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社会常识教案 > 导航 >

大班社会常识教案,2024大班社会常识教案

大班社会常识教案

线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3、体验根据线里的秘密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五张海报,记录表,空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比一比 1、刚才我们和曹老师一起讨论了各种绳和线的作用,还找到了自己身上的线的秘密,我发现小朋友们的本领真大。这里啊有几张海报,上面也有很多线,线里也藏着一些秘密。等一下我们分成5组,每组4人,看看在一样的时间里哪一组找出的秘密最多,就能获胜。 2、分组找秘密,并介绍。 3、统计每组找到的秘密数量,评出优胜奖和鼓励奖(获优胜奖的一组得到一面红旗,其他掌声鼓励) 二、画一画 我有一个建议,小朋友们这么棒,我们每个人自己也来设计一张线条画,找出其中的秘密,然后根据找到的秘密编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听,怎么样?(好)那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三、说一说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在线条画里找到了什么秘密呀?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这个秘密编一个故事? (请3位幼儿编故事) 四、延伸活动 我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编故事的,我们可以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你喜欢的人听,让他们也变得和你们一样快乐。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说广告

活动目的: 1、对广告产生兴趣,喜欢设计和说广告。 2、了解广告的基本知识及作用。

活动准备: 录有广告的录音 幼儿事先收集各种广告词

实物:糖果、牙刷、大*班标牌

活动过程: 1、听一段常见广告的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听到什么?我们在哪儿见过? 2、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所知道的广告。 (1)除了刚才的那些广告,你会说哪些广告?(请幼儿学学电视上的广告词) (2)你们知道广告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要做广告?(幼儿讨论) (3)师小结:广告的作用就是宣传自己,让大家都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都来购买、消费。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公益广告。 (1)有一种广告不知小朋友熟不熟悉,其中有句广告词是公德比赛,今天正式开始! (2)这种广告教育我们什么? (3)像这样有教育意义的广告还有哪些? (4)师小结:这种对大家有教育意义的广告叫公益广告。 4、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广告。 (1)除了电视上我们能看到广告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地方看到广告?(幼儿讨论) (2)师小结:报纸、杂志、广告牌、汽车、雨伞、雨衣、传单、t恤、餐巾纸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广告,广告时时刻刻存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5、设计广告、说说广告。 (1)出示糖果、牙刷等,让幼儿通过讨论自由选择形式、语言为它们设计广告词。 (2)为我们大四班也来编一段广告词。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能说话的标志

设计思路: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标志随处可见,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的不同含义,并初步学会运用标志。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周围事物。 2.通过看看,说说,做做,让幼儿了解标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它,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配合进行教育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制作标志的纸、笔等、供幼儿张贴的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提问:这里有些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小结:看到了这些标志,就知道这是哪里了。标志是各种各样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红+,就知道是医院,看见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儿园 3.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标志,并说出你在哪见过?它告所我们什么?(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4.请幼儿说出自己还见过什么标志? 5.请幼儿讨论这些标志应该张贴在什么位置? 6.观看多媒体课件,启发性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这张标志贴在这里合适吗? 7.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每种标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随便乱贴,必须贴在适合的场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请幼儿自由选择标志,到适合的位置进行张贴。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做做,是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张贴标志应选择适合的位置,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标志。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在平时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各种标志。 2.幼儿园需要标志吗?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懒惰虫和勤快人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幽默,诙谐的语句,并愉快的投入活动。 2、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形象的进行表演。 3、在游戏与讨论中了解要做个勤快人。

活动准备: 磁带--《懒惰虫》 情境表演--懒惰虫

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引出懒惰虫的形象。 2、引出儿歌的前半部帧 (1)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分。 (2)提问:你是不是懒惰虫?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我不是懒惰虫。 (3)提问:懒惰虫的手脚、全身是不是真的痛? (4)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分。 3、引出儿歌的后半部分。 (1)讨论:你们不是懒惰虫,那是什么人?为什么?。 (2)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后半部分。 (3)提问:你们会做什么劳动?,讨论后教师与幼儿边表演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的后半部分。 (4)启发幼儿用愉快的情绪表演儿歌后半部分并加入自己劳动的句子。如:我会拖地板、我会拖地板,我经常拖地板。 4、帮助懒惰虫改正缺点,大家一起完整地朗读儿歌《懒惰虫和勤快人》。

附儿歌:懒惰虫和勤快人 你是懒惰虫,你是懒惰虫,你全身都在痛。 你的手也痛,你的脚也痛,你全身都在痛。 我是勤快人,我是勤快人,我全身都是劲。 我的手有劲,我的脚有劲,我天天在劳动。 我会,我会,我经常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爷爷(奶奶)的童年

