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 > 导航 >

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2024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

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准备材料:《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2、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3、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打击乐器4-5件。音乐伴奏带、录音机。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1、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木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

二、认识身体乐器。 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 )也是一件乐器。 1、认识嘴巴乐器。 a、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 b、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2、3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1环节。

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1、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 2、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3、游戏:看指令,选乐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 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

四、亲子同乐。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

查看全文>>>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班里一名幼儿从家带来栗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使孩子对栗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进度,铜碰钟是幼儿要学习和认识的乐器,因此预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细则》中提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依据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好听的叮叮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听辨特定声音叮叮,感知曲式。 2、认识铜碰钟。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栗子、三角铁和圆舞板。 2、物质准备:音乐、小魔棒、魔袋;三角铁、圆舞板各一个;铜碰钟、托盘、栗子若干。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乐器和道具感知叮叮和曲式。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铜碰钟的外形、音色和材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听音乐《慢慢走》,跟老师做动作。 2、感知叮叮。 (1)做游戏:出示魔棒,跟着魔棒一起说叮叮,指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听叮叮的音乐,在音乐叮叮的时候,引导幼儿拍身体的不同的地方。 a段:叮叮拍奏肢体。 b段:扭动身体。 3、认识乐器铜碰钟,并用乐器来感知曲式。 (1)出示魔袋:里面放有三角铁、圆舞板、铜碰钟。 (2)教师分别敲响这i种乐器,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根据乐器的音色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3)幼儿分别说出三角铁、圆舞板两种乐器的名称、材质、演奏方法。 ①认识铜碰钟:介绍乐器的名称铜碰钟。 ②倾听和分辨三角铁和铜碰钟的音色都发出叮叮的声音。 ③探索铜碰钟的材质木质和铜质。 ④探索铜碰钟的演奏方法可以变换各种造型。 (4)用乐器来感知叮叮和曲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歌曲小红帽,能进一步表演歌曲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敏捷速度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听过或已经熟悉歌曲小红帽 2、小红帽的动画音乐 3、郊外的图片,小红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小红帽 1、师: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外婆吗? 2、师:外婆会买好吃的东西给小朋友吃,小红帽也喜欢自己的外婆的,她还带好吃的东西给外婆了,为什么她会带好吃的东西去给外婆啊? 幼:外婆生病了。 3、师:外婆的家住在哪里啊? 幼:住在森林里,住在郊外。 4、老师总结:小红帽的外婆生病了,她去看望她生病的外婆,可是外婆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那里可能会有大灰狼出现,小红帽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我们一起陪她去看她的外婆好吗? 二、请幼儿跟随小红帽的音乐一起唱唱 1、教师扮演小红帽教幼儿唱 2、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小红帽很高兴,她把帽子送给了老师,老师现在就是小红帽了。小朋友,你们能陪我一起去看我的外婆,我很高兴,谢谢你们小朋友,可是我去看外婆的时候,我喜欢边唱歌边去看外婆,你们会唱我的歌吗?请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好不好?我们把好听的歌声也带去给我的外婆好吗?(幼儿跟唱) 三、请幼儿拿着糕点和小红帽一起去看外婆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外婆听了一定好高兴,小朋友我们去看外婆时要注意了,当心附近有大灰狼,如果在路上听到了大灰狼的声音一定要躲起来哦,要躲在大树背后,这样大灰狼就发现不了我们了,等大灰狼走了之后我们再去看外婆。 四、请幼儿游戏 1、请幼儿和小朋友边走边唱去看外婆,唱完或中途出现大灰狼声音,请小朋友躲起来,第一次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不在家,请小朋友再玩一次。 2、期间用各式各样的食物代替原段中的糕点,可以替换着游戏。 五、结束语: 天太晚了,我们早点回去吧,和外婆再见,带着小朋友出活动室。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歌曲小红帽,能进一步表演歌曲 2、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敏捷速度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听过或已经熟悉歌曲小红帽 2、小红帽的动画音乐 3、郊外的图片,小红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小红帽 1、师: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外婆吗? 2、师:外婆会买好吃的东西给小朋友吃,小红帽也喜欢自己的外婆的,她还带好吃的东西给外婆了,为什么她会带好吃的东西去给外婆啊? 幼:外婆生病了。 3、师:外婆的家住在哪里啊? 幼:住在森林里,住在郊外。 4、老师总结:小红帽的外婆生病了,她去看望她生病的外婆,可是外婆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那里可能会有大灰狼出现,小红帽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我们一起陪她去看她的外婆好吗? 二、请幼儿跟随小红帽的音乐一起唱唱 1、教师扮演小红帽教幼儿唱 2、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小红帽很高兴,她把帽子送给了老师,老师现在就是小红帽了。小朋友,你们能陪我一起去看我的外婆,我很高兴,谢谢你们小朋友,可是我去看外婆的时候,我喜欢边唱歌边去看外婆,你们会唱我的歌吗?请小朋友跟我一起唱好不好?我们把好听的歌声也带去给我的外婆好吗?(幼儿跟唱) 三、请幼儿拿着糕点和小红帽一起去看外婆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外婆听了一定好高兴,小朋友我们去看外婆时要注意了,当心附近有大灰狼,如果在路上听到了大灰狼的声音一定要躲起来哦,要躲在大树背后,这样大灰狼就发现不了我们了,等大灰狼走了之后我们再去看外婆。 四、请幼儿游戏 1、请幼儿和小朋友边走边唱去看外婆,唱完或中途出现大灰狼声音,请小朋友躲起来,第一次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不在家,请小朋友再玩一次。 2、期间用各式各样的食物代替原段中的糕点,可以替换着游戏。 五、结束语: 天太晚了,我们早点回去吧,和外婆再见,带着小朋友出活动室。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一、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二、积累幼儿洗澡经验,让幼儿爱上洗澡。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我爱洗澡》、洗澡录像。

