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的乘法口诀。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的乘法口诀”,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相应的乘法算式,熟记7的乘法口诀。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学生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形成。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探索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 、记忆7的口诀

教学具准备:课件 、表格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谁会背6的口诀?(我们一起背,不光要背的整齐还要有节奏。评价:小朋友们真棒,背得这么熟练)今天我们接着来研究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回忆一下6 的口诀我们是怎样研究的,你打算怎样研究7的口诀?

(学生发言)

二、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 师:今天我们请来好朋友七星瓢虫帮助一起学习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图片)

那我们一起数一数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斑点吧,一只瓢虫身上有7个点,2只瓢虫有几个点,3只、4只、、、、、呢?

2、 填表

七星瓢虫的只数 1 2 3 4 5 6 7

斑点的个数

你能算一算完成这个表格吗?

订正表格,

问:它填的对不对,2只瓢虫有14个斑点,你是怎样算的?4只有28个斑点你是怎样算的?

3、 编制口诀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愿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相应地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请你打开这张纸,完成下面的两部分内容。

汇报:把你编的口诀大声的读给同学听,要求学生核对、检查自己编写的乘法口诀是否正确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了乘法口诀,现在大声地读出来吧,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指名说一说口诀的意义:如“三七二十一”是什么意思?“五七三十五呢?”

同学们不仅会编口诀还知道每一句口诀的意义

4、 齐读口诀,

仔细观察,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老师总结规律:7的口诀共有7句,从上往下看,一个比一个增加了1,而得数却是一个比一个多7)

问:你认为哪句口诀比较容易记住?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的?

(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天好记)

如果忘记了 四七二十八,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5、 熟记口诀:

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7的口诀,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记得又对又快。

谁都记在脑子里了?(指名背)还有谁记住了?记住的同学闭上眼睛,不把握的可以看一看黑板,我们一起背一背。

现在老师把得数都抹去,你还会读吗?(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老师把口诀补充完整)

师:下面我们做个对口令的游戏好吗?

三七( ) 七七() 四七( )

你喜欢这个游戏吗?如果你的同位背得很熟练,就给他竖竖大拇指。

谁得到大拇指了请坐好给老师看,你们真了不起,张老师也要送给你们一个大拇指。

看来这些都难不倒同学们,你真是太了不起了,7的口诀和1~6的口诀一样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有关7的乘法的数学问题。

三、 巩固应用

1、 口算

我们先来做一组口算吧,你准好了吗?师出示口算卡片(选择前几个说一说你用的那句口诀?

2、 老师这儿还遇到了数学问题呢?

(1)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天,(用的那句口诀?)3个星期有()天,4个星期有()天……

(2)读一读,算一算,古诗有多少个字?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完整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一说用到了哪句口诀)

汇报,订正

(3)小朋友们玩过七巧板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版玩具,有七块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老师带来了用七巧板拼组的刻舟求剑连环画。

这幅连环画一共用了多少个薄板?

独立完成,订正,说用的那句口诀。

四、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fwR816.COm阅读欣赏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7的乘法口诀》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决。

2、能正确地运用7的乘法口决求积。

教学重点:

学生动手操作,想象推出几个7是几。

教学难点:

学生动手操作,想象推出几个7是几。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

1、出示:○○○○○ ○○○○○ ○○○○○

○○○○○

用乘法算: 口决是

四五二十是什么意思? 还可以计算哪道乘法?

2、 出示帆船图讲述:小朋友这么多的帆船,你能能用三角形摆一只这样的小船吗?学生动手操作。

3、 提问:你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

4、 指名汇报,同时把表格板书完整。

5、 提问:“21”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 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提问:摆1只小船用7个▲ ,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 ?摆3只呢……摆7只呢?

照样子摆一摆

2、你能编出7 的乘法口决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一只船是1个7 乘法算式是:7×1=7

谁能编成一句乘法口决?

板书

1个7 7 × 1=7 一七得七

二只船:▲ 的个数是几个几?乘法算式: 编出句口决

板书

2个7相加 7 × 2=14 二七十四

三只、四只……▲的个数表示几个几?乘法算式?口决怎样编?