设计思路: 本活动源自于主题我爱松江中的松江的民俗风情。在寻找有关松江民俗风情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松江传统的小吃,点心和人民的生活习惯,正随着社会的前进,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经历这些变化的人,正是我们的爷爷奶奶们。 恰巧,重阳节又将临近,如何让孩子们真正了解爷爷奶奶的过去,从而发自内心地去关心、敬爱爷爷奶奶,是本次活动重要目的之一。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体会和感受祖辈的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关爱周围人的意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孩子们能主动地去采访爷爷奶奶,聆听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本次活动是幼儿采访后的一次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提高他们对两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的认识,从而发现松江的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活动目标: 1、分享各自采访获得的感受,阅读相关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体验其中的艰难。 2、运用实物比较感知发现两个时代生活条件的不同(吃、穿),初步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

环境和材料创设: 1、带补丁的衣服、黄面粉、蛋糕,绳子、ppt等。 2、幼儿事先采访过爷爷奶奶,并记录

活动流程:分享交流阅读体验比较感知

一、分享交流 1、最近大家都完成了一次采访任务,采访了爷爷奶奶,他们讲了童年的故事,一定有很多收获。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这个标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2、听故事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现在选择伤心(泪流满面)?谁来讲讲自己当初选择的理由。 3、爷爷奶奶讲了什么使你要流泪? a、谁来说说以前的人穿怎样的衣服? 什么叫补丁? 订衣服的布是补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们来看看哪里有补丁?谁来穿穿看?(请一个幼儿上来穿) 当时有件衣服穿已经很好了,穿这样的破衣服一定会别人笑,爷爷为什么还要穿呢? b、说了穿就说一些吃的? 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两份东西比较一下,爷爷吃的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谁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阅读体验 1、我也采访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们猜是谁?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出示ppt观察图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样的苦难同年,你们谁能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学会合作

设计思路: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是社会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必备的要求。合作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发展也是很重要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让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所以我们在幼儿时期就重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是很重要的。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也需要幼儿的主体配合。而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探索合作的方法,并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2.能共同探索,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视频:小电影《合作力量大》 2.三个小推车、梅花桩若干。 3.每桌1张记录表,记号笔人手1支。 4.各种各样合作和不合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感知合作 1.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巧虎的电影,你们想看吗?看的时候要认真,听一听电影的名字叫什么,里边都说了什么! 2.看完提问:电影的名字叫什么?(合作的力量) 3.你在电影里看到合作了吗? 4.谁会合作?(蚂蚁、猫鼬) 5.蚂蚁合作干什么? 6.合作搬又大又重的食物,遇到危险蚂蚁合作搭桥过河 7.巧虎和奇奇合作干什么?一个人搬桌子怎样?(又慢又累)两个人搬桌子呢?(又轻又快) 8.操作体验。我们来试试看。左面一排搬桌子;右面一排搬桌子;你们有什么感觉?四个人一起合作搬桌子。感觉怎样啊? 9.合作可真神奇呀,大家一起合作做事情,就会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而且更容易成功!

二、讨论研究,了解合作 1.幼儿讨论 教师提问:合作这么神奇,到底怎样才是合作呢?合作是什么? 2.教师总结:合作就是2个或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情 3.看图片,幼儿分辨哪些是在合作,哪些不是? 4.教师出示相应图片:一个人做作业、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跳绳、排队洗手、合作脱衣服、合作拉被子、合作跳竹竿、钻轮圈、划船。 5.把是合作的放在一起,不是合作的放在一起。 6.看了这么多画面,你有什么想法?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合作,并了解合作的形式各种各样,生活中处处都在合作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生日联欢会

活动目标: 1、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快乐,了解怎样过生日及生日的意义。 2、通过吹蜡烛、赠送礼物、吃蛋糕、表演等活动,体会为他人过生日的快乐。 3、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与大家共享快乐。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小朋友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一件小礼物。 2、蛋糕、蜡烛、帽子。 3、学说一句祝福的话。 4、音乐磁带、生日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顶小帽子,引起幼儿兴趣。提问: (1)猜猜看,老师要把帽子送给谁?为什么? (2)今天是的生日,他又长大一岁了,让我们一起来为他祝贺生日,一起分享过生日的快乐。 2、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过生日的程序,并引导幼儿按程序开展活动。 (1)点燃蜡烛,大家唱《生日歌》。 (2)教师帮他们插上生日蜡烛,一边插,小朋友一边数,让幼儿知道几岁生日插几根蜡烛。 (3)点燃蜡烛,请过生日的小朋友许个愿。 (4)唱《生日歌》,让生日的小朋友吹蜡烛。 (5)赠送礼物,并用语言祝福过生日的小朋友。 1、小朋友赠送礼物,说一句祝福的话,如:祝生日快乐、祝你天天快乐、身体健康、祝你的朋友越来越多 2、老师赠送礼物,祝福他生日快乐,并对他提出希望,告诉他已经长大一岁了,要更加懂事,争取做个好孩子。 3、过生日的小朋友,讲一讲自己现在的心情和表示感谢的话。 4、分蛋糕,吃蛋糕。 3、表演节目,祝贺生日。 (1)过生日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并邀请好朋友一起表演。 (2)小朋友表演(个人、小组都可以)。 (3)全班跳集体舞。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在老师的指导下,勇敢的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宣传卡,体验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有关环境方面的视频及图片,卡片,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播放环境保护的儿歌。 2.导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1)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呢?可以从空气、水、树木等方面引导幼儿回答。 (2)提问:小朋友们知道6月1日儿童节,那么6月5日是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世界上要确定这样一个节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讨论了保护全世界环境的行动计划,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主要是让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我们人类必须生存的环境。 3.观看视频,教师提问,幼儿讨论。 (1)教师:在环境日到来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幼儿讨论。可建议幼儿为环境保护做一件事,如一人拣一袋垃圾、种一盆花或节约水、粮食等。 (2)教师出示环境保护宣传图片并讲解内容。 (3)教师:看到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幼儿讨论。 (4)有的人不知道这个节日,怎么保护环境?鼓励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办法,引发动手制作宣传卡的欲望。 4.制作宣传卡。引导幼儿写上要说的话,画出被污染或自己心中美丽的环境,把6月5日世界环境日写上。 5.幼儿制作宣传卡,教师个别指导。 6.请幼儿展示宣传卡并讲解,教师在一旁帮助幼儿。 7.儿歌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后告诉父母和周围的人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并且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2.在教室的活动墙上,每个孩子名字后面写上或画上他们所做的保护环境的事情,适当时机进行鼓励,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兵。

