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2024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范本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口头表达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页的“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展台,屏幕,小兔子图。

学具:6个大信封,6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16只小燕子、14只蝴蝶、13只海豚、11只青蛙、8头骆驼、7匹小马〈见附图〉),每种小动物都分为同向的和反向的两种。6幅情境图(天空、花丛、大海、荷叶、沙漠、草地),6块小黑板,6支粉笔。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有这么多老师来听咱们同学的课,大家高兴吗?今天除了老师这些大客人,还来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请他们出来吧!(学生分组活动:争先恐后地打开信封,倒出里面的小动物和情境图。)

2.师: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小组的客人。)

3.师: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动物们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贴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贴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它写在纸条上。你们能行吗?(生:行!)

师: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

学生分组活动:

1组:天空中,左边贴了9只小燕子,右边贴了7只小燕子。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小燕子?

2组:海洋中,左边贴了7只海豚,右边贴了6只海豚。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海豚?

3组:草地上,左边贴了4匹小马,右边贴了3匹小马。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匹小马?

4组:红花上贴了8只蝴蝶,黄花上贴了6只蝴蝶。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5组:荷叶上,左边贴了6只青蛙,右边贴了5只青蛙。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6组:沙漠里,左边贴了3头骆驼,右边贴了5头骆驼。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头骆驼?

4.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

师: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得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请每组学生分别展示他们贴的画面和提出的问题。)

5.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分组解决问

查看全文>>>

一、复习分段整理数据

出示第1题,让学生读懂题目,再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1)是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比如可以每统计一个数据之后把该数据做一记号

(2)交流统计结果,检查自己做对了没有

(3)交流自己统计的时候有没有出现问题,其他同学可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

最后要提醒学生注意检查的习惯:数据提供的是20个学生的记录,那在后面的表格中,也应该要有20个“合计”,否则就是遗漏或是重复了。

看统计好的表格,说说你从这表格中读懂了哪些信息?

二、条形统计图:

1、看图:

出示第2题:先让学生读懂题目

回答问题一:这一周的用水量,哪天,哪天最低?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回答问题二:怎么评价一周的用水量呢?(一般可用用水总量或是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想一想:哪种方法更清楚?怎么求平均每天的用水量呢?请你算一算

算完后问:有没有哪天正好是这个平均数“9吨”的?

从条形统计图上看一看,它在整体中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不高不低)

从这份条形统计图中,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

2、画图:

出示第3题。先请学生说说各类食品具体所指,按要求分类整理,制成统计图。

完成统计表后继续完成条形统计图,注意不要遗漏了制作时间和直条上的数据。

比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说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好处?

(统计表能清楚地反映各类数据

条形统计图不仅能反映出各类的具体数据,还能清楚地看出各类之间的多少关系,更加的直观。)

三、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出示第4题。判断3个游戏规则:

1、正方体的三个面写“1”,三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让学生说说是否公平?为什么?

(1和2都有3次出现的机会,是公平的。)

2、正方体的四个面写“1”,两个面写“2”。“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

(1有4次出现的机会,2只有2次,是不公平的。)

3、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1~6,朝上的数小于3甲赢,否则乙赢

理解“否则”:小于3的只有1和2,否则就是指剩下的3、4、5、6,有4个,所以是不公平的。

小结:像这样的游戏要判断是否公平,主要看什么?

(决定输赢的次数是否相等)

四、思考:

小明和小刚同时各抛一枚硬币,这两枚硬币落地后如果朝上的面相同,算小明赢;朝上的面一正一反,算小刚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的时候,适当板书:

正正、正反;反反、反正有2次出现是一样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 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2、闯关。 第一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第二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

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总结

注: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训练。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学生熟识的玩具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2. 学会书写数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说一说

1. 小组内数一数,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 小组汇报。

二、写一写

1. 师示范,生书写。

2. 生描红,师巡视。

3. 同桌互相比较、评比。

三、练一练

1. 写数

(1)生独立看图完成,师巡视。

(2)小组内交流,分别说一说每幅图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3)小组内评比,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

2. 看数画线

(1)理解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同桌交流。

(4)集体订正。

3. 数一数、填一填

(1)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玩具

1 2 3 4 5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课本9~10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具准备:

课件、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

试一试

1、采蘑菇的小姑娘,她采了6个蘑菇,这6个蘑菇可以怎么样摆放?找出6的因数。

2、小姑娘昨天采了21个,今天采了30个,你能找出21和30 的因数吗?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3、你能试着找出21和30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小狗吃骨头,看看每只小狗该吃哪块骨头?

2、试着找一找32的所有因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

五、作业。

1、“练一练”第1、2、5题

2、优化作业

查看全文>>>

教学课题:《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调查、计数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统计图表。

3.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图表中反映出的数据关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给以解决,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与同伴交流思想。

5.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知识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关系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小桶、小红旗、旗座、玻璃珠

教学过程:

(课前交待插红旗的个人成功体验与小组团结协作!)

一、大象生日事例,巩固统计认识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入课

*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天吗?生答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动物园里正准备给一位小朋友过生日。他是谁啊?(直接入课)

*这么多的客人,他们正给大象胖胖唱生日歌呢。我们也一起来吧!(一起唱生日歌)。(营造气氛)

2、统计客人数量,完成统计表

*让我们找找,都来了那些客人?(学生指出,老师点出来形成象形统计图)

*数一数各有多少?师课件填表。

3、问题与解决

*根据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提出问题,再解决。

二、摸珠子事例,教学可能性大小

1、介绍游戏做法

(投影仪投影)游戏方法;游戏规则。

裁评方法:做得又好又快。

2、小组玩并做好统计,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巩固统计图的记录方法

3、结果分析,导出结论

*请一小组代表发言:根据图表,你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次数最多?)再看实物论证。

*再次发言,引导形成结论意识。

*小组同学根据图表,推测哪种颜色球的多少,再实证。

三、水果事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1、提出问题

*老师有一个水果店,卖了这几种水果(课件出示)。

*你喜欢吃那些水果?生答

*好的!大家到时来**的时候,老师请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调查一下,把你们喜欢吃的水果都记下来?

2、学生调查

*小组活动,完成统计表格。

3、学生发现情况,解决问题

*根据你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现在生意特好!我呢,就想再进一点水果?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我们日常的交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

二、步行中的数学问题

1、边谈话边出示小东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两幅图片,理解图意。

①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

②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小东从家到校用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65米。

2、先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①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65×10=650(米)

②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

650+650=1300(米) 或 650×2=1300(米)

③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走多少米路?

1300+1300=2600(米)或1300×2=2600(米)或650×4=2600(米)

3、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学生可能会出现12×6=72(秒)的错误。]

②帮助解决问题:小东共上了几层楼?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从1楼到6楼共走了几层?(5层)

③订正:小东从一层到家的时间是12×5=60(秒)=1分

三、买火车票的数学问题

1、出示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

2、出示问题,先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

①北京到郑州有689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4张需多少元?

先明确689千米是在671~700千米之间,找到相应的票价为每张156元;买4张就是156×4=624(元)

②郑州到长沙有898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3张票,500元够吗?

191×3=573(元) 500元不够

③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每张票多少元?(310元)

④张叔叔预定2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要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票价+手续费=310×2+5×2=630(元)

四、线路图中的数学问题

1、 出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独立观察并思考: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估计走哪条路最近。

2、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 算一算:最近的路大约有多少米?(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察路的长短两方面结合起来。)

2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2024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