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 导航 >

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2024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3、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抽象能力。 4、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身边的百分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复习。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相关知识(ppt出示),请大家看大屏幕: 1、分数既可以表示( )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表示物体的( )。 学生回答: 生1:…… 生2:…… 生3:…… 2、把下列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 = = = = (二)谈话导入,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师:课前老师已让大家去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同学们,你们收集到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吗? 生:收集到了。 师:展示与大家交流交流。 生1:…… 生2:…… 生3:……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百分数”。 师:出示课文第77页的主题图及其他图片。 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6、百分数(一)】 师: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课题“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 生2:…… 生3:…… 师:我把同学们的问题整理一下,主要是:……(教师边说边板书即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什么叫做百分数? 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3、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新知教学  1、出示尝试题(ppt展示)。 (1)什么叫做百分数? (2)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8%读作_________; 75.9%读作_________; 120%读作_________; 400%读作________。  (3)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二写作_________; 百

查看全文>>>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例1、例2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例3、例4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编写意图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材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百分数和小数怎么互化呢?”让学生自己探索,再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

例1教学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教材给出3个小数让学生进行探究,最后呈现出探究的过程,即把3个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其中写出了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过程,如1.4=14/10=140/100,以突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例2教学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教材通过提出问题“怎样把百分数27%、135%化成小数呢?”让学生探索转化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利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并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在例1、例2的基础上,教材安排“做一做”,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让学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进一步掌握互化的简便方法。

这部分内容无论是新知还是“做一做”教材都采取对比编排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例1时,可以先复习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为新知的建构做好准备。然后说明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分数或小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接着让学生独立尝试把例1中的小数化成百分数,再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学生汇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推理过程,即先把小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教学例2,可采用与例1相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再组织汇报、交流。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思考过程:先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

练习“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先做一做,然后着重引导学生对转化的结果

(1)0.97→97%,0.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

2.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银行存钱的本领。

教学重点

1.储蓄知识相关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过年开心吗?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教师:压岁钱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剩下的存入银行,这样做利国利民。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相关储蓄知识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板书: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单。

(1)仔细观察,从这张存单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银行应付我多少利息?应如何计算?

3.出示二年期存单。

(1)这张存单和第一张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有什么疑问?(利率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存期越长,国家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更长期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国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发现表头写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结合表里的数据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2)小组汇报。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关计算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张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帮助张华填写存单。

2.到期后,取钱时能都拿到吗?为什么?

教师介绍:自1999年11月1日起,为了平衡收入,帮助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利率为20%。(进行税收教育)

3.算一算应缴多少税?

4.实际,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三)总结

请你说一说如何计算“利息”?

三、课堂练习

1.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零用钱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

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计算,到明年1月1日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赵华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钱?下列列式正确的是:

(1)800×11.7%

(2)800×1

查看全文>>>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名称百分数的认识 知识点来源□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第四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ppt camtasia studio动画+教师解说 设计思路本节微课是“百分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在解决“派谁去罚点球”的问题中,体会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引入课题“百分数”后,介绍了它的读、写法,并重点讲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及意义; 2.会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3.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我们壆岗小学是以足球为特色的,在一次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罚点球机会,应该派哪名球员去罚点球?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球员的罚球总数与进球数,借机引出百分数。 罚球总数/个进球数/个 淘气2018 奇思107 不马虎2521 二、深度学习,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教师解说,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通过结合生活中常见物品上的百分数进行解释说明。 1, 18÷20= = 7÷10= = 21÷25= = 重点议一议 , , 的含义。它们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及教学读写法。 像 , , 分母是100,并且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但是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18÷20= = =90%,读作:百分之九十 7 ÷10= = 21÷25= = 小结: 像55%,48%…这样的数叫作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根据百分数的数学意义,再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谈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解说,通过解说与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比, 百分数的后面是不可以带单位名称的。 分数: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分数后面可 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 四、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3.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查看全文>>>

预设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掌握求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复习。(1)、(2)题用投影出示,(3)题在小黑板上出示) (1)4是5的几分之几?5是4的几倍? (2)一根钢管长12米,截去8米。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3)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1人板演) 订正时,提问:谁和谁比?谁为单位“1”?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板书: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将复习题中问题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成为例1: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教师启发: 例1和复习题比较,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都没有变,只是表示两数倍数关系的形式从几分之几变为百分之几。同学们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没有变化?(没有)也就是说关于百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和分数应用题相同。那么我们运用解分数应用题思路和方法解答例1。 (3)提问: ①根据这道题的问题,想一想: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怎样计算? ②计算结果应是什么数? (4)请学生说出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120÷160=0.75=75% 答:占六年级人数的75%。 (5)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因此解题方法也是相同的,只是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一班植树40棵,二班植树48棵,二班植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一班植的棵数占二班的百分之几?(1人做在胶片上) 订正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 3.教学例2 (1)出示准备题: 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种子作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棵。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一般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我国从1997年至今。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高速列车已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列车提速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时事中提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读活书、用活书,培养关注时事的兴趣。】

