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 > 导航 >

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2024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

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反思

上周开始班级中流感来袭,看着那一个个空空的位子,作为数学老师的我真是不知所措。上新课吧,这么多学生缺席,上了心里也不踏实。只好“炒冷饭”了。本周四,学生基本上来全了,总算又开始正常地上课了。周四教学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课一开始,我出示了两幅百格图(上有阴影部分),要求学生分别用小数、分数和百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

0.65=65/100=65%

0.7=70/100=70%

借助百格图写数,引入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让学生直观地知道三者可以表示同一个对象,给学生的探索活动搭了一个脚手架,提供了研究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了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本教案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

接着让学生观察两个等式并思考:你从中能发现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吗?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小数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形式。

让学生尝试练习,将0.24,1.4,0.123,3改写成百分数。再次让学生观察这些等式:

0.24=24/100=24%

1.4=140/100=140%

0.123=12.3/100=12.3%

4=400/100=400%

你认为怎样能更快把小数转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接着继续观察百格图的两个等式,你能发现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吗?本来是让学生发现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这一方法。不过由于前面直接方法的经验,学生很快迁移了过来,得出方法: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行了。只好让学生进行验证自己的想法,再出示了方法,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进行练习巩固。

探索活动搭了一个脚手架,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效果很好。本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在选择练习中潜意识渗透了百分数、小数、分数比大小,通过比较,学生能加深它们之间的互化。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的第4-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更加准确把握用百分数表示数量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资源: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什么叫百分数? 2、说出下面百分数的实际意义 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占29%,海洋面积大约占71%。 完成书上练习十九第4题的填空。 3、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启发学生利用比所表示的份数关系进行思考,沟通比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一说题中5%和60%的具体意义。 (2)独立完成书中的填空。 (3)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1)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百分数的实际意义。题目中的百分数有什么特点? (2)讨论: 在这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脂肪含量和最低的呢? 100克黄豆中大约含蛋白质和脂肪各是多少克?其他食物呢? 2、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1)出示示意图,理解图意。 (2)讨论:图中的65%表示什么?还有多少没有完成?如果把已经完成的和没有完成的相加,结果是多少? 3、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1)独自看图填空。 (2)汇报交流,并使学生意识到: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或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 4、讨论练习十九第10题和11题。 (1)第10题,先说出男生占40%是实际意义。 (2)第12题,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情况下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相同,什么情况下不同。 三、全课总结。 教学后记:

查看全文>>>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查看全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

2、了解百分数的意义。

3、会写百分数。

4、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5、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比较、分析、分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出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读法。

1、百分数的引出

师:近年来,我们学生的近视率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媒体出示)

师:这里出现了三个新的数,它们分别读作:百分之十八,百分之四十九,百分之六十四点二,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呢?

2、揭题

生展示他们找到的百分数。

师有选择的板书并小结:看来生活中这样的数确实挺多的。数学上把这样的数,叫百分数。那么什么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怎么写?还有哪些跟百分数有关的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凸显百分数的优点,教学写法

1、比较中凸显百分数的优点

师:大家都在关心我们学生的近视情况,作为老师当然更要关心我们学校同学的近视情况。下面是老师调查的二、三年级的近视情况(出示表格)

年级 总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 近视率

二年级 20 2

三年级 25 3

师:二年级的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多少呢?三年级呢?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好些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可以先在草稿本上写写算算。

学生反馈:可能会出现通分成分母是50的,也可能是100的。

师挑选通分成分母是100的提问:为什么把分母都通分成100呢?(便于比较)

2、教学写法

师:二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0/100,又可以写成二年级近视率是10%。(媒体出示再板书)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在分子10的后面加上百分号。看看我们写百分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百分号的小圆圈写小点)那么三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12/100,可以怎样写呢?生写在草稿本上,指名一生板演。

(三)、百分数意义、 1、指导着说百分数的意义

师:三年级的近视率12%指的是哪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师:也就是说三年级的近视率12%表示?(三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2/100)(板书)

师:那么二年级的近视率10%又表示什么?(二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10/100)(板书)

2、生自主说

师:那么谁能说说我市小学生的近视率18%,中学生的近视率49%,高中生的近视率64.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生反馈说,师选择小学生近视

查看全文>>>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例1、例2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例3、例4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编写意图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材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百分数和小数怎么互化呢?”让学生自己探索,再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

例1教学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教材给出3个小数让学生进行探究,最后呈现出探究的过程,即把3个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其中写出了小数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过程,如1.4=14/10=140/100,以突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例2教学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教材通过提出问题“怎样把百分数27%、135%化成小数呢?”让学生探索转化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利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并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在例1、例2的基础上,教材安排“做一做”,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让学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总结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进一步掌握互化的简便方法。

这部分内容无论是新知还是“做一做”教材都采取对比编排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例1时,可以先复习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为新知的建构做好准备。然后说明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分数或小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接着让学生独立尝试把例1中的小数化成百分数,再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学生汇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推理过程,即先把小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教学例2,可采用与例1相同的形式,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再组织汇报、交流。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思考过程:先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把百分数写成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

练习“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先做一做,然后着重引导学生对转化的结果

(1)0.97→97%,0.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例在师生、生生交流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2、数学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利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受到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来玩一个投球的游戏,下面请两个同学(红队和蓝队)上来投球,其他同学心理可以有一个拥护的对象。

第一回:(都是投十个)

问:两个队谁的水平高?为什么?

