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 > 导航 >

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2024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精选

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说课稿(篇一)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歌曲并学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同时明白同类动物相配的道理。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角色表演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课件

2、猫咪 乌龟 公鸡 青蛙等头饰

3、图谱

4、盖头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歌曲,并回答问题?

1、故事中出现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

2、完整听歌曲,听听和老师的故事是一样的么?

二分段倾听歌曲,并学习歌曲中的对话。

1、第一次碰到谁,乌龟、对话内容是什么?

2、第二次碰到谁,公鸡、对话内容是什么?

3、第三次碰到谁,猫咪、对话内容是什么?

4、第四次碰到谁,青蛙、对话内容是什么?

青蛙找到老婆了吗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们把青蛙先生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青蛙小姐好吗?(帮助幼儿巩固歌词)。

三、 节奏演奏

1、寻找身体乐器演奏

师: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兴。高兴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唱一次。

2、(请教师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找出不同的动作)学习青蛙先生的样子找老婆去,

乌龟对话时(拍手)、

公鸡对话时(跺脚)、

猫咪对话时(拍肩膀)、

找到青蛙后(拥抱)。

四、分组进行活动当小动物,以情景剧的形式跟着来做游戏。

带头饰分为乌龟组、公鸡组、猫咪组、青蛙组进行活动。

五、掀盖头游戏,巩固歌曲体验乐趣。

1小青蛙找到老婆要掀盖头,有好多的新娘子,掀好多次的盖头。掀错了以对话的形式告诉青蛙,然后继续进行,一直找到青蛙小姐为止。

2老婆找到啦,喝喜酒去

活动反思: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时,班内大部分幼儿在掌握歌词存在困难,总是记不清歌曲中动物出场的顺序,教师对幼儿的能力估计过高,枯燥,教学效果差,将歌词内容改编成一个情景剧,利用剧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儿对学习新歌的兴趣,帮助幼儿轻松记忆歌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歌词变得形象性,幼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能准确的把握歌词内容。

中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说课稿【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游戏,逐步掌握× 0 × 0 × 0 × 0 、×××× 、 ×× 、× 0的节奏,学会演唱歌曲小青蛙学唱歌”.

2、尝试创编部分歌词,体验演唱不同的象声词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嘴巴)x为张开的嘴巴,0合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多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做做、唱唱、感受歌曲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能在歌曲间奏处做快乐的动作。 2、能大胆表现,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蝴蝶飞、小朋友做游戏的多媒体动画。

活动过程: 一、体验快乐 1、谈话:说说自己快乐的事。 2、做做快乐的动作,唱唱快乐的歌,感知间奏处的节奏和旋律。 (3 3 1 | * * * | 3 3 2 | * * * | 2 3 | 1 | * * * | ) 多快乐(拍手 )多快 乐 多快乐 跺脚 晃手等 3、练声: (3 3 1 | * * * | 3 3 2 | * * * | 2 3 | 1 | * * * | ) 二、感受歌曲 1、听赏感受旋律:让幼儿听听、说说什么地方是多快乐,允许幼儿唱出来。 2、让幼儿在多快乐的地方唱唱做做,进一步感受旋律。 3、出示多媒体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听歌曲旋律表演,老师个别询问幼儿表演的是谁? 三、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2遍,请幼儿在多快乐的地方做动作。 2、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并在多快乐的地方用动作表示出来。 3、幼儿扮演角色边表演边歌唱。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快乐颂

特色活动:快乐颂(音乐欣赏)

活动目的: 1.欣赏摇滚歌曲《快乐颂》,了解摇滚乐的基本特点(歌词简单、重复,曲调热烈、奔放) 2.通过模仿摇滚乐手的演唱,动作及歌手的呼应,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3.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话筒架,话筒各一只,观察有关摇滚乐的图片或者录相。 2.录音机,有关音乐。

教学流程: 1.播放摇滚乐,幼儿自由表现后师问:你们快乐吗? 2.欣赏歌曲录音。 (1)欣赏歌曲,教师提问:他们在快乐的时候说了些什么?(他们数数,从1数到8;他们互相问,回答: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2)重复欣赏歌曲,熟悉歌词主要内容,并知道歌词反复出现的特点。他样总是唱;只要大家一起唱,就很快乐;快乐没什么道理,快乐就是这么容易。 (3)再次欣赏音乐,在问答处,跟着歌曲一起大声回答。 3.欣赏有关录相,并模仿摇滚手的动作 (1)欣赏音乐录相,问:摇滚乐乐队除了唱以外,是怎么表达他们的快乐的?(有的弹吉他,有的打鼓,有的弹电子琴) (2)请幼儿模仿自己喜爱的摇滚乐手的动作并与同伴交流 (3)跟着音乐和电视画面自由模仿摇滚手的动作。 (4)面对观众,跟着音乐大胆地表演,将自己的快乐表现出来。 4.教师扮演摇滚乐手,进行现场表演,幼儿扮演观众,与歌手进行呼应,(幼儿与老师交换角色) 5.小结:今天欣赏了摇滚乐,这是一种快乐,热烈的音乐。

