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 导航 > 大班数学教案《6的减法》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6的减法》。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要知道写一份完整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识点。那教案教案会包含哪些部分?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大班数学教案《6的减法》,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完整表达。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环境创设:

人手一张6以内的数字卡、汽车图。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6的减法。

活动难点:

能正确表述算式中表示的数量关系。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二、学习6的减法

教师说明玩法:

幼儿当小司机、老师当警察,(.来源教案网)玩开汽车的游戏。要求幼儿根据警察出示的红绿灯进行开汽车。

先请6辆汽车上前,开走一辆,还剩几辆?要求幼儿列式,并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列式6-1=5

以此游戏让幼儿学习掌握6的减法。

教师出示6的减法题

6-1=5 6-2=4 6-3=3 6-=2 6-5=1

让幼儿完整读

三、游戏:开汽车

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张15的数字卡,看教师出示的题目如教师出示:6-1= ,手中拿数字5的幼儿出来开汽车。

让幼儿互相交换手中的卡片后再次进行游戏。

fwr816.coM编辑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对应比较与减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空间方位指示和对应的学习经验。

2、在空间对应的基础上加强对比较型减法的学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23页、ppt课件、小动物、西瓜等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景。

孩子们,今天幼儿园要在这里举行数学小能手评选活动,你们想成为数学小能手吗?评委老师已经在等着我们了,向他们打个招呼吧!评委老师说,要想得到数学小能手的称号,必须闯过他们设置的三道关卡,你们有没有信心顺利过关?好,闯关活动现在开始!

二、布题。

第一关:复习空间方位辨识与计数。

1、小动物农场到了播种的季节。分别有四位小动物来管理这四块地,请你们先帮他们分一分,再请几个小朋友来帮助小动物们分别将西瓜种到四块地里,要求每块地里的西瓜的数量要不同。

2、这里有四张记录表,请你们分别将记录单中位置所对应的小动物图像和西瓜的数量填写在表格中。

第二关:空间对应与比较减法。

收获的季节到了,农场有两块片地里种满了大玉米,请你对照标记图,分别将它们对应位置的玉米数量记录到它下面的括号中,并分算出,圆地里的玉米比方地里的玉米多几个或少几个?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第三关:幼儿书面练习课堂检测。

最后一关,考验你的细心和能力。(看屏幕,读题目)分组,孩子独立完成练习。

三、评价反馈。

1、幼儿认真自查、互查。

2、集体反馈,个别修改。

3、请评委老师,为小朋友们颁发数学小能手证书。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完成《亲子手册》中的对应练习。

教学后记:

各环节设计比较紧凑,配合课件进行闯关活动,更能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讲解过程中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出错率明显降低。!..教案网出处!以指导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沉浸在闯关的激动中。

大班数学教案: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拼图,学习从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特征用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激发运算兴趣,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会进行9的加减法。
(材料准备)《国王的皇冠》拼图1张;练习纸1张。
【重点与难点】理解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欣赏《国王与皇冠》拼图,幼儿说说:
1、图上像什么?(左边:像金灿灿的皇冠;右边:长胡子的国王)
2、这些图形是有几个图形组成的?
左边:9个;右边:10个
3、各图分别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
左边:圆形3个,三角形6个;
右边:椭圆形5个,梯形5个
二、找找、列列
在各个拼图中找出三个数字,进行列式
如:3个圆形,6个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3+6=9;6+3=9;9-3=6;9-6=3
如:4个橙色的圆形,5个橙色的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4+5=9;5+4=9;9-4=5;9-5=4
重点和难点:理解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以知道加法式子的两个数字互换,答案都是一样的:减法式子中的两个数字互换,总数都是相同的。
三、填填、算算
1、幼儿在练习册上学写数字10;
幼儿在练习纸上根据所画几何图,按照形状、颜色、大小、方位等不同特征在10的加减法试题空格内填写相应数字。

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成》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会感受数学应用的乐趣,激发幼儿喜欢上数学。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6的分成》;

2.幼儿画册、水彩笔、操作小鱼等。

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2、3、4、5的组成》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2、3、4、5的组成》碰球游戏。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灰太狼,六条鱼)

2.幼儿进行操作将小鱼进行不同的分法。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情况。

三、学习6的分成

1. 教师:你们有5种分法,那我们来看看羊村里的小羊们是怎样分的,好吗? 2.幼儿自主讲述边看边说,如6条鱼可分成1条和5条等。(.教案网出处)(懒羊羊、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那我们来看村长给他们评分了,,他又一个表格,我们来看他们是对的吗?他们真厉害灰太狼可难不倒我们小羊们!我们一起来说说6分成: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6可以分成4和2,6可以分成5和1。还可以反过来说,一起来说说:1和5合起来是6,2和4合起来是6,3和3合起来是6,4和2合起来是6,5和1合起来是 6。