3、学生在书上填写

交流并板书

3个7相加 7 × 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相加 7 × 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相加 7 × 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相加 7 × 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相加 7 × 7=49 七七四十九

4、齐读口决 说说每一句口决有什么变化?熟记口决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一想“

2、 完成“想想做做“习题

四、总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个7 1×7=7 (一)七得七

2个7 2×7=14 二七(十四 )

3个7 3×7=21 ( 三四十二 )

4个7 4×7=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5×7=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6×7=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学具盒(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3的乘法口诀。
(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教师: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24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人数、8个组的24人(闪烁印证)。
教师: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3×4=12(或4×3=12)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用课件显示算式3×4=12或4个组跳绳的12人(闪烁印证)。
教师: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学生:7个组有21人在跳绳,可以用3×7=21(或7×3=21)来表示。
教师课件显示7个组的21人和算式3×7=21。
教师:“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应该用哪个算式?
学生:“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9个3是27;它表示9个组跳绳的人数;应对应3×9=27(或9×3=27)这个算式。
教师用课件闪烁27人,口诀、算式(变色印证)。
(3)读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
教师: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学生1: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
学生2: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三。
学生3: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
学生4: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的规律。你能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引导学生回答(略),课件印证。
(5)熟记口诀。
教师: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口诀吗?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点评: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口诀,能提高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例2。
教师板书出示例2:3×6=□7×3=□
教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再把积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出得数,教师指名在黑板上填写。
学生:我填出的积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这两句口诀。
3小结
教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学习了例1,自学了例2。下面老师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题、第2题、练习三第5题。
(2)课件显示美丽的动画,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摘桃子”的游戏。
教师:小猴想吃桃子,但你必须用鼠标在众多桃子中选择出能把口诀补充完整的那一个桃子,小猴才会走过去接住它。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你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编3的乘法口诀,了解了口诀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求积。……
五、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26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2通过对乘法口诀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3能运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套。学具:小红花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今天关心我们的知心姐姐给咱们班来了一封信,来,咱们一起看看信的内容吧!哦,原来她想考考你们学了2,3,4的乘法口诀后,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来?
(教师从信封里抽出“信”——一组题,放在展示台上,同学们小声口算)
教师:“4+4+4”用乘法怎么表示?可以用哪句口诀算出它的结果?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
(出现课题)
二、自主探索
1自主编5的乘法口诀
教师:同学们,2008年我国将有一件体育盛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配以课件简述我国“申奥”过程,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出示1名小朋友举着五环旗。
教师:瞧,旗上画的是什么?数数看有多少个圆环。
学生:有5个圆环。
教师:1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可用哪句口诀?
学生:5×1=5,一五得五。
同样逐一出示2面、3面、4面旗帜,学生说乘法算式和口诀。
