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 > 导航 >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6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把一个红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放入黑色袋子里,让你摸一摸,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

生:相等。

师:如果放入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可能性相等了吗?

生:不相等。

师:我们这节课来研究用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1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会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

出示例1场景图,提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师: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
/
2?

(评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活动展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

2、同步练习

拿出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的袋子,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1
/
2

师: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生:1
/
3

师:袋子里都只有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

生:第一次口袋里只有两个球,第二次口袋里有三个球。

追问:如果再往袋里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
/
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放5个球,其中白球1个。

(评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摸球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有几个球,摸到其中一个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3、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让学生说说这6张牌各是什么牌,帮助学生区分“红桃”与“黑桃”。

师:把这些牌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
/
6。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
/
6。

师: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2:摸到方块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草花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2”的可能性是1
/
3。

生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
/
6,也就是1
/
3。

生1: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2:这6张牌中,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
/
6,也就是1
/
2。

对比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请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说可能性。

汇报1: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2;摸到红色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3:摸到黑桃3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评析: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从6张牌中任意摸到一张,每一张牌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1/6,从而为解答下面的问题奠定认识基础。教学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丰富学生对基本思考方法的体验。)

4、同步练习

①学生口答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

②学生讨论: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指出:由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性是1
/
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1
/
8,也就是10次。

③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

10次吗?

生:可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评析: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先用分数表示指针转动后,停在每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再根据可能性推算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各种区域的次数。进一步加深对用分数表示的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做练习十八第一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追问: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2、做练习十八第二题

①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列表整理题中的条件。

红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3、4、5、6;

绿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1、2、2、3、3;

蓝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2、3、3、3。

②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③学生完成第(2)小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不一样?

3、摸球比赛

师:红球4个,黄球3个,如果摸到红球算老师赢,摸到黄球算你们赢,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

生:摸到的红球可能性是4
/
7,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3
/
7,比赛不公平。

(评析:通过练习,让学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经验,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通过计算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总评: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先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游戏活动展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对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有意义地接受“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
/
2”。然后借助摸牌游戏情境,让学生收集数据,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并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学习过可能性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所增强。

fwR816.cOM品读分享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理解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时,任意摸一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会是相等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红球3个 黄球3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
(1)谈话:如果从中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怎样?(一定摸出红球)
(2)往口袋里加入3个黄球,如果从这样的口袋里摸一个球呢?(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
2、揭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会不会发生难以确定,只能说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1、摸球。
(1)猜测。
(出示上述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透明口袋)
谈话:不看球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学生自由猜测
(2)验证。
谈话: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摸一摸)
①明确活动要求。
谈话:摸前先把袋中的球搅一搅,然后不看球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进行记录,把球再放入口袋中,如此,一共摸40次。
②明确统计方法。
提问:怎样能记住每次摸球的结果呢?
以前我们用过哪些方法来记录?(画“√”、涂方块…)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引导说出画“正”字的方法)
怎样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呢?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相***出示“摸球结果记录表”,向学生介绍。
讲解示范:一画“一”表示1次,1个“正”字表示记录5次。
红球
黄球
③明确分工。
谈话:活动时我们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活动。
④活动体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归纳。
①各小组交流汇报统计结果,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
② 提问: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我们再将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同样多,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一些,有的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少一些)如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讲述:这就说明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会和摸到黄球的***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提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结果的?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好不好?(记录简便、整理迅速)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填入统计表)可见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实验和统计得到了什么结论?(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玩中交流,内化交流。
1、抛小正方体。
教师出示小正方体,问:知道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面上都写有数字,小组成员仔细观察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
如果把小正方体抛30次,那么“1”“2”“3”各字朝上的次数会怎样呢?
验证。
明确活动要求:小组成员按顺序轮流抛小正方体,并记录朝上数字的次数。
在小组内明确分工。
活动体验:学生先分组实验,再统计结果,填写下列表格。
朝上的数字123
次数
归纳。
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将数据填入下表。
朝上的数字
123
合计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反思。通过这一活动,你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1、2、3朝上的次数差不多?
讲述:根据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
三、拓展深化
谈话:如果要在装有红球和蓝球的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和蓝球的可能性相等,可以怎样放球?
学生各抒己见
谈话:为什么可以这样放?(因为红球和蓝球的个数相同,所以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和蓝球的可能性相等。)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小组讨论,再展示交流,说说想法。
四、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3个红球 3个黄球
当口袋里红球与黄球一样多时,摸到红球与黄球可能性是相等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安排:3课时
1.可能性………………………………2课时
2.掷一掷………………………………1课时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四单元:可能性(1)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生: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
4.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板书:可能 不可能 一定)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可能性 不可能
(完全确定)
一定


