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数下册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下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例4(2)及练习四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2) 通过经历对统计图的观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请一名学生回答:什么是同样多?
(2) 在贴纸板上操作:
① 有5只小兔,萝卜的个数和小兔同样多,萝卜有几个?
② 有4个茶杯,茶杯盖和茶杯同样多,茶杯盖有几个?
(3) 填空:
五角星有10个,圆和五角星同样多时,圆应是()个。
二、 新授
出示例4(2)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1) 直观形象,演示过程。
(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① 按题意摆学具。
② 列式计算。
12-4=8(面)
(3) 小组汇报。
(4) 寻找规律,发现方法。
小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三、 巩固练习
(1) 填空后齐背诵: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计算。
(2)完成练习四第2题。
四、 拓展应用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
一班有12面小红旗,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12-4=8(面)
想:三班和一班同样多时应是( )面,去掉4面应是( )面。
答:三班得了8面。

fwr816.cOM展读推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3例4(1)及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 通过经历对统计图的观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唱儿歌《左手与右手》。我们说一说左手与右手的指头个数怎样?
引出:同样多。
(2) 投影出示题图。
① 比○多几个?
② 怎样列式。
二、 新课教学
(1) 出示例4(1)指名读题。
(2) 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① 这道题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
② 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③ 从这个条件你可以看出什么和什么比?
④ 以一班为标准,哪班多哪班少?
⑤ 那么二班的红旗数就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⑥ 跟一班同样多的有几面?比一班多的有几面?
⑦ 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⑧ 求二班的红旗有几面,只要把这两部分怎么样?算式怎样列?
三、 巩固练习
(1) 想想下面两句话,说出什么和什么比,什么多?把多的分成哪两部分?
① 苹果比梨多3个。
② 白兔比黑兔多2只。
(2) 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题。
(3) 听录音,口答。
① 小猴子有41只,大猴子比小猴子多3只,大猴子有几只?
② 梅花鹿身高1米,长颈鹿比梅花鹿身高3米,长颈鹿身高多少米?
③ 小熊猫重10千克,大熊猫比小熊猫重20千克,大熊猫重多少千克?
四、 总结
这节课人匀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关键要抓住谁和谁比,谁多诳语少,把多的分成两部分,求多的就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 12面
二班:与一班同样多的比一班多的3面
12+3=15(面)
答:二班得了15面。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

1、 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2、 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学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四第6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鸟吃了多少只虫?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2、完成练习四第7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随堂练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7个,小华套中12个。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5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5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5(个)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小白菜。小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五、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以内数的认识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想一想,填一填。

(1)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 )百、( )百、( )百、( )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

(3) 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5) 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 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不上。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126。

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

师:这是几位数?它的位是什么?是哪位?

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一百二十六。

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拨?小组合作学习。

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② 把这个数的读作写出来。

③ 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580。

①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② 请学生核对。

师: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 480 521 600

引导学习数的写法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为什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

6、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合作和交流,自主探究出千以内数的读法、组成和写法。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

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

2、说一说: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准备练习。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309420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 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列5。
(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51页例5。
【教学过程】
一、竞赛引入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组题,我们来比赛一下。男同学算左边3道,女同学算右边3道,看谁算得快。
多媒体出示:298+9932+200135+97147+100867+98496+3002.
学生在题单上独立计算后,校对得数。
教师:现在我宣布女同学的计算速度最快!
男生:我觉得不公平,女同学的三道题都是一个数加整百数,算起来当然快,如果我们算右边3道题,比她们还要快。
教师:看来,大家都觉得用一个数加整百数计算更容易些。那么,左边3道题有没有办法也转化成加整百数,使计算更简便呢?下面我们把867+98作为例题进行学习。
二、教学例5
1情境引入例5,并列出算式867+98。
2.教师:观察867+98中的第2个加数98有什么特点?
学生:98接近100。
教师:这道题该怎样简便计算,请同学们分4人小组进行研究。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答题板上写出计算过程。
第1组展示计算过程:867+98=867+100=967。说明:98接近100,我们把867+98看成867+100,这样很快就算出得数了。
第2组展示计算过程:867+98=867+100=967,967-2=965。说明:我们赞成把98看成100,但是100比98多了2,所以867+100以后要用得数减2才正确。
第3组展示计算过程:867+98=867+100-2=967-2=965。说明:我们同意第2组的看法,但不同意他们的写法,既然98只是接近100,它并不能等于100,所以像第2组那样写成867+98=867+100是不对……
4.教师: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在请你选择,哪个组的算法和写法都合理。
5.学生用手势选择第3组。
6.教师:这里为什么要减2?学生:把加98看成加100,多加了2,所以要减2。
7.教师用红笔强调“-2”。教师: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时,可以看成是一个数加整百数,但要注意多加了几就要再减几。
8.学生简便计算298+99,135+97。
[点评:一方面教学注意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迫切想探究计算方法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发现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案例由胡文谦提供)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一文,希望“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人教版二年级数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