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 导航 > 小学愉快的梦音乐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小学愉快的梦音乐教案【三篇】。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只要老师教案课件写得好,相信课堂教学情况也不差。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小学愉快的梦音乐教案【三篇】,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歌曲《愉快的梦》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话般的想像,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色的认知和理解。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想象梦境中美好的生活。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优美、明亮、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目标:能够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重点

学会唱歌曲《愉快的梦》并表演。

教学难点

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并学为歌曲伴奏,能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

手风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组织教学

1、播放欢快的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旋律中以律动的方式感受喜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2、在音乐启发下,学生用亲切、欢快的、自然地声音与老师互相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说梦:利用媒体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2、听梦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爱做梦,请你猜猜看,她是哪个国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图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呢?

第二次聆听本课歌曲,让学生细细聆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梦见了什么?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一个愉快而神奇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他的梦乡……

(三)巧引知识,突破难点

(1)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感受并评价。

(2)复习巩固:引导学生说出所学过的拍子及含义和强弱规律(大屏出示所学过的拍号)如果回答正确,多媒体画面出现“卡通笑脸”,语音提示“你真行”,给学生发一个小贴贴,鼓励学生。

(3)导入新知识点:6/8拍,教师讲解6/8强弱规律及拍子特点与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4)讲解6/8拍和3/4拍的异同点,并出示媒体,选择合适的感情术语为歌曲标上。

活泼的()雄壮有力的()忧伤的()抒情优美的()

(5)多媒体出示所学歌曲视频,教师带领带着学生用6/8拍子强弱特点拍手。

3、唱梦: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1)教师有感情的边弹边范唱歌曲《愉快的梦》。

(2)请学生说说听完歌曲的感受。(是优美的、抒情的、有晃动感的、像摇小船……)

(3)播放歌曲旋律,让学生看、听本课歌曲的旋律线。

师:刚才的片段播放的大海是怎么样的?是波涛汹涌的还是风平浪静?平静的海水在慢慢的荡漾,好,那我们来表现一下安静的大海。(哼唱歌曲前半部分)

注意:A、5·5·音低,气息往下沉

摇啊

B、2·20长音,5拍

C、55542音较高,气息托住

轻轻

师:当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遨游的时候,突然他看到了?(椰子树、小矮人)好,我们来唱一遍。注意:5·345换气

师:请你把这首歌的结构来分析一下,你认为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如何分?(生)具体说

师:第一乐段为齐唱部分,旋律集中在中音区,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为合唱部分,音的进行方向转为上行,音区移高,表现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我们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那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惊奇),那我们一起用你们说的高兴、惊奇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4)完整的演唱第一、二段歌词。播放范唱录音,媒体出示歌词图示,视听结合跟着老师一起随音乐节奏晃动,感受音乐。

(5)媒体出示完整歌谱,请学生学唱字母谱。(小组跟琴学唱)

学做小老师:分小组每人在组内给大家教唱一句歌谱。

(轻声自己学唱-老师难点教唱-完整跟琴唱)

(6)音乐小游戏(接唱比赛):

师:下面咱们做一个“接唱竞赛”,老师弹歌曲的前奏,然后竞赛就开始。第一组任务是唱1-4小节,第二组5-8小节,第三组9-12小节,第四组13-16小节,第二段由老师和学生轮唱。在演唱中可加以拍手、拍肩等动作。

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打节拍。

(四)即兴创编,表现音乐:

4、舞梦:

(1)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日本舞蹈,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接下来再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分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

(2)媒体出示各种表演歌曲的方式,请学生选择后,进行练习或者创作。

a.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b.即兴创编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c.也可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d.请你把想象的歌曲意境画在小黑板上。

可以小组表演形式,也可以形式多样化(指挥、创编、舞蹈、打击乐、绘画等)老师巡视指导。

说明: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共同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教师也根据学生出现得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声音、歌曲的难点以及表演等加以指导,使学生按个人的学习能力分层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3)共同展示,审美评价:鼓励学生互评表演出色的、有特色的个人和小组,并来说一说他们的优点。教师小结,以小礼品(老师制作的手工彩色纸船)作为奖励。

(四)课堂小结

学生先总结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教师总结。

结束语:

梦是虚无缥缈的,可是梦想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只有努力了,梦想才会变为现实!
篇二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f132.com]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有梦想要从现在做起,做好每一件事。

教学重点:

6/8拍子的意义及强弱规律;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f132.com]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歌曲的节奏;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道具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伴随着歌曲《小青蛙你唱吧》拍手进教室

二、寓教于乐

1、6/8拍的认识

(师)同学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又开始了。

(1)由《小青蛙你唱吧》导入6/8拍

师:刚才进教室我们听到的歌曲谁能马上告诉我它的名字?