二、过程

师: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

生:从图中知道,原来的列车每时行驶180千米,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我想知道,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生1: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快多了。

生2:我们首先要明白“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这句话的意思。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们可以画图表示现在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师:好,那就自己画图,试试看,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很容易从图中看出,“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意思是指提高的部分相当于原来的50%,是把原来的速度看作单位“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计算速度提高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计算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

生2: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提高的部分是原来的50%,也就是说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原来列车速度的(1+50%),这样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师:说的都对。请同学们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提问: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师:这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数,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要来复习有关知识。 提问:这两道题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一个分率。) 导入新课:由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两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请你们看看下面题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投影)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提问:第一问怎么列式解答? 提问: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做?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几,也表示三好生和年级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投影) (1)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品与产品总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900本,有故事书450本

查看全文>>>

如何更好地掌握写教案的技巧呢?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教案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师写教案时要从实际出发,繁简得当,这里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

本单元学习的分数除法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又一单元的知识

1、在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自我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实践数学,从而激发学习和探究教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提供表现、操作、研究、创造的空间,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会有多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3、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气氛,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探究是感悟的基础。没有探究就没有深刻的感悟。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算法有初步的感悟。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2】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份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纵观本节课教学,成功和失败并存,但我觉得失败更是我宝贵的教学财富。

很多的教者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都是以问题情境引入,或是踢足球,或是打篮球等,由此引入百分

查看全文>>>

学习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89-91页。

学习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思考、比较分析中,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学应用思想。

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感知。

屏幕上出示两杯水,甲杯:温水200克,加糖88克;乙杯:温水300克,加糖96克。

请你想一想哪一杯甜?

(可能多数学生会说甲杯甜。)

师:明明甲杯中只加入72克糖,而乙杯中却放入96克糖,怎么说是甲杯甜呢?

(学生发言)

请学生把比较方法写出来。

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把这几种算法在实物投影上比较一下,哪种方便。

师:在比较时,分母是100的分数确实方便我们进行比较。

补充上面的板书:甲杯:糖是水的;乙杯:糖是水的。

师:还可以用另一种数来表示吗?

学生上前写出36%。

师: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数?怎样读?% 是什么?36%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呢?

可以写成百分数吗?怎样写?

2、交流。

1、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百分数,那么百分数是不是只是在数学书或者习题中出现,生活中有没有百分数呢?老师昨天请大家找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

(1)请二名学生上前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百分数,在哪里找到的,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3、概括。

(1)师:刚才大家研究了许多百分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百分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数呢?

(2)请学生看书第90页,了解到百分数还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同时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

4、比较。

师:百分数是不是就是分数呢?请你想一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商量一下。

出示活动要求:

(1)先自己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内交流时,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并作一定的补充。

学生可能汇报的内容有:

·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

·百分数和分数的读法不同。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作一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而分数没有这种情况。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应用:

屏幕出示(书上第90页的练一练/2)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为什么?

(1)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例在师生、生生交流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2、数学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利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受到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投球的游戏,下面请两个同学(红队和蓝队)上来投球,其他同学心理可以有一个拥护的对象。

第一回:(都是投十个)

问:两个队谁的水平高?为什么?

第二回:(一个同学投十个,一个同学投四个)

问:这回同学们看看是谁的水平高?又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交流(几种结果)。引导出投中数占投球总数的比率,给予表扬。

学生计算。(在这里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师: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求命中率等的一些比率,通常都把他们化成分母是一百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

学生通分。哪个队的水平高?

二、教学新课

刚才我们讲的这些数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那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 百分数意义的探索

(1)下请同学们来看这道题目(出示书上两例题)。

例如:

绿峰林场去年种杨树100棵,成活了98棵;种杉树400棵,成活了380棵;种松树500棵,成活了485棵。

可以算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380/4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485/500。

师:由于这三个分数的分母不同,要比较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就困难一些,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95/1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97/100。

师:说一说每种树成活棵数所占的比率各是多少?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一些?这三个结果表示的都是什么?

又例如: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检验,

查看全文>>>

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范文资讯网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2024百分数的认识优秀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