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4岁幼儿简短演讲稿 > 导航 > 4招破解职场“27岁定律”

4岁幼儿简短演讲稿

4招破解职场“27岁定律”。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4招破解职场“27岁定律””,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导读:最近很多媒体都在讨论女性27岁定律的问题,网络上的解读是:女人一生美丽的巅峰是在27岁,此后,美丽的容貌状态便开始呈现逐渐递减的态势。在我的培训和咨询过程中,很多处于职业发展中的女性,也经常会遭遇这种定律。她们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

27岁女性面临的4种职业困惑

在新精英生涯的培训与咨询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职场女性,他们往往会遭遇如下4种困惑:

1、工作太忙,没时间考虑感情问题,虽然职业发展可以,但是年近三十,家人催促尽快恋爱、结婚;

2、从学校毕业4、5年,职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候又要结婚、生子,可能会耽误最佳的职业发展期;

3、男朋友或者老公的职业发展很好,工作忙碌,希望女人在家做家庭主妇,可是职场女性一方面舍不下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的家庭地位心存担忧;

4、更多的女性是遭遇到性别歧视,在公司得不到重用,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证明实力,却会因此和男友或者老公发生争执,直接影响家庭和睦。

正如你所看到的,上述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而各个角色之间发生了冲突导致自己陷入纠结,无奈和愤懑之中。

27岁女性需要扮演哪些角色?

首先,职场女性大约在27岁的时候,可能要面临如下几种角色:除了工作者之外,还要有女儿的角色,女友或者妻子的角色,结婚早的还有母亲的角色,除此之外,不能遗漏的还有自己作为休闲者的角色。我们无意识地给这些角色分配着时间和精力,我们的资源都被一个个角色抢夺了,很多时候,我们在扮演着救火者,哪个角色特别需要,我们就去充当哪个角色:毕业时,同学们都卯足了劲工作,或许你也会和别人比谁挣的钱更多,这时候你做了工作者;过了几年,家人施压之下,开始谈恋爱,你加进了女友角色;年龄大了,不得不结婚生子,加进了母亲角色;做了妈妈,不得不停滞职业发展,于是,过了几年,自己在各种角色的争夺之下,完全被规划着,自由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你爆发了,但是,似乎又无可奈何。

当你需要梳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时,不如给自己画两张角色平衡轮。一张用来表达你目前的角色是怎么分配的,用另一张来表达你希望的分配比例。对比这两张图,有哪些差距呢?是不是该尽早做一点调整?

苏田说:有规划的人生,叫行程,没有规划的人生,叫闲逛。新精英生涯首席职业发展专家古典老师也说过: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主动去规划,就会被规划。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生育的任务,或许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角色,那么在这些角色之间,又该如何平衡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种策略。

27岁女性玩转职场的4种策略

策略一:白骨精型

协调好其他角色,着重发展工作者的角色,不考虑年龄限制,一路高歌勇进。这样可能需要另一半或者父母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或者根本不组建家庭。这样的女性多是白骨精(白领、业务骨干、行业精英),可能的风险是工作上冲得太猛,就会上的去,下不来,很难平衡自己的生活,在强大的家庭支持下,可以考虑这一策略。

策略二:厚积薄发型

接纳在三十岁之前的职业发展平台期,在那一阶段把结婚、生育当做重要目标,照顾家庭的同时,整合并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孩子三岁之后重入职场做好准备。这是一种可以平衡各种角色发展的常规型策略,多数的职场女性都可以采用。该策略的风险在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职业对于工作的要求不同,女性能否在度过生育期后重返职场或者开始新的事业,关键在于对自己资源的整合了。

策略三:出名趁早型

在职业发展前期拼命冲一把,攒钱、攒人品,三十岁之前达到事业巅峰,然后再忙家庭,生育之后就以家庭为主,找到一个能消磨时光的工作或者追寻生涯意义的事业。这样的工作比如销售、外贸、创业等。这一策略的风险在于:职业发展前期的投入过大,是对各种角色的透支,而之后退回家庭,或许会产生失落,这种失落在之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调适到平衡状态。

策略四:后发制人型

一毕业就考虑结婚、生子,刚开始几年因为家庭压力,可能职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但是当同龄人开始为如何度过三十岁这道坎而发愁的时候,这些职场女性的家庭压力反倒越来越轻了,可以业余充电,奋起直追了。这种策略的风险是:对于看重年龄的职业来说,或许会错失最好的发展时期。一般来讲,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越有信服力的职业,可以采用这种策略。比如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

以上是对于职场女性在面对27岁定律时可以考虑的几种重要的职业发展策略,重要的不是如何选,而是能够自己选。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总会出现不同的困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升我们的职业规划能力,对阶段问题进行预判,然后在各种平衡与抉择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

Fwr816.COM文章精选

破解职业生涯规划的谜思


在美国,平均一个职业规划师面对3000人。职业咨询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项产业,并得到了国家立法的肯定和支持,而在国内才刚起步,有很多谜思亟待扫清。

Q: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等同于介绍一份好工作?