生:《小青蛙你唱吧》!

(2)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生:(六代表每小节内有六拍,八代表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3)歌曲教学。师:谁能试着说一下6/8拍子的强弱规律?

生:(以前我们学过4/4拍子它有一个强拍和一个次强拍,那么我想6/8拍子应该是强弱弱次强弱弱,给人一种摇荡的感觉)

2、初听音乐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他的梦乡……

师:找同学说一说,他梦见了什么?

生:自己坐着梦之船环游太空;看见了神奇的椰子岛,一起和小矮人跳舞歌唱……

3、复听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用动作来告诉我们吗?

4、学习歌曲

用哼鸣来哼唱歌曲第一段(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用手打拍子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师:让我们一同走进《愉快的梦》!同学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这首歌曲呢?

生:我想用竖笛先学歌曲的谱子;我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歌词……

a.处理歌谱:部分同学用竖笛吹奏;全体同学视唱歌谱。

b.处理歌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歌词;按照歌曲的节奏读歌词;随歌曲录音读歌词。

c.教师范唱歌曲

d.学生随琴演唱歌曲(变换形式)

e.随歌曲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三、创造表现

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考虑、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舞蹈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画画等)

师:根据同学们的提议分成六个小组:诗歌朗诵组、演唱组、舞蹈组、竖笛组、打击乐器组、图画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小组。开始准备!

a.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b.师:那我们现在把我们所有的创造表演和我们的歌曲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好吗?

(诗朗诵组先随竖笛组、打击乐器伴奏组朗读一遍歌词,然后表演组、竖笛组、演唱组和器乐组的同学一起表演,图画组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四、完美结课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

(放歌曲《小纸船的梦》)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颜色的纸,来折一只满载理想的梦之船,用心把你们的理想装进去。看谁折得又快又好?

下节课咱们都来说说自己的理想,并且把你的理想创编到歌曲中来,让我们都来唱一唱!(学生随音乐,晃荡着小纸船走出教室,去寻找自己的理想)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课我重在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感受,体验音乐情感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教师的用“心”施教,使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f132.com]的音乐审美能力。

从整体的教学效果来看,这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还要在自己的课堂上注意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多提供探索的空间,创新自我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师生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互动交流;以文本教材为主题,表达体验的课堂,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带美的音乐给学生,让学生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甚至创造美责无旁贷。如果每一节音乐课都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哪怕是一点点。
篇三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准侧,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建立在听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同时把相关知识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探索等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完成对6/8拍的含义的感受-探索-认识-表现-运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想象梦境中美好的生活。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优美、明亮、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目标:能够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三、教材分析: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采用八六拍子。具有摇篮曲的特点,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他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想象,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愉快的梦》并表演。

五、教学难点: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并学为歌曲伴奏,能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歌曲。

六、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七、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组织教学:

1、播放欢快的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旋律中以律动的方式进入教室,感受喜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2、在音乐启发下,学生用亲切、欢快的、自然地声音与老师互相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说梦:利用媒体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

2、听梦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爱做梦,请你猜猜看,她是哪个国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图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呢?

第二次聆听本课歌曲,让学生细细聆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梦见了什么?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一个愉快而神奇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他的梦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让学生从生活中回忆各种梦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学习氛围活跃起来,让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巧引知识,突破难点

(1)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感受并评价。

(2)复习巩固:引导学生说出所学过的拍子及含义和强弱规律(大屏出示所学过的拍号)如果回答正确,多媒体画面出现“卡通笑脸”,语音提示“你真行”,给学生发一个小贴贴,鼓励学生。

(3)导入新知识点:6/8拍,教师讲解6/8强弱规律及拍子特点与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4)讲解6/8拍和3/4拍的异同点,并出示媒体,选择合适的感情术语为歌曲标上。

