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 导航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带给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2。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教师:有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明明,上网查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出示例2主题图。
教师:你们知道是一条怎样的信息吗?
学生:明明查到了2001年某地退耕还林401535公顷,2002年达2039800公顷。
教师:如果你是明明,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提出问题吗?思考以后,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先交流交流。
同桌互动。
教师:谁来发表想法?
学生1:两年一共退耕还林大约多少公顷?
学生2:2002年退耕还林比2001年大约多多少公顷?
教师:能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列式计算吗?
学生:能,算式分别是2039800+401535和2039800-401535。
(教师板书算式)
二、引导释疑,探究方法
教师:刚才有个同学的提问中用到了“大约”二字,在这里你为什么要使用“大约”呢?
学生1:因为这道题的数目太大,计算会比较麻烦,我用“大约”的意思就是希望对结果进行大概的计算,不要求很精确。
学生2:我认为他用“大约”就是要我们对结果进行估算。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这些较大数目加减法的计算结果要求不是那么精确,可以对它进行估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039800-401535”为例,能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四人一组,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小组探究。
教师:谁来汇报汇报?
学生1:我用“四舍五入”法,把2039800看作204万,把401535看作 40万,再用 204万一40万,结果大约就是 164万。
学生2: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我把2039800看作200万,把401535仍然看作40万,200万-40万,结果大约就是160万。
教师小结:真是聪明的孩子,敢于思考,并且善于思考。大家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我们通常就是把两个数看作整万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1.教师:掌握了估算方法,能很快估算出2039800+401535的结果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 200万+40万,结果大约是 240万。
2. 完成第35页的课堂活动。
[点评:例题以退耕还林中的数学问题为题材,体现了内容的现实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的发展。通过儿童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情境呈现信息,有利于让学生对例题的学习产生亲近感。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以求近似数、整十整百数加减法口算为认知基础,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步]
完成练习六第3~6题。
(本案例由王丹提供)

fwr816.cOM展读推荐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2。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教师:有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明明,上网查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出示例2主题图。
教师:你们知道是一条怎样的信息吗?
学生:明明查到了2001年某地退耕还林401535公顷,2002年达2039800公顷。
教师:如果你是明明,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提出问题吗?思考以后,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先交流交流。
同桌互动。
教师:谁来发表想法?
学生1:两年一共退耕还林大约多少公顷?
学生2:2002年退耕还林比2001年大约多多少公顷?
教师:能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列式计算吗?
学生:能,算式分别是2039800+401535和2039800-401535。
(教师板书算式)
二、引导释疑,探究方法
教师:刚才有个同学的提问中用到了“大约”二字,在这里你为什么要使用“大约”呢?
学生1:因为这道题的数目太大,计算会比较麻烦,我用“大约”的意思就是希望对结果进行大概的计算,不要求很精确。
学生2:我认为他用“大约”就是要我们对结果进行估算。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这些较大数目加减法的计算结果要求不是那么精确,可以对它进行估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039800-401535”为例,能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四人一组,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小组探究。
教师:谁来汇报汇报?
学生1:我用“四舍五入”法,把2039800看作204万,把401535看作 40万,再用 204万一40万,结果大约就是 164万。
学生2: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我把2039800看作200万,把401535仍然看作40万,200万-40万,结果大约就是160万。
教师小结:真是聪明的孩子,敢于思考,并且善于思考。大家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我们通常就是把两个数看作整万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1.教师:掌握了估算方法,能很快估算出2039800+401535的结果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 200万+40万,结果大约是 240万。
2. 完成第35页的课堂活动。
[点评:例题以退耕还林中的数学问题为题材,体现了内容的现实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的发展。通过儿童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情境呈现信息,有利于让学生对例题的学习产生亲近感。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以求近似数、整十整百数加减法口算为认知基础,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步]
完成练习六第3~6题。
(本案例由王丹提供)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多位数的加减法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学们看,农民伯伯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的金秋。
(多媒体出示金秋的收割画面)
教师:丰收的喜悦已经让农民伯伯们忘记了收割的疲惫,他们兴冲冲地将刚收割下来的粮食运到了粮库,准备卖个好价钱。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我知道了星光村今年卖稻谷大约260000 kg,柑树村今年卖稻谷大约320000 kg。
学生2: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教师: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1: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2:柑树村比星光村多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3:他们俩只是问法不同而已,实际上算法是相同的。另一个村的稻谷产量是多少千克?
……
教师:聪明的孩子们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用到多位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先从简单的入手,一起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板书课题)
[点评:创设了农民丰收送粮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感受多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巧妙引入课题。]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学生: 260000+ 320000 =?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多位数加法的结果吗?
学生:能。教师:谁来说说看?
学生:260000+ 320000 = 580000。(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报出答案呢?你们是怎么口算的?在4人小组里先说一说。(4人小组交流)
学生1:260000和320000的末尾都有4个0,我在计算的时候先暂时不看0,就算26+32=58,然后再在58的后面添4个0,就是 580000了。
教师:省去两个数末尾相同数位的0,计算以后再添上,不错的方法啊!
