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 导航 >

数学运算定律教案,2024数学运算定律教案,数学运算定律教案范本

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运算定律(一) 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基本能够灵活运用。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 归结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 42 x 25 ,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 25 分为 20 和 5 ,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 42 分成 40 和 2 相比,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 25x4 得 100 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 “ 数感 ” 吧,还有 125 和 8 得 1000 一样。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题。其次,等待讲解了下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我想学生会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的感兴趣。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二) 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反思内容: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42x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125和8得1000一样。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 查看全文>>>

范文资讯网专题“运算定律教学反思”推荐内容。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篇1

小学阶段的数学总复习,我本着每天复习内容少而精的原则,把所要复习的内容理解透掌握好。

本课我只设计了两个环节,(1)复习运算定律,(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复习运算定律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表示运算定律,为下一步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基础。在总复习时不能满足于掌握常见的五个运算定律,要加以引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我改变以往的做法,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让学生自己自编或搜集简便运算的题目。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了,看我编的题目能不能选上。学生在编题和选题时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复习的过程。学生出的题目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精选的题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覆盖面全,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的简便运算的类型。

(2)关注了学生易错的题目。

(3)关注了一些生僻的解法。我们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还你一片精彩。

最后还找了一些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供学生判断和一些思维拓展题供学生计算,让学生以竞赛、限时做题看谁做得又多又对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计算题枯燥无味,学生在测试中,如果做的好,采取一些鼓励机制,如加分或加星等。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也很好。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篇2

最近,有幸听了东洲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手俞老师执教的数学人教版教材《加法运算定律》,听后深受启发,东小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提供学生发现运算定律

课的一开始用讲故事形式导入,既吸引学生又激发学生思考,同时又直接切入教学内容。故事为:猴妈妈给小猴子吃桃,规定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小猴子感觉这样吃少了。猴妈妈改变成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小猴子感到很高兴。老师问:小猴子占到便宜了吗?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明确了第一种分法是3+4,第二种分法是4+3,实际上是一样多的,从而引出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7+8和8+7许多这样的例子,其结果是一样的,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并要归纳这些数学现象,并且明白这个现象的实质就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从个别现象类推中引导学生概括运算定律

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出示学校三个班参加冬季三项比赛的人数,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对本节课需要引入新知研究的问题“三个班一共多少人

查看全文>>>

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老师需要把脑袋里的知识,用纸质版展示给学生。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办事认真的习惯,如何撰写教案才能强调课堂的重点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算定律教学反思”,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篇1】

小学阶段的数学总复习,我本着每天复习内容少而精的原则,把所要复习的内容理解透掌握好。

本课我只设计了两个环节,(1)复习运算定律,(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复习运算定律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表示运算定律,为下一步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基础。在总复习时不能满足于掌握常见的五个运算定律,要加以引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我改变以往的做法,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让学生自己自编或搜集简便运算的题目。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了,看我编的题目能不能选上。学生在编题和选题时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复习的过程。学生出的题目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精选的题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覆盖面全,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的简便运算的类型。

(2)关注了学生易错的题目。

(3)关注了一些生僻的解法。我们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还你一片精彩。

最后还找了一些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供学生判断和一些思维拓展题供学生计算,让学生以竞赛、限时做题看谁做得又多又对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计算题枯燥无味,学生在测试中,如果做的好,采取一些鼓励机制,如加分或加星等。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也很好。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篇2】

《加法运算定律》是一节概念课,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还比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经过讨论,观察推断,发现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一直在尝试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小组合作探究,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两个运算定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2、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是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合作,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查看全文>>>

运算定律 教材分析: (1)知识体系: (2)本册教材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但是难点集中,教学中要适当进行分割、补充。真正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 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 3. 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 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

查看全文>>>

第 一 课 时 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2、说一说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二、组织练习 1、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5×(12-12+12+12) =240×(100÷25) =5×(0+12) =240×4 =5×12 =960 =60 2、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3、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4、小组讨论: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4点、2点、3点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12 514-389-111 87×201 125×88 66×99 25×47×40 98×27 23×37+27×37 28×3+28×5+2×28 (3)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四、总结 五、作业:计算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75×99+75 103×85 125×72 86×201 41×25-25 99×36 25×32×40 47×63+37×47

第二 课 时 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二) 教复习目标: 1、使学

查看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案是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在大量的资料中范文资讯网的编辑精选了一篇极其有用的“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案”,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例4(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3、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

查看全文>>>

幼儿园数学教案:乘法运算

活动名称:学习乘法运算

目标: 1、使幼儿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课件、字条、题卡、插板、电脑、铅笔、纸张作业。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幼儿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也叫做同数组成。(出示字条) 3、(出示题卡)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2个3是6,6里面有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3个5是15,15里面有()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幼儿说出4个4.4个4是(),16里面有()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幼儿说出5个2.5个2是(),10里面有()个2 二、基本部分: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引出乘法) 2.展示课件《乘法运算》 教师边展示边讲解边提问: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1)这个符号叫什么?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25表示5个2连加,因此算式是25=10,读作2乘以5等于10.乘法口诀念做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记忆对数的定义,对数与指数的互化,对数恒等式及对数的性质.