活泼的()雄壮有力的()忧伤的()抒情优美的()

(5)多媒体出示所学歌曲视频,教师带领带着学生用6/8拍子强弱特点拍手。

设计意图:这样可把把音乐、律动、多媒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让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之学习氛围活跃起来。

3、唱梦: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1)教师有感情的边弹边范唱歌曲《愉快的梦》。

(2)请学生说说听完歌曲的感受。(是优美的、抒情的、有晃动感的、像摇小船、、、、)

(3)播放歌曲旋律,让学生看、听本课歌曲的旋律线。

师:刚才的片段播放的大海是怎么样的?是波涛汹涌的还是风平浪静?平静的海水在慢慢的荡漾,好,那我们来表现一下安静的大海。(哼唱歌曲前半部分)

注意:A、5·5·音低,气息往下沉

摇啊

B、2·20长音,5拍

C、55542音较高,气息托住

轻轻

师:当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遨游的时候,突然他看到了?(椰子树、小矮人)好,我们来唱一遍。注意:5·345换气

师:请你把这首歌的结构来分析一下,你认为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如何分?(生)具体说

师:第一乐段为齐唱部分,旋律集中在中音区,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为合唱部分,音的进行方向转为上行,音区移高,表现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我们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那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惊奇),那我们一起用你们说的高兴、惊奇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4)完整的演唱第一、二段歌词。播放范唱录音,媒体出示歌词图示,视听结合跟着老师一起随音乐节奏晃动,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以聆听的教学方式学唱了歌词,学生就很容易的学会的歌词,并达到了准确、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

(5)媒体出示完整歌谱,请学生学唱字母谱。(小组跟琴学唱)

学做小老师:分小组每人在组内给大家教唱一句歌谱。

(轻声自己学唱-老师难点教唱-完整跟琴唱)

(6)音乐小游戏(接唱比赛):

师:下面咱们做一个“接唱竞赛”,老师弹歌曲的前奏,然后竞赛就开始。第一组任务是唱1-4小节,第二组5-8小节,第三组9-12小节,第四组13-16小节,第二段由老师和学生轮唱。在演唱中可加以拍手、拍肩等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小游戏,可以反馈学生对乐曲的了解程度,让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感性到理性,很容易的掌握了本课歌谱。

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打节拍。

(四)即兴创编,表现音乐:

4、舞梦:

(1)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日本舞蹈,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接下来再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分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

(2)媒体出示各种表演歌曲的方式,请学生选择后,进行练习或者创作。

a.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b.即兴创编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c.也可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d.请你把想象的歌曲意境画在小黑板上。

可以小组表演形式,也可以形式多样化(指挥、创编、舞蹈、打击乐、绘画等)老师巡视指导。

说明: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共同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教师也根据学生出现得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声音、歌曲的难点以及表演等加以指导,使学生按个人的学习能力分层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3)共同展示,审美评价:鼓励学生互评表演出色的、有特色的个人和小组,并来说一说他们的优点。教师小结,以小礼品(老师制作的手工彩色纸船)作为奖励。

八、课堂小结:学生先总结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教师总结。

结束语:

梦是虚无缥缈的,可是梦想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只有努力了,梦想才会变为现实!

九、板书设计:

《愉快的梦》

3/4拍:强弱弱

6/8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学音乐教案:《愉快的梦》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并能用有感情的歌声表达《愉快的梦》所描绘的美丽梦境。
2、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动作创编,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6/8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感受6/8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4、认识圆滑线和连音线,将其作用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教学重、难点:
1、贯穿始终的情感体验。
2、6/8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3、时值有五拍、六拍长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打击乐器、竖笛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放歌曲《哈里罗》,学生律动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聆听音乐片断
师:请你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想象一下你仿佛感受到怎样的意境?
2.发声练习:《梦》出示课件
师:你做过梦吗?梦是什么样的?让我们随着发声练习曲一起走进美丽的梦!
三、学习歌曲《愉快的梦》
1.欣赏歌曲
师:有一位小朋友做了一个神奇而愉快的梦,我们一起到她的梦中去看一看,她的梦里有什么?
2.跟录音演唱(出示课件)
师:让我们乘上梦之船,一起到美好的梦境中去遨游!把你听到的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并哼唱曲子。
师:同学们的表情我看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这首歌曲是非常优美的,很好听,下边老师给你们唱一遍,请你们为我打节奏。
3.了解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我们只学了八三拍子。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出示课件)
师:八和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说一说、拍一拍、读一读
师:跟着音乐小声音唱歌词。注意强弱规律、唱出摇荡的感觉。(出示歌曲)
4.认识圆滑线和连音线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
师:(讲解圆滑线和连音线)
师:跟老师的琴唱一遍。
5.解决演唱中的难点
师:同学们注意音符的时值要唱准确,尤其是每行最后一小节音符的时值,我们跟着老师的琴试试。
师:你觉得这首歌你哪句唱不好,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四、歌曲处理与拓展
1.演唱歌曲,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演唱时,请你在最愉快的地方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师:你是怎样想的?从力度这方面来说说?并唱一下。教师范唱。
2.有感情演唱歌曲
3.创编活动
师:你还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4.分组成果展示
师:我们现在一起把你们的创造成果展示一下。
五、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表演的非常棒。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从现在开始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美好的未来吧!!(随音乐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愉快的梦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第三课。教学内容有:(1)学唱歌曲《愉快的梦》。(2)音乐知识“连线”、“下行”。

教材分析:《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采用八六拍子。具有摇篮曲的特点,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和“下行”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2)音乐知识“连线”和“下行”。

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教学用具:大歌片、录音机、教学磁带、电子琴、粘贴画、音乐知识图、纸船、星星道具。

二、说教法

1、故事导入法: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2、探究法: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这一要求,我设计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现的教学流程,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3、情感体验法:本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思维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创设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吸取知识、增长能力、健康发展。

三、说学法

采用实践法学习歌曲。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和创造体验,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及自由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妙趣横生,如果学生出现偏差有不恰当之处,教师适当点拨一下,讲解范唱一下。本节课力求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歌唱,最后达到情感的升华。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律动:《小小白鸽》。

设计意图:

(1)《小小白鸽》是四三拍的曲子,它对八六拍子的歌曲《愉快的梦》在节奏上能起到铺垫的作用。

(2)《小小白鸽》使人感觉清新、愉快。我希望通过这样一首歌曲,使孩子们很快走进音乐课堂,有一个愉快放松的心情。简单的动作使孩子们能体会到舞蹈的美。

3、新课的学习

(1)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抓住孩子们这一心理特征,以故事为切入点,使孩子很快走进情境,体验身在童话世界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故事讲了一个开头却嘎然而止,我是想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听下去的欲望。此时歌曲《愉快的梦》出现了,使学生强烈希望在歌曲中听到故事的结果。此处我认为强化了学生们脑海中的歌曲情境,突出了歌曲《愉快的梦》的重要地位。

听完歌曲,我充分发挥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梦里的内容。随着学生一点点的回答,我便一步步地把粘贴画补充完整,一幅美妙的梦境图画由师生共同完成呈现在大家眼前了。这样,使设置的情境更加具体化,使学生更确认了自己的想象。此时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愉快的梦》。这句话起到强化主题的目的。

接下来介绍了歌曲的三要素。学习了歌曲中多次出现的重点节奏型。这为歌曲的学唱减轻了难度。并通过聆听第二遍范唱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节奏以及歌曲的旋律。

(2)学唱歌曲。

首先读歌词。由歌曲的美引到歌词的美,激励学生去展现歌词的美。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歌曲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学唱歌词的过程中,采用分句学唱、师生接力、随琴齐唱、随范唱齐唱的形式学会了歌曲的第一段。歌曲第二段的学习则采用了听唱、随唱、自学的形式。在学唱的过程中学习了基础知识“连线”。在这一阶段,学生自己能完成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

(3)学唱歌谱

识谱唱谱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但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而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有了音高再唱简谱,学生就感觉容易得多了。在这里我仍尽量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尝试,他们能完成的,一定让他们自己完成,有不足的地方老师可以重点指导、纠正。

4、拓展

在这一部分,我采用了游戏的形式,由孩子们的梦到国家的梦,到怎样实现这些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起到升华的作用,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的这节课并不奢华。以前我也看过很多那种象排练的戏剧一样的课,或者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在我们大多数学校都很难实现的课,我觉得大家看了只能是欣赏一下,回去该怎样还是怎样。因此,我设计这节课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家感觉只要自己稍加设计就能做到。我认为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应该是把自己表现的多优秀,而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点东西。本节课教师只是起到设置情境、串联环节、烘托气氛的作用,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激励者、参与者,而真正的主角是学生。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愉快的梦》教案


