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 导航 > 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送别》

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那些教案课件的重点在哪里?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得到增强。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中附点音符节奏。

教学重点: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中附点音符节奏。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播放幻灯片

师:看了这组照片,大家有些什么感想呢?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从入学开始,哪位老师为你做了一件事情让你感动呢?你想在今天的课上对这位老师说点什么呢?(小音量播放伴奏音乐)

2.师生交流

(二)学唱歌曲

1.导语

师:老师的爱是深情的爱,是无私的爱,老师为了同学们,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培育着新的一代,那么,在今天的音乐课上你们想不想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爱戴之情呢?

(看歌词,学生完整初听《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2.教师范唱(合着伴奏)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是怎样表达这首歌曲的?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情感?

3.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曲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那么你们能用这种感情朗诵一下歌词吗?

(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三段,副歌部分全班齐读)

4.师: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老师的爱!怀着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我们把歌曲再来完整的听一遍,听的时候嘴巴可以动)

5.跟琴学唱

(1)学唱第一段

师:第一段唱下来,你觉得自己哪里唱错了?哪里和音乐没有合上?

师:你觉得那个地方唱起来有难度呢?我们一起来场一场吧?(难点解决)

随机出示小黑板,解决难点。

(2)师: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

生:稍弱、稍慢的情绪

(3)跟琴学唱第二、三段,引导学生用感激的心情来演唱。

(注意:唱“轻轻”时音量要弱些;唱“呕心”时音量要强一些。)

师:同学们,听到你们对老师的赞美,老师很感动,这是你们对老师工作的鼓励!现在就让我们将这份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通过你们最感人的歌声把它表达出来,好吗?

(播放《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

(三)编创活动,深入体验

1.师: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接下来我们决定举行一个小小音乐会来歌颂我们的老师,分小组用不同方式来表现

2.讲解具体要求

3.学生分小组创编,教师参与其中

4.请学生上台表演(可分为演唱组、舞蹈组、朗诵组、画画组等),同时给予评价

(四)总结归纳,师生再见

师: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回忆过了,老师做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那么你准备这样报答老师对你们的关心呢?我们可以为老师做些什么事?

师:同学们,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寄上一张贺卡,悄悄放上几只橘子,这都是爱的表达方式。其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给予老师的回报。9月10日教师节,把这首歌,送给你的老师,相信他一定会非常激动,非常高兴的!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结束今天这堂课。

【板书设计】无。

fwr816.coM编辑分享

大班音乐教案《老师》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谁的节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教案来.自: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老师老师》


教学目标:

熟记歌词为了能流利唱出来。

学会和老师配合完成这首歌的演唱。

教学准备:《老师老师》歌谱一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孩子们教师节要到了了,你们给幼儿园的所有老师们准备好要表演的节目了吗?

2、那你们好好的想要表演什么节目?没想出来啊!

3、那老师这有首歌,适合教师节表演,我们可以今天学会,明天唱给老师们听行不?

4、老师先给你们示范着唱一遍,你们要仔细的听哦!

5、孩子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们想不想学啊?

6、那我们都听完这首歌是不是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这首歌叫《老师老师》。

7、孩子们我们首先是不要记住歌词,才能把歌流利的唱出来啊!

8、现在老师说一句歌词,你们也要说一句歌词,我们把歌词记住,就能快点的学唱歌了对不?

9、歌词读熟后,我们现在学习和老师一句句的唱,老师唱一句,你们也要跟着唱哦!

10、我们为了音调长得更准,我们反复多次练唱,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纠正幼儿唱的不对的地方。

11、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学了几遍就唱着这么好,我们要继续努力哦!

12、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还有老师唱的部分,我们要学会配合完成。

13、老师现在讲给你们听,那部分是你们唱的,那部分是老师唱的,我们练习配合唱歌。

14、孩子们都听明白了吗?我们来配合唱一唱吧!(重复多次练习配合唱)15、孩子你们配合的已经很好了,要继续努力哦!

16、孩子们下课了要多多的练习哦!

教学结束。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老师老师我爱你》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预设)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谁的节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小学音乐教案:影视音乐


教学内容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2、介绍影视音乐的分类。

3、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

4、巩固练习: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

5、拓展练习: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教师简要介绍。

(2)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教师范唱一遍。

(3)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唱熟歌曲第一段。

(5)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雄》音乐选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声部歌曲的能力。

2.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迎春》《纸风车》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宅门》剧情。

(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教师总结。

3.欣赏《风》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

(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学生谈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首作品?

(6)教师总结。

小学音乐教案:走进音乐世界


教学要求:
1.欣赏并初步理解音乐。
2.理解图形 、 、 、 的含义。能以图标来
与小动物走路、狮王走路、狮王吼叫、吹号进行匹配、认同。
3.试着用打击乐器来帮助幼儿对乐曲的理解。
教学准备:
1.符号总谱,乐器标记,打击乐器(铃鼓、小铃、双响筒、
串铃),录音机,磁带。
2.场地布置:马蹄型。
教学过程 :
1.听音乐,模仿动物动作进教室。
2.引入课题:“刚才我们模仿了动物的动作。现在老师要来请大
家听一段音乐,也是和动物有关的。请你们听一听。”欣赏一
遍音乐。
3.请幼儿说说,听出了有哪些动物?说出了动物后可做些相应
的动作。
4.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5.欣赏第二遍音乐,并用动作表示你听到了些什么?
6.出示标记 、 、 、 请幼儿从中找出与吹
号声、狮王吼叫声、狮王走路、小动物走路声相匹配的标记。
7.出示铃鼓、小铃、双响筒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一下,将打击
乐器与四个标记相匹配。
8.分段欣赏音乐,并随着音乐形象的不同,让幼儿来选择合适
的图标,最后组成一幅完整的总谱。
9.进一步熟悉音乐,边看总谱边用动作来表演吹号、狮王的威
风凛凛及小动物的各种动作,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0.请大家看椅子底下放的是什么乐器?知道自己是表现什么动
物的。
11.看着总谱,听音乐,一起试着用打击乐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
形象。
12.指出不足,提出要求,再来一遍。
13.音乐游戏《小猎人》
结束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一文,希望“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音乐教案《送别》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