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 > 导航 >

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2024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

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背景分析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环境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相对文物而言,其环境的优劣同样影响文物存在的质量。然而,在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文物环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文物所在的空间及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文物保存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我国,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自然环境质量的恶化,加上人文环境的影响,文物劣化速度不断加剧,由于环境造成对文物毁坏的例子屡见不鲜,如石质文物风化、金属文物腐蚀、纸张酸度增加、壁(彩)画褪色等等。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文物,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文物受损后再修复是被动性的保护措施,而主动性的保护就是创造良好的文物保存环境,防治文物受损才是上策。保护文物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文物古迹本身。整治环境不是一件小事,保护文物环境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惟其艰难,需要文物部门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文物。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话题——文物古迹(cultural relics )历来是全世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代表古人类文明的文物、古迹惨遭破坏,甚至毁灭!本单元所采用话题构成了一个现代意义十足的时尚理念,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单元内容极具生活化,富有活力,体现了本套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紧扣时代脉搏,富有时代气息。listening 开门见山向我们介绍三个cultural sites,并要求根据所听内容熟悉各自的重要性,以及人们为保护这些文物古迹所采取的措施;speaking则要求我们制作一个即将被送入太空的、内含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五件物品的“cultural capsule”,让学生成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展示他们无限的想象力;reading通过对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有关史实的介绍,以“a city of heroes”为标题讴歌了圣市人们为保护历史文物和重建家园所作的一切;writing进一步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致信

查看全文>>>

科目 英语 年级 高一 文件 high1 unit18.doc 标题 unit 18 the necklace 章节 第十八单元 关键词 内容 单元重点 ⅰ.语言要点 accept, invitation, after all, continue, call on, day and night, pay back, at the most, worth, not…any more ⅱ.日常交际用语 1. where have you been all these days? 2. what happened? 3. we did have a good time. 4. excuse me. i’ve lost a case i wonder if it’s been found. 5. can you describe the case? 6. where did you last have it? 7. we asked everyone there if they had found …, but without luck. 8. we couldn’t find it; it was lost. ⅲ.语法 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e.g.1. he asked if she was pleased. 2. she asked him how many people were going to the ball. 背景知识介绍 1.作者 guy de maupassant(莫泊桑1850—1893)was a well—known french novelist and short –story writer.在少年时他就对文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小的时候开始写作,在30多岁成为著明的小说家,他的大部分作品讲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1871年开始,他在政府部门就职,这期间他熟悉了政府职员的生活。这段经历帮助他创造出了他的短篇小说“项链”。他的作品简洁明了,讽刺运用得恰到好处。莫泊桑晚年承受疾病围绕,1893年病逝于巴黎。 2.有关这部戏的介绍 “项链”这篇课文是一个独幕剧,它包括三个人物:mathilde loisel, a yang woman; pierre loisel, mathilde’s husband, a government wo

查看全文>>>

科目 英语 年级 高一 文件 high1 uint17.1.doc 标题 unit 17 nature (自然界与动物保护) 章节 第十七单元 关键词 内容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同学们将通过本单元的阅读课文“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 深刻认识并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 单元双基学习目标 ⅰ.词汇学习 四会单词和词组:at present , nature , common , recently , alive , year by year , greatly , one day , sick 三会单词和词组:increase , similar , equipment , disappear , period , research , protect , paint , deer , performance , put on performance , one after another ⅱ. 交际英语 目的、意图、同意和祝愿 1. why are you making this journey ? 2. we are trying to collect the memory for a wildlife project . 3. we want to do … so that … 4. what is the purpose of your new project ? 5. we want to do … very much . 6. that sounds a great idea . 7. good luck with your trip ! ⅲ. 语法学习 在本单元,同学们要理解并初步掌握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的用法。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是由“由be的现在式 (am , is , are ) + being + 过去分词”构成。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是表示“某人或者某事此时正在被……”。如:a teaching building is being built in our school . 【指点迷津】 单元重点词汇点拨 1. deer鹿 i saw four deer in the forest . 〖点拨〗deer的单复数一样。单复数形式一样的名词还有:sheep , aircraft , police , ca

