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 > 导航 >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北京喜讯到边寨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北京喜讯到边寨。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小学音乐教案范文:北京喜讯到边寨。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6周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小小花伞》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小小花伞》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畲族儿童喜爱演唱的歌曲《小小花伞》,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二) 开始上课
1、 跟录音演唱。
2、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 动作分解教学……
11、 结束。

Fwr816.COm精选推荐

小学音乐教案《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内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难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发声练习。
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1、教师介绍: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
2、了解作者简介:
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
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
3、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
4、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
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
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
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
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5、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
6、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
7、总结出音乐特点。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
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三、小组讨论:
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板书设计 : 《北京喜讯到边寨》

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

课后小记: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教授几个舞蹈动作,让学生随音乐分角色跳舞,加强对乐曲的理解。

小学音乐教案:《小小花伞》《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歌曲《小小花伞》
二、教学目标 :
1、 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歌声表达歌曲《小小花伞》的愉悦欢快的情绪,歌唱各族儿童的的大团结。
2、 学唱此歌曲的谱。
三、教材分析:
《小小花伞》以两个不同民族的学生“共撑一把小花伞”为题材,象征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歌曲采用颇有畲族的民族音调风格的旋律创作而成,亲切动听,形象生动。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庄老师要看看你们班对民族了解多少?知道多少个民族?哪个同学先来说说,说不完整的其他同学来补充。”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出示56个民族挂图,让学生大略了解一下。
4、 师生讨论民族音乐的特点,代表作。如:藏族——《青藏高原》
蒙古——《我是草原小骑手》
新疆——《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5、 教师介绍畲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畲族音乐。介绍服饰等一些生活习惯。
6、 重点介绍畲族人民酷爱唱山歌,教师示范唱山歌。
7、 揭示课题——畲族儿童喜爱唱的歌曲《小小花伞》。
8、 聆听录音,感受山歌特点。问题:歌曲的中心思想,想表达的感情?
9、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
10、 教师提问:“歌曲中反复出现的语气词‘哈噜’是什么意思?”
11、 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子,我们成功的时候都喜欢说‘耶’,那么同样‘哈噜’的意思是成功的喜悦。
12、 学习歌曲。
出示两句较难的节奏,学生练习
13、 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跟唱曲调。
14、 钢琴伴奏,学唱谱,教师重点讲解反复练习。
15、 套上歌词演唱。
16、 结束。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6周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小小花伞》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小小花伞》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畲族儿童喜爱演唱的歌曲《小小花伞》,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二) 开始上课
1、 跟录音演唱。
2、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 动作分解教学……
11、 结束。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到郊外去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线和终止线3认识小节

教学方法设计本课我运用 创设情境法、激趣法、游戏法 听唱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游戏导入

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议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歌曲描写儿童结伴去交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昂然的景象我们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心明了,首尾点题, 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i音进行,具有继续发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行到l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 变化发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地结束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唱连贯。吟唱速度为利于行走的中速。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坐上火车去郊游,谁来当小司机?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师:好,(老师请一个小同学)其他的学生当乘客,按谱中的节奏顺序依次拍手击掌,我们一起去郊游。教师操作:播放歌曲《出发》的旋律,出示节奏谱。学生活动:听音乐拍节奏。模拟火车的声音读“喀嚓”,最后到站读“嘘”师:火车到站了,你们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老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者多媒体动画《郊游》)生:来到了美丽的田野。师:让我们与音乐中的小伙伴一起唱着歌去郊游吧!师:那就让我们来朗读一遍歌词吧(老师播放课件的歌词部分)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老师及时的评价)大家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在身上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音乐知识

巩固歌曲 教学难点:《郊游》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评价重点: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出示节奏谱。呜!火车开啦:x o︱ x 0︱ x o︱ x o︱过大桥xx x ︱ xx x︱ xx x︱穿山洞xx xx︱ xx xx ︱ xx xx︱ 爬山坡x xx ︱ x xx ︱ x xx ︱ x xx︱快到站了x x ︱ x x ︱ x x︱

生:白云飘飘,春风柔柔,我们应该用轻声歌唱学生随着琴演唱前两乐句。师:让我们用更美的歌声来演唱吧!(老师播放《郊游》伴奏带)师:在歌曲中也有能帮我们数出歌曲有多少节的线。(教师板书)师:在歌曲结束的地方,我们除了写上一条小节线,咱们再给它加上一条粗线,这一条细线和粗线和起来就叫终止线。老师弹琴,学生小声的摸唱。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学生找出自己感觉难的几句,师生一起解决。老师大声的唱,学生小声的唱。

老师弹琴,学生练习演唱。

板书设计

小节线 终止线

课后反思能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曲的一般特点;能随音乐律动这是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学生在课堂上边做游戏,边唱歌,兴趣提高了,而且用《出发》这个曲子导入和结束,更增加了乐趣。

初中音乐《边寨飞歌》教案【三篇】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中音乐《边寨飞歌》教案【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寨飞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使学生初步掌握撒尼人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了解。


教学过程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播放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请学生谈谈歌曲的风格以及它所体现的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


