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若老师能写出高水平的教案课件,相信课堂教学氛围会非常浓郁。那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弱、应该”。
2、 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 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悟,体会萨沙不甘为弱者,有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课题。
1.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对子:美对丑,爱对恨,……
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索取——奉献 热忱——冷漠 光明——(黑暗)白天——黑夜 开心 ——难过 喜欢——讨厌 强大——(弱小)
出示词语:弱小。学习生字“弱”,注意翘舌音。
师:你觉得什么是弱小?(指名说)
2.小朋友们对“弱小”这个词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来看看书上又是怎么来说“弱小”的。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思考: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怎样才是最弱小的?并用“——”画出来。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弱小 周末 萨沙 托利亚 铃兰花 簇拥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聊天 倾盆大雨 递给 娇嫩 掀起
A、出示带拼音的(“萨沙 托利亚”可多读几遍,“末”和“未”要注意区分,“铃、倾”是后鼻音,“掀”读准字音)
B、去掉拼音
开火车读 齐读
三、研读课文:
1.检查提出的问题:怎样才是最弱小的呢?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师相机点拨)
2.你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中谁是最弱小的?再快速地读读课文。
(学生有的说蔷薇花,也有的说萨沙,师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不同说法)
随机板书:萨沙 蔷薇花
(一)、学习3——6段
师:有小朋友认为萨沙最弱小,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前面的课文,课文当中那句话会让你觉得萨沙是弱小的?
1、引导学生找出句子并出示:
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从妈妈和托利亚的动作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妈妈和托利亚的眼里,萨沙是最弱小的)
2、而萨沙又是怎么想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对话。
出示片断: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
请一名小朋友站起来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萨沙是怎么想的?
相机指导: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这句话让你读懂了什么?“不解”说明他怎么样呢?(不理解,很奇怪)
萨沙为什么会很奇怪呀?妈妈的回答又让萨沙产生了新的疑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你觉得这个时候萨沙内心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不服气 不甘心)
再自己好好读读,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萨沙内心的想法。
3、学生练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
4、是啊,妈妈说:要是你谁也不好不了,你就是最弱小的,你觉得萨沙听了这句话会怎么想,如果你是萨沙又会怎么想呢?(我不是最弱小的!)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萨沙会觉得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才会很自信地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出示课题)齐读。
既然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谁又是最弱小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讨论。
5、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生字,你记住它们了吗?
6、生字小朋友都记住了,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萨沙内心的不服气,一起来读读3——6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师:小朋友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在生活中,我们不是最弱小的,我们还应该保护(生:比自己更弱小的)。板书: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2、出示“应该、弱”,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这三个生字。
3、学生说说怎样写。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 蔷薇花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研组的磨课活动中,我们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通过商量,选定了《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作为磨课的内容。
我们选这篇课文的主要原因是读了这篇课文我们能感觉到,爱是一条无形的丝带,它把我们每个人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于是我们互相关心着、爱护着。有了爱,不管生活中有什么风雨,我们都不会害怕。当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保护比我们更弱小的,让融融的爱意温暖我们的心,鼓舞我们战胜风雨。
在前两次的磨课中,在教案的设计上主要是体现在理清两条主线,一是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二是风雨前后蔷薇花的对比。通过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谁是最弱小的?”来引发学生的争议:萨沙和蔷薇花,从而深入到课文中去,把这两条主线落到实处。
本来设计的意图是很好的,但在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的时候,把这两条主线在课堂上落实到位却有些困难,主要是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理解、感悟,并且朗读好,内容就略显得多一些,要把整堂课设计的教案上完,就会有匆匆过场的感觉,于是在第三磨中对前两次的教案设计进行了删改,最主要的是把先前设计到的两条线删减为一条,在第一课时的引领当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把重点放到研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上。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本文的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叙述的故事最后就落脚在这句话上: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因为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所以在第三磨中,对于课题的出示也有了较大的改动,设计的想法是在课堂的伊始不要急着出示课题,在对课文的逐步深入中,当小朋友们逐渐理解到五岁的萨沙虽然在父母和哥哥的眼里是最弱小的,但他自己却能意识到自己并不弱小,或者说并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来出示课题,这个时候学生们都知道“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说出了萨沙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当时的他是很自信的,小朋友们和萨沙一样,也会很自信来读好课题,理解课题,这样的设计安排真正使这个课题取到了题眼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好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并在读中有所悟,在自然和平实的对话中,蕴含着浓浓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要引导用心体会,并通过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表达其中的感情。

Fwr816.COm精选推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齐读课题
师:从课文题目来看,我是谁,这句话又是谁说的,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你知道谁是最弱小的吗?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小故事。
二、课文解读:
1.扫清障碍,字词学习。课件出示本课的字词:(生字用红色着重)
弱小 周末 掀起 簇拥 娇嫩 递给 蔷薇 聊天 萨沙
托利亚 铃兰花 倾盆大雨 垂着头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句。(生读,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
3.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4.师范读,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森林和野蔷薇花美丽的句子,并划出来。反复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回答,课件出示:(1)美丽的森林图片。
(2)野蔷薇和铃兰花图片。
(3)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随课文相机理解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的词义。
3.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美丽的野蔷薇被雨打成什么样子了?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同时出示被大雨打得垂下了头的蔷薇花?
4.你听到蔷薇花的呻吟了吗?这时的野蔷薇在会说什么呢?它最需要的是什么?
5.生回答。
6.萨沙好像听见了蔷薇花的呻吟,他是怎样做的呢?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
7.只有一件雨衣,却穿在了萨沙的身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学生谈到“雨衣递给”是互相关爱,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如父母怎样送雨衣到学校等,把“关爱”具体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读出感情来。)
8.课件出示萨沙与妈妈的三次对话。(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朗读)
9.萨沙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我不是最弱小的。生非常自豪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10.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①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传递雨衣: 爸爸 → 妈妈 → 萨沙 → 野蔷薇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强大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


