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养鸡产业工作总结 > 导航 >

养鸡产业工作总结,2024年养鸡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养鸡产业工作总结

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 一、今年以来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今年1-10月,东部产业集聚区(包括东部新区和上马工业园)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75亿元,同比增长42.45%,其中政府性投入7.2亿元(东部新区6.93亿元),同比增长44.91%,工业性投入13.55亿元(东部新区6.37亿元),同比增长41.18%;实现工业总产值23.21亿元(东部新区3214万元),同比增长87.92%;新入区企业6家,完成供地1696亩(其中工业用地1113亩);新开工企业14家;新投产企业13家(其中标准厂房企业6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二)规划编制更趋完善。 按照“富规划、穷建设”原则,邀请国内较高水平的设计院在编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东部区域协调规划,现经多轮深化已确定;总体规划、南片城市设计结合周边环境变化,在多次调整后现已确定;478公顷的龙门湖湿地公园方案已评审确认;北片生态化排水规划已委托设计;供电、给水、燃气、弱电、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均已完成评审。 (三)平台建设全面推进。 今年以来,重点围绕13个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18个筹备报批项目,在建项目抓进度、报批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报批,确保每一个项目进展环环相扣不脱节。市政道路桥梁方面:累计填筑土石方1800万吨,形成北片“四纵八横”和南片“六纵六横”共计56.5公里长的道路路基框架。对外交通主通道港湾大道、松航中路全面完成硬化、绿化并贯通;7条市政道路完成临时路面,9座桥梁正在施工;15条道路处在不同程度报批中,其中12条道路已完成可研,2条道路完成初设,1条道路即将委托招标。生产生活配套方面:标准厂房一期附属食堂、宿舍楼、科研厂房基本完工;城市规划馆土建工程主体完成并已通过中间验收,布展方案10月10日完成招投标;新区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北片污水处理厂于8月29日开工建设,其中北片污水处理厂开始综合基础浇筑。生态基础设施方面:港湾大道、松航中路东侧及西侧、标准厂房、祥云河周边绿化共计35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已完工;松航南路、礁山湖、千禧路景观绿化施工图设计完成;曙光湖景观绿化及水体开挖工程已开工;南北片河道湖泊工程已完成开挖18公里长;北片造田造地工程已完成1500亩。工程质量监 查看全文>>>
县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 半年来,xx县产业集聚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业图强、建设生态宜居xx的奋斗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项目建设,强力招商引资,深化对企服务,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被安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安阳市‘两快’产业集聚区”荣誉称号。 截止4月底,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项目达到128个,在建、续建项目24个。共有企业(单位)81家,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利税2.88亿元,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集聚区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搭建发展平台 1、道路管网建设 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对入驻项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土地使用率,进一步增强集聚区项目承载能力。多方筹措资金,修建道路管网,完善排水设施,使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备,为集聚区企业的发展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累计投入资金13.95亿元,完善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修建道路68.4公里,供排水管线实现配套,集中供气管道15公里,3.5万伏产业供电线路6条,10千伏供电线路8条,110千伏变电站2座,污水管道与县污水处理厂已并网,实现水、电、路、天然气、通讯网络、供排水管网、土地等“六通一平”。 2、配套设施建设 医院、学校、公园、住宅等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投资3000万元的文化艺术中心、投资2亿元的安居工程小区已投入使用;投资1亿元的水木清华小区、投资5000万元的北关社区公寓、投资20xx万元的公安局综合技术服务楼、投资1.5亿元的新区中心医院、投资4亿元的浩创领秀城、投资1.8亿元的凤凰城、投资3.6亿元的金桂王府住宅小区、投资1.6亿元的水木清华二期(润园)等项目正在建设。今年,产业集聚区还申报了xx县陶瓷制品研发试验检测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3600万元,申报材料已报送省发改委并已通过首轮服务平台项目筛选。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膨胀集聚区企业规模 xxxx年1-4月,xx县产业集聚区新开工项目5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计划投资6.9亿元,目前均已开工建设。投资1.8亿元的丰辉型材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生产车间已建好;投资2.4亿元的森润工艺品项目已建成投 查看全文>>>