A:不是这样的。介绍工作是职业介绍所或前程无忧的服务内容;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分析其专长与弱点,评估出个体的综合竞争指数,然后由同行业中资深的人力资源人士,加上熟悉跨行业职业(岗位)发展前景的专业人士,以及专业咨询顾问,如此功能组合的专家团队,为其做出针对性诊断,提供一个适合咨询者个人情况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可实现的职业选择方向和阶段路标。

Q:如果职业测评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我的职业和我的爱好并不符合,我该怎么办?

A:不要把职业孤立地来看!

举个案例来说明。Lily在某电子产品合资企业做了3年前台,由于不具备行业的专业知识,公司可给她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而她本人的兴趣点也不在行政工作方面,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与不同人打交道的工作。经过详细咨询,职业规划顾问把她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定位在:广告公司的媒介主管。距离那个目标,她一缺相关专业学历,二缺相关工作经验。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她:换家公司做前台!专家脑子没进水!你也没听错!理由是:第一步,凭借3年外企前台的工作经验,找一份国际4A广告公司前台的工作机会很大;第二步,在广告公司前台工作,花两到3年的时间,耳濡目染行业经验的同时,进修一个公关员或媒介管理 等相关学科的资格证书或文凭;第三步,拿到证书和文凭时的她,26岁,该要小孩了。规范的公司对产妇的政策是很人性化的;第四步,凭借4年广告公司行政的经验,加文凭,以及无生育负担的优势,应聘到中小型广告公司做媒介主管,或是到企业做市场部的媒介专员等职位,她的竞争优势将非常明显。

对Lily来讲,前台这份工作虽然与爱好不符,但广告公司的前台她干得就有意思极了。现在做什么是该分析的,但未来要做什么,要走到哪里去更重要!

Q: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来讲,几年是一个阶段?怎么规划最合适?

A:以职场新人和工作了3到5年为一个阶段最适宜。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20xx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工作不到4年的受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直到工作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下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由于多为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比较容易对现实工作不满,或者看不清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而产生工作倦怠。而在工作了5年之后,开始获得较多的工作经验及较高的工作职位,从能力上比那些新参加工作的要强很多,于是自信心大增,工作倦怠程度开始降低。

●职业规划的根本是咨询师和你一起画出三个圆圈来:

第一个圈,你喜欢什么性质的工作?

第二个圈:什么性质的工作你能做得很出色?

第三个圈:社会需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作有哪些?

喜欢的工作不一定都能干好,能干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喜欢的。

当两个圆圈形成交集时,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顾问会帮你冷静客观地画上第三个圈。这样形成的交集将是最适合你职业发展的目标。

Q:假如本身没有很强的实力,职业规划师再包装,也是外在的,能够帮我真正提高自身实力吗?

A:没错!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才是发展的根本。职业生涯中任何质与量的改变,一定和你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分不开的。简历的包装只是帮助你在众多候选人中突出而已,实力不够的时候,面试那关就过不去。只有自助的人,老天才会帮你。

Q: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的路线,是否就是我最正确的道路?如何证明?

A:从事职业规划工作6年,真不敢这么说。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扎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没有捷径,不能偷懒,不能跳跃。你所在行业里的人力资源经理能够告诉你的是,这个行业成功人士的职业路径和案例。跨行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例如猎头顾问),能够告诉你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潜力与人才市场情况。咨询顾问能够在和你的对话中,引导你认识自己,聆听内心的声音,分析你的优势与劣势,正视现实,同时站在你的角度设计可实现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制订路线和工作学习计划。

Q:如果要先择业,再就业,这么要求现实吗?

A:我个人的观点是:新人入行的时候,只有很少数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刚好又是社会需求的工作。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得到专业的就业指导。现实一点,大多数人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吧。毕竟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个人兴趣、爱好、发展都是空话。

Q:如何甄别、选择权威的职业咨询机构?

A:咨询师是真正实施咨询的人。他们的行业经验和职业道德是首要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三种功能角色缺一不可。没有行业经验,他如何指导一名在医药行业做了多年药物实验项目负责人的主管,是要升去强生的市场部做经理,还是选择医疗器械做销售经理?没有跨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经验,如何能帮助那些已经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玻璃天花板的人们换个角度思维,换个行业尝试呢?没有咨询师的功夫,如何让寻找帮助的人们接受你、信任你,最终认同你呢!

职业道德没别的:对每一位来咨询的人,真正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问题。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经验、想法、喜好强加给别人。也不能感情用事,客观的分析能力是专业咨询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

Q: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当事先的规划遭遇突变,应该如何应对?

A:接受将要发生的问题需要雅量,改变有可能改变的现状需要勇气,区分这两类不同的事情需要智慧,创造崭新的职业生涯需要规划。

Q:现实如此残酷,职业规划是否过于理想化?