我不是最弱小的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具有不甘为弱者,学会关心自己弱小的更需要帮助的人。
二、教学难点:会认会写生字,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三、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中心“我不是最弱小的”。
四、教具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弱小
谁认识这个词,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
2、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课文中的小主人公萨沙才五岁,妈妈夸他是勇敢的孩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3、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钱,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
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1)离开小鱼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吗?出示卡片。
出示“弱”,指读,出示“弱小”认读,你们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分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师生合作,赏读课文
1、萨沙的一家到森林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2、是谁发现了野蔷薇花?假如你是萨沙,当时会是怎样心情?这句话是怎么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3、突然,雷声大作,天空中洒下雨点……(教师范读3自然段)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4、“是呀,为什么会这样?”萨沙也不解,我们从下面课文寻找答案吧!引读课文4-7自然段。
5、朗读指导,重点读好对话句子。萨沙也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你们是怎么知道吗?
(指名读,分角色读,读出萨沙的疑惑不解。)
6、请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8-9自然,朗读指导(对话句子)。
①萨沙现在是怎样问妈妈,该怎么读?
②妈妈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回答他呢?
7、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四、小结课文,拓展交流
同学们,读完课文,我们知道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他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我相信你们也能和萨沙一样,你们也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关心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这篇课文真美,现在请你再边默读,边画出你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过一会儿我们再一起交流。
2、完成“我会填”交流
二、词语积累
1、学习“会读”认字。
2、学习“谁会看”看字结构及在字格中的位置。
3、学习“谁会写”,先看老师范写,再书空。
4、学习“谁写得好”,学生练写,评一评。
(三)写字指导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


这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弱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不是弱小的》这篇课文。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 出示生词认读。
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野蔷薇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垂着头显得娇嫩掀起雨衣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 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 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的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5 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 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 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 范写,重点指导:
弱: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先与未比较再写
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
 4 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 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
 1 默写生字词语。
 2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谁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2. 过渡:外国有一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他才五岁,但是
也不愿意做一个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读读这个故事。
二读议悟情:
 1 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突然,萨沙发现了一丛――野蔷薇。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 正当野蔷薇美美地开着时,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了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哥哥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是5岁的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萨沙和妈妈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对话。请大家读读3——9自然段,
看看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自由读4-9段。
 (1)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出示: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2)自由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练习读这三句话。自由读,指名读
 (3)重点指导第三句问话:
 萨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7、8段,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学生自由读画。
 假如你就是萨沙,现在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护弱小的蔷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啊!那你能不能坚定地说,你不是最弱小的?这时你的心情什么样?(自豪)
 萨沙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她的第三次问话里,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谁再来读读第三次问话?
 (4) 分角色读3——9自然段。
三总结:
 1 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
 2 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四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积累词语。
板书设计: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
 保护蔷薇花
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范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齐读课题
师:从课文题目来看,我是谁,这句话又是谁说的,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你知道谁是最弱小的吗?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小故事。
二、课文解读:
1.扫清障碍,字词学习。课件出示本课的字词:(生字用红色着重)
弱小 周末 掀起 簇拥 娇嫩 递给 蔷薇 聊天 萨沙
托利亚 铃兰花 倾盆大雨 垂着头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句。(生读,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
3.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4.师范读,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品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森林和野蔷薇花美丽的句子,并划出来。反复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生回答,课件出示:(1)美丽的森林图片。
(2)野蔷薇和铃兰花图片。
(3)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随课文相机理解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的词义。
3.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美丽的野蔷薇被雨打成什么样子了?请同学们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同时出示被大雨打得垂下了头的蔷薇花?
4.你听到蔷薇花的呻吟了吗?这时的野蔷薇在会说什么呢?它最需要的是什么?
5.生回答。
6.萨沙好像听见了蔷薇花的呻吟,他是怎样做的呢?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
7.只有一件雨衣,却穿在了萨沙的身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学生谈到“雨衣递给”是互相关爱,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如父母怎样送雨衣到学校等,把“关爱”具体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读出感情来。)
8.课件出示萨沙与妈妈的三次对话。(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朗读)
9.萨沙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我不是最弱小的。生非常自豪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10.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①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传递雨衣: 爸爸 → 妈妈 → 萨沙 → 野蔷薇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强大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组合


组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组合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难点: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排列”。
用数字卡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汇报:能摆出两个不同的两位数,是12和21。
(2)引出“组合”。
讨论:如果说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和会有几种?
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因为是求两张卡片的数字的和,调换位置和都要是3,得数只有一种。
这种不爱位置影响的方式叫“组合”。(板书:组合)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三个数的组合:5、7、9
出示教材例题2。
有3个数5、7、9,任意取其中两个求和,得数有几种?
① 同桌进行合作,一人摆卡,一人记录。
② 汇报自己的方法和结果预设。
③ 评议方法。
看哪种方法。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和,这是怎么回事?
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的和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打乒乓球。
①想一想: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
②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课件演示比赛方法。
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
(2)搭配衣服。
翻开课本第99页,用连线的方式帮他们搭配衣服。(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3)回家乘车付钱。
(4)教材98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委愉快,同学们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好不好?你知道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吗?
板书设计
组合
排列:1221相同:不重复、不遗漏,有序的思考方法
组合:1+2=3 2+1=3不同:排列 要考虑顺序
组合 不要考虑顺序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希望“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