农委产业化科工作总结 **年,县农委产业化科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农业招商引资三个方面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农业产业化工作 (一)积极申报项目。一是组织省级龙头企业申报省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8个,资金160万元;二是组织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市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8个,资金160万元;三是组织龙头企业申报县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奖补项目,其中贷款贴息项目7个,资金35万元,生产经营奖项目13个,资金26万元,龙头企业晋级奖项目15个,资金30万元,网上销售奖补项目1个,资金1万元,农产品质量奖补项目13个,资金57万元。共申报项目65个,资金469万元。 (二)积极申报龙头企业。一是组织23家农业企业申报市级龙头企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县市级龙头企业数量能突破150家以上;二是组织4家市级龙头企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在今年省里规定总数不增加的情况下,我县有望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总数可达18家。全县市级和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在全市遥遥领先。(三)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农产品交易会。今年以来,共组织11家龙头企业分别参加了哈尔滨、青岛、合肥、淮北等地的农产品交易会,推介项目10个,签约项目5个,科企对接和银企对接项目10个,对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四)积极开展龙头企业监测工作。全县150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210亿元,利润7.5亿元,税收1.5亿元,解决就业3.5万人,建立生产基地42万亩,带动农户36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年,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可达230亿元。今年以来,已投产的项目有:安徽凯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年产脱皮花生3万吨加工项目,总投资11000万元;安徽好婆婆食品有限公司的6000吨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安徽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6万吨高档浓缩饲料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有:合肥锦泰糖业有限公司的年产5万吨结晶口服葡萄糖粉二期项目,总投资5570万元;安徽真心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安徽天美食品有限公司的休闲食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县永江米业有限公司的大米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800万元。 二、扶贫开发工作(一)认真实施 查看全文>>>
发改委产业协调科年终工作总结下面是我们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发改委产业协调科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1、配合市发改委产业处完成重大车辆装备项目的梳理、摸排,上报重大车辆装备产业项目汇总表,目前我县共有重大车辆装备产业项目11个,其中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2个,谋划项目5个,组织中盐红四方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参加市发改委10月下旬的重大车辆装备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加强央企项目调度,加快现有央企项目的建设速度。认真做好央企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的建设环境服务保障工作,梳理新的对接项目,寻找新的央企战略投资者,诚挚邀请了新兴际华、北新建材、深国际、中国人寿等央企来我县实地考察,进一步扩大我县央企项目盘子。对拟签约项目密切跟踪,目前深国际综合物流港项目已通过县招商预审会。目前,我县共有央企合作项目xxxx个,项目总投资696.33亿元。新签约项目2个,为中盐红四方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和中工科安高档数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80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66.7%;新开工项目1个,为中工科安高档数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60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9.1%;在建项目11个,为中盐合肥化工基地二期、精细化工与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等,项目总投资432.33亿元,年初以来实际完成投资37.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5.6%,其中2个项目已竣工,为垃圾焚烧发电和城市燃气、加气站、天然气母站等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6.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4.7%;中国科学养老示范基地肥东龙泉山国际养生城等8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项目总投资264亿元。3、组织申报了xxxx4年度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贴息专项。接市发改委通知后,3月20日及时将申报要求挂县发改委网站并通知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共申报了智能化户内外开关及电力系统配套件建设项目、合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原合肥钢铁集团整体搬迁技术改造三个项目。4、组织申报了xxxx4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按要求及时将申报通知挂县发改委网站并通知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共申报了华东(国际)建材中心精品城、仓储物流中心一期工程两个项目。5、配合市发改委完成我县主导产业专题调研活动,实地走访了荣电、汇中内燃机等企业,并召开现场座谈会,汇报了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推进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出了对政府培育主导产业的思路和建议。6、组织规划、财政、统计、文化等 查看全文>>>

