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2024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编排特点

1.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统计学生体重的变化和视力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什么课外小组、过往车辆,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

2.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卡片、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主食、喜欢什么体育比赛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特长是什么,知道一些生活常识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用的。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合理的预测,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3、4题,让学生根统计结果据预测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根据五年级比二年级近视的人多,根据一周每天电视机销售情况和学生需要增添什么图书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

四、具体内容

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相比,的变化是:在已经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复式统计表;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5个单位。

例1

(1)是在前面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统计全班同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的体重,先分别用单式统计表表示,再引出复式统计表。

(2)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第3问,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做一做

课外小组的项目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2

(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图

查看全文>>>

一、复习课文: 1、张衡是(汉)朝人,他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2、读《爱迪生救妈妈》,想: (1)爱迪生为什么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来救自己的妈妈? 因为爱迪生从小就爱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所以他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来救妈妈?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这样,医生就能给他妈妈做手术了。 3、我们人类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二、背诵: 1、背诵136页“我会填”。 (1)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2、背诵149页“我会读”和“读读背背”。 3、我国古代有许多科学成就。其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称为四大发明。我国现代有很多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同其他科学家一起攻关,终于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三、听写: 勺子 玉石 组成 发炎 珍珠 离开 香油 严寒 眼珠 数学 钻石 睡觉 严重 寒冷 鸡肉 距离 石油 钻研 检查 染色 传达 团结 斥责 负责 炎热 夸奖 研究 油条 睡眠 分类 羊肉 离别 耐心 查看 调查 谜语 传染 夸张 珍贵 珠宝 种类 严格 奖状 小组 灭亡 寒冬 责备 团圆 人类 历史 地球 气温 时间 道理 生活 植物 灭绝 儿童团员 北斗星 环顾四周 恍然大悟 四、比较组词: 勺(勺子) 玉(玉石) 组(组成) 珠(珍珠) 钻(钻研) 睡(睡觉) 璃(玻璃) 勾(勾画) 主(主要) 祖(祖国) 株(株连) 粘(粘贴) 垂(垂头) 离(离开) 拒(拒绝) 油(石油) 斥(训斥) 炎(发炎) 桨(船桨) 肉(肥肉) 迷(迷路) 距(距离) 由(由于) 诉(告诉) 谈(谈话) 奖(奖状) 内(内部) 谜(谜语) 传(传播) 严(严寒) 撒(撒野) 仰(仰头) 汉(汉族) 捡(捡拾) 性(性别) 转(转动) 炎(炎热) 散(散文) 迎(迎接) 汗(汗水) 检(检查) 姓(姓名) 五、近义词: 清楚—(清晰) 果然—(果真) —(有名) 钻研—(研究) 急忙—(连忙) 六、量词: 一(个)孩子 一(颗)星星 一(把)勺子 一(面)镜子 七

查看全文>>>

第八单元 一、复习课文: 1、张衡是(汉)朝人,他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 2、读《爱迪生救妈妈》,想: (1)爱迪生为什么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来救自己的妈妈? 因为爱迪生从小就爱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所以他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 (2)爱迪生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来救妈妈?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这样,医生就能给他妈妈做手术了。 3、我们人类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二、背诵: 1、背诵136页“我会填”。 (1)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2、背诵149页“我会读”和“读读背背”。 3、我国古代有许多科学成就。其中,(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称为四大发明。我国现代有很多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同其他科学家一起攻关,终于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三、听写: 勺子 玉石 组成 发炎 珍珠 离开 香油 严寒 眼珠 数学 钻石 睡觉 严重 寒冷 鸡肉 距离 石油 钻研 检查 染色 传达 团结 斥责 负责 炎热 夸奖 研究 油条 睡眠 分类 羊肉 离别 耐心 查看 调查 谜语 传染 夸张 珍贵 珠宝 种类 严格 奖状 小组 灭亡 寒冬 责备 团圆 人类 历史 地球 气温 时间 道理 生活 植物 灭绝 儿童团员 北斗星 环顾四周 恍然大悟 四、比较组词: 勺(勺子) 玉(玉石) 组(组成) 珠(珍珠) 钻(钻研) 睡(睡觉) 璃(玻璃) 勾(勾画) 主(主要) 祖(祖国) 株(株连) 粘(粘贴) 垂(垂头) 离(离开) 拒(拒绝) 油(石油) 斥(训斥) 炎(发炎) 桨(船桨) 肉(肥肉) 迷(迷路) 距(距离) 由(由于) 诉(告诉) 谈(谈话) 奖(奖状) 内(内部) 谜(谜语) 传(传播) 严(严寒) 撒(撒野) 仰(仰头) 汉(汉族) 捡(捡拾) 性(性别) 转(转动) 炎(炎热) 散(散文) 迎(迎接) 汗(汗水) 检(检查) 姓(姓名) 五、近义词: 清楚—(清晰) 果然—(果真) —(有名) 钻研—(研究) 急忙—(连忙) 六、量词: 一(个)孩子 一(颗)星星 一(把)勺子 一(面)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