查看全文>>>

第四单元 一、复习课文: 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呀!以后,我一定要多动手做做看!” 2、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1848年一天,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3、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样画呢? (1)我可以画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是风把风筝高高地吹起来了。 (2)我可以画几根舞动的柳条,是风把柳条吹起来了。 (3)我可以画几件斜斜的衣服,是风把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吹歪了。 二、背诵: 1、我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 2、复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领带 带领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喜欢 欢喜 3、会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如:木+子=李 (木、子、李都是单独的字。) 三、听写: 朗读 哄骗 喝水 口渴 骗人 菜刀 眨眼 波涛 陈旧 转动 斜坡 同志 偶尔 要求 英雄 请求 仍然 天使 方便 提高 漫长 晴朗 英国 公式 题目 雨丝 旗杆 竹竿 忽视 艺术 志气 文艺 明显 问题 提问 而且 仍旧 牡丹 杜鹃 社会 乌鸦 鸭子 乌黑 车票 整天 显示 忽然 铁丝 发票 整齐 使用 浪漫 方式 另外 并且 求助 四、比较组词: 慢(慢车) 哄(哄骗) 篇(篇章) 令(口令) 题(题目) 朗(朗读) 喝(喝水) 漫(漫长) 洪(洪水) 骗(骗人) 另(另外) 提(提高) 郎(新郎) 渴(口渴) 枚(一枚) 裁(裁剪) 伦(伦敦) 酒(白酒) 便(方便) 斯(斯文) 仍(仍然) 牧(放牧) 载(载重) 轮(车轮) 洒(洒水) 使(使用) 撕(撕开) 扔(扔掉) 五、多音字: hōnɡ(哄抢) hē(喝水) pián (便宜) ɡān (旗杆) 哄 hǒnɡ(哄骗) 喝 便 杆 hònɡ(起哄) hè (喝彩) biàn (方便) ɡǎn (笔杆)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发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语文园地四》的教学内容跟往常一样,有我的发现:“我会认”是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同偏旁的字;“我会读”是通过读句子,学习联系上下文分辨多音多义字。日积月累:“读读记记”是积累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得出“( )的( )”的短语形式;“我会读”是阅读短文《浪花》,感受孩子们跟浪花玩耍的乐趣。还有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在教学中,我把“日积月累”的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使得知识点前后贯通,对“( )的( )”的短语形式得到实践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了意外之喜。

一、教学“读读记记”

1.出示短语读一读,发现短语构成形式。

美丽的夏夜 精彩的球赛

可口的松果 透明的翅膀

有趣的问题 闷热的天气

亮晶晶的眼睛 绿油油的荷叶

2.全班交流,小结短语的形式。

通过朗读和研究,孩子们有了一点点的发现,谢朱添说:“短语后面的词语都在写一样事物,比如松果、翅膀、眼睛、荷叶……”有孩子发现“亮晶晶、绿油油”是abb式的词语,还发现了“美丽、精彩、可口、透明”等词是写后面的事物是怎么样的。于是,“(怎么样)的(什么)”这个短语形式就得出了。

而后,在教学《浪花》时,我就让孩子们找找这样的短语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轻轻的步子、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淘气的娃娃”,非常开心,这就是学以致用啊。

二、教学“我会读”

初读短文后,孩子们因为发现了“( )的( )”短语而兴奋。我让他们再读读短文,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呢。

1.感受“浪花”的淘气。

短文内容简单,孩子们一读就笑了,问:“为什么笑呀?”回答:浪花太有趣了!太调皮了!太有意思了!……再让孩子们找找短文中是怎么写的。从“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像一群淘气的娃娃”可见它的“淘气”,通过朗读展现这份调皮捣蛋。