学生2:因为 26+32=58,所以 26万+32万=58万。
教师: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学生3:我把260000看成26个万,把320000看成32个万,26个万加 32个万就是58个万,也就是580000。
教师:哦,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以后再计算,很好的主意!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
教师:同学们的这些口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这些方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呢?
(4人小组讨论)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计算,这样既不容易出错,也比较简便。
教师:那么我们再试几道题来看一看,这种方法是否比较简便。
教师:现在要算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多少千克稻谷,怎样列式?
学生:320000-260000=?
教师:谁会计算?
学生:因为32万减26万等于6万,所以320000-260000=60000。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很好,同学们马上就会学以致用了。如果我们还要计算另一个村的稻谷总产量,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大家试一试。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然后全班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小结:我们在做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时,通常把这些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计算,这样比较简便。
[点评: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旧知识推出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对各种口算方法进行交流比较,再进行小结。通过自主性的探究活动,展示了学生各自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既让学生探索了口算方法,同时又体现了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尝试运用,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六第1题——小猴摘桃。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4000+3000”和“9000-2000”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教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案例由王丹提供)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170000 m2,截至 1998年底馆内藏书 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点评:由图片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①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②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③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
教师:同学们很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又有很大帮助。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大数。
4.教学例1。
大屏幕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书第14页图)。馆内的藏书量特别大“截至2005年底馆内藏书中文图书约5920000册,外文图书约3280000册”,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同桌互相交流。汇报交流。
学生: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教师:你能举一反三,真棒。
学生:③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
5.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教师:按照这些方法读出下面各数。(出示例2) 305000610002008307000490800020000。自己先读一读,同桌的再互相议一议,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全班交流。
学生:①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②其他数位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6.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样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
[点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特点以及多位数的读法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初步领悟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多位数的读数方法。]
把下面各数读给同桌听:50002、 1374689、 120900085。
三、巩固练习
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下面我们按照方法,继续进行读数练习。
1.教科书第16页第1题。读卡片上的数,说一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2.分别在各数的后边添上3个0,再读一读。905017002326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四、活动
2个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为一个大组,每人在卡片上写出一个数字,把它们任意组成一个八位数,再读一读。
(本案例由王春提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关系


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43~44页的教学内容,练习八。
【教学目标】
1.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去亲历、感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3.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探究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中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表格。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
教师:请同学们很快说出本班男生、女生及全班人数。
学生:男生有17人,女生有18人,全班有35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好表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任选两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生1:我班男生有17人,女生有18人,全班有多少人?17+18=35(人)
学生2:我班有35人,男生有17人,女生有多少人?35-17=18(人)
学生3:我班有35人,女生有18人,男生有多少人?35-18=17(人)
教师: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加减法的知识,自己不但提出了问题,还作出了正确的解答。
教师:17、18、35这三个数,在这三个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名字?同学们向它们打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来。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题材创设教学情景,从本班学生人数出发,让学生去捕捉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巧妙提出向三个算式中的数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唤起学生对加减法各部分名称的回忆,为后面的探究提供了方便。]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细观察,静思考,比较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教师:将你们的发现在班内交流。
学生1:求两数的和用加法计算。
教师:和等于什么数加什么数?
学生1:加数十加数=和。(板书)
学生2:求加数用减法计算。
教师:你发现了求一个加数用减法的算法,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板书)
学生4:我还发现35在加法算式中叫和,在减法算式中叫被减数。
学生5:17、18在加法算式中叫加数,在减法算式中叫减数或差。
教师:聪明能干的同学们,把你们的发现用式子表述出来。
学生: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板书)
教师:我们的发现与书中小朋友的发现一样吗?看看书比较一下。
学生:书中小朋友还说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是怎样领会的?
[点评: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中归纳、概括出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练习,拓展训练
教师:看看谁能干,将我们发现、概括的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运用到我们下面的学习中去。
1教科书第44页课堂活动第1题。
2同桌的同学仿照第44页课堂活动第1题的形式相互出题练习。
3教科书第44页课堂活动第2题。
(先想、再算、后交流我是根据什么来算的)
4练习八的第1~3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哪些问题?
[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练习,使学生又一次亲历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本案例由姚淑君提供)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170000 m2,截至 1998年底馆内藏书 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点评:由图片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①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②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③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
教师:同学们很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又有很大帮助。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大数。
4.教学例1。
大屏幕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书第14页图)。馆内的藏书量特别大“截至2005年底馆内藏书中文图书约5920000册,外文图书约3280000册”,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同桌互相交流。汇报交流。
学生: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教师:你能举一反三,真棒。
学生:③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
5.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教师:按照这些方法读出下面各数。(出示例2) 305000610002008307000490800020000。自己先读一读,同桌的再互相议一议,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全班交流。
学生:①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②其他数位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6.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样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
[点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特点以及多位数的读法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初步领悟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多位数的读数方法。]
把下面各数读给同桌听:50002、 1374689、 120900085。
三、巩固练习
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下面我们按照方法,继续进行读数练习。
1.教科书第16页第1题。读卡片上的数,说一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2.分别在各数的后边添上3个0,再读一读。905017002326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四、活动
2个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为一个大组,每人在卡片上写出一个数字,把它们任意组成一个八位数,再读一读。
(本案例由王春提供)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一文,希望“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