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024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只要老师教案课件写得好,相信课堂教学情况也不差。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也许下面的“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正合你意!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

平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待转化生转化计划

一、本班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9人,结合一年级的成绩,有5名优生,4名差生,实属差生率教高的班级。 二、存在问题分析 差生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等。具体表现如下: 1、 上课精神不集中。 2、 练习、作业书写不规范,连简单的符号和数字也写不好。 3、 平时不认真审( )题,读不懂题目的要求。 4、 九九口诀背不出来。 5、 缴交作业不按时。 6、基础知识不扎实。 7、答题速度缓慢。 三、补救方案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首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后进生。制订出转化方案如下: 1、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4、对差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5、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6、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7、成立爱心联盟,采用1+1的辅导方式(即一帮一、一带一) 8、“帮带 ”活动时间定于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9、科任老师要认真做好每次活动的记录。 总之,我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后进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查看全文>>>

认识时间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第3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练习课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认识时间》。 二、复习几时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四、复习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3)8时45分再过5分是()。 (4)5时56分再过( )分是6时。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总结提升 这节

查看全文>>>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第5、6题和练习二十五第9、10、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 学生比划。 b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1米,哪些物体大约1厘米? 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互相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 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

( ) ( ) ( ) ( )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课件|视频|试卷 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二、乘法口诀 背诵1—9的

查看全文>>>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么列式?用简洁计算怎么列式? 5+5+5=5=20(个) 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二、乘法口诀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查看全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买电器》教学设计 实验教师:陈爱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是第五单元“加与减”的第一个要学习的新内容。一年级学习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既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又适合对学生学习本节课进行有效的学法渗透和迁移,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买电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感受、发现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在知识技能方面: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数学与思考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2)对"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这一算理的理解。 教具:课件、计数器 学具:计数器、速算题纸 教学过程: 一、口算我能行。 90-70= 60+30= 57-30= 34+25= 92+7= 28-2= 60里面有( )个十 100里面有( )个十 150里面有( )个十 700里面有( )个百 1000里面有( )个百 1200里面有( )个百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最近买了新房,想要去买一些电器,大家愿意做小参谋,陪老师去吗?那好,我们就到的家电商场——国美电器城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买电器)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课件《买电器》主题图,学生认真观察。“这里的电器可真不少呢, 每种电器的价钱是多少呢?我们边看边猜一猜吧! 1.猜价钱 (1)洗衣机的价钱是一个整百数,它在400和600之间。(500) (2)电冰箱的价钱相当于9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一个数。(960) (3)电视机的价钱相当于8张100元的人民币的价钱。(800) (4)电风扇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是2,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是0。(200) (指名猜一猜,并说一说猜的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猜数游戏,猜出电器的价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组成的掌握。也为后面的计算作了一个铺垫。】 2.

查看全文>>>

一、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编排特点

1.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统计学生体重的变化和视力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什么课外小组、过往车辆,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

2.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卡片、什么玩具、喜欢吃什么主食、喜欢什么体育比赛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特长是什么,知道一些生活常识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很有用的。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合理的预测,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3、4题,让学生根统计结果据预测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什么车?根据五年级比二年级近视的人多,根据一周每天电视机销售情况和学生需要增添什么图书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初步体会统计对决策的意义。

四、具体内容

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相比,的变化是:在已经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复式统计表;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5个单位。

例1

(1)是在前面学习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统计全班同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的体重,先分别用单式统计表表示,再引出复式统计表。

(2)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的填写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第3问,要让学生多发表想法,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做一做

课外小组的项目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2

(1)是在前面学习简单的统计图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题。

3.引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创设“小熊购物”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帮助小熊计算买食品花了多少钱,引出混合运算的教学,其中包括“乘加”与“乘减”的运算。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出来。另外,在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之间进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学条件、师资条件比较先进,学生的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我们班的学生经历了近两年的课改实验,由于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现在数学课上已形成了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提问、敢于创新的局面。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为了吸引学生学习,我将教材中虚拟的“小熊购物”情境设计为真实的“买水果”情境,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超市调查各种水果的价格。结合学生的调查,我在课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价格,然后,师生间进行真实的购买。通过“买水果”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而且还增长了实践经验。

教学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活动。先出示购买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让学生根据该算式猜出是怎么买的水果。让学生经历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让学生设计春游购物预算方案的综合实践的课外延伸题,以加强学生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整节课,我都竭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参与、可探究,贴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空间。

(一)为水果贴价格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带来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么?

生:香蕉、苹果、金橘……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到超市对各种水果的价格做了一次调查,现在我就要根据同学们的调查为水果贴价格。

(师在一个货架上为水果贴价格,单位按每千克计算。)

苹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买水果

1. 教学“乘加”混合题

师:价格标好了,同学们,下面我们要玩一

查看全文>>>

活动内容:教科书p48“走进乡村”。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材与学生:

教材设计“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图画中绿划茵茵、解花盛开的小村庄,一条小河静静地从那流过,孩子们开心地玩着,处处流淌着大自然的美。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同时,在生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教学重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潺潺的河水从那儿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的上空自由地飞来飞去,真美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就随淘气和笑笑一起走进乡村,去看看吧!(板书:走进乡村。)

二、结合图中情境,进行探究学习。

(一)方向与路线。

1、观察挂图,理解图意。

师:仔细观察,小村庄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小村庄里有果园、文化站、学校、小树林、小桥、苗圃、麦地、商店、还有小华家和养鸡场。

师:真能干,他观察物体非常有序。

2、说相对位置关系。

①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两个景物,自己说一说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老师最喜欢……)

②师:和你的同桌小声、流畅地交流。

③组织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起来说一说。

3、小桥的八个方向。

师:我和他一样,也很喜欢小桥。因为小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它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道,你能说说它的各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景物吗?

4、小华上学的路线。

①师:小华家就在小桥的东南面,小华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她可能干了,每天都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请你们猜一猜他从家到学校是怎么走的呢,也就是说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是什么呢?请打开课本48页,自己小声地指一指、说一说。

②师:把你的想法小声和同桌交流。

③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全班汇报,

查看全文>>>

第1课

教学内容:

1、歌曲:《童谣》学唱

2、综合训练2

教学目标:采用以听唱为主的方法学习本课歌曲(一个降号的调),继续加强“流动的do的首调概念。

通过实践和比较,进一步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1

1、教师请学生说出2/4、3/4、4/4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2、把全班分为三组,分别按拍号和节奏口读音节,要突出强拍上的重音。

3、三个声部依次进入,最后构成三个声部。

各组派一个人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各拍号的节奏。(教师订正)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请学生唱出小时候所唱的童谣,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童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教师视唱曲谱,请学生说说do的位置在那?(这就是一个降号的调,我们以后会学到,do在五线谱上是可以流动的)

4、集体视唱曲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歌曲《童谣》

四、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2课

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2

3、欣赏:天黑黑

教学目标: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歌曲处理:

1、集体演唱歌曲《童谣》

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

2、教师指导:

歌曲旋律平稳流畅、节奏宽松,唱时要做到气息均匀、连贯,不要有过多的强弱变化。(练唱)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将书上的两条旋律分别弹一弹。

2、教师随便弹奏其中一条,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条?

四、欣赏:天黑黑

1、导入:我们学唱了一首《童谣》,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童声合唱。

教师介绍《天黑黑》:《天黑黑》是一首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虽为童谣,但深受人们喜爱,被大人、小孩广为传唱。

2、初听乐曲,请学生跟琴唱一唱。

3、复听,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讲了什么?

4、完整复听,完成听听想想。

查看全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范文资讯网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024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