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 导航 >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2024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范本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准备工作要做好,精心准备好教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所必须的。教案教学过程就是将基于课本的知识以合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什么教案算是一篇好教案呢?以下的“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主题相关内容,是范文资讯网特意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设计 篇1

一、习作内容:(第五册习作八)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你知道以上诗句各出自哪首诗?你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吗?他们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选择其中你不太明白的两句诗进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写出来。相信通过研究,你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增长不少知识。

二、教学要求:

.认真阅读古诗句,通过搜集资料,仔细研究,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抓住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或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决心研究,学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四、教学准备:

.《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

.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课

(一)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你们想看看吗?

.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思考: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

小结小作者的写法:

(1)先写诗的出处

(作者、朝代、诗题、全诗)

(2)再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点明两句诗对人们的启发或激励作用

(4)假如小作者收集资料充分,还可以写什么?

(诗的写作背景、有关趣闻等)

.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小结:步骤: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研究资料——解决问题——撰写报告

(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请读读下面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列宁的课文,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今天我们又要要学习发生在伟大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自学生字词。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学生畅所欲言。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看课件,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也像你们一样很喜欢灰雀,找出有关句子。 抓住句式“每次……都……”,(可以进行说话练习)“还经常”等词句来理解。 通过上下文理解“仰望”的意思。 4.知道朗读第一段。 5、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重点指导“胸、步、或”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词语。 2、看课件,激发兴趣。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刻舟求剑》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背诵课文。  4.写话练习。用一段话写出在学雷锋活动中做的一件事。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教学难点 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片一张、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学生字,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第八课讲的是古时候称象的故事,你们还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 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  (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

查看全文>>>

荷花

教学

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梳理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

查看全文>>>

【内容简析】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四、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春蚕》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具体记叙了他家解放前养蚕的过程,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着重表现了母亲养蚕的辛劳,歌颂了母亲为子女奉献一切的美德。 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按照两条线索安排材料。 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学习母亲无私奉献的美德。  2、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交流感受。  3、 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指定的字。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教学重点: 了解养春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学准备:  (1) 课文朗读录音。  (2) 搜集有关蚕的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学法讲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 导课。 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应该见过蚕了吧,你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养过蚕吗?见别人养过蚕吗?养蚕容易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老一代文学家巴金写的《春蚕》,从中不仅能知道蚕的生长过程,更能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体会到母亲对孩子那种无私的爱。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解决字词。 1、 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努力读通课文。 2、 同桌互读,正音。 3、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再次正音。 4、 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画出不理解的词,读后注意联系上下文以及字典解决。 5、 指名分段读,思考本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集体交流:(1)本课中词语的意思。(2)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再读课,质疑问难。 边读边画边批,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写出你的问题,你的理解。 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合作解决。 集体交流,并把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以便下节有重点地去学习。 四. 作业 。 1、 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规范地抄写本课中你认为好的词及那些较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掌声》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问疑:  ⒈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 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⒊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⒈请小朋友带到刚才的问题认真的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  ⒉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  ⒊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组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⒋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⒌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⒍读过课文,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⒎理解词语。  ⒏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的正确、流利了。 大家还要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大家学的很好。课后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 三、描红生字  ⒈读准课后要描红的生字。  ⒉播放轻音乐,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  ⒉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⒊班级反馈,指导朗读。 ⑴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晓英的同学,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  ①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地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在。  ②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③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地原因。 ⑵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一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复习9个生字;掌握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能叙说野餐的快乐情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调动情感

1. 快速抢答,认读词语

木棒 葛根粥 煮汤 野餐 凹入 溪水浴 消尖 丰盛 2. 小组比赛,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略读开头,引领全文

1. 轻声读第1、2自然段。

2. 说说野餐的时间、地点、人物心情怎样?

3. 理解“兴奋”,指导朗读

三、重点品读,交流感悟

1.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课文,找出写快乐野餐的段落(第8、9自然段)。

(2)课件再现野餐情境,指名学生叙说。(板书:野餐:篝火、唱歌、品味)

(3)假如你是聪聪家的成员,此时的你有什么感受呢?

(4)同学们认真想想,大家为什么如此快乐?

(5)“丰盛”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来?

(6)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朗读。细细体会这种快乐的感觉。

2.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

(1)这么丰盛的菜,聪聪一家是从哪儿弄来的?(向大自然“买”的)

(2)学生自由读3~7自然段。(3)聪聪一家向大自然“买”了哪些菜?

(4)在“买”菜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5)重点品读:爸爸学水獭叉鱼的情景。

①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出描写爸爸叉鱼的动词“栽、伸、蹬、潜”,课件出示爸爸叉鱼时的一系列动作,学生借助课件体会这些动词的运用,学习具体生动的描写。

②爸爸为什么会有这么敏捷的身手?

③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水獭吗?

④思考: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水獭了?(因毛皮珍贵,水獭遭到人们无节制的捕猎,加上开发建设使水域污染,其数量已很稀少,需加强保护)

(6)回想表达:生活中,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说说当时的情景或自己的感受。(小组内交流)、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燕子》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查看全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2024小学三年级作文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