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 导航 >

古诗两首教案,2024古诗两首教案,古诗两首教案范本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是啊,如果你读了许多书,之后会变得知识渊博、学富五车。走到哪里都不怕有任何的考试。而今天,我就学习了第22课古诗两首,可都是关于书的哦!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着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告诫自己儿子子聿的古诗。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写的是陆游与儿子子聿议论书上的东西。说的是古人做学问的时候,是全力以赴的。小时候在学习上花费的精力与心血,只有到老时才能有所成就。而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陆游给子聿说的理。陆游说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如果想深入透彻地理解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时间才能得到真知。在这首古诗里,诗人深刻地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观书有感》也是南宋着名的诗人朱熹写的一首说理诗。是诗人在读书读累时看见那清澈见底的池塘所写下的一首骑士后人的诗。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写景的。衬托了方塘的静,顿时使方塘为之生色。而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作者谈体会。只有有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的水,才能使池塘更加清澈。这首古诗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才能开阔心智,明晰事理;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成就。

这两首古诗都让我受益终生,只有读书才能知识渊博。正如那一句俗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查看全文>>>
篇一:诗经两首 课堂教学亮点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很容易理解,学生的朗读效果好。又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教师在课堂扮演的是领路人的角色,要引领学生学会品析,发掘文本的现实意义也就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遵循学习诗歌的要求,从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及结构美三个层面层层深入剖析,使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诗经》这样的文字较为古奥,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功底又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显得散乱问题分析 《蒹葭》代表了《诗经》的及高水平,课前准备要充分,不要打无把握之仗,教师的畏首畏尾必定引起学生的拘谨。 再教的设想广泛借鉴别人的长处,阅读相关文章,学习《诗经》的系统介绍,了解创造背景,听取同组各位老师的意见,对授课内容做恰当调整,强调朗读,进行对比阅读,还要适当向外拓展延伸。 篇二:诗经两首教学反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美的词,多美的句……上完这节课,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首先,诗经不同于一般的古代诗歌,有些句子,字词的读音早已消失了,所以学生的预习就显得格外重要; 其次,爱情诗让学生感觉不太好表达。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理解了,琅琅书生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已经,但是,或许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不能够自由发挥,尤其是男生,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很拘谨; 再次,课堂容量太大。这堂课的设计课型是比较阅读课,是想通过学生的比较阅读,得出诗歌欣赏的鉴赏点,同时归纳出诗经的主要语言特点。假如,学生预习充分的话,这种比较特殊的思路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这节课,我真正明白了,还课堂于学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学生的潜质远超乎我们的想像。 本堂课以朗读教学为主,通过多次的朗读,学生体会了诗中的画面美,揣摩透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了解了《诗经》诗歌的复沓手法。不足之处是淡化了字词含义的理解,这有可能影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原因是在备课之前对学生的古汉语知识水平的过高估计。由此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水平应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不能单纯地凭自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怎么教都可以。 篇三:诗经两首教学反思 《关雎》和《蒹葭》在内容、表现手法等艺术特色上都有相同之处,所以《关雎》拟重点讲授,《蒹葭》则 查看全文>>>

古诗两首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①挂图。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 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古诗两首 综合课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挂图、生字卡片、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㈡、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㈣、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㈤、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㈠、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㈡、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㈢、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㈣、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

查看全文>>>

古诗两首 教 学 目 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知识点 梳 理理解古诗意境 背诵并积累春天的古诗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古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五、作业: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课 后 反 思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

查看全文>>>

古诗两首 教 学 目 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知识点梳 理理解诗意,背诵积累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合作,理解诗意。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1.比赛背诵《乞巧》。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 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生练读。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背诗比赛 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课 后 反 思

查看全文>>>

古诗两首 综合课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3、背诵两首古诗。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在课文中学习生字词;背诵古诗。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挂图、生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说)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㈡、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㈢、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歌声振林樾)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㈣、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㈤、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樾”、“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㈥、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 第二课时 ㈠、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㈡、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㈢、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㈣、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㈤、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人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 ㈥、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型。 ㈦、拓展练习 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七、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查看全文>>>

古诗两首 综合课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挂图、生字卡片、磁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㈠、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㈡、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㈣、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㈤、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㈠、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㈡、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㈢、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㈣、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说课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本课由《所见》、《小池》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所见》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所见》是新课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是清代诗人袁枚mei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所、捕、蝉、闭”等生字,会写“诗、林、立”3个字。 2、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所见》。 3、能背诵古诗。 三、说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说难点:古诗的理解与背诵。 五、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通过图、文、声、动画等直观、能动的变化,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

查看全文>>>

古诗两首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古诗两首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古诗两首教案、2024古诗两首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