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024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借读生中,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

查看全文>>>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教学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1、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合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合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2、通过对上期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学习数学兴趣不够浓厚,怕吃苦,少问,欠钻研精神;二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1、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2、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3、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并加以理解应用;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课时安排

1、根据《教师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案范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成绩124108136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设疑:老师知道这组学生中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们猜猜他在这组中可能排在第几?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朋张炎赵丽

成绩/m36.834.725.824.724.624.123.2

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刘云同学排在第几?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 1 + 2 = 3 加号 等号 读作:1加2

查看全文>>>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借读生中,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

查看全文>>>

雨说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反复朗诵,感知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 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2.联想想像法。 3.评析欣赏法。4.探究学习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5-1 5-2 5-3 5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 1 + 2 = 3 加号 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

查看全文>>>

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范文资讯网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024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