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 > 导航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2024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书写教案是教师工作最基础的教学任务,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让课堂更具实效性,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有请驻留片刻,范文资讯网小编为你推荐北师大版分数的意义教案,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

本单元教材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先教学几分之一,再教学几分之几,然后教学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本单元最后的你知道吗简要介绍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1创设情境,引发认数需要。

数是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创造的。学习动机起于兴趣、源于需要。教材在编写时力求引发学生的认数需要。

(1)第98页例题中两名孩子在平均分三种食品,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的数量都能用整数表示,每人只能分到半个蛋糕,无法用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教材以此为契机,开始教学分数。

(2)第101页例题,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四份,在一份或几份上涂颜色。涂一份可以用1/4表示,涂两份、三份呢教材由此进入几分之几的教学。

2重点突破,提高认数效率。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的分数比较多。对于这些分数如何进行教学处理,教材作出了恰当的安排。

(1)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段里,教材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例题从半个也叫二分之一个开始,先联系实物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1/2,具体地描述了这个分数的意义。再告诉学生1/2是分数,介绍分数线、分子、分母,示范1/2的写法。试一试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折、涂涂,表示出这张纸的1/2。学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继续体会1/2的含义,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虽然各人的折法与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样,他们对1/2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

其他的几分之一就安排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以对1/2的理解为基础自己学习。第1题根据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分别写出分数1/3、1/6、1/9和1/8,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了这些分数的意义。第2题通过选择可以用1/4表示的涂色部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在图形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第3、4题能让学生看到一个图形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不同。这些习题紧扣住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有层次的编排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3、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抽象能力。 4、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身边的百分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复习。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相关知识(ppt出示),请大家看大屏幕: 1、分数既可以表示( )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表示物体的( )。 学生回答: 生1:…… 生2:…… 生3:…… 2、把下列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 = = = = (二)谈话导入,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师:课前老师已让大家去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同学们,你们收集到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吗? 生:收集到了。 师:展示与大家交流交流。 生1:…… 生2:…… 生3:……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百分数”。 师:出示课文第77页的主题图及其他图片。 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6、百分数(一)】 师: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课题“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 生2:…… 生3:…… 师:我把同学们的问题整理一下,主要是:……(教师边说边板书即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什么叫做百分数? 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3、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新知教学  1、出示尝试题(ppt展示)。 (1)什么叫做百分数? (2)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8%读作_________; 75.9%读作_________; 120%读作_________; 400%读作________。  (3)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二写作_________; 百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学会写9个汉字。

2、能用喜欢的方法去识字,并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喜欢的方法在阅读中识字。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树的资料,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探讨。谈论话题“有关树的知识”。通过同学们的谈论,不难看出树是人类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便来学习一篇关于植树方面的课文。

二、新课

(一)自学

初步感知,阅读中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识字

多种方式识字。

1、同桌相互交流,把熟字与不熟的字进行分类。

2、认读生字、词。不熟的字再认。

3、同桌相互考查认字情况。

(三)交流

整体感知课文。

1、练读,读准字音。

2、小组内合作,选出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四)诵读

读中悟,悟中读。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用不同方式读文。

(五)评价

全方位评价。

1、在小组合作读文时,组内成员相互评价。

2、在全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进行评价。

(六)写字

自学易学的生字。

1、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自主找出易学会的生字。如“植、扛、培、队、齐”。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练写生字。

(七)练习

1、组词,看谁组得多。

植树()树()树

树叶树()树()

2、读一读、背一背《咏柳》。

第二课时

(一)交流

读中悟,悟中读。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经同桌听。

3、谁能把描写“春天”的那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画出小树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4、谁来读读“少先队员是如何种树”那一自然段?画出你认为很美的句子,再读一读。

5、读第4、5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要植树。

6、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二)写字

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认读剩余的难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看看谁能学会这些难字。

重点指导:场的右半部是,荒中间部分是亡。葱中间的点不要丢掉。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练写。

(三)练习

1、照样子写一写。

我们和老师一起去种树。

我们和一起去。

我和小树是好朋友。

我和是。

2、在植树的季节,你想对小树说些什么?

讨论:说说树的作用。你想对小树说些什么?

查看全文>>>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古诗,谁来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2、古人对马可谓情有独钟,不论是叱咤风云的将士,还是尚武弄墨的文人,都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吟咏骏马的佳作不胜枚举。诗人杜甫又是怎样描写房兵曹的这匹胡马的呢?

二、预习古诗,整体感知:

1、请你认真听老师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想,这匹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范读。

2、远观胡马,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走近些,再去看看吧。请你自己好好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

三、品味古诗,感受意境:

1、读了这么几遍诗了,那胡马到底来自何处呢?大宛是个什么地方?