查看全文>>>

活动名称:小画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拟人化儿歌的语言特点和念儿歌的乐趣. 2、认读字词画笔、桌子、衣、。 3、教育幼儿不乱涂乱画,正确掌握画笔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1: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画笔,我想跟你们做朋友。你们的桌子,衣服真漂亮,我想在你们的桌子、衣服上跳舞可以吗? 2、请问为什么不可以?(幼儿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事?出示课件2 2、桌子怎么了?衣服怎么了?是谁把桌子衣服弄脏的?小画笔淘气嘛?(小画笔真淘气,弄脏桌子,弄脏衣) 3、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画笔吗?见到这样的画笔你们会怎样做?(小画笔没人理,人人见了都远离) 4、没人喜欢小画笔,他会怎么样?以后会怎么样?(小画笔知道错,再也不会乱涂抹。) 5、出示儿歌名字,带领幼儿用各种方法学习朗读儿歌。 6、儿歌学得真快,可是有几个比小画笔还淘气的字宝宝不见了,你们看谁跑掉了?出示课件3 7、幼儿依次猜出字宝宝认读,这次字宝宝要和我们做个传卡片的游戏。播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小画笔真的会自己在桌子和衣服上跳舞吗?小画笔真的很委屈,是谁干的呢?对了就是不会用笔的小朋友?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出示课件4(要正确使用画笔,不乱涂乱画才能让我们的桌子、衣服更漂亮、更干净)。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 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铃鼓、图谱。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3、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习默唱(注: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 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

查看全文>>>

活动目的:

1、制作飞行玩具,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2、探究不同纸质和折叠方法对自制飞机飞行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解决建构、制作和试飞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事先练习折叠飞机,并进行试飞比较,发现难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纸张。

2、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飞机折叠步骤》、2~3种不同质地、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引导幼儿在折叠飞机前,先观看教育挂图《飞机折叠步骤图》,关键步骤教师示范与指点。

2、先学第一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然后再学习第二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最后再用同一种质地的长方形纸按不同折法进行折叠,比较哪种折法的飞机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

3、、让折好的幼儿先自由试飞,体验玩和成功乐趣;然后再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探究,做观察记录。

4、引导幼儿发现试飞中的问题,鼓励幼儿通过调整纸张或某处的折叠来解决问题,使飞机飞得平稳、更远。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制小飞机的飞行比赛。

活动延伸:

鼓励和指导幼儿尝试用其它材料制作飞机玩具。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2、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肌肉一拍一拍按要求做动作。 3、随乐模仿小铃铛叮当响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歌曲《小铃铛》。 2、动作建议:附1。 3、小铃铛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小铃铛,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把小铃铛藏在身后,摇动小铃铛,使其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边敲小铃边用节奏语言介绍歌曲。 2、老师边摇动小铃铛边慢速清唱歌曲。 提问:小铃铛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叮当叮当。)老师示范舞蹈动作。(坐位,只做上肢动作。) (1)小铃铛不光会唱歌,它还会跳舞呢,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一会儿告诉老师它都做了哪些动作? (2)现在我变成了一只小钤铛,看看老师是怎么跳舞的。老师边唱歌曲边示范动作。 3、引导幼儿提炼动作,巩固学习。(逐句梳理动作,并集体模仿。) (1)唱'一只小铃铛'时,我做了什么动作? (2)第二句'叮当叮当响'我做了什么动作? (3)第三句'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我又是怎么做的?如果幼儿记不清楚动作了,老师可以再示范一次。 4、谁愿意到前面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小铃(请1-2名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幼儿。) 5、集体表演:你们想和我一起当小铃铛呢?好,我们一起来! (1) 第一遍集体表演时,坐在椅子上做上肢动作。 (2) 老师示范站位加上下肢后的动作。如:第5-8小节中,上肢动作同上,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摇晃,像不倒翁一样。) (3) 第二遍集体表演时,全体起立加上下肢动作。(可多做几遍。) (4)两位幼儿结伴,面对面站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可多做几遍。)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活动延伸:分组表演,一组幼儿拿一个小铃铛和串铃,边唱歌曲边随节拍伴奏;一组幼儿在中间跳舞。 区角活动:可组织涂色活动--小铃铛。 环境创设:可在班级的窗台上悬挂一些小铃铛,倾听风吹过小铃铛发出的叮当声。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边唱歌边跳舞,感受亲子舞蹈的快乐。