教学内容:
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45页歌曲《愉快的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演唱、感受歌曲,引导学生在歌唱时能突出6/8拍节拍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放飞心中梦想,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
能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一声部。
教学难点:
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同学们,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日本这个国家,你了解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做出评价及鼓励)
2.播放多媒体课件:“哦!看来,你们对日本的了解还真是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到美丽的日本去看一看。(播放有关日本风景、名胜、饮食、服饰等图片。同时配上日本民歌。如:《樱花》、《四季歌》。)播放时,教师可做简单的讲解。
二、聆听歌曲范唱
1.“就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一个可爱的,和你们同龄的孩子,他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做了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吗?(想!)那就快快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和老师一起伴随着音乐走进他的梦乡……(播放歌曲《愉快的梦》是带有动画的VCD歌曲,或独立制作动画。让学生边看边听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他都梦到了什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老师边听边打拍子。(3/4拍)
2.歌曲聆听结束后,师生谈歌曲的内容。
问:刚才,在同学们听音乐的同时有谁注意到老师在做什么?(打拍子)
三、学习歌曲
1.初听音乐。
2.复听音乐。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3.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4.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5.唱歌词,随琴一起。
6.再听歌曲,分析歌词内容。
7.有感情地演唱。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学生演唱
四、延伸创编
1.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听。下面,请大家每人选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让我们一边唱着梦之歌,一边折一支满载理想的梦之船。让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梦想都装载到梦之船上。看谁折的又快又好。(播放范唱带,边唱边折)
2.折好后,拿着自己的梦之船,相互交流自己的梦想。教师给予鼓励,支持。
3.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可真是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同学们,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格言我们大家共同勉励: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劳动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老师做简单讲解)
“同学们,快为你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梦想成真!”
七、最后,在歌曲《愉快的梦》中结束本堂课。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愉快的梦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二部合唱曲,它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的想像,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六八拍,速度较慢,节奏变化不大,表现了宁静、梦幻的意境。两个乐段分别用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段旋律较多处于中音区,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使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进入合唱,音响更为丰富,旋律的进行方向转为上行,音区移高,产生了明亮的色彩。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内容:

1、听:《梦幻曲》

2、认:小提琴与大提琴

3、动:音乐游戏《都睡着啦》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 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难点: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四块粘贴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梦幻队”“梦想队”等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引导说出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师: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师: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师: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B、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

师: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吗?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很吵闹吗?(平静,柔和)

师:小朋友你能把这段音乐用线条或颜色画出来吗?(在课本上练习)

b、第二乐段

师: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做梦

师:你会梦见什么吗?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 和 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表演,给有创新的组分别粘上彩旗。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请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师:舒曼叔叔也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出示主旋律彩页

师: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师:好,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颜色来表现呢?学生练习。

师: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C、完整体验

师: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

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师: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附教师参考表)

大提琴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小提琴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 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师:这首乐曲好听吗?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综合游戏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都睡着啦》游戏

教师带学生跟音乐做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要节奏练习“他 睡着 啦 ”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今天我们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有机会我们再共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篇二

教学内容:

1、听 《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 《俄罗斯舞曲》

2、动 《俄罗斯舞曲》

教学目标:

1、视:通过看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听:通过听赏三段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独唱形式,管弦乐演奏形式。

3、动:通过听赏音乐,能根据不同风格作出合适的律动。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理解音乐美,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折纸船吗?(生:会)[学生把准备好的 白纸随 老师一起折纸船]

师:现在正是春天,看!外边阳光明媚,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去郊外游玩了。所以老师把快乐王子找来当我们的导游,瞧!他正划着小船来载我们呢!]

