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去郊游》

幼儿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去郊游》。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如何才能写出好教案课件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去郊游》,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特点,理解音乐的主题。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日月潭风景区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音乐CD、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以去郊游引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特点。
2、教师结合动作,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4、分段欣赏音乐。
(1)请幼儿看图谱说说: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小朋友绕树林拐弯,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小朋友擦汗,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快到了景点,小朋友很高兴?
(2)引导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郊游时绕着树林走、擦汗、快到景点很高兴、摆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2、引导幼儿从空间层次上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设计的造型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
四、拍照结束,幼儿听音乐去下一个景点郊游。

fwR816.cOm同步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买菜》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买菜》。
2、投影仪,空白纸4张。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投影放大幼儿用书《买菜》画面或者本活动附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教师出示图二、图三,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
教师出示图四,帮助幼儿理解装也装不下。
师:出了什么事啦?(教师用幼儿说的内容提炼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
师:我先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们帮我听一听,你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词有没有被我唱进歌里,有没有唱错。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伴奏,听听看,是哪里?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听的时候有两个任务。第一,听我有没有唱错。第二,猜猜图上两种标记分别表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师请幼儿以正常的速度出声学唱歌曲。
师幼共同玩藏图游戏。
教师用白纸盖住图谱中的一种菜,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师:我现在用纸藏住一种菜,考考你们在唱的时候能不能记住。
师:谁也想上来藏菜呀?你准备藏哪一种菜?
师:我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
师:没有图片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4、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策略。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住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减肥记》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体验创编韵律操的快乐。
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拍创编韵律操,用简单的图谱表征基本动作,学习合作表演。
3.有初步的保健意识,养成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图谱、画笔、音乐
1.情境创设:
(1)《再试一次》音乐;板凳舞律动音乐
(2)绘画图谱表及画笔
2.知识经验:幼儿会做板凳舞律动;幼儿接触过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勾画图谱。

活动过程:
1.体验不同性质的音乐,选择适合做韵律操的音乐。
(1)幼儿和配教教师一起表演音乐律动,欢迎唐老鸭。
(2)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帮助唐老鸭选出适合做操的音乐。
2.通过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创编韵律操。
(1)欣赏感受音乐,初步体验音乐欢快的特征,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动作。
(2)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画在图谱上。
(3)分组合作创编,每组整理一套韵律操动作进行表演。
(4)精选幼儿创编的动作,组合一套完整的韵律操,集体表演。
3.尝试配上器械表演韵律操。

延伸活动:
(1)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2)在表演区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装饰,并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金蛇狂舞》


一、活动目标
1、倾听《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并尝试用舞龙游戏的形式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2、在配乐儿歌朗诵的帮助下,学习用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表演。体验B段乐曲的对话应答结构和逐步缩短的乐句结构。
3、在乐队表演时,既要注意与本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与其他组同伴的协调。

二、活动准备
1、观看舞龙的录像以及幼儿用书《金蛇狂舞》,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
2、事先学习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来闹新春,龙灯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来跳狮子舞。一二三,来敲锣。三二一,来打鼓。咚咚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锵乙锵乙咚锵,乙锵乙咚锵。
3、碰铃和圆舞板(数量均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乐曲《金蛇狂舞》,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引出活动内容。
师:前两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有趣的儿歌,师怎么念的?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乐曲《金蛇狂舞》。
师:老师这儿有一首曲子,叫《金蛇狂舞》,你们可以跟着这首曲子的节奏念儿歌。你们仔细听一听,找一找,可以在哪里跟念?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在乐曲的B段处匹配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在B段处边念儿歌边用拍腿的方法感受节奏。
师:你们念的怎么样?这次,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用一下一下拍腿的方式为儿歌打节奏,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并用乐器表现乐曲的B段两队竞赛的热闹场面。
教师引导幼儿分成两队,并将椅子排成两路纵队。
师:现在我们要分成红队和绿队进行舞龙比赛,谁愿意当红队队长?谁愿意当绿队队长?其他小朋友你支持谁,就搬椅子坐在谁的后面。注意两队的人数要平均。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一队说一句的方式念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大家一起念儿歌的,现在分成两队了,可以怎么念?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乐器,并尝试用乐器表现儿歌节奏。
师:下面,我们带着乐器跟着音乐参加舞龙比赛吧!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表现乐曲。
教师引导幼儿在A段处自由表演舞龙的动作。
师:在乐曲的一开始,是两队在做舞龙的动作。我们在电视里看到过哪些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用动作和乐器表现乐曲。
师:现在我们把舞龙的游戏连起来,跟着音乐一起玩一玩。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雪花》


活动设计背景:
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引导幼儿体验小雪花带给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用歌曲、动作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
1、小雪花的图片。
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述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小雪花》。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
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泡茶喽》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尝试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2、体验泡茶、喝茶的快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图谱、泡好的茶。