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

轻纺产业对接会"上的推介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居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是江西的西北大门。面积4504平方公里,人口80万,辖18乡18镇,既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茶基地县、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江西省最大蚕桑基地、药材生产重点县。 修水,是一块具有浓厚文化积淀的古老土地。历史悠久,汉代即建制。自古人才辈出,文化发达,民风淳朴。这里浓缩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著名的山背文化旧址位于上奉镇境内。修水是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和清代陈门五杰(清末维新派领袖陈宝箴、著名诗人陈三立、著名画家陈衡恪、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以及著名植物学家陈封怀)的故里。 修水,是一块生态资源丰富的绿色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视察修水后,在一次招待外商代表团时介绍说:"最近我到了江西的修水,那里是一片绿洲,空气都是甜的,那里有丰富的资源,那里是投资的热土。"修水山川秀美,竹茂林深,森林覆盖率达73.5。矿产种类齐全,分布广,规模大。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28种。尤以石英、大理石、石煤、瓷土、金、钨为主。 修水是一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古以"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宁县钟秀居多"的自然风光,令许多文人墨客倾心神往。黄庭坚纪念馆依山傍水,古木参天,佳景天成。黄龙山海拔1500多米,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是七百里修江和汩罗江的发源地,黄龙寺依山而建,是佛教禅宗黄龙宗派的发祥地。从双井沿河而下至抱子石大坝,十八里修江从县城中间穿过,两岸山势峻峭,景观奇特,风光旖旎。修水众多景点保持原始风貌,且有清水岩溶洞、东岭石林、布甲溶洞等。把修水山河点缀得如诗如画。 修水,是一块投资创业的沃土。近年来,我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通信、电力、金融、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宾馆、娱乐设施超前,涉外服务周到齐全,横穿修水境内的内蒙古至深圳高速公路将于20xx年建成通车,为迎接八方宾客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同时,不断优化软环境,真正做到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宽松的环境留住人。我县对客商实行"一牌二卡"保护措施。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已步入以诚招商,以商招商,以招商促发展的良性循环。特别是近年来,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

查看全文>>>

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赵玉良)

榆次区地处“三晋”之腹,为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人口53万,面积1328平方公里,辖6镇4乡28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5.9万人,耕地73.59万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榆次区农业局为区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现有干部12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6人,总农艺师1人,科员4人,内设四个职能股(室):办公室、产业化经营指导股、政策法规和科教股、信息发展开发股。

我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战线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坚持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城乡统筹,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战略展开工作, 突出温室大棚、红枣开发、养殖园区和龙头企业四大基地建设,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开发有了新的突破。连续12年,榆次的蔬菜生产位居全省之首,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1.6亿公斤,其中向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7.5亿公斤以上,蔬菜产业占据榆次区农业的半壁江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之一。丘陵山区形成了全长123公里的红枣林带,面积达30万亩,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并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全省的样板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已达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工龙头逐步壮大。河南正龙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产,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江苏镇江恒顺精品醋项目和山西金龙鱼油脂加工项目的迅速筹建投产,将引领榆次酿醋和食用油加工业快步跃入全国市场新天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东阳等8个小城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35个中心镇之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

从2002年我来到区农业局,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过农业部门从事领导工作

查看全文>>>

以城镇兴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小城镇是手段,不是目的,是现阶段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从而达到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繁荣,进而成功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点,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一个战略突破口。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着力点,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为支撑,紧扣发展这个主旋律,围绕“造城兴业,活镇强市”的发展战略,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支撑”活“载体”,搞活“载体”促“支撑”,三位一体,共兴共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乡镇经济实力,夯实了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我市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市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从规划布局、绿化品位、人文环境等方面反映出每个村镇的个性和特色。把单个城镇的发展纳入全市城镇体系的整体规划当中,做到科学规划,统筹部署,协调发展,准确确定了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乡镇企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国道带动型、边贸带动型、国有大企业带动型等城镇发展方向。在自然景观的塑造中,山地小城镇以山造景,塑造地域性、民俗性、民族性的小城镇景观;平原、丘陵小城镇因地变景,以堰塘粮田为基调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创新建筑形式,形成平原风光;在建筑设计上,注重民居特色,古建筑风貌,现代风格,西方流派的不同选择。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实践,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在黄土岗山上崛起,初步实现了“五大转变”:即从发展小城镇向培植区域中心镇转变;从重视小城镇建设向村庄建设延伸转变;从注重扩大外延向城镇建设内涵转变;从着眼于规划建设向严格管理转变;从小城镇发展梯次推进向整体联动推进转变。100多万“泥腿子”“洗脚上田”“换脑进城”,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跨越,43%的人口城市化率,高出全省近十个百分点。 一、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借助小城镇的区位、交通、通讯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实施龙头带动、科技带动、市场带动、外向带动、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把小城镇建成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中心、销售中心和