A:没有梦想的人不会去做职业规划。现实不是只对某些人残酷。机会每个人都会有。心中有梦想,脑中有规划,脚下有路径的人,在时刻创造机会,寻找机会,把握每一个有价值的机会。没有规划的人则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错过机会,失去机会。专业的规划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它一定是有帮助的。

破解职业生涯规划10大谜思


在美国,平均一个职业规划师面对3000人。职业咨询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项产业,并得到了国家立法的肯定和支持,而在国内才刚起步,有很多谜思亟待扫清。我们从读者中汇集了10大疑问,深度剖析职业生涯规划的0和1。

Q: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等同于介绍一份好工作?

A:不是这样的。介绍工作是职业介绍所或前程无忧的服务内容;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分析其专长与弱点,评估出个体的综合竞争指数,然后由同行业中资深的人力资源人士,加上熟悉跨行业职业(岗位)发展前景的专业人士,以及专业咨询顾问,如此功能组合的专家团队,为其做出针对性诊断,提供一个适合咨询者个人情况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可实现的职业选择方向和阶段路标。

Q:如果职业测评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我的职业和我的爱好并不符合,我该怎么办?

A:不要把职业孤立地来看!

举个案例来说明。Lily在某电子产品合资企业做了3年前台,由于不具备行业的专业知识,公司可给她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而她本人的兴趣点也不在行政工作方面,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与不同人打交道的工作。经过详细咨询,职业规划顾问把她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定位在:广告公司的媒介主管。距离那个目标,她一缺相关专业学历,二缺相关工作经验。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她:换家公司做前台!专家脑子没进水!你也没听错!理由是:第一步,凭借3年外企前台的工作经验,找一份国际4A广告公司前台的工作机会很大;第二步,在广告公司前台工作,花两到3年的时间,耳濡目染行业经验的同时,进修一个公关员或 媒介管理等相关学科的资格证书或文凭;第三步,拿到证书和文凭时的她,26岁,该要小孩了。规范的公司对产妇的政策是很人性化的;第四步,凭借4年广告公司行政的经验,加文凭,以及无生育负担的优势,应聘到中小型广告公司做媒介主管,或是到企业做市场部的媒介专员等职位,她的竞争优势将非常明显。

对Lily来讲,前台这份工作虽然与爱好不符,但广告公司的前台她干得就有意思极了。现在做什么是该分析的,但未来要做什么,要走到哪里去更重要!

Q: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来讲,几年是一个阶段?怎么规划最合适?

A:以职场新人和工作了3到5年为一个阶段最适宜。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20xx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工作不到4 年的受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直到工作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下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由于多为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比较容易对现实工作不满,或者看不清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而产生工作倦怠。而在工作了5年之后,开始获得较多的工作经验及较高的工作职位,从能力上比那些新参加工作的要强很多,于是自信心大增,工作倦怠程度开始降低。

职业规划的根本是咨询师和你一起画出三个圆圈来:

第一个圈,你喜欢什么性质的工作?

第二个圈:什么性质的工作你能做得很出色?

第三个圈:社会需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作有哪些?

喜欢的工作不一定都能干好,能干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喜欢的。

当两个圆圈形成交集时,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顾问会帮你冷静客观地画上第三个圈。这样形成的交集将是最适合你职业发展的目标。

Q:假如本身没有很强的实力,职业规划师再包装,也是外在的,能够帮我真正提高自身实力吗?

A:没错!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才是发展的根本。职业生涯中任何质与量的改变,一定和你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分不开的。简历的包装只是帮助你在众多候选人中突出而已,实力不够的时候,面试那关就过不去。只有自助的人,老天才会帮你。

Q: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的路线,是否就是我最正确的道路?如何证明?

A:从事职业规划工作6年,真不敢这么说。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扎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没有捷径,不能偷懒,不能跳跃。你所在行业里的人力资源经理能够告诉你的是,这个行业成功人士的职业路径和案例。跨行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例如猎头顾问),能够告诉你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潜力与人才市场情况。咨询顾问能够在和你的对话中,引导你认识自己,聆听内心的声音,分析你的优势与劣势,正视现实,同时站在你的角度设计可实现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制订路线和工作学习计划。

Q:如果要先择业,再就业,这么要求现实吗?

A:我个人的观点是:新人入行的时候,只有很少数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刚好又是社会需求的工作。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得到专业的就业指导。现实一点,大多数人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吧。毕竟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个人兴趣、爱好、发展都是空话。

Q:如何甄别、选择权威的职业咨询机构?

A:咨询师是真正实施咨询的人。他们的行业经验和职业道德是首要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三种功能角色缺一不可。没有行业经验,他如何指导一名在医药行业做了多年药物实验项目负责人的主管,是要升去强生的市场部做经理,还是选择医疗器械做销售经理?没有跨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经验,如何能帮助那些已经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玻璃天花板的人们换个角度思维,换个行业尝试呢?没有咨询师的功夫,如何让寻找帮助的人们接受你、信任你,最终认同你呢!