2、各类洗澡用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洗澡兴趣。

1、幼儿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跳一跳。

2、热了怎样才会舒服?

3、看一看妈妈是怎么给宝宝洗澡的。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妈妈说:宝宝,该洗澡了! 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盆。嚓嚓嚓,(教案出自:)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扑腾扑腾!宝宝乐得玩起水来了。

二、介绍洗澡的步骤。

娃娃是怎样洗澡的?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教师引导幼儿洗澡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打开水龙头,试试水温。

第二步:用水冲冲身,湿润身体。

第三步:打上肥皂,洗洗身体,洗洗头,搓一搓。 提示:洗澡的时候注意不要让泡泡水流到眼睛里,耳朵里和嘴巴里哦!

第四步:冲干净,用毛巾擦身体,换上干净衣服。

师:洗好之后,还可以抹上香香,这样就更加舒服啦!

三、听音乐表演。

1、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一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 幼儿跟音乐做洗澡,教师观察,及时给予肯定。

2、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用引导语带动幼儿。

3、注意洗澡时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四、跟音乐做律动,并总结。

1、洗澡都会用到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毛巾、浴花、沐浴露、洗头膏、肥皂后老师分别出示实物)

2、为每个小朋友准备礼物。看!是浴花,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洗洗澡吧!

3、表演结束,教师给幼儿抹爽身粉,闻一闻,告诉幼儿香极了。

4、教师总结:天气热了,容易出汗。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朋友都要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孩子。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2.借助看教具演示、表演动作、理解记忆歌词。

3.让孩子体验、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感受、感知相亲相爱。

活动准备:

1.小鸟的指偶。

2. 已学过的鸟飞的动作。

3. 小鸟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结队进入教室,向客人老师问好。

教师:春天到了,脱掉厚厚的外套,春天的天气可真好,暖暖的阳光,宝宝们,我变成了〔师模仿鸟飞,鸟叫〕。

2.引导幼儿观看ppt,认识两只小鸟名字。

教师:宝贝们真聪明,今天除了请来了客人老师,还请来了动物朋友,咱们来一起看看,她们是谁?(播放ppt)

教师:哇,这棵大树上坐着谁呀?〔播放ppt,两只小鸟同时站在树上的时候停止播放。提炼歌词: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

教师:这两只小鸟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有什么颜色的?

教师:黄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教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东,和东东打个招呼,咱们的宝贝儿可真有礼貌。

教师∶下面会发生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看。〔继续播放ppt〕教师:丁丁和东东怎么啦,怎么离开了呢。树妈妈没有了朋友,心里可孤单了,怎么办呢?(叫丁丁和东东回来。)(教案出自:)要不咱们一起帮助小树,把丁丁和东东叫回来吧。(回来吧,丁丁,回来吧,东东)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快乐。

二、幼儿欣赏教师朗诵、演唱歌曲《两只小鸟》。

1.教师:我把丁丁和东东的事情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不过啊,唱歌之前,我要有礼貌的请出我的小鸟朋友和我一起表演,(带纸偶 )看,他们来了,哦哦,等一等,它们要给我说悄悄话,丁丁和东东让我告诉小朋友,它们有些害怕,有一点不好意思,你们能鼓励他们一下吗,谢谢大家,那接下来欣赏我们的表演吧。(钢琴伴奏表演、2遍)

2.教师朗诵歌词。(播放ppt 2遍)

教师:好听吗,丁丁和东东表演得真好,我的表演不仅有唱歌,还有朗诵呢,宝宝们,竖起小耳朵听听哟。

三、.幼儿学唱歌曲《两只小鸟》。

1.教师先表演并轻唱。

教师:嘘,小鸟又回来和我一起表演节目了,接下来请宝贝们欣赏歌曲表演《两只小鸟》。

2.幼儿再跟随老师一起演唱。

师∶宝贝们,丁丁和东东好喜欢你们,刚刚他们悄悄告诉我,希望老师邀请所有小朋友站在你的小椅子前面,和我还有丁丁东东,我们大家一起表演。那起立准备好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的:

1、制作飞行玩具,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2、探究不同纸质和折叠方法对自制飞机飞行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解决建构、制作和试飞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事先练习折叠飞机,并进行试飞比较,发现难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纸张。

2、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飞机折叠步骤》、2~3种不同质地、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引导幼儿在折叠飞机前,先观看教育挂图《飞机折叠步骤图》,关键步骤教师示范与指点。

2、先学第一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然后再学习第二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最后再用同一种质地的长方形纸按不同折法进行折叠,比较哪种折法的飞机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

3、、让折好的幼儿先自由试飞,体验玩和成功乐趣;然后再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探究,做观察记录。

4、引导幼儿发现试飞中的问题,鼓励幼儿通过调整纸张或某处的折叠来解决问题,使飞机飞得平稳、更远。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制小飞机的飞行比赛。

活动延伸:

鼓励和指导幼儿尝试用其它材料制作飞机玩具。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2、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肌肉一拍一拍按要求做动作。 3、随乐模仿小铃铛叮当响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歌曲《小铃铛》。 2、动作建议:附1。 3、小铃铛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小铃铛,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把小铃铛藏在身后,摇动小铃铛,使其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边敲小铃边用节奏语言介绍歌曲。 2、老师边摇动小铃铛边慢速清唱歌曲。 提问:小铃铛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叮当叮当。)老师示范舞蹈动作。(坐位,只做上肢动作。) (1)小铃铛不光会唱歌,它还会跳舞呢,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一会儿告诉老师它都做了哪些动作? (2)现在我变成了一只小钤铛,看看老师是怎么跳舞的。老师边唱歌曲边示范动作。 3、引导幼儿提炼动作,巩固学习。(逐句梳理动作,并集体模仿。) (1)唱'一只小铃铛'时,我做了什么动作? (2)第二句'叮当叮当响'我做了什么动作? (3)第三句'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我又是怎么做的?如果幼儿记不清楚动作了,老师可以再示范一次。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小铃(请1-2名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幼儿。) 5、集体表演:你们想和我一起当小铃铛呢?好,我们一起来! (1) 第一遍集体表演时,坐在椅子上做上肢动作。 (2) 老师示范站位加上下肢后的动作。如:第5-8小节中,上肢动作同上,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摇晃,像不倒翁一样。) (3) 第二遍集体表演时,全体起立加上下肢动作。(可多做几遍。) (4)两位幼儿结伴,面对面站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可多做几遍。)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活动延伸:分组表演,一组幼儿拿一个小铃铛和串铃,边唱歌曲边随节拍伴奏;一组幼儿在中间跳舞。 区角活动:可组织涂色活动--小铃铛。 环境创设:可在班级的窗台上悬挂一些小铃铛,倾听风吹过小铃铛发出的叮当声。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边唱歌边跳舞,感受亲子舞蹈的快乐。

活动材料附 1:动作建议:第1小节:左手斜上举。第2小节:右手斜上举。第3-4小节:双手在头顶合拢。第5-8小节:上肢动作同3、4小节,同时左右摆头,一小节一次,共四次;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

查看全文>>>

一、活动名称:《小麻雀》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大小调的不同音乐情绪。

2、学习三角铁和摇铃的使用方法。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哭脸和笑脸的卡片

小鸟玩偶

三角铁、手摇铃

四、活动过程:

1、热身律动

《hello歌》

2、音感练耳

老鼠按钟(3、5)

a、聆听单音(加上柯尔蒙手势)

5---3---

b、乐器加嗓音

c、辨别高低音:55555(双手举起来)

33333(双手敲地板)

d、再见

3、倾听音乐

导入:出示难过的表情和伤心的表情

今天,娇娇给小朋友带了两个有趣的表情,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个表情有什么不同,(教案出自:)并请小朋友模仿一下这两个表情。

出示小鸟玩偶,讲述故事

教师拿出表情卡纸,幼儿做出相应反应,并听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情绪,并做出相应反应:

微笑卡纸表示开心(音乐为大调)

哭脸卡纸表示难过(音乐为小调)

4、感受音乐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音乐律动

5、表现音乐

主教老师拿难过的表情卡纸,助教老师拿开心的表情卡纸,站在不同的位置,当音乐中出现不同情绪时,(教案出自:)小朋友走到手持相应卡纸的老师身边,用肢体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情绪。

6、综合呈现

教师介绍乐器名称,并示范乐器使用方法

(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将幼儿分成两组(一名老师负责带一组幼儿进行乐器演奏),分发两种不同的乐器

三角铁表示悲伤的情绪(长调)

手摇铃表示开心的情绪(短调)

乐器演奏结束,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助教老师收乐器,助教老师带幼儿进行放松运动

7、再见仪式

《再见歌》

五、活动结束

查看全文>>>

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2024小班简单音乐律动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