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 > 导航 >

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2024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

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

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以下是范文资讯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9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

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一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 3+6=9 9-3=6 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一说然后摆出算式:5+4=9 4+5=9 9-5=4 9-4=5

四、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xx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加减法教案:10以内加减法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 查看全文>>>

班数学活动:玩具超市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 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拼图会编出相关的题目,在列式中复习6以内的加减法。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运算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操作练习纸,铅笔等

活动指导:

1、幼儿一起观看课件,请幼儿说说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有什么不同?

2、幼儿一一观看每种小动物的幻灯片,说一说它有那些图形组成的。

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请幼儿根据图形的个数编出相关的4道题目。(巩固三数四题法)。

3、幼儿继续观看课件,根据幻灯片的图片编出合适的应用题,并请幼儿根据应用题列出式题回答题目。

4、做游戏,让孩子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5、老师请幼儿根据课件列出相关的算术题,进一步巩固6以内加减法。

6、幼儿完成练习,做6的相关的加减法。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体验加减法运算的乐趣。 2、学习4的加减法。 3、能熟练地完成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入室。 1、教师引导语:今天邹老师要开着小汽车搭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请跟随我来吧。 2、瞧瞧,我们来到哪里了?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说出:农场。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农场。

二、学习4的加法。 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进入马棚,幼儿观看动画,引导幼儿列出相关算式题:1+3=4,教师引导幼儿看算式,交换其中两个数,得数不会变,还可以怎么列算式?3+1=4,教师告诉幼儿,交换前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的得数不变,这种方法叫加法交换律。 2、播放课件,带领幼儿继续往前走,来到奶牛栏,幼儿观看动画,引导幼儿列出相关算式题:2+2=4,

三、学习4的减法 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来到羊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1=。 2、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鸡舍,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2=2. 3、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猪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3=1.

四、游戏给动物喂食,复习4以内的加减运算。 1、播放课件,因为农场里太多动物了,饲养员实在忙不过来,请我们帮他给动物们喂食,你们愿意么?请幼儿观察画面,并说出有哪些动物需要喂食,它们是吃什么食物的? 2、游戏规则:根据动物要吃的食物,给动物喂食,没种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题,只要把算式题算出来,可以给所需要的动物喂食了。

五、送动物们回家,复习4的加减运算。 播放课件,天晚了,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帮饲养员把动物们送回家吧。幼儿观看图画,每个动物的家都有一把锁,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把动物身上的密码解开了,动物们就可以回家了。

六、结束活动: 天快黑了,我们也要结束一天的农场生活了,开着我们的小汽车回家吧!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萌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提高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孙悟空图片;实物:1颗大星星,7颗小星星;一棵树(苹果树上2个大苹果,6个小苹果);1/2/3/4/5/6/7/8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小游戏,复习8的组成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8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7。(打五的手势)合:1和7合起来就是8。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孙悟空出现,激发幼儿兴趣。 师:《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呀? 幼儿:孙悟空、猪八戒师:瞧,谁来了?(出示孙悟空图片)幼儿:孙悟空。 师:今天孙悟空要和我们小朋友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本领大。 2.孙悟空变戏法师:我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们看,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说变,变出了许多星星(一颗大星星,7颗小星星)请小朋友看一看,一共有几颗星星?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请说出算式。 幼儿回答,教师将算式贴到黑板上。我们知道加法有一个交换律,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 师:现在我把8颗星星送给xxx小朋友1颗,还有几颗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1=7。 师:这次我送7颗给xxx小朋友,还剩几朵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7=1。 师:孙悟空说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这么多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变出一棵苹果树(揭开背景图苹果树上2大苹果,6个小苹果),教法同上师:后来掉下来2个,树上还剩几个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2=6。 师:如果掉下来6个,还剩几个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6=2。 师:孙悟空说我变了两次戏法都没难倒小朋友,看来我们小朋友确实很聪明! 三、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片,上面标有1到8的数字,看飘过来的白云是多少,与那个小朋友的卡片相一致,让我们乘着白云出游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根据实物及图片口编加减应用题,学习7的加减。 2、学习用清楚的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活动准备】 1、背景图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猫各7个,1--7的数字2组,算术符号+、-、=。 2、幼儿操作材料: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和加减。 1、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规则:教师出示不同的算术题(如:3+2=?)问: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3+2=5,你的火车5点开。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2、出示数字7,复习7的组成。 请个别幼儿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出7的组成。( ) 二、口编应用题,学习7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这时教师又在图上贴上两只小兔,请幼儿根据图和老师刚才的操作,用三句话描述图意。 请幼儿用加法算术来表示图意(5+2=7) 幼儿认读算式题,鼓励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二,引导幼儿观察: 图上显示游乐园里有7只小猫在游戏,这时老师从中拿走3只小猫,请幼儿看图并结合老师刚才的操作,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7-3=4)。 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儿操作活动。 1、纸、笔人手一份,幼儿根据图意列出7的加减算式题。 2、检查幼儿作业,一起讲评。

查看全文>>>

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

范文资讯网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2024十以内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