一共有几天

教学目标: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 你们都过过生日吗?笑笑的生日也快到了。看:投影p80的插图,笑笑多么高兴!你们猜猜还有几天就是笑笑的生日?淘气为什么那样高兴?

2、四个星期呢,5个星期,…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2、 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3、组织学生记忆口诀。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完成p81第1、2、3题。巡视并指导。

2、第4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说完整图意,再列出算式。

3、开放性题,第4题,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口诀对猜”游戏

“口诀游戏车”

五、小结

说说这节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对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想吗?

六、布置作业

1、估计你和你的家人一天喝多少杯水,那一个星期呢?把了解的情况制定统计表。

2、一课一练p

查看全文>>>

有多少张贴画 8—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 整理和应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粘贴画,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喜欢吗?(出示课件主题图)老师要把这些画送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积极发言的同学,加油! 你们能看一眼,不用数就知道有多少张粘贴画吗?让我们一起估一估,一共有多少贴画吧。(板书课题:有多少粘贴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摆一摆、说一说(电脑演示) 根据所摆的图形,完成表格: 摆了几组 1 2 3 4 5 6 7 8 9 用了几个粘贴画 6 小组交流完成表格,并说一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2、归纳整理6的乘法口诀。根据已有的编口诀的经验编制6的乘法口诀。 一排有6张, 1×6=6 一六得六 二排有12张, 2×6=6 二六十二 三排有18张, 3×6=6 三六十八 四排有24张, 4×6=6 四六二十四 ........ 3、整理口诀。 4、记忆6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粘贴画了吧?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5、如果只记得六八四十八,忘记了六九是多少怎么办? 六八就是8个6,六九就是9个6,8个6再加以个1个6就是9个6,用48+6=54,当你忘记哪句口诀是就想想乘法口诀的规律就能算出来了。 6、记忆背诵口诀,同桌之间相互背诵。 7、对口令。 同桌之间对口令,巩固记忆6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应用。 用不同的方法推算6×7的结果。看懂题意,用圆圈代替粘贴画,根据图意理解6×7的意义,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书上练习,练习册。 教学反思: 有多少张贴画 练习课 8—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背诵6的乘法口诀。能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

查看全文>>>

一共有多少天 8—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星期有几天吗?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关于星期的信息,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请学生读一读淘气和笑笑的话,从而引出问题: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四个星期呢,5个星期,… 二、问题探究 1、你能根据填写的表,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完成表格。 几个星期 1 2 3 4 5 6 7 8 9 共有几天 7 2、 提问:你是怎样编7的乘法口诀的?组织学生交流。 一周有7天,就是1×7=7 口诀: 一七得七 二周有14天,就是2×7=14 口诀: 二七十四 三周有21天,就是3×7=21 口诀 :三七二十一 ....... 3、寻找规律。 今天编制的口诀里,有哪些口诀是我们学过的?哪些是我们今天新接触的? 4、记忆口诀。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口诀,并说一说每一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5、交流编制口诀7×8=?的其他方法。 刚才经过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和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整的编制出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和我们一样,现在正好也学习7的乘法口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编的吗?(把书翻到80页,看看能不能看懂,并说一说,填一填。)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想一想,7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四、作业布置。 小练习册。 教学反思:

一共有多少天 练习课 8—4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

查看全文>>>

买球 8—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 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应用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淘气和小明都是体育爱好者,他们来到体育用品商店打算去采购。 看:(投影p82的插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1个足球8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生2:1个篮球9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生3:买9个足球,再买9个篮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 二、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解决问题一。 1个足球8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乘法算式:8×9或 9×8表示9个8 完成表格,编制8的乘法口诀 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足球的钱数 8 16 小组交流,编制八的乘法口诀,其实之前的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口诀中学习了,学生只需要编出: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即可。 2、解决问题二。 1个足球9元,买9个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乘法算式:9×9表示9个8 完成表格,编制9的乘法口诀 个数 1 2 3 4 5 6 7 8 9 篮球的钱数 9 18 小组交流,编制八的乘法口诀,其实之前的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口诀中学习了,学生只需要编出:九九八十一即可。 3、 如何记忆这些口诀呢?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口诀记忆,根据乘法意义记忆;根据相邻两句间联系记忆。 4、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看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是9、18、27、36.....十位上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个位上的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 一九得就,比10小1,二九十八,比20小2,三九二十七,比30小3...... 三、背诵记忆口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买球 练习课 8—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熟练背诵8、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查看全文>>>

做个乘法表 8—7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对已学的口诀进行整理,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习整理口诀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 教学重点: 对已学的口诀进行整理,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乘法知识的知识? 生:我们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 师:你们对1—9的乘法口诀掌握的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将来把我们学习的知识加以整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找出乘数是3的乘法算式。 教师出示乘法算式2—9的卡片,将找出来的算式填入下面表格当中。 乘数 1 2 乘数 2 3 积 2、找出算式中积是18的乘法算式。 (1)同桌之间互相合作,找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 (2)汇报,交流。 3×6=18 2×9=18 6×3=18 3×6=18 3、制作乘法口诀表。 × 1 2 3 4 5 6 7 8 9 1 1×1 8×1 2 2×2 7×2 3 6×3 4 2×4 9×4 5 3×5 5×5 6 4×6 7 2×7 7×7 9×7 8 5×8 9 3×9 4×8 6×9 8×9 (1)学生险独立完成,有可能的学生交流合作后可填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整理时想一想,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经过系统整理,把乘法表填完整。 根据前面学习的1—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出每一横行上的数与每一竖行上的数相乘的积,写出算式。 4、根据表格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做个乘法表 练习课 8—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有规律地记忆口诀,加深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做个乘法口诀表系统地编写口诀表。 教学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

查看全文>>>

第八单元 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课 时:4课时 第一课时:可能性(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 。(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 依次板书: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 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动小结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 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学生说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课本p28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需资源 反思与评价 环节一、复习引入 环节二、探究新知 环节三、巩固练习 环节四、课堂总结 环节五 随堂作业 环节一、 加减混合算式(自拟) 环节二、 1、多媒体出示例5主题图。 2、教学例5,美术兴起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起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应先求出什么? 教师巡视引导。 环节 三、 1、完成p32“做一做” 2、完成p33练习六第1、2题, 教师巡视引导。

环节四、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环节五 完成p33练习六第2、3、4题 环节一、 学生独立完成, 环节二 学生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 环节 三、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自主练习再小组交流,

环节四、 学生谈谈感受。 环节五 学生独立完成。 第十二课时 整理与复习 年 月 日 编写人: 组长: 年级 二年级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3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需资源 反思与评价 环节一、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环节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环节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环节四、课堂总结 环节一、 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环节二、 1、 整理。 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

查看全文>>>

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范文资讯网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2024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