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 > 导航 >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2024小学音乐教案范文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

《谁在叫》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儿童歌曲,描绘了不同小动物各具特色的叫声,歌词既生动又形象,旋律优美、流畅上口,小编准备了《小学音乐《谁在叫》教案范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材分析:《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同时也在教育同学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维护动物,维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能够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的演唱,生动地表示出小动物的各种形象,并能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创编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动作。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词的创编,歌曲最后一句的休止符

教学用具:钢琴、卡片、课件、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放一段音乐律动《数鸭子》)

目的:增进师生感情,缓解同学的紧张情绪,同时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准备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来你们今天的心情不错嘛!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音乐乐园,好吗?

生:好…….

师:现在,蓝兔姐姐给你们看一个画面(出示课件)

2/4 1 3 4 ︱5 5 ‖

小 猫 喵 喵

上面写有音符和歌词,大家一起来念念歌词好吗?

生:小猫喵喵

师:读得真棒!原来是小花猫想给我们唱歌呢,你们想听吗?现在蓝兔姐姐扮演小猫唱给你们听好不好?

师:唱……,你们也唱唱(生唱后),那你们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他们又是怎样叫的?(提问)

生:同学唱,老师可用打击乐为其伴奏

目的:为学歌曲和创编做铺垫。

三、导入新课:

师:你们真是个天才。那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想和小动物做好朋友吗?要和小动物交朋友就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喜欢做些什么?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大家都要维护它们,可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歌曲(出示课件)——《谁在叫》,看看小动物们都喜欢做些什么。

四、授新课:

1.听范唱:

师:认真听歌曲,找一找哪种小动物藏在歌曲中?看谁听得最仔细。

2.生回答找到的小动物,它们的动作怎么做?:(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小老鼠,小鱼,鸡妈妈),出示歌谱

师:你们能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叫声吗?谁来试一试。(可个人,可集体)

3.学唱歌曲前半局部:

(1)听老师范唱

师: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d2/4

222 55┃66 5┃02 56┃6·2 ┃5 ——┃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x·x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 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1、 “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2、 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3、 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4、 分组唱

5、 练习齐唱。

2、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2、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 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11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1、学习4/4拍指挥式。

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3、小结。

3、古诗朗诵演唱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欣赏歌曲《读唐诗》。

2、 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6、小结。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藏猫猫》

2、在活动中,既能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

教具准备:歌曲录音带、录音机、电子琴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开课: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藏猫猫游戏吗?(生答略)

师:我也很喜欢玩这个游戏,谁来说说是自己是怎么玩的?(生简单说游戏规则)

师:看来很多小朋友都是藏猫猫的高手啊!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和你们一样也是这个游戏的能手哦,你们猜猜它是谁?(师扮猫叫,学生猜:是小猫。)对了!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师边说边拿猫手偶演示)大家好!我叫小白,今天我要和你们比一比,我来藏你们来找,看看是我藏得稳还是你们找得快,敢不敢接受挑战?(生大声回答:敢!)

师:好样的!我来做裁判,音乐停止了还没找到我们就算输喽,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任务!来闭上眼睛。(师藏好“小白”,播放《藏猫猫》音乐,然后请学生寻找,和学生一起玩藏猫猫游戏)

(生最终找到了“小白”。)

二、导入。

1、初步感受旋律

师:哈哈!我们的同学就是棒!看来我们才是藏猫猫的小能手呢,怎么样?小白,服输了吧?

“小白”:恩!你们真是太厉害了,看来我还要多多的练习,下次还要再和你们比试。

师:孩子们,相信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小白”想把一首歌曲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大家欢迎!(师带上猫头饰边表演边范唱歌曲《藏猫猫》,学生静听)

师:听了这首歌曲大家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太愉快了!

2、随音乐再次感受歌曲

师:那么我们也为这位新朋友送上我们优美的舞姿作为礼物吧。

(全班在老师带领下,随歌曲《藏猫猫》做律动)

三、揭题,简介歌曲。

1、出示歌谱,简介歌曲。

2、随音乐划2/4拍感受歌曲旋律

四、学习歌曲

1、老师带读歌词

2、学生自由读

3、老师随机简单处理歌曲:

师:小朋友,在藏猫猫的时候,如果你是躲藏的人你这时候的心情怎样?

生:真紧张!

生:还有些激动。

生:都不敢呼吸了!很小心的,动作要轻。

师:对呀!那让我们用这样的心情来读读第一段歌词。(生读)

师:噫!一个不见了!一下子所有的人都去哪了?

生:藏起来了!

师:速度可真快,觉得很奇怪是吗?来全班一起来试试。(生读)

师:躲藏的小朋友紧张,去寻找

查看全文>>>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6周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小小花伞》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小小花伞》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畲族儿童喜爱演唱的歌曲《小小花伞》,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二) 开始上课 1、 跟录音演唱。 2、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 动作分解教学…… 11、 结束。

查看全文>>>

课题:上学歌 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3、欣赏: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第12页发声练习曲,谱例略)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 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 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 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④ 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查看全文>>>