课题: 第四单元:可能性(2)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练习十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盒子、彩色棋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①太阳( )从东边落下。②明天( )考试。
③冬天( )会下雪。 ④掷一枚硬币(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个红棋子和1个黄棋子,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棋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红棋子也可能是黄棋子。因为盒子里面既有红色棋子也有黄色棋子。
质疑: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说,红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为盒子里红棋子比黄棋子多。
2.导出课题: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互动新授
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页例2情境图。
(1)引导:在盒子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2)(继续出示情境图做实验部分)有一个小组做了一次实验,他们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同学们观察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摸出红色的多,蓝色的少。)
(3)追问:这说明了什么?
(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蓝棋子的可能性小。)
(4)质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红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
(不一定,因为蓝色摸到的可能性虽小也有可能会摸到。)
2.动手操作。
(1)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都装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请小组仿照教材的实验,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组长记录结果。
小组操作结束后,汇报记录结果,并根据结果说一说你盒子里哪种颜色的棋子多。并追问: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一样吗?
指名小组汇报,对不同结果的小组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小结: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书)
(3)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奖、买彩票等。并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页例3。
(1)先让学生观察出示的记录结果,再指名回答例题中的问题。
(从试验记录可以看出,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5次,摸出红球15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红球的次数。另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 4次,摸出红球16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摸出红球的次数。
八个小组一共摸到红球123次,摸到黄球37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也就是说,从盒子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在,黄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盒子里红球多,黄球少)
(2)引导小结方法: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再汇报。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想。
引导学生总结:在总数中占的颜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颜色少的可能性小。可以进一步渗透“公平”的思想与画法。
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说一说。
(盒子里红色的棋子多,黄色的棋子少)
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数量的多少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并记录结果。)
四、拓展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少。
作业:教材练习第47~48页练习十一第5、8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2)
大←→数量多
可能性
小←→数量少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或投影,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

2、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

4092

2048

2044

蒲丰

4040

2048

1992

费勒

10000

4979

5021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罗曼若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2、练习二十 第1---3题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复习教案


课 题

可能性复习

课时序号

4

教学目标

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两个人就是,......9个人就是,女生的可能性也是。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

