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2024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范本

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麻雀》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大小调的不同音乐情绪。

2、学习三角铁和摇铃的使用方法。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哭脸和笑脸的卡片

小鸟玩偶

三角铁、手摇铃

四、活动过程:

1、热身律动

《hello歌》

2、音感练耳

老鼠按钟(3、5)

a、聆听单音(加上柯尔蒙手势)

5---3---

b、乐器加嗓音

c、辨别高低音:55555(双手举起来)

33333(双手敲地板)

d、再见

3、倾听音乐

导入:出示难过的表情和伤心的表情

今天,娇娇给小朋友带了两个有趣的表情,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个表情有什么不同,(教案出自:)并请小朋友模仿一下这两个表情。

出示小鸟玩偶,讲述故事

教师拿出表情卡纸,幼儿做出相应反应,并听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情绪,并做出相应反应:

微笑卡纸表示开心(音乐为大调)

哭脸卡纸表示难过(音乐为小调)

4、感受音乐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音乐律动

5、表现音乐

主教老师拿难过的表情卡纸,助教老师拿开心的表情卡纸,站在不同的位置,当音乐中出现不同情绪时,(教案出自:)小朋友走到手持相应卡纸的老师身边,用肢体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情绪。

6、综合呈现

教师介绍乐器名称,并示范乐器使用方法

(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将幼儿分成两组(一名老师负责带一组幼儿进行乐器演奏),分发两种不同的乐器

三角铁表示悲伤的情绪(长调)

手摇铃表示开心的情绪(短调)

乐器演奏结束,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助教老师收乐器,助教老师带幼儿进行放松运动

7、再见仪式

《再见歌》

五、活动结束

查看全文>>>

◆律动参考动作 小猪在厨房做晚餐:双手交替炒菜状 洒点盐呀加点水呀:双手做撒盐状 满头大汗:双手交替擦汗状 小猪在厨房做晚餐:双手交替炒菜状 手忙脚乱打翻胡椒:快速跺脚 啊湫:手捂嘴做打喷嚏状 一、游戏玩法建议 1、教师示范:使用砂蛋洒盐和水。 2、提示制作披萨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清唱,请幼儿徒手试一试 3、幼儿使用地垫和砂蛋,伴随歌曲进行情景游戏。 4、把制作好的披萨给客人老师尝一尝。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图片1张 幼儿经验准备 1、熟悉音乐《奇怪的小白兔》,会随音乐一路纵队进场。 2、会随音乐《玩具兵进行曲》一路纵队行进取放乐器。 3、吃过披萨,初步了解披萨的制作方法,并了解披萨的各种口味。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趣味性,能随音乐节奏做律动。 2、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初步尝试根据歌词大胆想象小猪做披萨的动作。 3、喜欢跟老师一起参与律动活动,并能将自己制作的披萨与他人分享。

【活动过程】 (一)进场:随音乐《奇怪的小白兔》进场 (二)教学过程: 1、故事引导: 爱丽丝在森林里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洞里。哇,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在美丽的花圃和清凉的喷泉后面有一间小房子,里面有一只喜欢做美食的小猪和在跳舞的胡椒。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它们在干什么 2、歌曲欣赏: (1)全体围坐,欣赏全曲,带领幼儿在膝上拍出节奏。 (2)回顾语词,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歌曲内容。 (3)在教师带领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肢体律动练习。 3、情景游戏: (1)教师示范:使用砂蛋洒盐和水。 (2)提示制作披萨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清唱,请幼儿徒手试一试。 (3)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领取砂蛋。 (4)幼儿使用地垫和砂蛋,伴随歌曲进行情景游戏。 (三)结束活动: l、把制作好的披萨给客人老师尝一尝。 2、跟随音乐《奇怪的小白兔》自然退场。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打喷嚏是孩子们平时都做过的事情,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在游戏的过程中提示幼儿打喷嚏时,要用手捂着嘴来打喷嚏,不然会传染疾病,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保护自己,具有一定的防病意识。 2、引导小胴友在把披萨送给客人老师吃的时候,说一说自己制作的披

查看全文>>>

活动名称:红眼睛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谜,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猜一个小动物的谜语。 (2)师说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3)提问:你怎么知道是小白兔呢?(幼儿说说理由) 2、欣赏儿歌,理解学习 (1)出示角色,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a、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b、儿歌中听到些什么? (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注意:及时纠正幼儿念得不准的字音。 (3)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儿歌的内容。 3、相互讨论,提升情感 (1)小白兔一不高兴就哭,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2)讨论:那么,怎样才能做个懂事的乖宝宝呢? (3)小结: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要说出来,眼泪没有用,嘴巴才有用,这样才是懂事的乖宝宝。

查看全文>>>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歌唱和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指偶一个、点点豆豆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拉大锯〉,小朋友仔细听听,歌曲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儿歌) 二、基础部分 1、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他们去姥姥家干什么了? 幼:看大戏。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 幼:想(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 2、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3、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4、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5、和客人老师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 师:你们想和客人老师做游戏吗? 三、结束部分 送指偶回家。 师:天黑了,我们把指偶送回家里吧!下次再请他们过来玩。

另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不让二妞去。 恩歌曲《点点豆豆》点点豆豆,开花石

查看全文>>>

游戏目标: 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

游戏准备: 鸟妈妈的头饰。

游戏过程: 1、听音乐走路: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 游戏反复数遍。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游戏反复数遍。 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

