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导航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与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与减。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与减,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加与减
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7课时
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30 41
笑笑 23 44 29

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
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1)计算淘气的总分
24+30+41=95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
2 4
+ 3 0
————
5 4
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
位。结果是95、
5 4
+ 4 1
————
9 5
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 4
3 0
+ 4 1
————
9 5

2、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23+44+29=96
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三、 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4+26+29= 37+28+34= 16+35+57=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 银牌 铜牌
1996年 16 22 12
2000年 28 16 15
2004年 32 17 14

(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
(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
16+22+12=50
(3)2000年获奖牌多少块?
28+16+15=59
(4)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Fwr816.COm精选推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动物聚会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 “动物聚会”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小组汇报:
A、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星星合唱队


星星合唱队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48+42-36= 52-43+77=
91-38-25= 97-36+43=
46+26+34= 73-49+35=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
2、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3、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15-9=6(人)
52+6=58(人)
52-9+15=58(人)
5 2 4 3
- 9 +1 5
—————— ——————
4 3 5 8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列式算一算
(1)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阿姨今年多少岁?
(2)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
2、竖式计算
24+36-19 75-46+25 34+28-49
90-65+42 87-69+54 72+25-68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飞行表演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题:飞行表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地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问
2、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余数。
教学重点:体会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行列排列的图片若干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二、问题探究
1、摆一摆。
创设“飞行表演”的情景。给他们18个学具,让他们设计飞行队形。
2、说一说。
每行排6架,排3行,一共有18架。
一共有18架飞机,每行排6架,可以排3行。
一共有18架飞机,排成3行,平均每行有6架。
3、列一列。
3×6=18 18 ÷ 6=3 18 ÷3=6
4、找一找。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5、按照自己的排列说一说列一列找一找。
三、体验感悟
把这些飞机4架4 架地排,结果怎样呢?
1、学生操作。
2、列式表示。
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统一表示的方法。
18 ÷ 4= 4…… 2
读作:18除以4商4余2。
3、说一说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有18架飞机,4架一组,可心编成4组,还多2架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
把32页34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订正
完成练习3、4、5
五、小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体验”等方面总结与交流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7页
板书设计
飞行表演
3×5=15(架)
15÷3=5(架)
15÷5=3(组)
15÷6=2(组)……3(架)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


难点: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算式题的正确计算。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7页情境图:二(1)班同学帮农民伯伯收南瓜,算一算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


第一组收了28个,第二组收了34个,第三组收了22个。求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该怎样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加连减的算式题。(板书:连加、连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①小组讨论:连加算式题怎样算?


交流汇报。


②验证。


写出两种简便竖式。


(2)教学例2。


①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7页例2的情境图。


同学们共收了84个小南瓜,王叔叔运走了26个,李大爷运走了40个。这时还剩下多少个南瓜?


②小组讨论:该自缢列式、怎样算?


③学生列式、试算。


三、积累运用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1—3题。


(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提升


连加、连减的笔算式题,如果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时要注意,该进位的要进位,该退位的要退位,认真计算,遇到口算的要口算。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例128+34+22=84(个)例284-40-26=18(个)


2 86 2 简便2 88 44 4 简便 8 4


+3 4 +2 2算法+3 4 -4 0 -2 6 算法-4 0


 


6 28 4 6 2 4 41 8 4 4


+ 2 2-2 6



8 41 8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与减”一文,希望“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与减”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