[播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师:看了这幅画面,小朋友会联想到什么?你想象中小河两边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1、[课件展示:美丽的小岛,播放《进行曲》,小动物敲着鼓的画面]

师:呀!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岛,岛上的小动物还敲着鼓来迎接我们呢!听!他们踏着整齐的步子,真威武!(完整听音乐)小朋友,你们听了这首曲子,心情是怎样的?能说说它是首什么样的曲子吗?它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再次播放音乐,老师拿小鼓随节奏敲打,生随音乐踏步。

欢 迎 来到这 美丽 美丽的 小岛上 来

3、学生随老师朗读节奏,让学生按节奏敲鼓,其余学生随音乐律动。

4、师:岛上的小伙伴真是热情啊!瞧!他们还架起了火堆,邀请我们来跳舞呢!

5、听赏音乐

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情绪?它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6、再次听赏: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

师:看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们也参加吧!(学生随老师跳起了拉手舞)

(三)师生总结:

师:和快乐王子出游,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看!月亮都出来了,我们也该回家了,Let’s go!(播放《快乐王子的小船》,学生划着小船离开教室)。

篇三

教学内容:

1、听《洋娃娃的梦》

2、唱《蒲公英》

教学目标:

1. 视 通过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发挥想象。

2. 听 通过《洋娃娃的梦》,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 唱 通过学唱歌曲《蒲公英》,体验春天的美景及给人带来的喜悦。

4. 动 通过听、唱,让学生随歌律动。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发挥想象,发现美,体验美,歌唱美,创造美。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律动

(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

师: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能告诉大家你曾梦到些什么?(生答)洋娃娃自从跟快乐王子出游以后,也做了个梦,能猜一猜他梦到了些什么吗?

(二)欣赏感受,描绘梦境

师:刚才小朋友想象了洋娃娃的梦,描绘了多幅春天的景色,那想不想听听音乐家是如何来表达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

师总结:小朋友的想象丰富极了,是的,洋娃娃的梦把我们带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之中,瞧![课件展示:流动画面]种子破土而出,花儿含苞欲放,柳树吐出嫩芽,春笋探出脑袋,蒲公英也忙着寻找他们新的家,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结合画面,第二次欣赏)

师:洋娃娃做了这么美丽的梦,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听着音乐,等星星睡了,鸟儿睡了,乘着我们的梦之船起航呢?

(三)歌曲体验,行知相融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但是这幅画有一部分不完整,老师没有画上去,我想让小朋友们听了我放的一首歌以后,来把它补充完整。

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知道这幅画上缺了什么啊?来把它画上去。

2、教师:哦!原来蒲公英也做起了美梦!他梦到了小宝宝变成了伞兵,在天空中飞翔呢!他们边飞边唱起了歌,那欢快的劲儿也感染了老师,我也熬不住了,我也要和他们一起唱。

小朋友如果也熬不住了,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师唱,学生轻声哼唱)

3、教师播放旋律

学生:把上面写有歌词的蒲公英依次贴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lu”哼唱旋律,随旋律模仿蒲公英的动作。

5、跟琴轻唱歌曲,及时纠正难点处。

6、完整演唱全曲,师及时鼓励。

(四)自主合作,创作表现。

1、教师:请小朋友们选择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

自然音乐组,选择老师提供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分组指导

(五)交流总结,情感升华。

1、教师: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

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的孩子,爱做快乐的梦,老师希望每位小朋友都有愉快的梦,并希望你们梦想成真!

2、律动:随歌曲旋律跳着离开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大树妈妈【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2.正确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合作表演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竞赛活动……

养成教育训练点

1.音乐课常规习惯训练。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和演唱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小鸟幸福的笑了。

二、学唱新歌

1.引导学生看歌曲插图

提问: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两只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为大树做过什么?

2.律动练习(小鸟飞)。

3.按节奏读歌词。

4.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5.请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6.分句模唱法解决难点。

7.完整跟师的琴唱歌唱,记忆歌词。

8.师反馈教学效果(强调休止符)。

9.引导学生处理歌曲

大树妈妈轻柔的唱这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

10.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1)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2)邀请各组上台表演(小组成果展示,评出表演奖和创意奖。)

(3)全班表演。

(4)老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四、课堂小结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培养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休止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2、难点:正确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讲故事,创设意境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小鸟幸福的笑了。

2、倾听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谁知道要唱表现妈妈的爱这样的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来唱?

生:抒情优美

师:老师知道孩子们对妈妈有深厚的爱,那么谁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深情?妈妈为你做了什么?

生:做饭很辛苦照顾我……

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我们的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动物妈妈们也给了自己的宝宝无私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树妈妈是怎么做的好吗?