职业道德没别的:对每一位来咨询的人,真正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问题。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经验、想法、喜好强加给别人。也不能感情用事,客观的分析能力是专业咨询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

Q: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当事先的规划遭遇突变,应该如何应对?

A:接受将要发生的问题需要雅量,改变有可能改变的现状需要勇气,区分这两类不同的事情需要智慧,创造崭新的职业生涯需要规划。

Q:现实如此残酷,职业规划是否过于理想化?

A:没有梦想的人不会去做职业规划。现实不是只对某些人残酷。机会每个人都会有。心中有梦想,脑中有规划,脚下有路径的人,在时刻创造机会,寻找机会,把握每一个有价值的机会。没有规划的人则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错过机会,失去机会。专业的规划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它一定是有帮助的。

破解职业生涯规划九大谜思


在美国,平均一个职业规划师面对3000人。职业咨询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项产业,并得到了国家立法的肯定和支持,而在国内才刚起步,有很多谜思亟待扫清。我们从读者中汇集了9大疑问,深度剖析职业生涯规划的0和1。

Q: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等同于介绍一份好工作?

A:不是这样的。介绍工作是职业介绍所或前程无忧的服务内容;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分析其专长与弱点,评估出个体的综合竞争指数,然后由同行业中资深的人力资源人士,加上熟悉跨行业职业(岗位)发展前景的专业人士,以及专业咨询顾问,如此功能组合的专家团队,为其做出针对性诊断,提供一个适合咨询者个人情况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可实现的职业选择方向和阶段路标。

Q:如果职业测评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我的职业和我的爱好并不符合,我该怎么办?

A:不要把职业孤立地来看!

举个案例来说明。Lily在某电子产品合资企业做了3年前台,由于不具备行业的专业知识,公司可给她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而她本人的兴趣点也不在行政工作方面,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与不同人打交道的工作。经过详细咨询,职业规划顾问把她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定位在:广告公司的媒介主管。距离那个目标,她一缺相关专业学历,二缺相关工作经验。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她:换家公司做前台!专家脑子没进水!你也没听错!理由是:第一步,凭借3年外企前台的工作经验,找一份国际4A广告公司前台的工作机会很大;第二步,在广告公司前台工作,花两到3年的时间,耳濡目染行业经验的同时,进修一个公关员或媒介管理等相关学科的资格证书或文凭;第三步,拿到证书和文凭时的她,26岁,该要小孩了。规范的公司对产妇的政策是很人性化的;第四步,凭借4年广告公司行政的经验,加文凭,以及无生育负担的优势,应聘到中小型广告公司做媒介主管,或是到企业做市场部的媒介专员等职位,她的竞争优势将非常明显。

对Lily来讲,前台这份工作虽然与爱好不符,但广告公司的前台她干得就有意思极了。现在做什么是该分析的,但未来要做什么,要走到哪里去更重要!

Q: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来讲,几年是一个阶段?怎么规划最合适?

A:以职场新人和工作了3到5年为一个阶段最适宜。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20xx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工作不到4年的受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直到工作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下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由于多为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比较容易对现实工作不满,或者看不清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而产生工作倦怠。而在工作了5年之后,开始获得较多的工作经验及较高的工作职位,从能力上比那些新参加工作的要强很多,于是自信心大增,工作倦怠程度开始降低。

职业规划的根本是咨询师和你一起画出三个圆圈来:

第一个圈,你喜欢什么性质的工作?

第二个圈:什么性质的工作你能做得很出色?

第三个圈:社会需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作有哪些?

喜欢的工作不一定都能干好,能干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喜欢的。当两个圆圈形成交集时,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顾问会帮你冷静客观地画上第三个圈。这样形成的交集将是最适合你职业发展的目标。

Q:假如本身没有很强的实力,职业规划师再包装,也是外在的,能够帮我真正提高自身实力吗?

A:没错!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才是发展的根本。职业生涯中任何质与量的改变,一定和你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分不开的。简历的包装只是帮助你在众多候选人中突出而已,实力不够的时候,面试那关就过不去。只有自助的人,老天才会帮你。

Q: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的路线,是否就是我最正确的道路?如何证明?

A:从事职业规划工作6年,真不敢这么说。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扎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没有捷径,不能偷懒,不能跳跃。你所在行业里的人力资源经理能够告诉你的是,这个行业成功人士的职业路径和案例。跨行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例如猎头顾问),能够告诉你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潜力与人才市场情况。咨询顾问能够在和你的对话中,引导你认识自己,聆听内心的声音,分析你的优势与劣势,正视现实,同时站在你的角度设计可实现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制订路线和工作学习计划。

Q:如果要先择业,再就业,这么要求现实吗?

A:我个人的观点是:新人入行的时候,只有很少数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刚好又是社会需求的工作。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得到专业的就业指导。现实一点,大多数人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吧。毕竟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个人兴趣、爱好、发展都是空话。

Q:如何甄别、选择权威的职业咨询机构?