(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断、推理、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判断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具学具:
课件、彩球、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1)用“一定”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学会了一种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给大家看,你们想看吗?
生:想看。
师: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请同学们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我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相信吗?
(学生有的说信,有的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试试吧。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彩球,请学生任意摸出一个球,老师都能准确猜出球的颜色。学生猜测,袋中装的都是黄颜色的球。)
师:因为袋中装的全都是黄球,所以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
师:当事情确定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一定”来描述。(板书:一定)
把白球倒入空的不透明的袋子中,请学生描述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由猜球游戏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兴趣盎然、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参与猜球的过程中明白“一定”的涵义,初步体验到什么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
(2)用“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师:林老师想从袋中(刚才装白球的袋)摸出一个红球,行吗?为什么?
师:确定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就用“不可能”(板书:不可能)来描述。从这个袋中还不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理解“一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进一步体验什么情况下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学生对确定性事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2、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
(1)用“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
师:(往只装有白球的袋中倒入若干个黄球)这时,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怎样?
引导:用“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
(2)加深对“可能”的理解。
请学生从装有黄、白、红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之前先猜一猜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测中主动参与,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为新知内化创造条件。]
二、互动交流,深层体验
1、“生本”对话,描述可能性。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当事情确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一定”来描述,当事情确定不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不可能”来描述,当事情不确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可能”来描述。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书上的几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例1的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对正要摸棋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吗?
[设计意图:对话是课堂学习、交流不可缺少的,让学生和书本进行“对话”,学生觉得新颖有趣,乐于对话,敢于对话,在对话交流中既进一步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能力。]
2、揭示课题
3、学习例2,判断可能性。
出示例2,生独立判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至此,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于例2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生生”对话。
小组内活动
①往袋中装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一句话。
②提出一个要求,根据要求来装球。
小组间活动
小组派代表,向其它小组的同学提问题,当场解决。
[设计意图:再次设计对话环节,小组内的生生交流,小组间的生生对话无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辨一辨。(书本习题)
3、涂一涂。(书本习题)
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举一举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数学去理解生活,结合生活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怎样?心情如何?
教学反思:
1、 较好地整好教学资源。
这节课的教学应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以进行了整合。如例1这之前先设计摸球、猜球的颜色等活动来初步感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对例1也进行了改编,与书本的小朋友进行对话,进一步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 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中认识“可能性”如课一开始的“猜一猜”活动,接下来的“摸球”活动,小组内及小组间活动等,全过程无处不是“可能性” 的学习与判断,可以说活动贯穿全课,“可能性”也融贯全课。
3、 精心设计教学对话。
每一堂课都离不开对话,本节课的教学对话可以说是一个亮点。在教学设计时,我非常注重“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师生对话
在与学生对话中,我注重用饱满热情、生动的语言,自然可亲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关注对学生表达、概括能力的培养。
(2) 生本对话
教学例1时,我设计了“生本”对话环节:“你能用一定、不一定、可能和书上这位正要摸球的小男孩说些什么吗?”学生对这一活动感到新颖、有趣,乐于对话,敢于对话,在对话中既进一步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能力。
(3) 生生对话
在教学完例2后,我又设计了“生生”对话环节。小组内的生生交流,小组间的生生对话无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反思不足之处:在小组间的交流活动过程中,教师过于放手,学生所提问题不能很好的围绕“可能性”来展开。好果教师事先做一定的示范、指导,再放手让学生活动,这样可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3.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解释并设计游戏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实验法、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投影出示)

2.提出问题: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绿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绿球。

追问:从上面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确定 不确定)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提出问题:从上面图3或图4的口袋中摸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从③号和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投影出示)

指出:这里有4张圆盘,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留的区域有以下几种情况,你能将它们连起来吗?

先让学生各自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多媒体演示)

2.做第2题。(将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放在一个盒子里。

(1)任意摸1个球,下面几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还是“一定发生”或“可能发生”?
 ①球上的数是奇数; ②球上的数小于6;

③球上的数大于5; ④球上的数不是5;

先让学生各自判断,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任意摸1个球,球上的数是奇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偶数的可能性大?

同桌讨论并说说为什么?

追问: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大小吗?

3.现有标上“1”“2”“3”“4”“5”“6”同样的6张牌。

(1)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1”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2)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3)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素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4)照这样操作下去,如果要使摸出偶数的可能性为7/10,你有办法吗?

三、材料分析。

在举行中国象棋决赛前夕,学校公布了参加决赛的两名棋手的有关资料。

李俊 张宁

双方交战记录 5胜6负 6胜5负

在校象棋队练习成绩 15胜3负 11胜5负

(1)你认为本次象棋决赛中,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些?说说理由。

(2)如果学校要推荐一名棋手参加区里的比赛,你认为推荐谁比较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设计销售方案。

超市有多种口味的果冻:有草莓味、柠檬味、苹果味。销售部接到了儿童乐园的一份订单,要求是:要在包装袋中装入若干个草莓、苹果、柠檬三种口味的果冻,要求从包装袋中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为。