建议与提示: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

查看全文>>>

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 ― |。

准备:

1.彩色纱巾、音乐。

2.图谱。

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一)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1、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2、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请大家挥挥小手。(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把手放在耳边以示专注倾听。(教案出自:)当咿呀咿呀呦乐句出现时,教师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儿挥手互动,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导幼儿注意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

(二)根据图谱寻找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粉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三)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教师示意幼儿解下纱巾,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在咿呀咿呀呦处挥舞纱巾。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1、教师将纱巾拉直,幼儿模仿。(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的时候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2、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先来试试锯木头?(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被邀请的幼儿模仿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教案出自:)伸展肢体扮演大树,教师调整个别幼儿的站位。)

3、幼儿一一对应地寻找合作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以便每位幼儿都有合作表现的对象。

4、锯木头好辛苦,赶紧拿毛巾擦擦汗吧!(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教师和个别幼儿互动,按节奏给幼儿擦汗。)

三、结束活动

1、木头锯好了,小木匠们出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教师高举纱巾并抖动,以表示莲蓬头,幼儿自然聚集到教师身边。)

2、拿好你的洗澡海绵球,一起来搓搓搓 (幼儿将手中纱巾团成团变成小浴球,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查看全文>>>

我们整理了幼儿园律动教案,并分享给您。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只要老师写的教案课件优秀,也能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不足。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幼儿园律动教案 篇1

幼儿园音乐律动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音乐律动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内容: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展示的课程是选自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班班音乐律动《理发店》。

二、说教材:

首先,该内容形象鲜明突出,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其次,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能够利用已有经验,增强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正如《纲要》所述: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儿童的经验。本活动分2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班儿童能力确定目标如下:

(1)回忆理发时的经历,体验生活中的快乐。

(2)创造表现理发师及顾客理发时的动作和表情。

(3)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习歌曲《理发店》,进行相关经验的谈话。

(2)物质准备:理发所需的各种工具:围布、剪刀、推子、刷子、洗发水、吹风机。

(3)场地准备:将儿童座位摆放成双半圆,以便儿童分组表演。

三、说教学目标

1、与朋友一起分角色进行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2、能根据歌词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与歌词相匹配的动作。

3、在表演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动作,不影响同伴。

四、说教法学法:

1、科学地教——发挥幼师主导作用。

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引导儿童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编一编、学一学、演一演,调动儿童多种感官的参与,为儿童提供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机会。

2、有趣地学——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活动中,运用游戏的形式,通过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动作,使学习活动变得丰富、有趣,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活动准备: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练习节奏 1.请小朋友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2.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巾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演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教师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这一句。(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跳跃,表达高兴的心情。(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四、师幼游戏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2.师幼相互换角色对唱。 3.请几名声音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听了这么久,也学会了,我们来看它们的表演好吗?(当幼儿感到疲劳时,而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在欣赏中得到休息。) 2.小熊请小猴进屋后还可以怎么样招待客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用布偶表演。)

六、集体表演 1.一半幼儿扮小猴,一半幼儿扮小熊边对唱边表演,两个教师也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 2.视幼儿兴趣,鼓励幼儿相互换角色再次表演。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秋天美丽景色的情感和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情感目标)

2、会用肢体动作表现秋叶飞舞飘落的情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能力目标)

3、初步分辨音的不同,并能作出反应。(认知目标)

【活动准备】

1、课件:观察秋天的落叶,知道秋天到了,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都落下来了。

2、小树叶每人二片。

3、用乐器演奏的刮风声音(钢琴刮奏的声音)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秋天的课件。(边看图片,边引导并有节奏的朗诵)

1、提问:小朋友们,刚才那首诗好听吗?

2、师:它有个一好听的名字叫《秋天》,(教案出自:)老师把它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并运用动作表现。

1、教师清唱2边,幼儿倾听。

2、钢琴伴奏2边,幼儿倾听。

3、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跟教师学唱歌曲。

三、学习分辨和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

1、请幼儿猜想:秋叶跳的很欢快时,会是什么样的?

2、钢琴节奏的快慢,来感受风的大小。

3、幼儿听音乐集体表演。

四、《大风和落叶》的游戏。

1、每个孩子带上树叶,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像成一片小树叶,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落叶。

2、钢琴节奏快慢,初步分辨音的不同,并作出反应。

孩子听音乐想象自己是一片落叶,当听见大风声音时赶紧抱在一起。

3、听音乐玩2-3遍。

五、活动结束。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英语教案:hello(小班英语)》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英语活动,尝试用hello/hai/bye bye向他人打招呼。 2、初步感受英语文化。 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手偶。 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 教师进入活动室和幼儿打招呼,hello\ hai. 二、出示手偶和幼儿打招呼。 1、 小朋友们,今天宋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宝宝看看有些谁哦? 2、 dog 和小朋友说hai、 cat和小朋友说hello、rabbit和小朋友说i’m glad to meet you. 三、出示会走路的蜡笔小新。 1、t:今天我还请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s: 蜡笔小新 t:今天小新来到杨山幼儿园小班,它非常高兴,它现在要来找朋友打招呼咯。 3、 蜡笔小新找朋友打招呼 四、教师和幼儿打招呼。 1、 教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hello hello hello hello i’m glad to meet you. 五、幼儿游戏,听音乐和自己的朋友用hello /hai打招呼。 六、dog、 cat、 rabbit分批和幼儿say :bye bye.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2024幼儿园小班英语律动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