A:咨询师是真正实施咨询的人。他们的行业经验和职业道德是首要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三种功能角色缺一不可。没有行业经验,他如何指导一名在医药行业做了多年药物实验项目负责人的主管,是要升去强生的市场部做经理,还是选择医疗器械做销售经理?没有跨行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经验,如何能帮助那些已经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玻璃天花板的人们换个角度思维,换个行业尝试呢?没有咨询师的功夫,如何让寻找帮助的人们接受你、信任你,最终认同你呢!

职业道德没别的:对每一位来咨询的人,真正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问题。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经验、想法、喜好强加给别人。也不能感情用事,客观的分析能力是专业咨询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

Q: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当事先的规划遭遇突变,应该如何应对?

A:接受将要发生的问题需要雅量,改变有可能改变的现状需要勇气,区分这两类不同的事情需要智慧,创造崭新的职业生涯需要规划。

Q:现实如此残酷,职业规划是否过于理想化?

A:没有梦想的人不会去做职业规划。现实不是只对某些人残酷。机会每个人都会有。心中有梦想,脑中有规划,脚下有路径的人,在时刻创造机会,寻找机会,把握每一个有价值的机会。没有规划的人则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错过机会,失去机会。专业的规划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它一定是有帮助的。

四招教你打通职场人脉


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辩论赛,记得决赛时和对手辩论的主题就是能力重要,还是关系重要。我方抽到的是能力重要,最后我们辩赢了。但这样非此即彼的辩论,对人的思维模式荼毒甚深。如今的社会,充满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比如能力更重要,还是关系更重要,又比如个人努力更重要,还是机遇更重要,人生可以规划,还是无法掌控。

这样的二元论,毫无益处,会造成厚此薄彼的结果。诸葛亮要不是能力很强的金凤凰,也引不来刘备的三顾茅庐。而没有刘备的伯乐赏识,诸葛又怎能名扬天下,也许始终在卧龙岗草堂春睡呢。正确的思维模式应该是这样的:能力重要,关系也重要;个人努力重要,机遇也重要;人生可以规划,但充满偶然性和变数。这些要看对谁,和你的人生处于什么阶段,这个世界永远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话说回来,不管怎样,职场人脉对我们都十分重要。接下来,分享五招,帮你打通职场人脉。

把你的工作做的很牛X

只有优秀的人,才能聚拢广泛而有效的人脉。在《影响力》一书中,作者把互惠列为增强影响力的最佳方式,我本人十分认同。这个社会人与人相处,剥离所有的表象之后,本质是交换二字。我们与他人相处,总有所求。这些渴求,可能是物质的有形的,也可能是精神的无形的。即使看似无所求的公益和奉献,施行者也是要在心灵和精神世界有所收获和不断丰盈。所以,前提是你自己变得很牛X,其它牛X的人和人脉才会自然聚拢。否则,你在人际交往中会成为索取者,那些牛人会避之唯恐不及。这如同总需要你贴补的农村亲戚,一般他们不主动找你,你不太会主动联系他们。把自己的专业搞牛X了,你自己就是品牌和名片,人脉自然来。

发展跨部门业余爱好

这招,真心管用。我们当年有一个羽毛球小团体,10多个人,来自公司不同部门,每周打两次球。平时在一起玩,工作需要有互动时,一个电话就搞定了。这种跨部门活动,多多参加,有百利而无一害。

往情感帐户里存款

建立人脉和影响力的最佳方式是互惠,其次,就是在不太影响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多多帮别人的忙,增加情感帐户的存款。人与人之间,有个情感帐户,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等正向行为都会在帐户里存款,待到你需要时,对方也会挺你。

参加培训/各种学习班

这个是相当有效的积累公司外人脉的方式,因为在培训里,和各种学习班上,你结识的差不多都是同道中人,共同语言会让人们自然走近。20xx年,我在北京一个培训课上认识了一个同学Cathy,20xx年我在苏州,她介绍一个做教练的朋友给我认识。通过这个教练朋友的引荐,我上了埃里克森的一个教练课程,在那个班上,我认识了好多教练同学。这两年,互动比较多的就是这些同学了。

30岁的职场指南


应该有不少人会把30岁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的一个时间节点。倒不是说一定会在这儿遇到什么困难,或是面临什么选择,但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到了这个年龄,我们的确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一些变化,也是时候做点儿总结和新规划了。

在前东方航空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马众看来,从大学毕业到30岁这个阶段,是理解自己想成为什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你会一直积累,并且开始找到自我意识。而到了30岁之后,就是主动自觉地去弥补自己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时候了。

的确,对于本科毕业就踏入职场的公司人来说, 30岁已经是工作的第8年,即使你是研究生毕业,此时也至少已经工作了5年。有人可能会把意识到自己已经30岁了这件事作为促使自己探索一条新的职业发展路径的刺激点。也有人可能还站在某个十字路口,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兴趣点。

当然,30岁还没有找到人生方向也并不注定失败。万科董事长王石到了32岁才从机关辞职去深圳下海;Jeff Bezos也是在30岁那年觉得互联网有机会,用30万美元创办了亚马逊。在他们做决定之前,都不知道这之后的经历会决定他们人生的主要方向。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说:市场本身就是一直在变化的,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找自己的兴趣点,职业路径本来就该在自我调整中探索,只要符合你的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就行。

《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几位职场专家,希望能为处于30岁这个路口的公司人,提供一些规划职业路径的帮助。这里有他们的专业建议,也有个人经验之谈。

在这之前,你需要先回答下面3个问题。

你确定已经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了吗?