活动重点:能跟着节奏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活动难点:在圆圈上交换舞伴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这是什么地方?虞山上茶园里的茶叶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茶吧!
2、看,这些都是我们采来的虞山绿茶,想不想泡一杯尝尝?泡茶的时候要用什么呀?
二、分段学习舞蹈动作
1、找朋友: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见面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1)教师邀请客人老师示范舞蹈。
(2)刚才你们看到小茶壶和茶杯是怎么跳舞的?师生共同回忆并学习动作。
(3)、幼儿随音乐两两相对当茶壶和茶杯做动作,提醒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踏步拍手。
2、了解小茶壶和茶杯外形特征
(1)刚才你们谁是茶壶谁是茶杯啊?他们长的一样吗?小茶壶是什么样的,小茶杯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表述。
(3)提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小茶壶和小茶杯呢?怎么变呢?
(4)幼儿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模仿动作。
(5)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教师分别随音乐示范表现小茶壶和茶杯。
(6)教师小结:茶壶:壶把壶盖壶嘴茶杯:伸右手伸左手单腿跪下
(7)幼儿尝试模仿。
3.探索倒茶和接茶动作
(1)教师:小茶壶要给小茶杯倒茶了,我们来看一看下茶壶是怎么倒茶的。教师随音乐示范倒茶和接茶的动作。
(2)幼儿两两合作模仿
(3)提醒幼儿注意小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4)幼儿再次听音乐模仿
三、完整表现音乐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四、加大难度,在圆上交换朋友做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茶壶在内圈,茶杯在外圈。提问:现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还想喝其他茶壶里各种味道的茶,怎么办呢?
2、在圆上教师示范,幼儿尝试交换舞伴的动作。小茶壶听到我说走的时候,你们就前走一步,换一个朋友。
3、幼儿在圆上随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4、交换角色做动作。
五、结束部分:刚才我们一起泡了很多虞山绿茶,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做饼干



一、教师动作建议

音乐A段:
1-4小节,双手用力向下压(做揉面状)4次,拍手2次(做拍面状)、双手向前推(做放进烤箱状)。
5-16小节,重复1-4小节动作3次。
17-20小节,双手在身前自由的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做“撒芝麻”的动作。
21-24小节,重复17-20小节动作

音乐A’段:
25-40小节,重复A段1-16小节动作。

音乐B段:
41-42小节,右手伸出食指从右到左在身前快速滑动(表示一分钟烘烤的时间)。
43-44小节,右手伸出食指从右到左在身前快速滑动(表示两分钟烘烤的时间)。
45-46小节,右手伸出食指从右到左在身前快速滑动(表示三分钟饼干烘烤的时间)。
47-48小节,双手做从烤箱中取出饼干状动作。

音乐B’段:
49-54小节,双手手心向里,向左、右、前三个方向到鼻子处做闻香味状3次。
55-56小节,拍手4次。

结束句:双手在身体两侧慢慢打开,手指抖动,后双手在两侧斜前方打开定住。
◆游戏玩法建议

A和A’段: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把对方想象成一个小面团,可以揉捏身体的各个部分。间奏部分:一人蹲下,一人绕圈给“小面团”撒芝麻,两人交替做。B和B’段:两人牵手做“双层饼干”,听音乐做牵手翻身的游戏,两个乐句一次,结尾乐句停顿摆好造型。等待“糕点师傅”找出色香味最美的“双层饼干”。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把握音乐节奏,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糕点师傅的忙碌与喜悦。
2、感受音乐活泼诙谐的意境,通过“做饼干”、“闻香味”等游戏情境来分辨不同的乐句、乐段,初步了解音乐结构。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牵手翻身”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音乐、厨师帽、夹饼干的钳子。

【活动过程】
1、通过教师的动作引导让幼儿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旋律、节奏。
(l)提问导入:你们吃过饼干吗?吃过什么饼干?那你们做过饼干吗?今天我要当一次糕点师傅,给你们做一次饼干,请你们来尝一尝!
(2)教师随音乐做动作,幼儿欣赏,观察教师是怎么做饼干的,猜测这些动作是什么意思。
(3)放音乐,教师边做动作边解释动作含义。
(4)放音乐,请小朋友来尝试做饼干,教师在这一步骤有意识的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交流。
(5)请一位幼儿当“糕点师傅”,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饼干。并交代清楚“糕点师傅”的任务是在音乐的中间部分给所有的饼干“撒芝麻”。

2、通过幼儿之间的合作感受音乐活泼诙谐的风格。
(1)诸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示范。(揉面、撒芝麻)
(2)自己找好朋友随音乐前半段做一遍,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动作。

3、玩游戏:做双层饼干。
(l)介绍游戏规则,(两个人的头都要从同一个手臂下钻过去,然后再从同一个手臂钻回来。)请一位幼儿和教师一起示范,并在最后一个乐句摆造型,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饼干(动物饼干、字母饼干等等)。
(2)两两牵手,先跟老师一起做,掌握好节奏。
4、选择伙伴,随音乐完整做一遍。
5、创设情境:我来闻闻哪块饼干最香,用个大钳子把他们钳出来送给老师们尝尝。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杀鸡宰鸭》


活动目标:
1、学习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习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活动准备:
1、学会唱歌曲《杀鸡宰鸭》。
2、可事先让幼儿观察家长烧菜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以便在活动中提取动作元素。

活动过程:
1、幼儿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1)教师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创编动作表演的欲望。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歌里唱了一件什么事情?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每小节的动作。
(1)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讨论出创编动作的元素。
师:客人来了,我们请客人吃鸡,要做什么准备呢?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了解烧好鸡汤要做的活动准备。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作元素创编动作。
师:加入你面前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汤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锅盖、打开锅盖、闻香味?你们尝一尝自己烧出来的鸡汤味道怎么样?
3、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记不住动作时怎么办?(帮助幼儿回忆曾经学过的记忆策略。)
师:你有什么帮助自己记忆动作的好办法?
(2)教师提醒幼儿在律动中尝试使用看老师动作提示这一策略。
师:记不住动作时,可以看看老师的动作(模仿做)。
4、教师逐渐减小提示幼儿的动作幅度,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做动作。
师:老师只做少少的动作,你们尽量自己做,实在需要帮助时,再看老师的动作提示。
5、教师请幼儿随音乐有感情地独立表演。
(1)教师鼓励全体幼儿在没有动作提示的情况下,独立地表演动作。
师:这次老师不做示范动作,你们自己会做吗?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表演得更好?(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投入表演。)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去郊游》”一文,希望“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去郊游》”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幼儿大班音乐律动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