你设计的方案是

家庭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可能性练习课

可能性有大有小

经常、偶尔、不可能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掷一掷》教案


教学内容:
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2、在游戏、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在活动中发现、体验0、1、2、8、9、10和这6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小;3、4、5、6、7这5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学习难点:
理解可能性大小与实践发生不确定性的关系。
学习准备:
课件、色子 、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课前观看百事可乐广告视频。
1、教练准备用什么决定哪个队先开球?
2、为什么用硬币开球? 生答:用硬币比较公平(掷出硬币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3、除了硬币,还有什么公平的方法进行选择?(抛硬币、猜拳、掷色子)
4、我们知道,类似的游戏方式有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小色子走进掷一掷的课堂。教师板书课题。掷一掷
二、设置问题,猜想的开始
1、我们玩一个掷色子的游戏,出示课件游戏规则:如果掷出4,则女生赢。如果不是4,则男生赢,大家觉得公平吗?为什么?(色子有6面,4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1、2、3、5、6占5种情况都是男生赢。)那怎么给规则才公平?
2、现在增加1个色子,我们来玩两个色子得游戏,如果两个色子,点数和可能是几?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如果是2、3、4、10、11、12,则蓝队赢。如果点数和是5、6、7、8、9则红队赢。现在你认为哪个队赢得可能性大?
让同学举手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哪个队,并询问原因。
3、现在让我们来实际做一做这个游戏,首先让两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两人各掷3次,让学生大声报出点数和和哪队赢)老师随机往1号记录单演示涂格子。
4、同学们,我们掷了六次,能判断哪队赢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
(试验次数少,有偶然性。)
5、那么我们全班都来玩。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及分工。四人轮流掷色子,每人掷5次,副组长负责报点数和,组长在1号记录单上记录。记完的同学把记录单贴到黑板上。
(1)操作实践,学生小组合作。
(2)汇报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汇总全班统计结果到课件的柱形图中。
学生汇报结果,红队赢的次数多。
(3)观察柱形图你能发现什么?总体趋势是中间高两边低。
3、为了使我们的结论更有说服力,继续掷色子。请来我们的神奇小助手,计算机。你想掷多少次?根据学生回答操作课件。
三、发现问题,猜想的深入。
1、实验结果红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与我们猜想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点数和少的红队反而赢了?点数和多的蓝队反而输了呢?结合刚才掷色子的过程思考,为什么掷出中间数字的次数比较多?(生以某一个点数和为例说明)掷出几的可能性?掷出几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2、提示同学先思考,为什么掷出的点数和2和12最少。(因为2和12都只有一种情况才能掷出)
3、那掷出其它数都有哪种情况呢?请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一写?完成2号记录单,读一读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理由。例如:算式、数字等等。列举点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提醒:点数和为6,不可能有7、8、9等数。
小组汇报展示。
四、解决问题,猜想的验证
1、出示课件,请同学回答掷两个色子,一共可以出现多少种情况。(36种)其中,红队赢的情况有多少种(24种),蓝队赢的可能有多少种(12种)
2、师: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红队赢的可能性大了吗?(红队赢的情况多,可能性大)
五、一锤定音
1、刚才观察柱形图,掷出几的可能性》?现在我来掷两个色子,请大家猜一猜我掷出的点数和是多少?只有一次机会。掷出7的可能性大,就一定掷出7吗?
提问学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掷色子有偶然性)
课件出示概率论是一门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学问,虽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个事件的发生是带有偶然性的,但那些可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的随机试验却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数量规律。
六、全课总结。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七、拓展延伸
某商店举行一次抽奖活动
游戏规则:两个骰子同时掷出,每掷一次五角钱。得到的数字的和如果是下列几种情况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
1 特等奖:奖品为漫画书一套,价值五十元
2或12 一等奖:奖品为一本笔记本,价值五元
3或11 二等奖:奖品为一支圆珠笔,价值一元
4或10 三等奖:奖品为一支铅笔,价值两角
5或9 鼓励奖:奖品为糖一颗,价值一角
对于这样的抽奖活动你想说什么?商家为什么这样设置奖项呢?你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看法?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一文,希望“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五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