马众认为30岁之后就已经过了试方向的阶段,应该按照既定规划开始前进了。

但是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狄巧观察到,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公司人,仍然可能感到迷茫和困惑,一种可能是在最初的职业选择时就没有遵循本意,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特别长处,或由于岗位上缺乏正向激励的信息而一直没在工作上找到兴趣点。

可以通过增强自己的存在感来找到定位。狄巧说,首先应努力把目前的工作做到最好,让老板和同事因此关注到你,并且肯定你。同时,也可以有技巧地去建立个人品牌,少抱怨、态度积极、愿意与别人分享你的想法,会让你赢得更多新机会。很多人都是从最初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先发展起来,借助这个跳板才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新机会。

此外,也可以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去接触和学习其他的东西,用做职场有心人的办法来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下一个机会。

你对自己的定位准确吗?

你的目标在哪里显然不仅是兴趣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做这份工作。凯捷咨询跨国企业业务高级经理韦玮发现,高估自己能力的人确实存在,不过更多的人却往往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我常常见到一些公司人,当公司提供开放机会的时候,总认为自己距离目标还太远。比如公司规定凡是任职满6至12年的员工都可以申请参加某个项目,但那些刚满6年的公司人就倾向于不参与竞争。韦玮说。

公司人可以阶段性地为自己设定一些结构化、量化的评价指标,并且邀请你的老板、职业导师和同事一起参与到评估中来,多方参与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率。

你的压力和动力都足够吗?

30岁会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年纪,尤其当同学和同龄人之间出现一些比较的时候。你甚至可能不愿意参加同学会,因为不想知道谁比自己发展得更好。马众说,这是到了这个年纪才会有的规划的自觉,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下形成的强烈的改变欲望。

不甘人后和虚荣心当然是一种进步的动力,但这种被动的动力持续性毕竟有限,职场进取心和生活热情才是让你保持进步的最大推动力。尤其对于30岁时职业发展比较顺利的公司人,这点尤其重要。

从外部环境来说,你也要时常确认自己的目标、想法是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如果你发现自己与公司的目标差太远的话,就要考虑换到一个更符合自己目标的环境中去。狄巧说。

A

换岗or转行

找到符合兴趣的工作之所以重要,除了能给你在工作中带来愉悦感,也会让你更有责任心。韦玮说,职场的任何选择都是一种赌博,哪怕你可以把风险规避到最小,风险也依然存在。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走的,那么输了你至少不会懊恼。

在30岁转换职业,也不至于将你前几年的积累全部清空。博世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总监袁效琴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那些有跨部门、跨职能,或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这些人一般有更宽的知识面,工作能力也更强。

B

创业

分布在各个一线城市的创业据点中的创业者们几乎都是30岁左右的年纪。在离职以后自己出去创业,几乎已经快要成为这个年纪的公司人中间的一股风潮了。

如果已经想明白商业价值、盈利模式,有了一个比较周全的创业计划,最好再有那么一两个投资人对你的项目感兴趣,那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吧,不要怕失败,也不用太担心后果。

在韦玮的招聘原则里面,有创业经验会是一个加分项。创业是一个很好的试错机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5年之后再回到公司里面工作。而这个时候你已经比那些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们有了更多的历练,也成熟更多。

C

转往管理岗位

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读MBA作为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往管理岗位的过渡,这也是一个需要承担风险的选择。从申请开始,到你全职念完MBA的周期基本上需要3至4年,这么长的时间内,你很难去预见之后的经济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认为,判断是否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去修读MBA需要考虑三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根据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确定念MBA可能带来的经济成本。其次是根据申请的情况看你能去什么样的学校,它们专长的管理方向是什么,是否符合你对未来工作的预期。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好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合你,以及你将来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是你先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是否真的适合成为管理者。如果你天生是一个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那么不如省下这笔高昂的MBA学费,继续去钻研你的专业领域。

D

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这是更多30岁的职场女性会考虑的问题。

结婚、生子、带小孩,家庭正在逐步分散这个年纪的职场女性的注意力。如果你不能狠心放弃事业成为一个全职太太,那么你大概会更希望转去一个相对稳定的后台岗位。

不过这不意味着你从此放弃了进入职业的上升通道。你可以利用在稳定岗位的机会做一些更长远的规划,去想一想十年以后的职场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韦玮的建议是,在这段时间选择读书等进修的方式,可以为你回到职场积累资本。