(3)老师教唱曲谱,可先将两个声部分开学,直至两个声部的曲谱都唱熟。唱谱时,注意唱出倚音和衬词的特点。并请学生谈谈倚音和衬词的作用。


(4)请学生唱高声部(或低声部),老师弹低声部(或高声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5)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在演唱时注意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6)填词演唱,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


(7)再将学生分组演唱,直至唱熟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民族乐器葫芦丝、巴乌,图片也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放马山歌》,向学生介绍苗族、白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1、欣赏《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苍山歌声永不落》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2)老师介绍苗族和白族的风俗习惯、民歌特色。


(3)再听音乐,注意歌曲中的民歌色彩,如倚音、长腔、衬词等。


2、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边寨之歌》


(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勾画的情景。


(2)教师提问:是否有人可以听出《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3)教师介绍民族特色乐器葫芦丝和巴乌。


(4)再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思想、音乐风格,并作比较。


3、欣赏《放马山歌》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的体裁和主题内容。


(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3)再听录音,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


(4)请学生发挥想象,谈谈衬词“呦哦”在歌曲中的作用?怎样唱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情绪?


(5)请学生跟着录音或钢琴伴奏哼唱这首歌曲,要唱出韵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


2、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3、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


3、琵琶、阮、月琴等民族乐器的图片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将少数民族迷人的风情展现在学生面前。


2、学会用竖笛演奏《瑶族舞曲》,体会它与管弦乐《瑶族舞曲》的不同之处。


3、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豪爽性格。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


教学过程


1、欣赏《赶摆路上》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景。


(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聆听三个声部的不同旋律,感受其和谐的效果。


(3)请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2、欣赏《母女夜话》


(1)教师简介作者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什么场景。教师补充。


(3)教师介绍《母女夜话》的来源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4)再听录音,引导学生分辨主奏乐器是哪两种?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哪两种形象?


3、欣赏《苗岭的早晨》


(1)聆听录音,请学生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和乐曲的主题思想。


(2)再听录音,试着分析乐曲的调式、结构、情绪、风格。


4、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1)播放管弦乐《瑶族舞曲》,使学生感受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和主题旋律,熟悉曲调。


(2)请学生谈谈这首乐曲描绘的场景。


(3)教师讲解这首乐曲的创作意图、曲式结构。


(4)学生练习吹奏主题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老师可帮助克服技术难关。


(5)请学生谈谈竖笛吹奏的《瑶族舞曲》和管弦乐《瑶族舞曲》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6)让学生练习用三角铁、碰铃按×××|×××|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以此感受乐曲欢快而鲜明的节奏。


(7)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竖笛吹奏,一组用打击乐伴奏,然后互换。


5、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


(1)播放录音,感受乐曲情绪和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听辨乐曲的主旋律以及主旋律出现的次数。


(3)请学生说说乐曲中有哪些乐器演奏,教师补充并介绍月琴、阮、琵琶等民族弹拨乐器的形状、音色等。


(4)请学生随录音哼唱主旋律并记熟。


(5)将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转成两个圈,男外圈女内圈,拍掌扭腰起舞,内圈顺时针、外圈逆时针,男女相对边唱边舞边换对。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各地娃娃到北京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小棒,回形针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萌发热爱北京,向往北京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自制城市地图,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儿童形象

2、小棒,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儿童,小朋友你猜猜看她们

是哪个民族的人,可以从她们的衣着,长相来猜哦。

2、教师:你知道她们的家乡在哪吗?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在地图上找

找看,好吗?

3、教师小结:她们是来自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孩子们,她

们分别居住在南京,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和长春这几个城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居住的这些城市在地图上的哪些地方。(出示自制地图)

二、测量这些城市到北京的距离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北京是中国的什么吗?(首都)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2、提问:每个地方的小朋友都想到北京去看一看,玩一玩可是他们想知道在这个地图上她们的家乡离北京有多远,小朋友,你们愿意来帮助她们吗?

3、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来帮助她们测量这些距离呢?(小棒,回形

针)

4、教师:我们首先用直尺来量一下她们家乡到北京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

同时我们知道两个地方之间一直线是最短的距离,首先我们看一下南京到北京最短的距离是多少呢?(注意它们的头和脚是连在一起的哦,这样才能测出它们的最短距离)下面我请小朋友自己用直尺来测量一下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长春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

5、教师:下面我们用回形针来测量一下好吗?并且要记录下来哦。

6、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用直尺和回形针测量了各个地方到北京的距离,并

且记录了下来。

三、交流测量结果,比比之间的距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远的?哪个城市到北京的距离是最近的?

四、游戏:《送各地娃娃上北京》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送她们上北京吧。

中班音乐教案详案《夏天到》


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教学方法:

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教案网出处]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幼儿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幼儿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幼儿熟悉前半段。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幼儿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幼儿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幼儿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

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同时,幼儿在学习前半段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领唱。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问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对唱。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采用多种对唱的方式鼓励幼儿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活动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别高兴,因为夏天有许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别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夏天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既满足了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歌曲旋律、节奏提供了反复的练习机会。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音乐教案范文:北京喜讯到边寨”一文,希望“小学音乐教案范文:北京喜讯到边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音乐教案范文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