师:请听一首童话歌曲《大树妈妈》,出示课题:《大树妈妈》

二、寓教于乐

(一)学唱歌曲

1、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大树妈妈”

2、学唱歌曲

(1)播放多媒体课件

a、听第一段歌词,想一想:大树妈妈是怎样哄小鸟睡觉的?

b、跟教师朗读第一段歌词,边读边用动作表演

c、听第二段歌词,想一想:大树妈妈是怎么保护小鸟的?

d、跟教师朗读第二段歌词,边读边用动作表演。

(2)随着音乐的旋律哼唱

a、师弹旋律,生模唱歌词

b、解决重难点:

注意休止:个儿高的“个”、摇呀摇的“摇”要唱得短。

注意切分音:拖着那摇篮的“着”要唱长。

c、完整跟老师的琴演唱

师:大树妈妈轻柔的唱这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

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师:我们通过学习歌曲知道了大树是小鸟的妈妈,那么你知道白云的妈妈是谁?

生:蓝天

师:小鸟们的妈妈是谁?小种子的妈妈是谁?小鱼的妈妈是谁?

生:树林大地海洋

师:那么这些植物、动物共同的妈妈是谁?

生:大自然

师:那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和你们共同的妈妈是谁?

生:祖国

师:我们共同的妈妈是祖国,那假如你是白云你的妈妈是蓝天;假如你是小种子你的妈妈是大地;假如你是小鱼你的妈妈是海洋,那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生:妈妈辛苦了我很感谢妈妈谢谢妈妈妈妈我爱你

师:我们的妈妈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希望今天同学们回到家以后能够亲切的对自己的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你们愿意吗?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的家非常美丽,我们共同的妈妈是祖国,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景色宜人,那么你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你想对我们共同的妈妈说什么?(播放多媒体祖国大好河山美景)

生:祖国我爱你我们爱祖国

师:让我们一起大声对我们共同的妈妈说一声:“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妈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3,通过学习歌曲,树立爱护树木,爱护大自然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难点:正确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一百来名学生。三个班基本情况差不多。有优秀的学生也有资质差一点的孩子。三班:于欣桐,汪涵这两名同学特别优秀。接受能力,记忆力,表现力都特别强。把她们的优点发挥起来带动整个班及整个年。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寒冷的冬天将要过去,春天要来临了,我们看大森林里有什么变化?

2.打开大屏幕放映课件(一)。

生;观察并说说

师;春天到了。大森林里小草发芽,鲜花盛开,还有很多动物朋友集在大树身旁享受阳光雨露。那我们也来分享这美好的春天吧。(放音乐并找四名同学上前面表演。)

(二)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小动物们和大树和谐的生活在大森林里,这时又来了一位新成员《小鸟》。大树像妈妈一样呵护着小鸟。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了呢?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师:放第二张幻灯片

生;齐读题目。

师:板书《大树妈妈》

师:放第三张幻灯片

师;用快板形式念歌词。(注意有休止符地方的歌词)

生:跟着读

师: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听一遍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生;(略)

师;请学生跟着录音用《啦啦啦》轻声哼唱歌曲。

生;分句模唱法解决难点。

师:小朋友有几个地方唱得不太好,现在跟着老师的琴声唱这几句。

生;(略)

生;完整跟师的琴唱歌唱,记忆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轻柔)

师:大树妈妈轻柔的唱这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

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放第五张课件)那位小朋友试唱一下歌谱?

生;(略)

师;弹琴,生唱谱。

师;把难点句写在黑板单独公关。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1)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2)邀请各组上台表演(小组成果展示,评出表演奖和创意奖。)

3)全班表演。

(四)学生评价。

你觉得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为什么?那你呢?

