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 > 导航 >

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2024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三、教学策略

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五、教学过程

查看全文>>>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邮票的张数 年 月 日 编号: 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

查看全文>>>

教材解析:

《山寨》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青青的山”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情趣的小诗。作者描绘了上山寨的路上所看到的奇丽景象。以拜访山寨着的角度,写出了山寨的位置、周围的环境,抒发了作者兴致勃勃的心情。山寨的直线距离近,实际路程远,加上林遮树掩,产生了奇妙的线性。全诗共三节,分贝写出看去山寨的感觉、山路的曲折绵长和山路边、山寨里的景色。本课插入只有一幅,画出了山寨的远景,想象空间很大。课文中的词语挺多,但是都可以结合实际和插图理解,识字十个,写字五个,有书写难度的“垂”字需要进行观察指导。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十个生字,练习自主认识形声字,重点指导“垂”的书写。能够认读七拐八弯、林遮树掩、分明、多亏、垂挂、炊烟等词语,并能运用已学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尝试简单运用,在此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尝试背诵诗歌。

2、 通过朗读诗歌,了解山的特点、山路的特点、山寨的景色,体会山寨的美丽。

3、 激发学生对山寨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引导学生寻找美丽山寨,体会祖国山河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正确书写,积累本课的新词。

2、体会山寨的特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结合语句和课文插图想象体会山路、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的情趣并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主题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要走进“青青的山”,一听到这样的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用完整清晰语言进行描述)

青青的山,不仅景色优美,还有许多有趣的山寨,今天我们就当一名游客,一起去寻找山寨吧!

(板书课题:山寨)

课题中的“寨”字是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再读一读。可以组什么词呢?(学生口头组词)你可以记住它的字形吗?(结合学生的发言,回顾巩固识字的方法,比一比、换一换等。)

二、 自读课文,识字学词

1、 这是一首小诗,一共有三节,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努力做到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学生自读课文,识字正音)

2、 读得怎么样呢?同桌两个人互相读读,每人读一节,如果你的同桌有读得不准的地方,帮帮他。(同桌合作学习,互相检验正音。)

3、 可以读下来吗?谁愿意试一试?(指名朗读诗歌,全班听辨)

4、 诗歌是动听的,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词句中的停顿,尤其是节与节之间的停顿。(教师范读课文)

5、 你想读读吗?自由朗

查看全文>>>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邮票的张数 年 月 日 编号: 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

查看全文>>>

教材简析:

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2]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 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学习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

1、自读第一节

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朗读。

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1]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2]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

(1)第三、五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

查看全文>>>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古罗马斗兽场巨型建筑的外观以及它的来历和角斗士的悲惨命运。

教学目标:

1、了解古罗马斗兽场这座巨型建筑的外观,了解它的来历及角斗士的悲惨命运。

2、激发学生对平等、自由、生命的理解与热爱。

3、学习作者有序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有一定含义的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古罗马斗兽场的来历及角斗士的悲惨命运。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教学构想:

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古罗马斗兽场的雄伟与壮观。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找作者心情的变化的词语,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罗马斗兽场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大家看一看。

看后,指名说一说印象。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一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3、你觉得斗兽场雄伟吗?用笔把这些描写画出来。通过这些描写,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指名说一说。

三、再读悟情。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参观斗兽场前后,我的心情有变化吗?圈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3、你能用自己收集掌握的资料说说“我”情感变化的原因吗?引导学生理解一下我对广场上的“角斗士”的态度变化。

初到罗马:心情是迫切的,原因是想到人兽搏斗很好玩;

斗兽场门口,高兴极了,合影留念;

走进斗兽场,依然兴致勃勃;

站在殷红的斗兽场土地上,产生联想;

聆听讲述后,感情发生了变化;

出来后,我对武士失去了兴趣。

四、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话想同我们说说呢?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并给它取个题目。

五、拓展延展。

同学们,由斗兽场,你联想到了什么,能否结合自己所看到的有关电视剧、电影来谈呢?

指名说一说

那你结合《灯光》,你想说些什么呢?

作业

读一本相关的书籍。

板书设计:

古罗马斗兽场——壮观、残暴

参观前 急得要死

参观时 高兴极了

参观后 失去兴趣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先复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类。

2、 教师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质数。

板书课题:找质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页的表格。)

2、学生 汇报,教师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个数(n) 拼成的长方形种数 n的因数

(1)让学生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3、教师提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4、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1、在1 4 7 10 11 15 17 18 21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完成课件练一练1、2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五、作业。

优化作业

查看全文>>>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

西游记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遇到了一道数学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么?大屏幕展示图片,指名读。

1.3张大小一样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呢?

2.估一估: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一张完整的饼吗?

3.请你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帮他们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 平均分3张饼

1.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说一说。

2.动手操作:用3张圆片代替3张饼,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汇报交流:

a 方案:一个一个分。边说边演示分的方法及过程。

为什么是3/4呢? b 方案:三个叠放分。还是3/4

4.大屏幕展示三种分法的动态图

小结:两种分法虽然不同,但分的结果相同,每人分得了3/4张饼,这和我们估计的每人分得的饼少于1张是一致的。

活动二 平均分9张饼

1.出示课件:猪八戒吃了一张饼的3/4,没有吃饱,就让悟空再弄几张饼,悟空就去其他地方又化斋来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张?”

2.师: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

3.估一估: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大约得到多少饼呢?

4.动手操作:组长拿出9张圆片,小组同学合作,画一画,分一分。

5.汇报交流:

a方案:一个一个分

b方案: 9个叠放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了9/4。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9/4呢?问:9个1/4是多少?

c方案:先拿8个分,每人2个,剩下的1个平均分成4份,每人即2+1/4(板书)

师:2和1/4合起来就是二又四分之一(板书: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生齐读两遍。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板书:带分数)介绍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并强调带分数的书写格式。

6.分数的分类:

师: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子比分母小 师: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板书:真分数)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真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比分母小)其实真分数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生2:分子比分母大 师: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板书:假分数)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假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比分母大)

说明像8/8……这样分子等于分母的分

查看全文>>>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内容短小精悍,古代诗家咏“马”,当以唐朝的杜甫和李贺最为。他们这方面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在李贺的诗集中以《马诗》为题的组诗有二十三首,均为五言体。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马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2、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这篇课文,马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诗《马诗》,相信对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一个多音字“燕”。

词语:燕山月似钩金络脑踏清秋

2、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燕: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地名:燕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5、品读三、四句。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标准》对此不作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生做拍手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 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出示:△△○△△○△△○△ )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发现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出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游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 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 生1: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 2.解决问题 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算式进行计算。 ⑵边做边思考: ①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问题? ②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特点? ③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汇报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11:我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 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 生1:73÷3=24.33…. 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应写几个? 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较合适,因为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 (生依次汇报) ⑵认识循环小数 师:观察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生1:前

查看全文>>>

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

范文资讯网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2024北师大五年级下教案设计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