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 > 导航 >

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2024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

这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易方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公平公正人格的形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定义,会根据定义判断是不是方程。 难点; 会根据方程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突破方法:在实践生活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演示,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思考。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 1、回顾复习: ①小故事:找学生给大家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会说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头的重量,用课件展现学生刚才所讲的故事,让学生集体说出等量关系“大象的重量=石头的重量” ②等式 每组中的两个式子,如果是结果相同的( )就画“√”,不同的画“×”。 a×2和a? ( × ) x+x和2x ( √ ) 72×2和72+2 ( × ) 2.在下面各题( )的里,填入“<”、“>”或“=” 1.8+5.2(=)7 3×6(> )19 20+20(>)35 37-17(= )20 a+b(=)b+a 80÷20(<)5 (再观察画有横线的算式左右两边的特征) 学生会说出划横线的都是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是等式。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课件放映出 定义:数学中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教师提问学生对等与衡的理解 学生会说 相同;一样:相等、等价 。 2、探究新知 教师:大家说说生活种常见的一些称量工具 学生:杆秤、电子秤、天平。

查看全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这个单元中,教材是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这个方法虽然说使得小学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更加的接轨,让方程的解法更加的简单。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教材中故意避开了减数和除数为未知数的方程,如:a-x=b或a÷x=b,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成如x+b=a或bx=a的方程。这样的处理方法,有时也会无法避免地直接和方程思想发生矛盾。例如“爸爸比小明大28岁,小明х岁,爸爸40岁。”很多学生列出了这样的方程:40-х=28,方程列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应该怎么解呢?允不允许学生用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来解方程?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还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如果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不就又和现在冲突了吗?现在学习的节方程中,学生很容易看见加法就减,看见减法就加,看见乘法就除,看见除法就乘,如把30÷ⅹ=15的解法教给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的学生很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越教越是糊涂,把本来刚建构的解方程方法打破了。如果不安排,那么每次在出现的时故意回避吗?

在教学列方程解加减乘除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出示做一做的题目,这题更接近学生的实际,学生也能更好理解数量关系。小明今年身高152厘米,比去年长高了8厘米。小明去年身高多少?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中有哪几个量?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去年的身高、今年的身高、相差数。追问:这三个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呢?

去年的身高+长高的8cm=今年的身高 今年的身高-去年的身高=长高的8cm 今年的身高-长高的8cm=去年的身高

你能根据这三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学生尝试列方程。几乎全班学生都是正确的。

x+8=152 152-x=8 152-8=x

追问学生你对哪个方程有想法?学生一致认为对第三个方程有想法?生1:这个根本没有必要写x,因为直接可以计算了。生2:x不写,就是一个算式,直接可以算了。我肯定到: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未知数始终作为一个“解决的目标”不参加列式运算,只能用已知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算式,所以这样的x就没有必要。接着让学生解这两个方程x+8=152 、152-x=8方程 。学生发现152-x=8解出来的解是不正确

查看全文>>>

这篇《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学生经历由天平上的具体操作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能用等式的性质(天平平衡的道理)列出方程,对于解比较简单的方程,学生并不陌生。

比如:x+4=7学生能够很快说出x=3,但是就方程的书写规范来说,有必要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老师规范的板书,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对于稍复杂的方程要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

不难看出,学生经历了把运算符号“+”看错成了“-”,又自行改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紧张、焦急、期待,成功的感觉,这时的数学学习已进入了学生的内心,并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真正落实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目标,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和发现错误又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老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也体现在耐心的等待,热切的期待的教学行为上,老师的教学行为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无时无刻不使学生感到这不仅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生命交往的过程,学生有了很安全的心理空间,不然,他怎么会对老师说“老师,我太紧张了”,这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自己不安的复杂情绪的表现。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如果在课堂中多一些耐心和期待,就会有更多的爱洒向更多的学生,学生的人生历程中就会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勇气,多一份灵气。

查看全文>>>

简易方程 复习目标: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概念回顾。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 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二、基本练习: 1.方程0.6x=3的解是( )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 4.判断。 (1)a×b×8可以简写成ab8。 (2)x+5=4×5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 (4)a的立方等于3个a相加。 (5)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5.解方程。 10.2-5x=2.2 3×1.5+6x =33 5.6x-3.8=1.8 3(x+5)=24 600÷(15-x)=200 x÷6-2.5=1.1 6.解决问题。 (1)一个三角形的高是6米,底是20米,求面积。(用公式计算。) (2)妈妈有200元钱,是小红的4倍多20元,小红有多少元? (3)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4)学校买10套课桌用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凳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三、作业。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2、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3、通过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达到学习水平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初建相等关系模型。 1、师出示天平图, 认识吗? 师: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媒体出示三幅图)下面的三幅图中,哪一幅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左右倾斜各一幅,平衡的一幅。图略) 学生会选择图3,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出示图3天平平衡图 图3为什么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么? 100+100=200 图1和图2为什么不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呢? 你也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100+100>100、100+100<500 3、三个式子都是表示物体之间质量的关系,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的小脑袋里有等式吗?说一个试试。 除了用加法表示的还有不一样的吗?(师板书学生说的其它的一些式子) 师:没想到,同学们对等式是这么的熟悉。 二、借助基础,拓展等式外延。 1、下面的几幅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哪些可以用等式表示?能表示的试着把它写下来,不能的思考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呢? (书上四幅图略) 选一个等式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一种是用语言表达,一种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你愿意选择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突出简洁、清楚) 2、师:的确,这样的一些数学式子能清楚、简洁地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现在写的这些等式与刚才我们说的那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吗? 突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也可能见过,如:用字母表示数中、求未知数x等。 三、进一步拓宽对等式的理解。 1、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李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一些现象,仔细看一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能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呢? (师出示四幅生活情境图) (1)铅笔盒与笔记本共20元。 (2)借出的书与剩下的书共150本。 (3)3瓶相同的色拉油,每瓶x元,共8元。 三、明确特征,归纳概念。 其实呀,数学上给这样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方程的意义。(板书) 揭示数学上我们把含有未知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 查看全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 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 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 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 举反例:5x>29 30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 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 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 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 举反例:5x>29 30 查看全文>>>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

查看全文>>>

作为一名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学习。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本(一)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的,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为分数配图,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养成学生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

四、教学方法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堂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中教师力求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归纳总结。

五、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小木棒等多种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往这一站就可以用几来表示?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台电脑、一块黑板、一张桌子等等)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但现在我们是五年级的同学了。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块黑板等等,还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来表示,加深对整体

查看全文>>>

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

范文资讯网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2024五年级高斯数学个简易方程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