2.介绍游戏玩法

接下来老师带来了想请你们帮助小动物,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是第几层,在左边的空格里天上相应的数点,填好的这个数点就是这个小动物的楼层,再用线将右边的楼层连起来,谁愿意来帮助熊猫的,你来!你们会了吗?做之前老师有两个要求:做作业自己动脑筋;做作业不说话。小朋友轻轻的拿材料操作。

3.幼儿操作材料《合起来是6》,老师巡视指导。

4.集体评价。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的减法》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若干、毛毛虫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鸟来做客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

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

1、 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 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 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

2、 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⑴、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

⑵、 集中讨论。

①、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②、 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来源教案网)(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③、 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

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3、 带领幼儿读7的6种减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1、 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列的算式题中各数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首先通过游戏复习7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图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收获。虽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经有了1-6的分成与计算初步感知,但要经历观察、质疑、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花片、闯关游戏等形式,幼儿园的孩子比较没接触过用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会更吸引孩子。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阶段,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做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他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的课堂主要以育为主,以教为辅,注重的是玩中学,教学的形式是以游戏为主,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的课堂,是以教为主,以育为辅,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知识的密度相应增大,课堂的规则也比较多,行为上存在一定的约束力。这种教学形式上的动静,教师教法上的差异,许多孩子存在着不适应。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6的加减法》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进入大班以后,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而加减法也是刚开始学习。为了巩固加深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操作能力。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动手能力,已有经念和数学水平设计了这节活动。帮助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出6的加减法算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法,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动手、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同伴合作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探索出6的加减法算式,并口述相应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红色、绿色圆形、牙签若干,数卡1-10、+、-、=符号每人一套,实物若干(小毛巾、彩色笔、杯子、饭碗、铅笔等)钱币卡若干(1元6元)、6以内数加减法算式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

1、出手势表示、请幼儿说出算式。

2、 看卡读算式、等出得数。

二、学习新课。

一、动手操作(穿烧烤)。

要求:请幼儿用牙签穿出6片为一串的烧烤,而且要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形来表示。

1、提问:你们穿了几串烧烤?每串都是6片吗?是不是每串都用红绿两种颜色来表示?

2、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能穿几串烧烤。

3、分组检查,及时帮助没穿对的幼儿。

4、老师动手穿一穿,然后小结:以两种颜色表示、6片为一串的烧烤,共能穿5串。

二、动手操作(看烧烤串摆算式)

1、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烧烤串,用数卡摆出算式。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摆出的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探讨,听听别人的想法。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小朋友说,老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5、小结:这些算式都是小朋友探讨出来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6,减法都是用6来减,所以今天小朋友探讨出的算式叫6的加减法。

三、结束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本次活动的情况,对积极、自主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不够大胆表现的幼儿。文章.出自.结束本次数学活动。

四、延伸活动。

在益智区投放一些实物(标价为:铅笔1元、小毛巾2元、彩色笔3元、杯子4元、饭碗5元)的小商品,请两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为顾客进行买卖交易。如:一个小朋友要买铅笔和饭碗,售货员就要收取他6元钱,1+5=6。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本着突出《纲要》精神: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本次活动主要从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出6的加减法,在操作活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物体列出6的加法,减法算式,口述应用题,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操作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师幼交流的过程;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呈现儿童学习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数学)


一、 活动目标
1. 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 发展表象思维。
二、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拼图,学习从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特征用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激发运算兴趣,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会进行9的加减法。
(材料准备)《国王的皇冠》拼图1张;练习纸1张。
【重点与难点】理解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欣赏《国王与皇冠》拼图,幼儿说说:
1、图上像什么?(左边:像金灿灿的皇冠;右边:长胡子的国王)
2、这些图形是有几个图形组成的?
左边:9个;右边:10个
3、各图分别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
左边:圆形3个,三角形6个;
右边:椭圆形5个,梯形5个
二、找找、列列
在各个拼图中找出三个数字,进行列式
如:3个圆形,6个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3+6=9;6+3=9;9-3=6;9-6=3
如:4个橙色的圆形,5个橙色的三角形,一共有9个图形,可以列式:
4+5=9;5+4=9;9-4=5;9-5=4
重点和难点:理解3个数字编4道题的方法——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以知道加法式子的两个数字互换,答案都是一样的:减法式子中的两个数字互换,总数都是相同的。
三、填填、算算
1、幼儿在练习册上学写数字10;
幼儿在练习纸上根据所画几何图,按照形状、颜色、大小、方位等不同特征在10的加减法试题空格内填写相应数字。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数学教案《6的减法》”一文,希望“大班数学教案《6的减法》”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数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