查看全文>>>

重点领域:社会、科学

活动方式:分组

预设目标: 1、制作水果拼盘,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制作水果拼盘的乐趣,还体验到与同伴分享水果的乐趣。 2、知道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 3、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水果拼盘实物、毛巾、牙签餐具若干、几盘切碎的水果

活动预设: 一、出示实物水果若干。 师:1、今天,客人,这位小客人呢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几个小朋友闭着眼睛把手伸进去,摸一摸,告诉大家到底是什么礼物。(小朋友回答以后,就拿出礼物,集体回答他摸得对还是错。) 2、逐一拿上小朋友摸到的把礼物,放在桌子上。

二、认识水果,能说出名称,形状和颜色。 1、喜欢这里的哪个礼物?它长得怎么样?什么颜色的? 2、你觉得它象什么?

三、展示水果拼盘实物,了解水果拼盘的做法。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水果,不过今天的水果和我们平时吃的不一样,现在请小朋友们先来看一看。你觉得它看起来象什么?

四、幼儿制作水果拼盘。引导幼儿从颜色、品种、排列三方面制作水果拼盘。

五、请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水果拼盘介绍给同伴,一起分享水果拼盘。知道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 观察记录: (1)小朋友对摸礼物很感兴趣,都能相应地摸出的水果,有个别幼儿提议对水果的颜色进行了分类,如:橙色的水果有桔子和橙子;果皮光滑的水果有苹果、木瓜、雪梨、桔子和橙子从中看得出他们是用心观察了。 (2)小朋友对水果有了一定生活经验,他们都能说出名称,形状和颜色,对水果的形状进行了大胆想象,有的说:杨桃切成一块块象五角星;有的说:桔子瓣象弯弯的月亮 (3)幼儿在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先想好图案,如何搭配。赵海因摆了个太阳花,甘嘉辉摆了个奥运会标志等等,一个个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 (4)尝尝我的水果拼盘,老师我的水果拼盘好吃吗?他们在分享水果拼盘时交流自己的作品,还尝到分享食物的快乐。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图书内容,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理解。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较完整地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3、对上小学充满向往,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重点:仔细观察画面 活动难点:较完整地讲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参观过小学,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小学的生活。 2、物质:绘本ppt、幼儿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我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卫刚上小学一年级,上学的第一天,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卫发生了哪些事? 2、集体观看ppt,理解画面内容。 (1)图一:师:这是什么时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卫在干什么?(举手发言)为什么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发言呢? 小结:谁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图片内容。 (2)图二:师:这是什么时间呢?大卫在干什么?(注意听讲)为什么上课不可以这么做?我们可以怎样提醒大卫呢? 小结:请用完整的话说说。 (3)图三:师:这是在什么地方?大卫在做什么?老师会怎么说?(注意语气)小结:完整讲述。 3、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 师:大卫还发生了许多事,你们自己打开书看一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一页一页翻书,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师幼共同讨论交流。 (1)师幼共同观察,集体交流。 师:大卫在学校里还发生了哪些事情?你能用完整的话讲给我们听吗? (2)感受受到表扬和接纳的快乐。 你的眼里大卫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在老师的眼里大卫是什么样的孩子呢?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大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完整欣赏图书。鼓励幼儿边翻阅边轻声讲述。 6、猜测推想,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师:第二天,大卫上学会怎么做呢?

查看全文>>>

大班社会常识教案

范文资讯网大班社会常识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大班社会常识教案,2024大班社会常识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