活动材料附 1:动作建议:第1小节:左手斜上举。第2小节:右手斜上举。第3-4小节:双手在头顶合拢。第5-8小节:上肢动作同3、4小节,同时左右摆头,一小节一次,共四次;下肢左;右脚分开站立,身体和脚随节拍左右倾斜

查看全文>>>

一、活动名称:《小麻雀》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大小调的不同音乐情绪。

2、学习三角铁和摇铃的使用方法。

3、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哭脸和笑脸的卡片

小鸟玩偶

三角铁、手摇铃

四、活动过程:

1、热身律动

《hello歌》

2、音感练耳

老鼠按钟(3、5)

a、聆听单音(加上柯尔蒙手势)

5---3---

b、乐器加嗓音

c、辨别高低音:55555(双手举起来)

33333(双手敲地板)

d、再见

3、倾听音乐

导入:出示难过的表情和伤心的表情

今天,娇娇给小朋友带了两个有趣的表情,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个表情有什么不同,(教案出自:)并请小朋友模仿一下这两个表情。

出示小鸟玩偶,讲述故事

教师拿出表情卡纸,幼儿做出相应反应,并听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情绪,并做出相应反应:

微笑卡纸表示开心(音乐为大调)

哭脸卡纸表示难过(音乐为小调)

4、感受音乐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音乐律动

5、表现音乐

主教老师拿难过的表情卡纸,助教老师拿开心的表情卡纸,站在不同的位置,当音乐中出现不同情绪时,(教案出自:)小朋友走到手持相应卡纸的老师身边,用肢体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情绪。

6、综合呈现

教师介绍乐器名称,并示范乐器使用方法

(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将幼儿分成两组(一名老师负责带一组幼儿进行乐器演奏),分发两种不同的乐器

三角铁表示悲伤的情绪(长调)

手摇铃表示开心的情绪(短调)

乐器演奏结束,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助教老师收乐器,助教老师带幼儿进行放松运动

7、再见仪式

《再见歌》

五、活动结束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准备材料:《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随着农村的经济的发展,马路宽了,汽车多了,交通也更加方便了,于此同时,也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十字路口和有红绿灯的地方,农村的幼儿不是很熟悉。如何让小班幼儿了解并遵守一些交通规则呢?在平日的教育活动中,我发觉,小班的幼儿很喜爱玩开汽车的游戏,由此,我设计了这节课,不仅幼儿认识了红绿灯,了解了简单的交通规则,同时通过游戏也使幼儿的平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2、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 3、在发展、提高幼儿平衡能力的基础上,延伸绕障碍物行走、爬行等动作技能的训练。

【活动准备】 汽车卡片一张、平衡木、体操垫、障碍物、自制山洞、红绿灯标记、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游戏。(教师出示汽车卡片贴在胸前)在游戏中老师是汽车妈妈,小朋友就做妈妈的小汽车,我们一起去马路上逛一逛,好不好? (二)进入课题幼儿跟着老师开汽车,一起进入活动场地。 马路上人真多,慢慢走。按喇叭,嘟嘟嘟~~~~~~~~ 马路上人不多,跑起来。按喇叭,滴滴滴~~~~~~~~ 1、出示红灯师:小汽车,快停下!(带领幼儿蹲下)师:小汽车,为什么要停下?(引导幼儿发现红灯) 小结:见到红灯要停下来师带领幼儿说:红灯停 2、出示绿灯师:小汽车,开起来!(带领幼儿站起来)师:小汽车,为什么能走了?(引导幼儿发现绿灯)小结:看见绿灯继续开师带领幼儿说:绿灯行 (三)过小桥 1、(来到平衡木)哎呀,小汽车。前面有座小桥,该怎么办呢? (过桥) 2、过桥要注意安全,不能掉进小河里(平衡木两边的体操垫),该怎么过? 规则:双手伸平,背挺直,眼睛看前面,一只脚跟着一只脚往前走。 3、请一名幼儿尝试,纠正错误。 4、大家一起过桥。 教师带头,边走边说规则。 (四)绕障碍 1、(来到障碍物)小汽车,前面的路不太好走呀,都是障碍,该怎么办呢? (绕着走) 2、该怎么过? 规则:从障碍物的面前绕到它的后面,一个一个地绕过去。 3、请一名幼儿尝试,纠正错误。 4、大家一起绕过去。 教师带头,边走边说规则。 (五)钻山洞 1、(来到山洞前)小汽车,前面到山洞了,我们过得去吗?怎样过? (能钻过去) 2、山洞真矮啊,要

查看全文>>>

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

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栏目给大家提供大量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2024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律动教学设计精选范文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到需要写工作计划的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