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2024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

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3例4(1)及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 通过经历对统计图的观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唱儿歌《左手与右手》。我们说一说左手与右手的指头个数怎样? 引出:同样多。 (2) 投影出示题图。 ① 比○多几个? ② 怎样列式。 二、 新课教学 (1) 出示例4(1)指名读题。 (2) 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① 这道题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 ② 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③ 从这个条件你可以看出什么和什么比? ④ 以一班为标准,哪班多哪班少? ⑤ 那么二班的红旗数就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⑥ 跟一班同样多的有几面?比一班多的有几面? ⑦ 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⑧ 求二班的红旗有几面,只要把这两部分怎么样?算式怎样列? 三、 巩固练习 (1) 想想下面两句话,说出什么和什么比,什么多?把多的分成哪两部分? ① 苹果比梨多3个。 ② 白兔比黑兔多2只。 (2) 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题。 (3) 听录音,口答。 ① 小猴子有41只,大猴子比小猴子多3只,大猴子有几只? ② 梅花鹿身高1米,长颈鹿比梅花鹿身高3米,长颈鹿身高多少米? ③ 小熊猫重10千克,大熊猫比小熊猫重20千克,大熊猫重多少千克? 四、 总结 这节课人匀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关键要抓住谁和谁比,谁多诳语少,把多的分成两部分,求多的就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 12面 二班:与一班同样多的比一班多的3面 12+3=15(面) 答:二班得了15面。

查看全文>>>

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不上。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126。 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 师:这是几位数?它的位是什么?是哪位? 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一百二十六。 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拨?小组合作学习。 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② 把这个数的读作写出来。 ③ 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580。 ①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② 请学生核对。 师: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 480 521 600 引导学习数的写法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为什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 6、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合作和交流,自主探究出千以内数的读法、组成和写法。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 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 2、说一说: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探索小括号的作用及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教材中创设了“过河”的情境,通过需要几只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得到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玩吗?都是怎么去的?你们坐过船吗?有一些小朋友正要乘船出去玩呢!

(出示情境图:书中第17页图。)

教师行为:看看这幅图,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活动: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说完整。

(评析教师通过与学生亲切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读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 独立探索

学生活动: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行为:关注学生参与情况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方法。

2.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活动: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比较、借鉴、反思。

3.全班交流

教师行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教师行为:看看这些不同的算式,你想说点什么吗?请与组内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

学生活动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反对,进行辩论。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讨论,给予适当点拨。

(评析教师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确定运算顺序后,产生请小括号来帮忙的内在需要。)

教师行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学生活动: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及读法。

4.探索出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活动:在本子上脱式计算(29+25)÷9。

教师行为:展示一名学生的书写,并请这名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是先算小括号里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 教师行为:加上小括号

查看全文>>>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3,练习十五第5、6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 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出示插图,看图上有两只小鸟在争吵,到底哪只鸟叼来的木棒多?为什么?其实比较数的大小。 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 或 < 。 6○20 66 ○ 62 100 ○ 89 75 ○ 57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百以内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迁移性的学习千以内的数大小对比较的方法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活动 出示教学例3 : 小鸟叼卡图 100○1000 (1)教师分别拨出100和1000。 ① 学生写出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 比较这两个数,谁大?谁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让学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数,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 1000是四位数,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 所以100<1000。 ③ 从这两个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 (2)教师分别拨出210和120。 ① 学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 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学生说。 (这两个数都是由1、2、0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 ③ 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让学生说,使其明白:因为百位上的数不同,一个表示二百,一个表示一百, 所以210>120。) (3)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 459 ○ 456 730 ○ 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做一做。 ① 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的第1题。 (可以先估计一下谁多谁少,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② 练习课本第70页的第2题。 (同桌互说,再请学生说。) (5)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① 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方法。 ② 请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③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知道换算关系 会写数读数 巩固数感 教学重难点:会写数读数 教学过程: 1、我们学过了计数器上从右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其中位是万位、最低位是个位。 2、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 3、你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4、数一数 10个10个的数,从2630数到3480 100个100个的数,从8300数到10000。 1000个1000个的数,从1000数到10000。 5、读数 8267932792072003900010000368083007048 读数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6、写数 一万一千一千九百三千零五十*千零九两千一百零八 六千零一十四千零五十八 7、2046420614261562 这四个数中的2有什么不同? 8、一个数千位上是6,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读作()。 一个数千位上是5,百位上是7,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读作() 一个数个位上是6,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读作() 一个数有5个千,6个百,6个十,这个数是() 一个数有6个千,3个1,这个数是() 一个数有10个1000,这个数是() 一个一个的数,跟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十个十个的数,跟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一百个一百个的数,跟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500和900比,()离600更近。 板书设计:各练习题 课后小结:

