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 导航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202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范本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及其成就和社会主义改造、八大八届二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整顿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挖掘隐性知识,引导学生深刻全面地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的多方面原因,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失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八大的正确决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与教训。

难点: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对其教训的总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导言:一、建国初期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国建立后,党领导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二、探索期间和*期间经历了曲折过程。十年探索期间,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

*,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尽管如此,建国后三十年,仍取得很大成就。

三、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自主探究1: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材料二 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表现:经济全面崩溃,交通瘫痪,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

查看全文>>>

课题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重点

*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

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课时

二课时

使用时间

2010-4-6

制作者

庄义章

教学设计: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

①表现: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②原因: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第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第三:是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3)结果: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4)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6)

(1)“一五计划”实施背景: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

(2)目的: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3)任务:优先发展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社会主义改造

①时间:1953一1956年底。’

②过程

a.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手工业:手工业者加人手工业者生产合作社。

c.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③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成功探索

(1)*八大

a、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规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确

查看全文>>>

发展检察事业服务经济建设思考建议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效体现科学发展。而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把“三个坚持”贯穿检察工作始终,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实现检察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一、坚持发展,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理念。要始终坚持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之中,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思考和谋划检察工作,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始终坚持服从于、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是要坚持查处与服务并重。既贯彻落实好检察工作严格执法、加强办案的要求,又要从服务大局出发,达到为经济建设服好务的目标,工作中,要重点做到两个结合:首先是要把查处案件同当地重点工作相结合;其次是要把查处案件同提供法律服务相结合。注意为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和服务,以扩大执法效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经常深入发案单位上法制课,到社会上宣传法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某些问题,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坚持查处与预防并举。我们不仅要有效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还积极开展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努力减少和杜绝职务犯罪,从预防中求服务。同时要努力维护改革成果、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始终坚持执行法律标准与按“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判断是非得失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经济效果、社会政治效果相统一,打击犯罪与为发展经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正确适用法律政策,慎重对待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与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相关的案件。始终坚持执法办案不能影响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要做到查处与保护并行。在查处案件中,要坚持做到既公正查处案件,又适时对企业利益加以保护,从保护中求服务,除保护举报人外,主要保护好有关组织和经营者的利益。重点做到“三个优先”和“三个及时”。一是要做到为维护大局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的优先查处,及时反馈结果;二