教师:同学们已学会1个5,2个5,3个5,4个5的乘法口诀,你能根据这样的规律,写出5面、6面、7面、8面、9面旗帜上有多少个圆环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5×5=25 …… 5×9=45。
教师:根据前面编1~4的乘法口诀,你能否编出5个5,6个5……9个5是多少的乘法口诀?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汇报。(板书: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九四十五)
教师:能说一说“五六三十”你怎样理解吗?它可以算哪些算式?学生:“五六三十”表示6个5是30,它可以算5×6=30,6×5=30。
2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联系
学生把口诀完整地读一遍,然后把书上的口诀补充完整。
教师:怎样才能更快地记住这些口诀?你能像找4的乘法口诀的联系那样去发现5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
学生口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同时教师强调: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5,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口诀。
三、巩固练习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1)背乘法口诀。(2)对口令。(3)用电脑多媒体随机出示5的口诀,让学生补充完整。(4)游戏:“找朋友”。
(5)文字听算。
① 5乘以5得多少?② 2个5是多少?③ 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6)口算、听算比赛。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参赛,其他同学当“裁判”,电脑说算式,参赛的同学上台把得数写在黑板上,看谁写得快。
四、课堂小结(略)。
五、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五环旗的课件)
教师:我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为此一个学校举行了一次庆祝活动。
教师:孩子们,从画面中你们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都举着奥运会“五环旗”,每面旗帜上有5个环。(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旗帜上的5个环)
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环。
让学生逐个把5相加,5个5个地数。(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自行探索。
教师:除了用数以及用加法算得5面、6面……9面五环旗分别有多少个环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教师:你们能写出乘法算式吗?鼓励学生写出5×5,5×6……5×9等乘法算式。
教师:孩子们,这些算式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编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加以点拨。逐步尝试说出5的乘法口诀。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小组编的5的乘法口诀。教师小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并板书口诀。
(2)齐读口诀。
(3)记口诀:请学生观察这5个乘法算式和口诀,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口诀。(引导学生说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记忆5的乘法口诀)
①让学生选好记与难记的口诀;
②让学生自由背诵;
③让学生小组比赛背口诀;
④拍手背口诀,教师对口诀;
⑤看口诀列式。
教师说口诀,学生写算式。(强调一句口诀写两个式子)
三、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展示:树林里,有5只小兔子和几间漂亮的蘑菇房子。兔子身上有门牌号,蘑菇房子的门上有5的乘法算式。
教师:小兔子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小兔找家。
抽学生帮小兔找家,5的乘法算式算对了,口诀也说对了,屏幕上小兔就能打开家门。教师注意表扬评价学生。……
四、教学反思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五环旗的课件)
教师:我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为此一个学校举行了一次庆祝活动。
教师:孩子们,从画面中你们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都举着奥运会“五环旗”,每面旗帜上有5个环。(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旗帜上的5个环)
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环。
让学生逐个把5相加,5个5个地数。(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自行探索。
教师:除了用数以及用加法算得5面、6面……9面五环旗分别有多少个环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教师:你们能写出乘法算式吗?鼓励学生写出5×5,5×6……5×9等乘法算式。
教师:孩子们,这些算式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编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加以点拨。逐步尝试说出5的乘法口诀。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小组编的5的乘法口诀。教师小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并板书口诀。
(2)齐读口诀。
(3)记口诀:请学生观察这5个乘法算式和口诀,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口诀。(引导学生说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记忆5的乘法口诀)
①让学生选好记与难记的口诀;
②让学生自由背诵;
③让学生小组比赛背口诀;
④拍手背口诀,教师对口诀;
⑤看口诀列式。
教师说口诀,学生写算式。(强调一句口诀写两个式子)
三、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展示:树林里,有5只小兔子和几间漂亮的蘑菇房子。兔子身上有门牌号,蘑菇房子的门上有5的乘法算式。
教师:小兔子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小兔找家。
抽学生帮小兔找家,5的乘法算式算对了,口诀也说对了,屏幕上小兔就能打开家门。教师注意表扬评价学生。……
四、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的乘法口诀