2、传说大宛产一种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奔跑的时候脖子上会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水。为了得到它,汉武帝曾两次派兵远征西域。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也写到了汗血宝马。房兵曹的胡马虽然没有这样神奇,却也是一匹良驹。我们来看看胡马什么样。

3、请你找出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好好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4、指名汇报。这匹马瘦骨棱棱好比山峰,怎么能称得上是一匹骏马呢?和杜甫同一时代的诗人李贺告诉了我们答案。

5、(出示《马诗》)请四人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一起学习这首诗。先自读《马诗》,再根据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交流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6、指一小组汇报。

7、通过这首《马诗》的补充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古人选马以两耳竖立,骨骼清峻挺拔者为上品。这里的“瘦”并非瘦骨嶙峋,而是指胡马体态俊健。让我们带着赞叹之情,一起来读读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

8、这样一匹骏马跑起来什么样呢?这里的“入”字可否换成“吹”或者别的字?我们来看这样一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骏马疾驰,似奔雷、似闪电,“入”字形象地将一匹夹裹着凌厉之风的骏马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不能不感叹,诗人用笔之妙啊!9、诗人用短短的两句就将胡马之神之灵写得入木三分。来,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二句诗。面对这样一匹骏马,杜甫感叹道——

10、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一匹战马竟然可以让主人将生死托付给它,这是怎样一种感情啊!我不由得想到了《三国演义》中那匹赫赫有名的赤兔马。这马浑身上下火红,只有四蹄雪白。人们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极言这匹马之神勇。但赤兔马在主人关羽死后,极度悲伤,数日不食而死。少年时候,每读到这个故事,我都会被马对主人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标准》对此不作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生做拍手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 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出示:△△○△△○△△○△ )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发现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出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游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 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 生1: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 2.解决问题 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算式进行计算。 ⑵边做边思考: ①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问题? ②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特点? ③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汇报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11:我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 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 生1:73÷3=24.33…. 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应写几个? 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较合适,因为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 (生依次汇报) ⑵认识循环小数 师:观察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生1:前

查看全文>>>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内容短小精悍,古代诗家咏“马”,当以唐朝的杜甫和李贺最为。他们这方面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在李贺的诗集中以《马诗》为题的组诗有二十三首,均为五言体。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马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2、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这篇课文,马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诗《马诗》,相信对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一个多音字“燕”。

词语:燕山月似钩金络脑踏清秋

2、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燕: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地名:燕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5、品读三、四句。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

查看全文>>>

教材分析 《我喜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了喜欢的理由。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是条件较其他农村学校稍好一些,学校硬件设施配备较全,这给我们平时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我们是第一批课改的班级,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查阅资料等能力。这就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打好了基础。

设计理念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选择上入手,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法。教师的职责是唤醒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让学生面对文本时,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阅读的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2.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和有独特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作者的喜悦之情。

2.你喜欢什么?依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吧!说一说你都喜欢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感受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吧!(板书课题)

[学生有的说喜欢小动物、有的说喜欢和朋友交往,还有的说喜欢做梦……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拉近了和课文内容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自主质疑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上标记。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交流质疑。

[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标出有疑问的地方,再互相交流,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三、初读——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谈读后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

查看全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新课改理念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兼顾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经过四年实验教材的使用,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年级的提高,内容的加深,孩子们已呈现出了两级分化的趋势。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六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学生对整数有一定的认识、会计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具体安排了6个情境:在“数的世界”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倍数与因数,并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在“探索活动(一)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学生将学习找因数的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5,3的倍数特征,了解奇数和偶数。在探索非零自然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第三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一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

查看全文>>>

篇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对复习的认识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习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

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习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二、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查漏补缺。要根据所教班级的情况,确定班级的复习计划,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复习和练习。

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习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出题目练习,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

三、复习内容和要点

(一)、复习内容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计算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懂得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中位数和众数,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3、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

4、

查看全文>>>

教学要求:

1.展开拓展阅读,了解“看”的学问;从布鲁诺和柏波罗的做法和结果对比中得到启示。

2.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3.对爱迪生的故事展开讨论,积累学习方法和生活的小窍门。

重难点,关键

1.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2.针对爱迪生的故事展开讨论,积累学习方法和生活的小窍门。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两项学习任务,阅读《“看”的学问》和《管道》。

二.学习《“看”的学问》

1.轻声读文,思考“看”有哪些学问。

2.讨论:“看”都有哪些学问?

3.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么样观察事物的?

三.学习《管道》

1.提出要求,引导速读。

2.学生自由速读,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速读的体会。

4.引导全班交流,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二.开展《畅所欲言》的话题交流

1.默读故事,理解内容

这则故事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针对故事,开展讨论。

3.教师小结。

三.完成《初显身手》

1.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小窍门。

2.课件出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引导评议。

3.评选班级“智多星”。

4.课外延伸:毛遂自荐当主编将全班同学提供的好方法,好窍门编成小册子,名曰《智慧万花筒》。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将上节课讨论的学习方法和生活小窍门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继续习作

查看全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

范文资讯网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2024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分数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