查看全文>>>
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肥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我市的产业结构以资源开发型为主,造纸、化工、建材、火力发电和煤炭开采等产业比重较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结构性污染十分突出。此外,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和浪费并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农药、化肥使用过量,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带来环境污染和土地、生态破坏;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等环境问题依然无法根本解决。若继续沿用“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必然对现有的资第1原创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因此,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所谓循环经济,是指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并以3r生产方式,即:废物减量化(reduce)、资源的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利用(recycle),为社会经济活动行为准则的经济模式。它是通过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强调废物的正确处理和资源回收,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促进废物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循环经济被誉为是一场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工业革命。它使经济活动由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物质单向流动转向“资源→产品→循环再生资源”的物质闭路循环过程,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公众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推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均普遍推行这一经济发展新模式。 实施循环经济应从以下几个大方面入手: 一、成立领导机构 市政府成立循环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高新区、环保局、经贸局、建设局、计划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首先申报循环经济试点市,批准后,再请有关科研单位制定全市循环经济建设工作规划,并邀请专家评审,最后,依照规划指导全市循环经济的开展。 二、转变经济意识 1、从资源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循环利用不能理解为循环回到原点的闭合循环,而是一种循环发展上升的模型,是上一环节废物成为下一个产品原料的结合。它的物质流、能量流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循环发展,体现了其生态特征。 2、从非生态效益型经济转变为生态效 查看全文>>>
企业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方案文章标题:企业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方案 一、公司基本情况 板材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八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奥地利安德里茨公司生产的热磨机,配套先进木片洗涤系统和上海人造板机厂生产的主线设备,全自动化生产,总投资7500万元,年产值1.3亿元.利润1200万元.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中(高)密度纤维板是用木材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作为主原料,采用干法生产工艺,生产8-25mm中(高)密度纤维板,设计年产量为八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接近于天然木材,而且幅面大,厚度尺寸范围广,无天然木材的缺陷,结构均匀,密度适中,因此可以加工各种异型的边缘,不需封边处理,可直接涂饰。还可以进行表面雕刻镂铣或加工成各种线条,能得到各种设计造型效果。国内外对中密度纤维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实行了封山育林,使木材供求关系更为紧张。因此,国家把发展人造板工业列入重点产业,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高)密度纤维板(mdf、hdf)是用木材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作为主原料,由木纤维及粘合剂压制而成,具有高强度,易加工,经济实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业、建筑业、家用电器、船舶、车辆、室内复合强化地板及室外公共设施等领域。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森林砍伐的限制越来越严,中(高)密度纤维板的性能接近于天然木材,而且幅面大,厚度尺寸范围广,无天然木材的缺陷,结构均匀,密度适中,因此可以加工各种异型的边缘,国内外对中密度纤维板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调查预测,到2020年全国木材需要量27000万立方米,而木材计划产量只有21000万立方米,尚缺6000万立方米。这一缺口中的绝大部分领先发展人造板来弥补,而中(高)密度纤维板是人造板发展的主要产品,所以,中(高)密度纤维板的发展空间必将加大,增大其市场需求。我公司生产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的主要原料为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消耗原料近15万吨。生产中的废料边条、砂光粉、木片碎料都可以回收利用,木片碎料和边角料可以用于复合材料的原料,用于生产复合材料;木片碎料、板条、砂光粉不能使用的,可以做为本厂热能中心的燃料,为干燥系统和热压系统提供部分热能。全部废料不会有一点浪 查看全文>>>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要求,大力发展我区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切。近年来我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xxxx”,切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能快则快,好中求快。改变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依靠环境、文化和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发展规划上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勇力开拓创新,在发展内容上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要求上以人为本,在发展态度上求真务实,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审时度势,借势发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在第二轮强区建设规划的制定及“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引入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认真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贯彻落实市委xx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结合本区实际,充分认识到提高执政水平,推进xx建设的根本保证。以建设大贵阳为载体,远谋近筹,贯彻执行即将施行的xx,坚持贯彻中央和国家有关宏观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下面就我区开展生态经济市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所做主要工作及取得成效 结合我区环境实际,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一是要使资源开发合理利用,二是着重研究解决,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立区方面,我区始终将城市污染防治作为生态城市建设重要内容,因为只有通过城市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才能形成并维持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重点是解决城市大气、水、噪声、油烟、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使环境的承受能力与排污强度相适应,使污染控制能力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近年来,我区在强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上采取了 (1)逐年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采取形式多样、功能强化、布局合理城乡贯通的城市绿化系统,形成绿色屏障,绿色背景,城市中心区的拆旧建绿、拆墙建绿,发挥稳压器作用。 (2)搞好城市污水排放与处理工程。xx年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对xx公司排污水进行治理,已取得成效。配合xx工程的实施,对xx移址新建,对治岸污 查看全文>>>

市政府经济建设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范文

即将迎来的”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我们要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众所周知,“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将面临更多的考验,而在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们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用新思路、新理念打造新城市,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并进,经济、社会、环境有序发展,迈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总体上看,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比预期要好,规划所的大或超过计划进度,“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和任务有望或超额,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下一步战略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市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增长速度,综合实力。—我市经济年均增长15.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64.8亿元,增长11.8%;财政收入32.07,增长19%;外贸进出口总额15.99亿美元,增长72.6%,增速排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8亿元,增长2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2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754元,增长14.1%。