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练习。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经历编制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基本能背诵4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进行口算。3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边我们学习了1~3的乘法口诀,同桌互相对口令背诵1~3的乘法口诀。学生对口令背诵1~3的乘法口诀。教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点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谈话法直接引出课题,有利于学生利用编1~3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自主探索4的乘法口诀。]
二、编制4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汽车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学生:我从图上看见一辆汽车有4个车轮,一共有9辆汽车。
教师: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试试看,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汽车辆数123456〖〗789车轮个数48121620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将表格填完整,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我们组是这样填的,1辆汽车有4个车轮,2辆汽车有8个车轮……9辆汽车就有36个车轮。
教师:你们的意见和他们小组一样吗?(一样)那2辆汽车有多少个车轮?该怎样列式解决?用哪句口诀计算出结果?
学生:可以用4×2这个算式,口诀是“二四得八”。
教师:那3辆汽车有多少个车轮呢?学生:3×4=12,口诀是“三四十二”。
教师:那4辆、5辆、6辆、9辆汽车分别有多少个车轮?你又该怎样列式?怎样得到结果?
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后组织汇报。学生:4辆汽车的车轮算式是4×4=16。
教师: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 学生:因为表格中已经填写出4辆车的车轮个数是
学生:我是这样算出结果的,因为3辆汽车有12个车轮,所以4辆就在3辆的基础上加一个4,就得到4辆汽车的车轮个数。
教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学生继续交流5辆、6辆……9辆的汽车的车轮个数的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出乘法算式:4×4=164×5=204×6=244×7=284×8=324×9=36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想好后,把它填写在书上。
学生试着编制4的乘法口诀,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我编出的口诀是:四四十*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教师:你们编出的口诀和他的一样吗?(一样)请你再小声读读这些口诀,边读边想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把自己找到的规律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声读口诀后找规律,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1:我发现这些口诀中的第一个因数都是四,第二个因数从四起,一个一个地增加1。
学生2:口诀中的积,从十六起,依次增加4。……
教师:你们真会观察,找到了这么多规律,那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学生1:我想多读几遍就记住了。学生2:想着积从十六开始依次增加4,也能记住。……
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记住这些乘法口诀。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
教师:你记住这些口诀了吗?咱们来试着背一背。不会背的也可以看着口诀读读。
学生试着背口诀,然后组织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2教学例2 学生独立完成例2,再交流。
三、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2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2)游戏:唱儿歌《数青蛙》。
(3)完成练习五第1,2题。
五、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和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快到元旦节了,幼儿园正准备开联欢会。张老师买回一筐苹果,一共有24个。
二、小组合作,探索求商的方法
1提出问题
(1)(课件展示)“筐里有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筐里有苹果24个,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教师:要算一共可以装多少盘,怎样列式?
学生:24÷6。
教师:24除以6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4人小组商量,也可以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学生汇报。
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1盘放6个,2盘放12个……把所有的苹果放完后,正好放了4盘,所以24÷6=4。
学生2:我们想6乘几等于24呢,因为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24÷6=4(盘)想:四六二十四]
教师:你怎么一下就想到了四六二十四呢?
学生2:我开始想到四五二十,比二十四小,就再想大些,四六二十四。
学生4:我先想四七二十八,比二十四大,就想小些,四六二十四。
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学生:我们喜欢想口诀的方法。
教师: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2)“现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里放几个?”教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24÷4=
教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计算吗?自己说一说24÷4怎样算。
学生计算后,请学生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24÷4这样算,我想4乘几等于24呢,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6。
[教师板书:24÷4=6(个)想:四六二十四]
三、引导学生观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里都有24,4,6这3个数。
学生:我们发现可以根据4×6=24,算24÷6=4,24÷4=6。
学生:我们组觉得乘除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学生:4×6, 24÷6,24÷4,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
教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观察得真仔细!你能说出几组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吗?同桌说后,请几个同学说。
当学生说出3个算式后,教师问可以用哪句口诀来计算。
四、课堂活动
1第1题:分鲜花
教师:小朋友今天的表现非常突出,老师特地给大家送来一些礼物(出示花瓶图)。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礼物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教师:能结合这个图说一说这3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同桌交流完后,请1人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教师: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
学生:三四十二。
2第2题:开锁
老师把题目的钥匙贴在黑板上,把锁制成卡片发给部分学生。
教师:小朋友们看,黑板上有5把钥匙,哪把钥匙上的口诀能打开你手中的锁,你就把手中的锁贴在哪把钥匙的旁边。比一比,看谁贴得又对又快。
教师:真能干,我们的书上还有很多把锁,你能顺利打开吗?请试一试。
(学生完成第84页第2题)
3看卡片说得数
五、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第1题。
六、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增长了什么本领?
七、教学反思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习十六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较熟练地选择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教师: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
教师:今天,小猫的儿童用品商店开始营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
教师:小猫的商店里东西可多啦,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分别是几元一个?
学生回答略。
二、提出问题,探索求商的方法
1小灰兔买胶水(课件出示)
小灰兔来到商店,它拿着18元钱。小灰兔:我有18元钱,想买几瓶胶水,小朋友,请帮我算一算,可以买几瓶胶水?
[板书:18元可以买()瓶胶水]
学生:我会算,18元可以买6瓶胶水,因为每瓶胶水3元钱,18÷3=6(瓶)。
[板书算式:18÷3=6(瓶)]
教师:18除以3得6,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同桌说一说。学生同桌交流后,请2人说是怎样算的。
[板书:三(六)十八,商是6]
教师:计算18除以3得几,我们只要想3的口诀就可以了。(课件出示)小灰兔:“小朋友,谢谢你们!”