三、课堂小结。

师:在大树妈妈的摇篮里,小鸟感到很幸福,如果这时候有人要砍伐大树妈妈,你是小鸟,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生;(略)

师:(放第六张课件让学生看)刚才也茂密的森林,让人们砍没了。小鸟的家也没了。一切都悲凉凄惨。

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爱护大自然,相信在大家的保护下,大树妈妈一定会长得更加茂盛,小鸟们会更加幸福、快乐,让我们和小鸟一起唱起来,跳起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小学音乐《采山》教案三篇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唱歌曲〈采山〉,用轻快的歌声表现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2.通过小组创造,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各类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奥尔夫游戏。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用谈话法导入。

出示一个小姑娘图片,介绍小姑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这个小姑娘特别喜欢到森林里去。你瞧,她挽着小竹篮,她会去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由老师引入课题,解释“采山”,让学生理解采山的含义,板书课题。

2.播放《采山》,让学生视听结合,体会歌曲情绪。

(三)新课教学。

1.学唱歌曲

(1)师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齐读歌词

(3)范唱,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4)跟琴轻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唱、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5)师生接龙,用游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对学生所学进行指导纠正。

2.处理歌曲。

(1)小姑娘在山上采到了那么多的蘑菇、山菜,她的心里真高兴,我们也用听的声音来唱一唱,体会小姑娘的心情,好吗?

(2)为歌曲伴奏。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请学生对他们的演奏作出评价。

(四)编创活动。

1.师生共同编创,学生分别扮演“小姑娘”、“蘑菇”、“小鸟”等角色,分组创编,自编自导,老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展示,并请学生评价。

(五)小结延伸。

小姑娘在山中采山多快乐呀,希望我们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

篇二

教学内容:

唱一唱《采山》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2.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3.能歌曲节奏用乐器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采山》。

2.准确掌握歌曲中的X XX、XX X的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木鱼,手铃,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2/4 1 3 | 5 — | 54 32 | 1 —||

Wu wu wu wu wu wu

三、新授。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没有去爬过山呀?你都在山上看到过哪些美丽的景色呢?今天就请各位同学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采山”,看看我们都能有什么收获?

2. 板书课题:《采山》,学生齐读课题。

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4.师:歌曲里的朋友都在山上采到了些什么?带着老师的问题复听歌曲。(木耳,蘑菇等山菜)模仿小朋友采蘑菇,采木耳的情境动作。

5. 师简介歌曲:采山是根据民歌音调所创作的歌曲,旋律欢快活泼,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们菜山时的愉快心情和获取果实后的喜悦气氛。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悦的情绪学唱歌曲吧!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教唱歌曲。师采用分句教唱,先唱谱2遍再带入歌词教唱2-3遍。最后由学生随琴唱,唱的不熟的地方老师指出并带唱。指出X XX、XX X的节奏,带学生打一遍,找出歌曲里相同的两种节奏。

8.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动画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自由舞蹈。

四.创编与活动

1.师生共同创编,为歌曲编创动作表演歌曲。然后请学生分组演。

2.指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指名学生上台演奏。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采山这首歌曲,你们要向山里的小朋友学习他们热爱劳动的精神,只有通过自己积极的劳动才能收获丰盛的果实。

篇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 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

【教学用具】

电子琴、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

1、师生随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律动

2、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了野外,山坡上长满了大大的蘑菇,大家想不想采蘑菇。

3、师生互动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新授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对比练习,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

先跟教师一起走上山坡吧!(课件出示四分节奏,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到草地上,同学们高兴得又蹦又跳;(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发现蘑菇了,快跑去采吧(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

4、(课件)加上歌词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十六分音符。

3、师:(课件)是的,大山物产丰富,一到收获的时候,山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采摘他们看上的宝贝,他们称这一活动为采山(板书课题)。今天有小朋友真的要去采蘑菇,他们不仅采蘑菇还采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采山》中小朋友的喜悦吧!

二、师生互动、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熟悉曲调)

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情绪怎样? (节奏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

2、学生复听歌曲。(打拍子,在心里跟唱)

3、老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

4、指导学生用“la”随音乐教唱曲调 。

5、填词歌唱:

(1)学生自由读歌词。

(2)老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3)在演唱的时候有些地方需要停顿,你感受到了吗?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共有几处?看谁最聪明?(引导学生学复习八分休止符)

(4)引导学生轻声随音乐填歌词演唱。

(5)歌曲处理: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表情来表现歌曲?让我们就这样来练习唱一唱吧。

(6)师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三、实践体验、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绘画、舞蹈、器乐、创编歌词)

四、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采山》。在学习中我们感受到采山的小朋友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和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学完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学生,在劳动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你们有信心吗?下课!(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愉快的梦音乐教案【三篇】”一文,希望“小学愉快的梦音乐教案【三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音乐教案《送别》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