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人教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只有写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现出教学意图,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也许下面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正合你意!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fwR816.CoM阅读延伸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内除法(二)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自学、互学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X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辆4元,6辆就是4x6=24(元),计算正确。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组内2人合作,一问一答,其他小组成员看一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错误的相互改正,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发现的问题多。


三、反馈测评


1、完成“练习九”第2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第4题。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解决第1、2小题分别需要哪些信息,应该如何解答。再在小组内探讨根据所知道的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完成“练习九”第6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分小组讨论,看能知道哪些信息。
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呢?说一说,算一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一、复习课文:
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呀!以后,我一定要多动手做做看!”
2、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1848年一天,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3、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样画呢?
(1)我可以画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是风把风筝高高地吹起来了。
(2)我可以画几根舞动的柳条,是风把柳条吹起来了。
(3)我可以画几件斜斜的衣服,是风把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吹歪了。
二、背诵:
1、我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
2、复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领带 带领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喜欢 欢喜
3、会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如:木+子=李 (木、子、李都是单独的字。)
三、听写:
朗读 哄骗 喝水 口渴 骗人 菜刀 眨眼 波涛 陈旧 转动 斜坡 同志 偶尔 要求 英雄
请求 仍然 天使 方便 提高 漫长 晴朗 英国 公式 题目 雨丝 旗杆 竹竿 忽视 艺术
志气 文艺 明显 问题 提问 而且 仍旧 牡丹 杜鹃 社会 乌鸦 鸭子 乌黑 车票 整天
显示 忽然 铁丝 发票 整齐 使用 浪漫 方式 另外 并且 求助
四、比较组词:
慢(慢车) 哄(哄骗) 篇(篇章) 令(口令) 题(题目) 朗(朗读) 喝(喝水)
漫(漫长) 洪(洪水) 骗(骗人) 另(另外) 提(提高) 郎(新郎) 渴(口渴)
枚(一枚) 裁(裁剪) 伦(伦敦) 酒(白酒) 便(方便) 斯(斯文) 仍(仍然)
牧(放牧) 载(载重) 轮(车轮) 洒(洒水) 使(使用) 撕(撕开) 扔(扔掉)
五、多音字:
hōnɡ(哄抢) hē(喝水) pián (便宜) ɡān (旗杆)
哄 hǒnɡ(哄骗) 喝 便 杆
hònɡ(起哄) hè (喝彩) biàn (方便) ɡǎn (笔杆)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发行)邮票 (眨眨)眼睛
七、近义词:
举动—(行动) 立即—(立刻) 仍然—(仍旧) 徐徐—(渐渐) 称赞—(夸奖)
八、反义词:
困难—(容易) 方便—(麻烦) 斜—(直) 清晰—(模糊) 动-(静) 弯-(直)
九、四字词语:五颜六色 能工巧匠 冥思苦想
十、拓展:
1、积累名言:
(1)生命在于运动。――富兰克林
(2)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柏拉图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关于读书的谚语: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
3、“把”字句、“被”字句:
(1)邮票被人们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2)邮票很容易地被那个人撕开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 (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四第9题。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平均分一边写算式。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

(1)可以怎样分竹笋?

(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1、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2、除号的由来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除法算式:12÷4=3

3、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12÷4表示什么? 1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4、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个。 12÷3=4 12÷6=2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1、基本练习

