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024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分香蕉》,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 1. 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分分填填,温故铺垫。 1. 填空: 三( )十二 ()六十二 二( )十八 ()六十八 2. ⑴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 )个。 ⑵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 )人。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一天,猴妈妈买了12根香蕉,要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要使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满意,猴妈妈要怎么分香蕉呢? 生:平均分。(板书: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 磁铁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表示有2只猴子,用磁铁代替香蕉,有谁要上台来帮忙分香蕉? 师:我们看每只猴子分到了6根香蕉,每只猴子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了。 2. 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师:像这样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师:注意,这个算式里面有一个新的数学符号“÷”,叫做“除号”。你们看,它的中间是一条横线,上下有两个小圆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学生跟读2遍。 师:现在谁能说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师:那么整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 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意义 师:现在猴妈妈让小猴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呢?(板书: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个盘子。) 师:可以看出一共

查看全文>>>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听课记录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么怎么写运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查看全文>>>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主题图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人?这幅主题图将告诉我们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具体来看。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木偶戏的情景图。 (1)说一说,图上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文字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图中信息:走了6人) (2)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 2、小组交流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试着用文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原来的人数+又来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走了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原来的人数—走了的人数=还剩下的人数 还剩下的人数+又来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方法三、13-6=7 (人) 7+22=29 (人) (又来的人数—走了的人数=多来的人数 多来的人数+原来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5、比较以上方法的异同。明确这三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让学生体会对于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6、你能把每种计算方法的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3)13-6+22  再次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1)学生尝试自己说。 (2)小组内互相说。 (3)全班交流说,老师适时纠正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去掉中间量,把分步计算变成综合算式。 三、指导学生脱式计算。 22+13-6 22-6+13 13-6+22 =35-6 (先算加) =16+13 (先

查看全文>>>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两步计算问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它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尝试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找对中间问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尝试用递等的格式进行解答。并在具体情境意义的支撑下,初步理解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表内乘除的知识,对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用分布列式,极个别学生已在平时接触综合列式。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列综合列式。 根据上述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让学生经历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找对中间问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寻找有效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引导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并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领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重点及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找到关键的中间问题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小朋友,知道今天我们学什么吗?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提出问题 1、(课件)逐幅出示主题图,配着音乐、师描述场景,整体呈现主题后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生找到数学问题: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师板书) (二)解决问题 1、师引导学生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 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条相关的信息? 生找到数学信息: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每辆坐3人 2、但是小朋友的总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呢? 3、为什么解决碰碰车的问题而去找划船的小朋友了呢? 4、列式计算 5、学生内化分析过程,用自己的话说说怎么解决问题的。 请2个学生反馈说一说。 6、师小结解题方法,并初步提炼从

查看全文>>>

“正方形”教学设计 作者/漆金华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 2、掌握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方法。 3、能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有关正方形的问题。 教具准备:用纸做的矩形模板、活动的菱形等 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 活动1 设计实际问题,同学参与研究,引入正方形内容。 活动2 实际问题模型化,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活动3 解决正方形对角线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4 反思与思考,通过类比法全面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活动5 练习与巩固,借助特殊的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达到对正方形全面的理解。 2.教学过程 【活动一】 生活链接-----制做纸风车 学生们展示活动结果,比一比谁做的最漂亮。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展示纸风车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与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从中体会正方形的性质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玩”,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在一个矩形,改变边长。(观察几何画板) ① 当矩形变成正方形时,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有什么关系? ② 猜想: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边相等 ③ 猜想: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探究】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 ① 当菱形变成正方形时,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有什么关系? ② 猜想: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边相等 ③ 猜想: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正方形性质2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性质3 正方形时轴对称图形 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 【活动三】(运用类比加深理解) ① 当菱形变成正方形时,(www.fwsir.com)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有什么关系?

查看全文>>>

课前思考: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时刻的认识应与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紧密联系 另外:要了解学生对钟表、时间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已有的时间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借助挂图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一说关于钟面知道些什么。然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在钟面上数一数、拨一拨的操作,探索“填一填”中的几个问题,并把探索的成果填到书上。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2.在体验活动中,认识分、秒的关系 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活动,如“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来感受1分的长短;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最后,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引出比1分还短的时间单位“秒”,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能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甚至重大的体育比赛是在最后一分决定胜负的,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懂得去珍惜时间。进行“数心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数脉搏的方法。 ●教学建议: ①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 ②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3.课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体验时间的活动。另外,“作息时间表”的制作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填写,也可以让学生填每天自己喜欢的活动的起止时间。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5分的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让我们记住这一历史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分分填填,温故铺垫。 1、填空: 三()十二()六十二二()十八()六十八 2、⑴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个。 ⑵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一天,猴妈妈买了12根香蕉,要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要使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满意,猴妈妈要怎么分香蕉呢? 生:平均分。(板书: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磁铁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表示有2只猴子,用磁铁代替香蕉,有谁要上台来帮忙分香蕉? 师:我们看每只猴子分到了6根香蕉,每只猴子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了。 2、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师:像这样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师:注意,这个算式里面有一个新的数学符号“÷”,叫做“除号”。你们看,它的中间是一条横线,上下有两个小圆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学生跟读2遍。 师:现在谁能说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师:那么整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意义。 师:现在猴妈妈让小猴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呢?(板书: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个盘子。) 师:可以看出一共是需要3个盘子,能把12根香蕉分完。 师:这个分的过程是平均分吗? 生:是的。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二、介绍在算盘拨数的方法

1、认识档、上珠、下珠

2、认读算盘上的1-9各数。

3、拨珠的方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

三、教学例8

1、定位:算盘上哪一档都可以定为个位。只要个位确定下来,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

2、拨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四、巩固练习

1、试一试

2、练一练1

五、课堂作业:练一练2、3、4、5。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 (2)收集信息: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龙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如果有连加的算式,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 2.自编口诀 (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 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 ②根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 (2)自编9的乘法口诀。 (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找规律: ①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 ②看图找规律: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格 学生小结: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 ③手指记忆法。 a.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师边介绍边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c.学生练习手指记忆法。 (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 (2)对口令: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 (3)背口诀:同桌互背口诀。

查看全文>>>

加强教材研读 关注常态备课 打造有效课堂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推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师:日常生活中常常通过一个现象或是一句话就能推测出未知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推理,今天我们学习推理。 二、新课: 1、出示例题1:把知道的信息说一说。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请猜一猜小刚拿的是( )书,小丽拿的是( )书。 2、请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师:从三个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红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从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句话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问:小丽拿的是什么书? 4、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同学说的话,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简单的推理,推理是依据所给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师如果我们只分析小刚说的话,而不看小红说的话, 能得正确的答案吗? 5、小结:在简单推理时,一定要全面地分析,进行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答案。5、做一做。 1)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2)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三、练习。 1、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猫、小羊、猫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说:猫在我的左边。 小羊说:我家的左边是熊猫家,右边是小兔家。 小兔说:右数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新家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公鸡、小羊、熊猫、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们住在宾馆里的1—5号房间,服务员告诉他们:熊猫住的不是1、3、5号,梅花鹿住的号码比熊猫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边,公鸡住的

查看全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范文资讯网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024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