《粗心的小画家》 (第一教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唱 《粗心小画家》 动 表演〈粗心小画家〉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歌曲,启发学生善于观察事物,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心。 2、通过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儿童歌曲,曲调流畅,词曲结合十分好,尤其是四个"画只"都用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来表现,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味性。歌曲以生动诙谐的曲调,讲述了一个粗心的小画家,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又因为骄傲自大,把小动物的形象都画错可的有趣情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表情的边唱边表演这首有趣的歌曲。 教学难点 是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声。 五、教学用具: 钢琴、图画、音响、歌纸。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聆听音乐,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2. 师生问好 3. 听两首不同拍号的乐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之处,并说出乐曲的名称,体会乐曲的情绪。 (二)导入 新课 1. 教师讲述《粗心的小画家》故事,引入新课:"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他自认为什么都会画,是个小画家,可是他画的画不是画错了特征,就是缺了些什么,你们来看!"(出示他的画,请学生讲出错误的地方) 2. 作曲家把他的故事编成了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初次体会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3. 朗读歌词,师领读,有节奏的读,第二遍加上拍手的动作。 4. 再聆听音乐,注意提出难点: x x xx│ xx x │ 画只 螃蟹 四条 腿 x 0 6 5 │ 3 3 2 2 │1 0 | 咦!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5. 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跟琴唱,跟伴奏演唱(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速度) 6. 在演唱熟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配上动作和符合乐曲的节奏 7. 让学生上台表演,比一比,赛一赛,教师及时表扬 8. 师:让我们来当回小老师,帮丁丁改正缺点,好吗?(分组改正画上错误的地方) 9. 师:画改好了,把歌词也改一下吧。如: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扁嘴,画只小兔长耳朵呀,画匹大马真神气! 10.把歌曲完整地演唱,将自己最喜欢的动作、节奏都表现出来,达到歌曲的高潮。 (三)小结:让学生说,今天学了这首歌,懂

查看全文>>>

课 题:唱《捉迷藏》、学附点音符 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1、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 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并能创作表演歌曲情境。 教具准备:铃鼓、铃铛、沙棰、木鱼、腰鼓 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四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我们猜一个小谜语:“××藏在花丛中?××躲到草帽下?××钻入谷堆堆?××缩进棉褂褂?”,引出歌曲《捉迷藏》。 2、新课: (1)、这首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八分附点节奏,在学唱时,先进行击打节奏练习。 (2)、学习附点音符: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3)、进行练唱歌谱,再填词。 (4)、采用连贯和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 (5)、把握歌曲整体风格,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 3、活动与创造:(1)选择合适的乐器及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①、用打击乐器伴奏(铃鼓、铃铛、沙棰、木鱼、腰鼓) ②、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到讲台上进行表演。 4、课堂小结

查看全文>>>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线和终止线3认识小节

教学方法设计本课我运用 创设情境法、激趣法、游戏法 听唱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游戏导入

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议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歌曲描写儿童结伴去交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昂然的景象我们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心明了,首尾点题, 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i音进行,具有继续发展的不稳定感,尤其是第二句,进行到la,具有小调意味,更加强了乐曲中部的 变化发展态势,但曲调很快回到第一句,稳定地结束到主音上,第二句中的飘和柔,都是一个字四个音,音高要唱准确,声音要唱连贯。吟唱速度为利于行走的中速。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坐上火车去郊游,谁来当小司机?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师:好,(老师请一个小同学)其他的学生当乘客,按谱中的节奏顺序依次拍手击掌,我们一起去郊游。教师操作:播放歌曲《出发》的旋律,出示节奏谱。学生活动:听音乐拍节奏。模拟火车的声音读“喀嚓”,最后到站读“嘘”师:火车到站了,你们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老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者多媒体动画《郊游》)生:来到了美丽的田野。师:让我们与音乐中的小伙伴一起唱着歌去郊游吧!师:那就让我们来朗读一遍歌词吧(老师播放课件的歌词部分)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老师及时的评价)大家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在身上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音乐知识

巩固歌曲 教学难点:《郊游》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评价重点: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出示节奏谱。呜!火车开啦:x o︱ x 0︱ x o︱ x o︱过大桥xx x ︱ xx x︱ xx x︱穿山洞xx xx︱ xx xx ︱ xx xx︱ 爬山坡x xx ︱ x xx ︱ x xx ︱ x xx︱快到站了x x ︱ x x ︱ x x︱

生:白云飘飘,春风柔柔,我们应该用轻声歌唱学生随着琴演唱前两乐句。师:让我们用更美的歌声来演唱吧!(老师播放《郊游》伴奏带)师:在歌曲中也有能帮我们数出歌曲有多少节的线。(教师板书)师:在歌曲结束的地方,我

查看全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三课。教学内容有:(1)学唱歌曲《愉快的梦》。(2)音乐知识“连线”、“下行”。

教材分析:《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采用八六拍子。具有摇篮曲的特点,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和“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2)音乐知识“连线”和“下行”。

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教学用具:大歌片、录音机、教学磁带、电子琴、粘贴画、音乐知识图、纸船、星星道具。

二、说教法

1、故事导入法: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2、探究法: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这一要求,我设计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现的教学流程,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3、情感体验法:本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思维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创设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吸取知识、增长能力、健康发展。

三、说学法

采用实践法学习歌曲。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和创造体验,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及自由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妙趣横生,如果学生出现偏差有不恰当之处,教师适当点拨一下,讲解范唱一下。本节课力求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歌唱,最后达到情感的升华。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律动:《小小白鸽》。

设计意图:

(1)《小小白鸽》是四三拍的曲子,它对八六拍子的歌曲《愉快的梦》在节奏上能起到铺垫的作用。

(2)《小小白鸽》使人感觉清新、愉快。我希望通过这样一首歌曲,使孩子们很快走进音乐课堂,有一

查看全文>>>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

范文资讯网小学音乐教案范文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音乐教案范文,2024小学音乐教案范文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