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纲 > 导航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亿以上数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纲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亿以上数的认识。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亿以上数的认识,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例2(教材第21——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
2.进一步理解、掌握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推理、探究、归纳出一以上数的读写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复习
练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及方法。
练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及方法。
补充数位顺序表。
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亿大的数。
大家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们不好好保护它,很多年之后人类就无法生存在地球上了。
(1)据统计,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00000000人。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呼喊:“我快背不动了!”
(2)我国有广阔的海域,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据2001年统计,我国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达400305000000元。其中,沿海旅游业已成为海洋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产值约为10040002000元。
3、请你们试读出上面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呢?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
(1)回顾读数步骤。
(2)把70000000000分级。
标出级数。亿级 万级 个级
引导学生一级一级的读数。 70000000000 读作:七十亿
(3)学生读第(2)题中的两个数。
400305000000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10040002000读作: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4)这几个数的读法与“复习”中的一组数的读法相比,你发现这几个数的读法有什么规律?
归纳亿以上数的读法:读亿以上的数时,只要把“亿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就行了。
2、即时练习
(1)读出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提问:那些零读,那些零不读?
(2)练习三第1题。
3、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
(1)教学例2。
①板书:三亿 三十亿九千万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②请学生根据上面各数的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这几个数。
察计数器,看你播出的这个数是个几位数,并尝试写出这个数。
三亿 写作 300000000 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309000000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700300200000
④ 说说亿以上的数是怎样写的。
按照亿以内数的写法来写亿以上的数。借助数位表,画出分级线,确定数的数位,对齐各个数位上的数写出相应数字。写数时仍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自主写数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练习三第6题。
四、巩固应用
1、课本练习三第2题。
2、课本练习三第4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课本练习三第3、5题。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亿以上数的读法:
1、先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亿以上数的写法法则: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
位上写0.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改写(教科书第20页例3,21页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
2、理解、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确地改写。
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交流优化写法,正确改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整亿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略写。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20000000 581200000
(1)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的改写结果。
(2)你是怎样改写的?这样改写,原数的大小变了吗?
引导回顾:
①先找准“万”位。
②看千位上的数,以五为准,按照“四舍五入”原则改写。
③注意“≈”号的使用。
④最后添上“万”字。
二、探究新知
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
1、出示例3:(1)200000000=亿
①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归纳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相类似。
练习:1000000000=亿530500000000=亿
小结:改写整亿数,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2)完成20页做一做第3题。
2、学习例4
1034500000≈亿
①学生尝试改写。
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为什么要用“≈”
3、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
(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
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展示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1页的“做一做”。
2、自主设计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11、12页。
六、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改写
整亿数的改写: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
(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fwR816.CoM阅读延伸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对照数位顺序,安排了3个亿以上的数让学生试读,先出整亿的数,使学生看出只需按照各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然后出个级、万级不都是0的数,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 的数的读法。然后由学生自己探索读数的规律,进而进行练习巩固。

本课有两个大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的是二、三教学环节重复运用,即亿以上数的写法用同读法进行教学的。

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考题。最后是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评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片段:1、师出示数据: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5347 5067 5006 5070 5500

学生自由读----读给同桌听一听

2.师: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3.师: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生1:我知道这里有很多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生2:我还知道这些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百、千。

生3:我还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师:还能想到什么?

生4:我看到5030,就想到了它是由5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4、师:同学们真棒,看着这些数,想到了那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啊,我们要带着这些知识去认识一下这些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5、师:看到这些数,你后什么想法?

生1:这些数很大。

生2:这些数又很多数位。

……

6、师:对这些数,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课后反思: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乙级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万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数,力图用“读一读”、和“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这两个步骤,唤醒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已有认知和学习经验,为下一步“迁移”工作做好铺垫。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又用一个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迁移”这一方法进行了及时点拨,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的同时,学习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的产生


数的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2、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数。

3、通过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数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数位顺序表和亿上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拨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复习 5′ 一、要求同学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二、投影出示:

1、10个亿( );10个十亿是( )十个百亿是( )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三、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7690000、7002000 一、学生口答:个、十、百、千。

二、多名学生口答:

1、十亿、百亿、千亿

2、是十。

三、一名学生读数,另一名学生写“读作……”

新授 10′ 一、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提出要求:在拨数器上一千万一千万地拨,一直拨到九千万。

问:九千加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板书:亿)

在拨数器上一亿一亿地拨珠,一直拨到九亿。

问:九亿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怎么办?(板书:十亿)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百亿、千万亿。)

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指出: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二、学生按要求拨珠九千万。