2、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4=2读作:( ) 15÷5=3读作:( ) 6÷2=3读作:( ) 16÷4=4读作:( ) 9÷3=3读作:( )
3、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4、辨析练习 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2)把10根火腿肠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四单元
一、复习课文:
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呀!以后,我一定要多动手做做看!”
2、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1848年一天,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3、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样画呢?
(1)我可以画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是风把风筝高高地吹起来了。
(2)我可以画几根舞动的柳条,是风把柳条吹起来了。
(3)我可以画几件斜斜的衣服,是风把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吹歪了。
二、背诵:
1、我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
2、复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领带 带领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喜欢 欢喜
3、会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如:木+子=李 (木、子、李都是单独的字。)
三、听写:
朗读 哄骗 喝水 口渴 骗人 菜刀 眨眼 波涛 陈旧 转动 斜坡 同志 偶尔 要求 英雄
请求 仍然 天使 方便 提高 漫长 晴朗 英国 公式 题目 雨丝 旗杆 竹竿 忽视 艺术
志气 文艺 明显 问题 提问 而且 仍旧 牡丹 杜鹃 社会 乌鸦 鸭子 乌黑 车票 整天
显示 忽然 铁丝 发票 整齐 使用 浪漫 方式 另外 并且 求助
四、比较组词:
慢(慢车) 哄(哄骗) 篇(篇章) 令(口令) 题(题目) 朗(朗读) 喝(喝水)
漫(漫长) 洪(洪水) 骗(骗人) 另(另外) 提(提高) 郎(新郎) 渴(口渴)
枚(一枚) 裁(裁剪) 伦(伦敦) 酒(白酒) 便(方便) 斯(斯文) 仍(仍然)
牧(放牧) 载(载重) 轮(车轮) 洒(洒水) 使(使用) 撕(撕开) 扔(扔掉)
五、多音字:
hōnɡ(哄抢) hē(喝水) pián (便宜) ɡān (旗杆)
哄 hǒnɡ(哄骗) 喝 便 杆
hònɡ(起哄) hè (喝彩) biàn (方便) ɡǎn (笔杆)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发行)邮票 (眨眨)眼睛
七、近义词:
举动—(行动) 立即—(立刻) 仍然—(仍旧) 徐徐—(渐渐) 称赞—(夸奖)
八、反义词:
困难—(容易) 方便—(麻烦) 斜—(直) 清晰—(模糊) 动-(静) 弯-(直)
九、四字词语:五颜六色 能工巧匠 冥思苦想
十、拓展:
1、积累名言:
(1)生命在于运动。――富兰克林
(2)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柏拉图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关于读书的谚语: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
3、“把”字句、“被”字句:
(1)邮票被人们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2)邮票很容易地被那个人撕开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理


加强教材研读 关注常态备课 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推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师:日常生活中常常通过一个现象或是一句话就能推测出未知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推理,今天我们学习推理。
二、新课:
1、出示例题1:把知道的信息说一说。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请猜一猜小刚拿的是( )书,小丽拿的是( )书。
2、请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师:从三个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红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问:小丽拿的是什么书?
4、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同学说的话,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简单的推理,推理是依据所给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师如果我们只分析小刚说的话,而不看小红说的话,
能得正确的答案吗?
5、小结:在简单推理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进行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答案。5、做一做。
1)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2)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三、练习。
1、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猫、小羊、猫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说:猫在我的左边。
小羊说:我家的左边是熊猫家,右边是小兔家。
小兔说:右数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新家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公鸡、小羊、熊猫、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们住在宾馆里的1—5号房间,服务员告诉他们:熊猫住的不是1、3、5号,梅花鹿住的号码比熊猫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边,公鸡住的离熊猫最近,熊猫住在公鸡的右边。
猜一猜,这几只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四、动笔练习。
让学生自己说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解答。
思考题: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1、每个老师只教一门课。
2、甲上课全用普通话。
3、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年轻。
请问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设计
推理
 例1
小刚拿的是( 数学 )书 熊猫、羊、 兔、猫、鹿
小丽拿的是( 英语 )书
加强教材研读 关注常态备课 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二课时 简单推理(数独)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 培养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思考的有序性和全面性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刚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猜一猜他们三人各吃什么水果?
二、新课。
1、出示例2 在下图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给学生读题思考的时间,然后说说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你们首先确定哪行哪列的数?先看哪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A是几?怎么想的?B是几?怎么想的?接着该怎么填?
2、订正答案。并说理由。
3、做一做。
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
4、师:在解题时同学们一定先确定哪个空格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依照这样的线索,就能逐一找出其他空格的数。
三、练习。
1、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

2、在图中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C各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是多少?
3、动笔练习,完成书上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们做这样的题是不是很有兴趣?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一文,希望“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数学除法教案人教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