2.发现了比喻句的写法。

还是谢朱添,他在第二次读短文时说:“最后一句话是比喻句,说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于是,我再进行强化,让学生说说把谁比作了谁?(浪花比作了娃娃),用笔圈出“浪花”和“娃娃”,再用一条线连起来。然后还让孩子们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啊,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更可爱了、更有趣了……小结:原来用上比喻句可以让某样事物变得有趣、可爱、生动,我们以后也可以用用啊。

3.“我发现了这里用了拟人化的写法。

查看全文>>>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

查看全文>>>

看颜色,尝味道,水的特点我知道。小水滴,真奇妙,食盐遇它不见了。范文资讯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玩水》教案范文:运水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运水游戏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认识和选择在不同情况下适宜运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玩水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水、充气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铲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纸、海绵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水吗?""水是什么样的?""玩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学的身上弄湿)

(二)通过玩水,自由探索。

1.运水。

(1)我们今天接到一个新任务,就是把这边水槽里的水运到那边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着撒了水。)

(2)学生运水。(渗透教育“水是很珍贵的,别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图片。

师:看着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会流东,水很珍贵,要节约用水;谁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也能带来危害。)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让小水轮转起来。(两人一组)【篇二】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玩水》教案范文:认识水

教学目标: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准备:水、烧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学生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12、认识水

二、认识水

(1)、你们知道哪些水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

(2)、你闻一闻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味道?尝一尝什么味道?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3)、出示白醋、清水、橙汁、白糖水,让学生分辨出来。

方法指导:一看二闻三尝

(4)、出示书中插图。小明不知道水是什么形状?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学生说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状。

(5)实验证明水倒入容器后的形状。

(老师演示将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学生观察水的形状。)

三、拓展活动:说说自然界中哪里有水,学生互相交流,师小结。【篇三】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玩水》教案范文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0页歌曲《走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活泼、有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帮助学生初步认知小动物的形态,动作等特征。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动作,歌声表演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通过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歌曲《走路》,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模仿动物走路,在游戏和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辅助下,使其创编歌曲在感觉不到难度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过程 : 师:现在请大家模仿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走路的动作愉快的走进教室。 师生问好 1 2 3 | 3 4 5 | 5 6 5 4 | 3 2 1 || 同 学 们 你们 好, 老 师 您 好! 二、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啊,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森林里的小动物想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去参加他们的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好,那么现在我们就坐上我们的“小火车”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吧。 师:对了,亲爱的小朋友们,既然我们要去参加音乐会了,可不能两手空空呀?黄老师有个提议,今天我们就尽量放飞心情,把分享到的快乐带给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在《走路》这首歌曲中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快乐! 三、新课教授 1、按节奏念歌词 师:小朋友们,坐好了吗?——听,我们的小火车开动了(在课件上插入火车开动的声音点击),远处传来了小动物们的鼓声(师用琴打鼓) 琴声: × ××| × × |×× ×× |× 0 | 咚 咚咚 咚 咚 咚咚 咚咚 咚(停)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点击课件) 师:(生学完)真不错。按这个节奏用你们的小嘴巴来学学打鼓的声音。 师:现在我们用刚才的打鼓声来念这两个句子. × ××| × × |×× ×× |× 0 | 小 兔子 走 路 跳呀 跳呀 跳(停) 小 鸭子 走 路 摇呀 摇呀 摇(停) 师:小朋友们念得可真好,听,鼓声又传来了。 琴声: ×× × |× × |×× ×× | × — | 咚咚 咚 咚 咚 咚咚 咚咚 咚。 师:下面请跟老师的琴声来念一念这个鼓声。 师:我们用小乌龟走路的句子念念这条节奏。 ×× × |× ×

查看全文>>>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了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 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 20+10= 10+( )=30

( )+20=30 ( )+10=15 ( )+( )=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查看全文>>>

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

范文资讯网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2024高一英语必修二第四单元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