是一亿,千万位满十向亿位进一。

学生按要求拨珠九亿。

是十亿,亿位满十向十亿位进一。

学生认识计数单位。

亿以内数的读法 10′ 一、教学例1

1、要求学生在拨数器上拨出六十一亿

引导学生先按个级的方法读六十一,再在后面加个“亿”字。

2、要求学生在拨数器上拨出一百亿四千万二千并按刚才的方法读出这个数。

3、要求学生读出“做一做”中的练习题中的数。

4、小结:亿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学生拨出六十一亿

学生读出六十一亿。

2、学生读出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3、学生读数并相互纠正。

4、归纳:

同:亿级数要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异:亿级数要在后面加一个“亿”字。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教学难点:
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
3×2 14+6 36÷3 15×6 210÷21 1354×367
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同学们知道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方法。
(1)多媒体出示: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计数。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2)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
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屏幕直接出示)
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
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几百年来,算盘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泛。就是在当代,算盘仍以它特有的功能,与现代的计算器并肩作战。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①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现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一致公认,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②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竟是中国的算盘。
③中国乃至世界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厘米,宽则为26厘米,共有117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待他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之后,以赞美的口气说:现在流行于世的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可以跟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写出算盘上的数(24页)。
三、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
②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
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①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②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一起学习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认识了一些计算工具,你有什么想法?
六、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计算器: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
2.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下习题。
(1)说说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
3090000 506700 45000000
(2)读一读。
3050000 76000500
(3)写一写。
一千零六万 五百三十万零六百
2.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题3文字及图片。
(1)引导学生读题。
(2)说一说题中有哪些比亿还大的数?
2.认识亿以上的数。
提问:二亿、二十一亿、八百一十四亿各是多少?
(1)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数器一边拨数,一边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让学生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有多少个亿,再照样子填一填。
二亿是2个亿
二十一亿是( )个亿
八百一十四亿是( )个亿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
3.整亿数的写法。
(1)观察整亿数的特点:说说上面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三个数都是整亿数,它们的万级和个级上的数字都是0。
(2)师生共同完成二亿的写法。
二亿 写作:200000000
(3)学生尝试写出二十一亿和八百一十四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4)小结整亿数的写法。
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
4.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学生填写的数位顺序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出示数位顺序表)
(2)观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明确: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数的意义、整亿数的读法练习,先让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2题。
(1)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2)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一亿、一百五十亿、十亿”各是几位数。
(3)学生独立写数,组织交流订正。
3.自学“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上数表示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2.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上数所表示的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甲、乙、丙三地人口数:
甲地人口为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人。
乙地人口为五十五万二千三百人。
丙地人口为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人。
写出横线上的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独立写数,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2.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亿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除了整亿数之外,还有许多比亿大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亿以上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题4文字及图片。
让学生读一读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理解数的组成。
(1)提问:这两个数含有哪几级?
明确:这两个数都含有亿级和万级。
(2)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后得出:8个亿和9000个万合起来是八亿九千万;35个亿和2000个万合起来是三十五亿二千万。
3.交流亿以上数的读法。
(1)提问:我们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学生汇报: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2)追问:如果一个数同时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呢?
组织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这样的数还是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来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3)即时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30560000000、4750030500。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4.探讨亿以上数的写法。
(1)复习整理数位顺序表。
提问: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哪几级?每级包括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数位顺序表。
(2)结合数位顺序表写数。
出示例4的两个数,提问:你能写出这两个数吗?
学生尝试写数,组织交流,可以在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
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八亿九千万写作:890000000
三十五亿二千万写作:3520000000
(3)小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写数时,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算盘图,说出每个数各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组成,再进行写一写、读一读。
2.交流讨论:在这两个数中,亿级上的数有什么不同?万级呢?
交流汇报:第一个数亿级上的数是105,万级上的数是3000;第二个数亿级上的数是150,万级上的数是300。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练习三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进率的相关知识,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和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
5060000000 3700800700
2.读出下面各数。
1085300000 7021000320
3.写出下面各数。
八亿五千一百六十万五千
四十二亿五千四百万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亿以上数的认识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大数的认识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回顾、整理有关数位顺序表、分级、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知识,再独立完成填空并汇报。
(2)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5题。
这道题是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通过对数的组成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大数所表示的意义。
(3)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6题。
题目中每个数都含有数字“9”,但它所在的数位不同,因此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连线,再交流这样连线的理由是什么。
(4)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9题。
这道题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感受1亿到底有多大。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出1亿里面有多少个100万,也就是有多少个6吨,所以合适的答案应是600吨。
三、综合练习
多位数的读、写练习。
完成教材第18~19页“练习三”第2、3、4、7、8题。
1.第2题:
在读数之前要先找出位,主要是结合数位顺序表来进行读数。
2.第3题:
让学生感受个级、万级、亿级数在读法和写法上的联系和区别。
3.第4题:
在读数之前要先思考各数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组成,主要采用分级读数法来读数。
4.第7、8题:
在读、写数的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四、反思总结
1.巩固知识。
(1)在读、写大数时要注意什么?
(2)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
2.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亿以上数的认识”一文,希望“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亿以上数的认识”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纲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