动贫困农户为主、市场开拓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的扶贫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产业化经营,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康。

二、目标任务

在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扶持10家在产业扶贫方面贡献突出、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显著、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扶贫型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三、项目内容

(一)申报条件

产业扶贫型龙头企业由县级农业部门组织符合条件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申报。具体条件:

1、以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企业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建设产业基地,进行规模经营,带动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发展和优先务工从企业获得多项收入,实现“产业脱贫”。

2、企业和贫困村、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贫困村、贫困户按照合作企业要求,提供优质农产品,合作企业托底收购,合作共赢,实现“订单脱贫”。

3、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后签订用工合同,安排上岗就业,使贫困户在企业取得劳务收入,实现“技能脱贫”。

4、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相对贫困农户数在50户以上,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收200元以上。

(二)建设内容

按照产业扶贫有关标准和要求,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现场验收和竞争性评审结果综合考量,择优评选出10家在产业扶贫方面贡献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扶贫型龙头企业给予奖励。设立一等奖(1个)每个以奖代补22万元,二等奖(3个)每个以奖代补10万元,三等奖(6个)每个以奖代补8万元,奖励资金主要用于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扶贫方面的投入。通过龙头企业

查看全文>>>

渔业发展实施意见

为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水域生态建设,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现代水产业的通知》(川办发〔2014〕10号)要求,结合广安实际,现就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和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城市安全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渔业、生态渔业、休闲渔业,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渔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产品优质、渔民增收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6.76万吨,水产业总产值12.15亿元,农民人均水产业收入320元。建成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20个、面积1800公顷,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完善,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到2020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4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7.38万吨,水产业总产值14.04亿元,农民人均水产业收入369元。建成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30个、面积20xx公顷。 二、产业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1. 养殖业。以两江一环二线三区块布局发展现代渔业。以渠江、嘉陵江流域为重点发展江河湖库生态养殖渔业。以广安、护安、观塘、协兴、浓溪、大安等乡镇为环线发展休闲观光渔业。以广南线、广垫渝线等沿线乡镇发展健康养殖渔业。以武胜白坪、飞龙、双星和华蓥阳和、高兴、庆华以及邻水大洪河周边乡镇为区块发展名特优新渔业。 2. 加工业。依托特色养殖基地就地就近发展名优特色水产加工,鼓励水产加工企业进入规划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 3. 流通服务业。以区市县城区所在地为中心建立水产品批发市场,形成辐射全市的水产流通网络布局。 4. 休闲渔业。依托 “一环二线三区块” 养殖业布局发展集养殖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休闲渔业。 (二)发展重点。 1. 加速基础提升,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鼓励开展标准化池塘建设与改造,充分利用低洼地、茺滩发展集中连片的规模渔业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 查看全文>>>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办,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xx政〔xx〕67号)及《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x政〔xx〕72号),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体育产业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全区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群众。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服务体系,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为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形成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

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新体制、机制。

坚持互动发展。立足全局,统筹兼顾,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文化等产业互动融合,体育部门和旅游、文化等部门协同,实现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依法管理。完善体育市场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市场管理和服务,营造竞争有序、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促进体育市场规范发展。

(三)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到2020年,积极围绕xx区全域旅游工作重心,以xx绿道为基础,打造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基地,建立休闲慢生活旅游目的地。引进、扶持2-3家体育用品生产骨干企业;打造1-2个国内品牌赛事主场落户xx;积极申报国家级(县域)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全区从业人数的1%;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亿;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4万。初步形成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用品商贸、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运动休闲、体育教育培训等

查看全文>>>

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办〔xx〕x号)精神,结合全区实际,经区政府同意,现就促进全区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需求主导,强化顶层设计,按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控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要信息资源库、重点业务系统和相关技术条件建设,认真贯彻上级制定的电子政务规章和标准规范,逐步建立与政府履职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体系,推动全区政府系统电子政务科学、可持续发展,有效服务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政府治理能力。

(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围绕政府履职需求和服务人民群众需要,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支撑作用和应用效能。坚持统筹整合,以提高现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推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为主要手段,促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理念,探索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应用、新模式。坚持安全可控,围绕国家信息网络设施安全可控战略,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重要网络、应用和数据安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统筹规划,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各级政府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体系、统一运维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和业务应用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xx年,统一规范的全区电子政务网络全面建成,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服务政府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化能力明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网上运行全面普及,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在全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加强统筹,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

(一)加快区级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提升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能级和管理水平,加强全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和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网络性能、承载力和安全性,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和数据共享。加快推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及政府

查看全文>>>

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小编寄语:食品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工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为贯彻落实《中共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xx发〔xx〕13号)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食品工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xx市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食品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食品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力争食品工业产值比xx年翻一番,总量突破600亿元,年均递增15%左右;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300家,年产值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00家、超10亿元达到15家,力争打造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企业1家;培育产值200亿元食品产业集群2个、100亿产业集群1个。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建立,力争著名商标达到100件、驰名商标10件。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食品工业深度融合,传统食品工业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快,产品加工深度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品价值链向高端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二次加工率达到50%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0%左右。

(三)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生态、绿色发展措施全面落实,农业“三品”认证达到500个,地理标志产品力争达到10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6个,资源循环利用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四)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从标准化原料生产、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体系,形成经济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大的粮油、畜产、酒类及饮料、健康养生保健食品、蔬果制品等五大产业体系,带动食品产业上下游发展的全产业链。

二、重点任务

(一)做强粮油加工业。2020 年,粮油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280亿元,创建著名商标力争达到30件、驰名商标达到3件,力争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8家、50亿元企业1家。

1. 加快发展主食食品加工。着力推进面粉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主食馒头、包子、饺子、早餐食品等主食工业化产品

查看全文>>>

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范文资讯网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栏目为大家提供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范本等,希望大家在写方案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