2.理解并掌握对数运算法则的内容及推导过程.

3.熟练运用对数的性质和对数运算法则解题.

4.对数的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对数定义、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对数定义中涉及较多的难以记忆的名称,以及运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师:(板书)已知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2%,求20年后国民生产总值是原来的多少倍?

生:设原来国民生产总值为1,则20年后国民生产总值y=(1+7.2%)20=1.07220,所以20年后国民生产总值是原来的1.07220倍.

师:这是个实际应用问题,我们把它转化为数学中知道底数和指数,求幂值的问题.也就是上面学习的指数问题.

师:(板书)已知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2%,问经过多年年后国民生产总值是原来的4倍?

师:(分析)仿照上例,设原来国民生产总值为1,需经x年后国民生产总值是原来的4倍.列方程得:1.072x=4.

我们把这个应用问题转化为知道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问题,这是上述问题的逆问题,即本节的对数问题.

师:(板书)一般地,如果a(a>0,a≠1)的x次幂等于n,就是 ,那么数x就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式子logan叫做对数式.

对数这个定义的认识及相关例子:

(1)对数式logan实际上就是指数式中的指数x的一种新的记法.

(2)对数是一种新的运算.是知道底和幂值求指数的运算.实际上这个式子涉及到了三个量a,x,n,由方程的观点可得“知二求一”.知道a,x可求n,即前面学过的指数运算;知道x(为自然数时)、n可求a,即初中学过的开根号运算,记作 ;知道a,n可以求x,即今天要学习的对数运算,记作logan= x.因此,对数是一种新的运算,一种知道底和幂值求指数的运算.而每学一种新的运算,首先要学习它的记法,对数运算的记法为logan,读作:以a为底n的对数.请同学注意这种运算的写法和读法.

师:下面我来介绍两个在对数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对数.

师:(板书)对数logan(a>0且a≠1)在底数a=10时,叫做常用对数(common logarithm),简记lgn;底数a=e时,叫做自然对数(natural loga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学习并运用10以内加法的运算。 2、发展观察力,运算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洞洞板学具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谣:我来问,你来答。 师:一只小鸟天上飞,两只小鸟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鸟儿飞? 幼:一共三只鸟儿飞。 师:两只蝴蝶空中飞,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蝶儿飞? 幼:一共五只蝶儿飞。 师:三条小鱼水中游,两条小鱼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条鱼儿游? 幼:一共五条鱼儿游 二、复习“+” 师:在加法计算中我们要用到一个符号,叫什么呢? 幼:加号,等于号。 师:(出示“+”)“+”表示加起来,合起来的意思,它出现在哪里就表示要把它两边的两个数加起来。 三、幼儿观看多媒体学习看图列算式。 1.师:天上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问天上一共有几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师:算式怎么列呢?先飞来的三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 幼:用数字3表示. 师:后飞来的4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呢?幼:用数字4表示。 师:那合起来一共有几只蝴蝶我们要用到什么符号呢?幼:加号。 师:3+4=?幼:7. 师:这道题我们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儿观看多媒体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师:听音乐取学具。 2.师“打开棋子盒,取出蓝色的数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顺序摆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数字10的后面。取出蓝色的带“+” 的那柱棋子把“+和=”摆在第9行数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回棋子盒。 3.师: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4只小猴,问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猴?这个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师:(出示多媒体)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什么? 幼:2表示先来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来的4只小猴,6表示合起来一共有6只小猴。 4.师:天空中飞来了2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问一共有几架飞机? 请小朋友取出红色的带飞机图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下角红柱子上,开始操作。 (等幼儿摆好后,看多媒体进行验证) 师:一起说一说列的算式。 幼:2+3=5 5.师:水中有4条鱼,又游来3条鱼,问一共有几条鱼?请幼儿在洞洞板上直接摆出算式。并请一名幼儿来前面摆算式,然后集体验证。  

查看全文>>>

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数学运算定律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数学运算定律教案、2024数学运算定律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