第二回:(一个同学投十个,一个同学投四个)

问:这回同学们看看是谁的水平高?又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交流(几种结果)。引导出投中数占投球总数的比率,给予表扬。

学生计算。(在这里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师: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求命中率等的一些比率,通常都把他们化成分母是一百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

学生通分。哪个队的水平高?

二、教学新课

刚才我们讲的这些数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那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 百分数意义的探索

(1)下请同学们来看这道题目(出示书上两例题)。

例如:

绿峰林场去年种杨树100棵,成活了98棵;种杉树400棵,成活了380棵;种松树500棵,成活了485棵。

可以算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380/4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485/500。

师:由于这三个分数的分母不同,要比较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就困难一些,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98/100;

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95/100;

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97/100。

师:说一说每种树成活棵数所占的比率各是多少?哪种树成活的棵数所占的比率大一些?这三个结果表示的都是什么?

又例如: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检验,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

2.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银行存钱的本领。

教学重点

1.储蓄知识相关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过年开心吗?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教师:压岁钱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剩下的存入银行,这样做利国利民。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相关储蓄知识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板书: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单。

(1)仔细观察,从这张存单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银行应付我多少利息?应如何计算?

3.出示二年期存单。

(1)这张存单和第一张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有什么疑问?(利率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存期越长,国家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更长期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国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发现表头写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结合表里的数据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2)小组汇报。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关计算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张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帮助张华填写存单。

2.到期后,取钱时能都拿到吗?为什么?

教师介绍:自1999年11月1日起,为了平衡收入,帮助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利率为20%。(进行税收教育)

3.算一算应缴多少税?

4.实际,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三)总结

请你说一说如何计算“利息”?

三、课堂练习

1.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零用钱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

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计算,到明年1月1日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赵华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钱?下列列式正确的是:

(1)800×11.7%

(2)800×1

查看全文>>>

学习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89-91页。

学习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思考、比较分析中,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学应用思想。

3、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感知。

屏幕上出示两杯水,甲杯:温水200克,加糖88克;乙杯:温水300克,加糖96克。

请你想一想哪一杯甜?

(可能多数学生会说甲杯甜。)

师:明明甲杯中只加入72克糖,而乙杯中却放入96克糖,怎么说是甲杯甜呢?

(学生发言)

请学生把比较方法写出来。

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把这几种算法在实物投影上比较一下,哪种方便。

师:在比较时,分母是100的分数确实方便我们进行比较。

补充上面的板书:甲杯:糖是水的;乙杯:糖是水的。

师:还可以用另一种数来表示吗?

学生上前写出36%。

师: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数?怎样读?% 是什么?36%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呢?

可以写成百分数吗?怎样写?

2、交流。

1、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百分数,那么百分数是不是只是在数学书或者习题中出现,生活中有没有百分数呢?老师昨天请大家找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

(1)请二名学生上前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百分数,在哪里找到的,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3、概括。

(1)师:刚才大家研究了许多百分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百分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数呢?

(2)请学生看书第90页,了解到百分数还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同时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

4、比较。

师:百分数是不是就是分数呢?请你想一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商量一下。

出示活动要求:

(1)先自己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内交流时,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并作一定的补充。

学生可能汇报的内容有:

·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

·百分数和分数的读法不同。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作一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而分数没有这种情况。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应用:

屏幕出示(书上第90页的练一练/2)

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为什么?

(1)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

查看全文>>>

预设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掌握求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复习。(1)、(2)题用投影出示,(3)题在小黑板上出示) (1)4是5的几分之几?5是4的几倍? (2)一根钢管长12米,截去8米。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3)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1人板演) 订正时,提问:谁和谁比?谁为单位“1”?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板书: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将复习题中问题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成为例1:五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教师启发: 例1和复习题比较,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都没有变,只是表示两数倍数关系的形式从几分之几变为百分之几。同学们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没有变化?(没有)也就是说关于百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和分数应用题相同。那么我们运用解分数应用题思路和方法解答例1。 (3)提问: ①根据这道题的问题,想一想: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怎样计算? ②计算结果应是什么数? (4)请学生说出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120÷160=0.75=75% 答:占六年级人数的75%。 (5)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因此解题方法也是相同的,只是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一班植树40棵,二班植树48棵,二班植的棵数占一班的百分之几?一班植的棵数占二班的百分之几?(1人做在胶片上) 订正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 3.教学例2 (1)出示准备题: 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种子作发芽试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棵。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一般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我国从1997年至今。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提速,高速列车已经步入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列车提速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时事中提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读活书、用活书,培养关注时事的兴趣。】

二、过程

师: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情境图)

生:从图中知道,原来的列车每时行驶180千米,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我想知道,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现在的高速列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生1: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快多了。

生2:我们首先要明白“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这句话的意思。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们可以画图表示现在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师:好,那就自己画图,试试看,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很容易从图中看出,“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意思是指提高的部分相当于原来的50%,是把原来的速度看作单位“1”,这样我们就可以先计算速度提高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计算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

生2: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提高的部分是原来的50%,也就是说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原来列车速度的(1+50%),这样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师:说的都对。请同学们

查看全文>>>

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

范文资讯网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2024百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