2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
教师:你们能根据这些商品的价格,提出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吗?
老师提要求:下面,我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4个人轮流提问,其余的同学列式解答,看哪个组合作得。
(1)分组提问解答。(老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
当一个小组的学生在提问时,其余小组的学生要准备好作业本和笔列式计算。老师可以在视频展示台上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出来,当学生列式后,重点问学生是怎样算的。如果学生提出了“谁的价格是谁的几倍”这样的问题,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并说: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或者我们再过两节课来解决。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仅问题提得好,而且计算得又对又快,真能干!我们以后计算除法的时候,只要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就行了。
3学生独立完成例2后面的两个小题三、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集体算、单独算、开火车算。
(2)练习十六第3题。
当学生独立完成后,可以让同桌在练习本上互相出题给对方做。
(3)练习十六第4题。
做之前同桌先说说发现了什么,再独立完成。
(4)练习十六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
(5)练习十六第6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教学反思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3、课堂活动,练习十七第1题至第7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
2能进一步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现在我们一起用小棒来分一分。(每个小朋友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再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活动后汇报:
学生1: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8÷4=2
学生2: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4根。8÷2=4
学生3:8根小棒,每2根1份,分成4份。8÷2=4
学生4:8根小棒,每4根1份,分成2份。8÷4=2
教师:通过分小棒我们写出了除法算式,你们是怎样算出这些除法算式的商呢?
学生:用乘法口诀。
教师:对!用乘法口诀可以又对又快地求出除法算式的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三)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一群小朋友去餐厅吃饭)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两个班的小朋友就餐,其中一个班是48人,每桌坐8人,另一个班是45人,坐5桌。
教师:现在,要求能坐几桌,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48÷8=45÷5=板书:48÷8=□45÷5=□
教师:你能很快算出48÷8的商是多少吗?怎样算呢?
学生:用乘法口诀来算。
教师:用哪句口诀可以算出结果?
学生:想“六八四十八”,所以48÷8=6。
板书:48÷8=6(桌)
[点评: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并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教师:45÷5的商怎样算?
学生:也用乘法口诀算,五九四十五,所以45÷5=9(人)。
板书:45÷5=9(人)
教师:你能结合上面的计算说一说,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2课堂活动展示主题图。
小猴和小熊在数自己的小棒,小猴说我有63根小棒,小熊说我有63根小棒。
教师:看图后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小故事吗?
学生1:小猴有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学生2:小熊有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教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算式。
学生活动后交流。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用哪句口诀算?
学生1: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学生2:用“七九六十三”可以算出结果。教师:对比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都是将63根小棒平均分。
学生2:小熊是将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算算每份几根。
学生3:小猴是将63根小棒,每份9根,算算可以平均分几份。
三、巩固练习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吧。
1完成练习十七第6题
出示:24个小朋友乘车去春游的图。
教师:你能不能开动脑筋帮帮他们,该怎样租车?请小朋友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教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方法?
学生1:都坐小轿车,4人一辆,24÷4=6,需要6辆。
学生2:都坐面包车,8人一辆,24÷8……
教师:你是怎样求商的?
2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教师:小朋友们的方法都不错,让我们和这些小朋友一起去春游。(课件出示)春游的小朋友看见公路边一匹小马在拉车。(练习十七第1题)
教师:你能帮助小马很快拉完车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并说说用的口诀是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第7题
(课件出示)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练习十七第2题)
教师:小马儿遇到了什么难题?帮帮它吧。
教师: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助,可是小马儿还有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它解决。(课件出示)
小马儿说:我有56个大鸡蛋,准备一个星期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个呢?(练习十七第7题)
学生:一个星期有7天,56÷7=8(个)。
4完成练习十七第9题
(课件出示)树林里的两只小刺猬想请春游的小朋友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十七第9题)
教师:小刺猬想请你们算什么呢?
学生1:小刺猬有36个梨,6次背完,平均每次背几个?
学生2:另一只刺猬想把36个梨每次背9个,平均背几次?
教师:该怎样帮助小刺猬?用哪句口诀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练习十七第3,4题
四、反思小结
教师:在这节课中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
五、独立练习。
练习十七第5题
六、教学反思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教师:在前面我们编出了1~3的乘法口诀,利用编口诀的经验猜一猜4的乘法口诀一定有哪个字。
学生:有4。板书:四教师:括号里可以怎样填?
二、试编口诀
出现汽车图。
教师: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请根据四在小组内编一编,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正方形,看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2个呢……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三、交流
教师:你们编好了吗?哪些组愿意把你们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写出口诀和应用这句口诀可计算的乘法算式。
学生1:我们编出了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我想1辆车有4个车轮,4辆车就有16个车轮。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4=16。
学生2:我们编出了“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我想1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6个正方形有24根小棒。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6=24,6×4=24……
四、探索规律
教师: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口诀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按顺序排列4的乘法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同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你能按规律去记住这些口诀吗?用2分时间,看谁记得快。 学生独立记口诀。
教师:我们来对口令,看谁的口诀记得好。
师生间、生生间按顺序和随意抽的形式对口令记口诀。
五、应用口诀
教师:下面老师说乘法算式,你能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吗? 学生:能。
教师:4×8。 学生:四八三十二。
教师:8×4。 学生:四八三十二。……
六、教学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的乘法口诀”一文,希望“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的乘法口诀”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上册册数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