在这个时间段,跟女性同事增加交流也是排解生活所带来的焦虑感的有效方法。袁效琴就打算在博世组织类似的女性员工沙龙,大家互相分享应对生活的经验,你就会发现原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撑,就会有动力去克服在平衡工作生活所遇到的困难了。

E

专业领域的深耕

狄巧提供了一个案例。一位有培训管理经验的候选人曾经去面试她所在HR部门的培训管理岗位,目标是希望在做培训管理的同时能够接触些校园招聘的工作。但由于校园招聘的岗位设了专人负责,这位候选人一开始似乎有点不满足,狄巧给她的建议是在培训管理的专业上开辟出更多能做的事情,比如担任培训师、编写培训教材。后来我再去问她是否还有时间兼职做校园招聘时,她说在培训管理上的东西就已经来不及学了,完全没时间再去做其他的工作。

当然,成为专家不仅是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精深就足够了的。袁效琴说,在博世为希望成为专家的员工开设的培训项目中,更重视培养员工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他们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能力。作为专家,能把专业的东西用更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袁效琴说。

30岁时,你应该:

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估

毕业之后到30岁这几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自我认知的阶段。你这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哪些是优势,哪些是短板,性格适合做什么行业,能力到了什么程度等等。

基本职业方向至少定下来了

尽管30岁还谈不上老,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确定了自己在职场上大致的发展方向。结合此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未来会做什么,分几步走,最终达成什么目标。

开始尝试一些自我经营

自我经营这个词并不总是贬义,30岁的确应该开始打造自我品牌了。你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建立一些资源,开始重视圈子和某些关系的维系,从各方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职场优质品牌。

开始重视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平衡

30岁的时候,许多人的生活状态会发生变化。在进入人生新阶段之后,对工作、家庭和生活之间的平衡是一门新功课,处理好这个关系也能为你的职场加分。

如果有可能,做一些自我提升

在30岁之前,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都来自此前20多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之后,也基本都是知识运用和消耗的过程。如果有机会,可以在这个时候考虑为自己充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新知识。

30岁职场老鸟如何做职场规划


应该有不少人会把30岁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的一个时间节点。倒不是说一定会在这儿遇到什么困难,或是面临什么选择,但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到了这个年龄,我们的确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一些变化,也是时候做点儿总结和新规划了。

在前东方航空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马众看来,从大学毕业到30岁这个阶段,是理解自己想成为什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你会一直积累,并且开始找到自我意识。而到了30岁之后,就是主动自觉地去弥补自己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时候了。

的确,对于本科毕业就踏入职场的公司人来说, 30岁已经是工作的第8年,即使你是研究生毕业,此时也至少已经工作了5年。有人可能会把意识到自己已经30岁了这件事作为促使自己探索一条新的职业发展路径的刺激点。也有人可能还站在某个十字路口,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兴趣点。

当然,30岁还没有找到人生方向也并不注定失败。万科董事长王石到了32岁才从机关辞职去深圳下海;Jeff Bezos也是在30岁那年觉得互联网有机会,用30万美元创办了亚马逊。在他们做决定之前,都不知道这之后的经历会决定他们人生的主要方向。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说:市场本身就是一直在变化的,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找自己的兴趣点,职业路径本来就该在自我调整中探索,只要符合你的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就行。

《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几位职场专家,希望能为处于30岁这个路口的公司人,提供一些规划职业路径的帮助。这里有他们的专业建议,也有个人经验之谈。

在这之前,你需要先回答下面3个问题。

你确定已经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了吗?

马众认为30岁之后就已经过了试方向的阶段,应该按照既定规划开始前进了。

但是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狄巧观察到,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公司人,仍然可能感到迷茫和困惑,一种可能是在最初的职业选择时就没有遵循本意,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特别长处,或由于岗位上缺乏正向激励的信息而一直没在工作上找到兴趣点。

可以通过增强自己的存在感来找到定位。狄巧说,首先应努力把目前的工作做到最好,让老板和同事因此关注到你,并且肯定你。同时,也可以有技巧地去建立个人品牌,少抱怨、态度积极、愿意与别人分享你的想法,会让你赢得更多新机会。很多人都是从最初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先发展起来,借助这个跳板才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新机会。

此外,也可以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去接触和学习其他的东西,用做职场有心人的办法来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下一个机会。

你对自己的定位准确吗?

你的目标在哪里显然不仅是兴趣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做这份工作。凯捷咨询跨国企业业务高级经理韦玮发现,高估自己能力的人确实存在,不过更多的人却往往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我常常见到一些公司人,当公司提供开放机会的时候,总认为自己距离目标还太远。比如公司规定凡是任职满6至12年的员工都可以申请参加某个项目,但那些刚满6年的公司人就倾向于不参与竞争。韦玮说。

公司人可以阶段性地为自己设定一些结构化、量化的评价指标,并且邀请你的老板、职业导师和同事一起参与到评估中来,多方参与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率。

你的压力和动力都足够吗?