查看全文>>>

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不上。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126。 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 师:这是几位数?它的位是什么?是哪位? 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一百二十六。 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拨?小组合作学习。 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② 把这个数的读作写出来。 ③ 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580。 ①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② 请学生核对。 师: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 480 521 600 引导学习数的写法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为什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 6、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合作和交流,自主探究出千以内数的读法、组成和写法。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 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 2、说一说: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查看全文>>>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15-116页例1及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教具、学具准备]

□〇△☆四种图形各5个,每四人小组一份,教具放大5倍一份;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家准备装修,想利用这两种瓷砖设计出既漂亮又有规律的墙面,你能帮老师设计设计吗?

师边说边出示两种图案的卡片若干。(□〇)

请个别学生上台摆摆。

生1:○□○○□□□○......(提醒学生要有规律地排列。)

生2:○□○□○□......

生3:□○□○□○......

生4:○○□□○○□□......

生5:○□□○○□□○......

师: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吗?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摆法,也能简单地表述其中的规律。学生发言非常勇跃,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这时我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新课:

1.观察发现规律。

师:小东家的厨房装修得可漂亮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指导看书)

小东家的墙面和地面在设计上,隐藏着规律,比一比,看谁最快找出来。

[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生观察思考后,汇报:说说你找到的规律。

生1(上讲台指着图):"墙面"中间的斜线上有4个☆,向上一斜线有3个△,向下一斜线有3个○,再向下有2个□,这边也有2个□,最右边的下方是△,最左边的上方是○。

生2:“地面”这一图中每一斜线是的颜色真是一样的。

生3:“地面”第一行的第一格是绿色,第二行的第一格是蓝色,第三行的第一格是红色,第四行的第一格是黄色……。

师进一步引导: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二行与第三行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行有什么关系?小朋友再想想,然后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教学这一过程时,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发现了不少“规律”,但仍没发现主要的“规律”。因此,这时我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最后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小组汇报。

生4:第一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行的图形;……

生5:竖着看,第一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列的图形;第二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列的图形;......

生6:……

[学生边说,老师边移动教具,共同验证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规律的特点是:

查看全文>>>

组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组合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难点: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排列”。 用数字卡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汇报:能摆出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是12和21。 (2)引出“组合”。 讨论:如果说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和会有几种? 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因为是求两张卡片的数字的和,调换位置和都要是3,得数只有一种。 这种不爱位置影响的方式叫“组合”。(板书: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个数的组合:5、7、9 出示教材例题2。 有3个数5、7、9,任意取其中两个求和,得数有几种? ① 同桌进行合作,一人摆卡,一人记录。 ② 汇报自己的方法和结果预设。 ③ 评议方法。 看哪种方法。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和,这是怎么回事? 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的和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打乒乓球。 ①想一想: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 ②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课件演示比赛方法。 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 (2)搭配衣服。 翻开课本第99页,用连线的方式帮他们搭配衣服。(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3)回家乘车付钱。 (4)教材98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委愉快,同学们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吗? 板书设计 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组合:1+2=3 2+1=3不同:排列

查看全文>>>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分香蕉》,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 1. 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分分填填,温故铺垫。 1. 填空: 三( )十二 ()六十二 二( )十八 ()六十八 2. ⑴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 )个。 ⑵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 )人。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一天,猴妈妈买了12根香蕉,要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要使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满意,猴妈妈要怎么分香蕉呢? 生:平均分。(板书: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 磁铁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表示有2只猴子,用磁铁代替香蕉,有谁要上台来帮忙分香蕉? 师:我们看每只猴子分到了6根香蕉,每只猴子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了。 2. 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师:像这样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师:注意,这个算式里面有一个新的数学符号“÷”,叫做“除号”。你们看,它的中间是一条横线,上下有两个小圆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学生跟读2遍。 师:现在谁能说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师:那么整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 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意义 师:现在猴妈妈让小猴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呢?(板书: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个盘子。) 师:可以看出一共

查看全文>>>

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

范文资讯网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2024二年级奥数趣味数学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