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 导航 >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2024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1、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2、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3、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韦应物《送杨氏女》

4、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7、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韦应物《送杨氏女》

8、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9、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0、桂花时节约重还。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12、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13、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5、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16、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9、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20、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21、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22、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23、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24、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孙光宪《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25、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26、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27、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李白《赤壁歌送别》

28、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2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30、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32、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33、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34、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5、目断秋霄

查看全文>>>

送别同事的话

1、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你递一递离职信,没带走一班属下,真tm不够意思。

2、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

3、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有缘再会!后会有期!

4、朋友总是心连心,知心朋友值千金。灯光之下思贤友,小小讯儿传佳音。望友见讯如见人,时刻勿忘朋友心。

5、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你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个mm,哥们,俺打心里感谢你!

6、小楼又起春风,垂枝飘拂西东,忆别离,折柳相送,信誓重重。一去几度秋冬,飞雁来去匆匆。几时业成归来,畅怀饮,再圆梦?

7、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你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个mm,哥们,俺打心里感谢你!

8、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遥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9、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0、等待雨,是伞一生的宿命;短信滴滴,不牵挂你,心痒痒的;风里雨里,祝福漫天扯絮;天晴了,在你脸上涂鸦笑意。酷暑来临,暴雨无情,好好保重自己!

11、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你递一递离职信,没带走一班属下,真tm不够意思。

12、昔我来思,桃李累累;今我往矣,杨柳依依。

13、离别的眼泪是海,重逢的相拥是帆。离别是为了再相逢。离别是为了再相逢。亲爱的同事们,祝愿大家用成功者的态度做事,用心做人。亲爱的同事们,祝愿大家用成功者的态度做事,用心做人。

14、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5、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有缘再会,后会有期!

16、地球是圆的,今天的离别是为了他日的重聚。

17、7月17日清洁日,提醒你洗一洗:洗洗头,不犯愁;洗洗脸,皱纹减;洗洗手,财富有;洗洗脚,好运到!从上到下洗一洗,从里到外洗一洗洗洗更健康!

18、相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秋风吹旷野,一期只一会。我会珍惜你我的友情,更期待相会的时刻。

19、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新同事送别老同事,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离别不必太伤感,下面的一些离别时的祝福语希望能开启心灵的一扇窗户,今天的分别只是下一次相遇的开始!

20、心情常更新,不能总闹心,遇事放宽心,琐事不烦心,父母要孝心,朋友要真心,爱人要用心,工作要费心,你要总

查看全文>>>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语句.

查看全文>>>
送别古诗

送别古诗(1):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由整理]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恐精英名字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教师心语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别离》

唐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0、《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2、《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4、《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北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6、《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

查看全文>>>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唱歌曲〈采山〉,用轻快的歌声表现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2.通过小组创造,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各类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奥尔夫游戏。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用谈话法导入。

出示一个小姑娘图片,介绍小姑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这个小姑娘特别喜欢到森林里去。你瞧,她挽着小竹篮,她会去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由老师引入课题,解释“采山”,让学生理解采山的含义,板书课题。

2.播放《采山》,让学生视听结合,体会歌曲情绪。

(三)新课教学。

1.学唱歌曲

(1)师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齐读歌词

(3)范唱,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4)跟琴轻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唱、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5)师生接龙,用游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对学生所学进行指导纠正。

2.处理歌曲。

(1)小姑娘在山上采到了那么多的蘑菇、山菜,她的心里真高兴,我们也用听的声音来唱一唱,体会小姑娘的心情,好吗?