30岁会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年纪,尤其当同学和同龄人之间出现一些比较的时候。你甚至可能不愿意参加同学会,因为不想知道谁比自己发展得更好。马众说,这是到了这个年纪才会有的规划的自觉,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下形成的强烈的改变欲望。

不甘人后和虚荣心当然是一种进步的动力,但这种被动的动力持续性毕竟有限,职场进取心和生活热情才是让你保持进步的最大推动力。尤其对于30岁时职业发展比较顺利的公司人,这点尤其重要。

从外部环境来说,你也要时常确认自己的目标、想法是与公司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如果你发现自己与公司的目标差太远的话,就要考虑换到一个更符合自己目标的环境中去。狄巧说。

A

换岗or转行

找到符合兴趣的工作之所以重要,除了能给你在工作中带来愉悦感,也会让你更有责任心。韦玮说,职场的任何选择都是一种赌博,哪怕你可以把风险规避到最小,风险也依然存在。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走的,那么输了你至少不会懊恼。

在30岁转换职业,也不至于将你前几年的积累全部清空。博世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总监袁效琴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那些有跨部门、跨职能,或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这些人一般有更宽的知识面,工作能力也更强。

B

创业

分布在各个一线城市的创业据点中的创业者们几乎都是30岁左右的年纪。在离职以后自己出去创业,几乎已经快要成为这个年纪的公司人中间的一股风潮了。

如果已经想明白商业价值、盈利模式,有了一个比较周全的创业计划,最好再有那么一两个投资人对你的项目感兴趣,那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吧,不要怕失败,也不用太担心后果。

在韦玮的招聘原则里面,有创业经验会是一个加分项。创业是一个很好的试错机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5年之后再回到公司里面工作。而这个时候你已经比那些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们有了更多的历练,也成熟更多。

C

转往管理岗位

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读MBA作为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往管理岗位的过渡,这也是一个需要承担风险的选择。从申请开始,到你全职念完MBA的周期基本上需要3至4年,这么长的时间内,你很难去预见之后的经济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认为,判断是否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去修读MBA需要考虑三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根据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确定念MBA可能带来的经济成本。其次是根据申请的情况看你能去什么样的学校,它们专长的管理方向是什么,是否符合你对未来工作的预期。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好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合你,以及你将来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是你先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是否真的适合成为管理者。如果你天生是一个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那么不如省下这笔高昂的MBA学费,继续去钻研你的专业领域。

D

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这是更多30岁的职场女性会考虑的问题。

结婚、生子、带小孩,家庭正在逐步分散这个年纪的职场女性的注意力。如果你不能狠心放弃事业成为一个全职太太,那么你大概会更希望转去一个相对稳定的后台岗位。

不过这不意味着你从此放弃了进入职业的上升通道。你可以利用在稳定岗位的机会做一些更长远的规划,去想一想十年以后的职场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韦玮的建议是,在这段时间选择读书等进修的方式,可以为你回到职场积累资本。

在这个时间段,跟女性同事增加交流也是排解生活所带来的焦虑感的有效方法。袁效琴就打算在博世组织类似的女性员工沙龙,大家互相分享应对生活的经验,你就会发现原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撑,就会有动力去克服在平衡工作生活所遇到的困难了。

E

专业领域的深耕

狄巧提供了一个案例。一位有培训管理经验的候选人曾经去面试她所在HR部门的培训管理岗位,目标是希望在做培训管理的同时能够接触些校园招聘的工作。但由于校园招聘的岗位设了专人负责,这位候选人一开始似乎有点不满足,狄巧给她的建议是在培训管理的专业上开辟出更多能做的事情,比如担任培训师、编写培训教材。后来我再去问她是否还有时间兼职做校园招聘时,她说在培训管理上的东西就已经来不及学了,完全没时间再去做其他的工作。

当然,成为专家不仅是在专业能力上达到精深就足够了的。袁效琴说,在博世为希望成为专家的员工开设的培训项目中,更重视培养员工的项目管理能力,以及他们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能力。作为专家,能把专业的东西用更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袁效琴说。

30岁时,你应该:

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估

毕业之后到30岁这几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自我认知的阶段。你这时候应该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哪些是优势,哪些是短板,性格适合做什么行业,能力到了什么程度等等。

基本职业方向至少定下来了

尽管30岁还谈不上老,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确定了自己在职场上大致的发展方向。结合此前几年的工作经验,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未来会做什么,分几步走,最终达成什么目标。

开始尝试一些自我经营

自我经营这个词并不总是贬义,30岁的确应该开始打造自我品牌了。你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建立一些资源,开始重视圈子和某些关系的维系,从各方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职场优质品牌。

开始重视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平衡

30岁的时候,许多人的生活状态会发生变化。在进入人生新阶段之后,对工作、家庭和生活之间的平衡是一门新功课,处理好这个关系也能为你的职场加分。

如果有可能,做一些自我提升

在30岁之前,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都来自此前20多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之后,也基本都是知识运用和消耗的过程。如果有机会,可以在这个时候考虑为自己充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新知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