工业生产增长,工业主导地位。,郭书记关于崇左要抓好“一白一黑”两大产业的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培育、糖、锰工业。—,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6%;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206.09亿元,增长21.3%;规模工业值75.4亿元,增长21.3%。工业占gdp比重30.9%。在蔗糖业:抓好拉长机制糖产业链。以东亚和南华两大制糖企业为,蔗渣、桔水、滤泥等资源,发展蔗糖循环产业链。广西东亚纸业有限公司9.5万吨蔗渣纸厂一期工程、安琪酵母项目一期工程、广西扶绥东亚糖

查看全文>>>

检察机关发展检察事业服务经济建设思考建议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效体现科学发展。而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把“三个坚持”贯穿检察工作始终,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 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实现检察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一、坚持发展,努力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理念。要始终坚持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把检察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之中,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思考和谋划检察工作,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始终坚持服从于、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是要坚持查处与服务并重。既贯彻落实好检察工作严格执法、加强办案的要求,又要从服务大局出发,达到为经济建设服好务的目标,工作中,要重点做到两个结合:首先是要把查处案件同当地重点工作相结合;其次是要把查处案件同提供法律服务相结合。注意为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和服务,以扩大执法效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经常深入发案单位上法制课,到社会上宣传法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某些问题,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坚持查处与预防并举。我们不仅要有效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还积极开展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努力减少和杜绝职务犯罪,从预防中求服务。同时要努力维护改革成果、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始终坚持执行法律标准与按“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判断是非得失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经济效果、社会政治效果相统一,打击犯罪与为发展经济服务相统一的原则。正确适用法律政策,慎重对待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与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相关的案件。始终坚持执法办案不能影响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要做到查处与保护并行。在查处案件中,要坚持做到既公正查处案件,又适时对企业利益加以保护,从保护中求服务,除保护举报人外,主要保护好有关组织和经营者的利益。重点做到“三个优先”和“三个及时”。一是要做到为维护大局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的优先查处,及时 查看全文>>>

区域加快经济建设若干意见

文章标题:区域加快经济建设若干意见

***区关于加快经济建设若干意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区委提出了“建设三产业大区、二产业强区、一产业精品区,力争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区政府指出,完成区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更快更好地推进全区的经济工作,特制定本意见。一、进一步明确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城市环境改造建设为突破口,以财源建设为支撑,坚持求真务实,强化学习创新,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开拓前进,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向公平、繁荣、健康、文明的小康社会迈进。——坚持科教兴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体制创新,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机制促竞争,以竞争促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努力把***区发展融入到国内外经济大循环之中。——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速度、效益和发展后劲的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3、总体发展格局实现***区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必须深刻把握做实萨区、做大萨区、做强萨区的总体要求,突出“以我为主”的战略方针,主动出击,科学谋划,力争形成以“一镇、两园、四区”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一镇,就是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契机,规划建设好春雷镇。坚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完善功能、逐步开发”的原则,统筹考虑春雷地区的农业资源

查看全文>>>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要解放思想政治,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解放思想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进行,这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解放思想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增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发挥良好的保证和服务作用。 当前,经济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是丝毫不能动摇的。但是,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解放思想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事关建设经济强省的大局。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解放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强有力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使各种反动、腐朽、落后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生活方式难以立足、蔓延。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经济工作抓得比较实,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比较虚,没有真正把后者放在应有的位置。有的只注意埋头抓经济工作,不注意社会思潮发展的动向,对于错误的思想倾向,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错误言论,不批评、不制止;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群众的情绪,不管不问,不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及时的疏导。有的虽然注意做思想政治工作,但脱离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隔靴搔痒,不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有的甚至为了营造所谓的环境,对消极腐败现象大开绿灯,任其蔓延泛滥。这些都是必须要克服的。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最根本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说,解放思想必须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服务于经济建设,不能游离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之外。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群众讲清楚改革的必要性,前进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党和政府处理问题的政策和办法,并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引导群众正确认识

查看全文>>>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2024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