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古诗词三首教案 > 导航 >

古诗词三首教案,2024古诗词三首教案,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本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

提起古诗,你一定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好多古诗。但是,要写一首诗,就需要进行反复地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来。你虽然会背古诗,但你是否知道关于改诗的故事呢?我就知道一个关于改诗的故事。

这首诗是《泊船瓜洲》。这是一首王安石思念江南金陵的诗。整首诗是这样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然而,又有谁知道王安石在这句诗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呢。据说,王安石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写好后他觉得到不如过好,就改为过;后来,又觉得过不如送表达得更好,就又改成了送;接着又改为入和满,但是,他觉得都不满意,最后才改为绿。经过他的反复修改,这首诗也终于成为一首好诗,被人们千古传诵。

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也同样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吗!就拿写字来说吧,要写出一手好字,不仅需要我们反复地练习,尤其需要我们用心地去思考,就象王安石改诗一样,只有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能写出好字来。

同时,读了这首诗,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后,我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半途而废只能导致失败。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

第一首,泊船瓜州是宋代诗人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描写了诗人停船在瓜州是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第二首,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念家乡,写信给家人无耐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第三首,长相思是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三一程,水一程,声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睡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描写戊边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这三位诗人都见到或者听到某种事物而思念起家乡怀念亲人的主题,但是表达的方法个异,《泊船瓜洲》是写景予情,《秋思》是叙事予情,《长相思》则融写景,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乡感情。

《古诗词三首》读后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查看全文>>>

古诗词三首 课型: 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德育目标: 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方法 :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

查看全文>>>

古诗词三首 课型: 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德育目标: 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方法 :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

查看全文>>>

〖《古诗词三首》〗 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

查看全文>>>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16、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17、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2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8、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3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33、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3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6、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9、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查看全文>>>

古诗词名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4、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0、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3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励志名言)

查看全文>>>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过程与方法: 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泊船瓜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1、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3、指名答: 4、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1、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师: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

查看全文>>>

1、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2、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3、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6、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9、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10、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1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12、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13、美人不用敛蛾眉。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

14、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1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1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18、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19、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20、自从别欢后,叹声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子夜四时歌》

21、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2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3、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24、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25、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朱曦颜《一萼红盆梅》

26、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27、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28、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9、长相思,长相思。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30、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31、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32、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查看全文>>>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国殇

作者: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军城早秋

作者: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4、白马篇

作者: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5、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作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6、鹧鸪天上元启醮

作者:张孝祥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7、题郑所南兰

作者:倪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8、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作者: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9、小寒食舟中作

作者: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10、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ng)人才。

查看全文>>>

1.古诗词三首(2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熟读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

查看全文>>>

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古诗词三首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古诗词三首教案、2024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