(2)为歌曲伴奏。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请学生对他们的演奏作出评价。

(四)编创活动。

1.师生共同编创,学生分别扮演“小姑娘”、“蘑菇”、“小鸟”等角色,分组创编,自编自导,老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展示,并请学生评价。

(五)小结延伸。

小姑娘在山中采山多快乐呀,希望我们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

篇二

教学内容:

唱一唱《采山》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2.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3.能歌曲节奏用乐器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采山》。

2.准确掌握歌曲中的x x

查看全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案:《雪绒花》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雪绒花》 教学目标 :1、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吹奏歌曲《雪绒花》,区分什么是非连音吹奏和连音吹奏法。 教学重点:掌握吐音的技术和连音吹奏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 2、连音奏法时舌头和气息的运用。 教材分析: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的唱段传遍了全球。《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教学准备:vcd光盘、歌曲挂谱、竖笛、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为后面的老师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欣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回答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孩子观察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才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可以用短短的40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想读这首诗吗?先要认识5个字宝宝。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外形像小草,指名认读。  2、请自信、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生字。  3、调皮的字宝宝把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字宝宝夸大家真能干,把它们的音读得真准。字宝宝还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有兴趣吗?赶快拿出铅笔,打开课本第122页,在这首诗中找出字宝宝,画上圈,再大声地读几遍。  5、大家的本领真大,都把字宝宝找到了。快速看看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4句)  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正确吗?孩子们自由练读,教师巡回辅导。  你觉得自己哪句话读得最棒,想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信地读自己读得的一句话。  6、哪位小朋友能把第1、第2句话连起来读?哪位小朋友能把第3、第4句话连起来读?  这两位小朋友真能干,如果两位小朋友能合作,把这首诗连起来读就更棒了。同座之间

查看全文>>>

长江之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学唱《长江之歌》

三、课时:两课时

四、教具:磁带、录音机、幻灯片、幻灯机、投影片、投影仪、录像带、录像

机、黑板、钢琴、 银幕。

五、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第一课时

一、课前音乐: 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 新课

1、导入 :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 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知识点:

源头:青海省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 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动画城》,培养学生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

2、模拟不同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将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引向音乐,通过演唱、表演等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天真活泼的声音演唱《动画城》

引导学生鉴赏和感受动画片中的音乐

教学难点:

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自信大方的表演。

教具准备:

cai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播放音乐《大风车》,请学生们拍手做律动。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播放的是什么乐曲吗?

生:《大风车》

师:对,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主题曲,在这个栏目里有座城堡,专门播放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大家知道是什么城吗?

生:动画城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画城做客吧!

二、趣味游戏.

1、敲快乐门

播放课件,出现一扇大门,门上有几条节奏练习。

x x xx xx x | xx x xx x |

xxx xx x -- |xxx xx x -- |

指名个别学生拍,然后全体学生拍,教师评价。

2、摘音乐果

学生拍对节奏大门打开,出现一颗大树,树上有音乐果,

每组派代表摘果子,听老师弹旋律,然后小组跟琴声自学。比一比哪个组唱的.

教师按组的顺序依次弹奏旋律,每个小组随琴声学唱.

3、唱欢乐歌

师:将我们5个小组的旋律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歌呀,我们来唱一唱吧.(小组接龙唱)

可是没有歌词啊,让我们用一个字来唱出快乐的心情吧,用什么字?(la~~~)

学生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三、新授歌曲

1、范唱

瞧,动画城里的小主人来欢迎你们了,请听他们对动画城的介绍.(教师弹琴范唱2次)

2、展示大歌单,学生读歌词,共同分析.

3、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弹琴整体教唱1-2次.

4、师生解决难唱部分.

5、提示歌曲情绪速度,师:你觉得这首歌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最合适?

生:活泼,高兴,快乐~~~~~~~~~~~~~

师:那么演唱的速度应该慢一点,还是稍快呢?

生:稍快.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天真活泼的声音来演唱动画城的歌曲吧,带上你的微笑,让老师看看谁的表情.

6、加上打击乐器伴奏表演唱。

四、动画片断欣赏.

现在要播放一组音乐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分辨出是哪部动画片里的音乐,并回答动画片里的主要人物是谁?

教师活动:

播放《猫和老鼠》

学生活动:

争先恐后地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难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发声练习。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教师介绍: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2、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3、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4、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

查看全文>>>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范文资讯网小学音乐教案《送别》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音乐教案《送别》,2024小学音乐教案《送别》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