查看全文>>>

林业立县 产业富民 中共沐川县委办公室

沐川县立足山区优势,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在实践中确立了建设中国西部“绿色明珠”的发展目标和“纸电兴沐川,开放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林业立县,产业富民,大力实施“大林业、大产业、大生态”的林业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以林促纸、以纸兴林、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林浆纸产业化发展路子,着力推进以永丰公司为龙头的林浆纸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富民兴县的目标。 一、实施四大工程,着力打造林业大县 198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沐川实际,做出了“从绿色崛起,靠兴林立县”的战略决策,积极实施“85-4”部省联营造林工程、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工程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动了广大农户栽竹造林,造林总面积达到95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8%。 (一)科学规划,严把造林质量关。按照生态优先、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竹为主,适地植树,结合海拔高度和立地条件,将高山区规划为生态公益林区、中山区规划为商品经济林区、低山河谷区规划为特种经济林区,科学选择树竹品种,精心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方案。采取“定点育苗,科学壮苗,定向供苗,严格检疫”的办法,确保种苗质量;抽调林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按规划指导农户整地、打窝、栽植,统一规范种植;派出由林业、国土、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验收组,对造林地块进行实测验收,保证验收数据真实准确。 (二)以造为主,保护与管护并重。实施85-4造林工程,5年营造杉木11.6万亩;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工程,6年造林23万亩,实施世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5年造林4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公益林12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造林17.2万亩。在大力推进四大造林工程的同时,切实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已造林竹的管护。划区保护天然林15.8万亩,封山育林11.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0.2万亩。加强森林防火,实现了连续24年无森林火灾。 (三)科技兴林,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积极推广撑绿杂交竹3号1.5万亩,杨树5.5万亩,巨桉2500亩。建成麻竹、杨树、慈竹示范片5000亩,注重林区合理布局,优化了林竹品种结构。加强林竹丰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每年培训竹农1.5万人次以上,建立县、乡、村、组茨竹丰产示范片4.67万亩,慈竹亩产提高

查看全文>>>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举措。现就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工作平台。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培育产业集群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抓实抓好。

2、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扩大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创造良好环境,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使我省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的集聚力明显增强,产业的核心技术、品牌效应与营销网络优势更加明显,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更加有力,临海工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3、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是: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00年翻两番;形成6—8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能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并处领先地位、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一大批能参与国内竞争、对中心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起带动作用的地方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综合配套功能,建立若干个国际性、全国性的专业市场及一批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标准中心

查看全文>>>
  新兴乡民族产业规划 1、种植业项目:甜玉米在**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成功,成为新兴乡第五、六积温带种植业增收的重要品种。扩大甜玉米种植,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当地群众种植业调整的重要品种。 2、北方水稻:利用我县水稻种植成功经验,推进"场乡共建",有计划的在本乡区域内推**稻种植。 3、特色养殖项目:野猪、狍子。野生动物养殖是鄂伦春族乡的传统项目,在现有基础上,推进特色养殖产业调整,打造鄂伦春特色品牌,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 4、挂袋木耳:支持农户用自家庭院建设大棚进行挂袋木耳产业,有效发展庭院经济,使群众在家中能够建立起增加收入的项目,推进挂袋木耳技术普及,让鄂伦春族乡群众收入多元化。省民委预计支持新兴乡大棚120栋,每栋可产挂袋木耳3-4万袋。预计效益每袋1.2-1.4元,年可使每户平均增收7000元。 5、恒温储藏库项目:民族产业项目3000吨恒温储藏库,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农民进行甜玉米种植、果蔬菜加工,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同时辐射**县周边区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成为群众增收、促产业调整、强民族经济的鄂伦春族乡支柱产业。可使水果玉米、蔬菜、水果等保鲜存储产品进行反季销售,增加收益。同时,可以代为储存食品,增加民族乡经济收入。与种植业形成产业链条。 6、粉条产品深加工:利用新兴乡马铃薯种植的传统优势项目,建立起合作社组织,推进粉条加工产业化经营,打造"黑地"、"寒土"特色品牌,推进产业经营多元化。保持老新兴粉条传统手工加工的传统特色,成为当地土特品种。 7、民俗旅游产业:在现有的库尔滨河漂流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3a"级景区,促进与鄂伦春民俗旅游融合,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鄂乡绿色产业。 8、蜜蜂加工产业:**县新兴乡处于山区、半山区位置,杜尔滨河湿地保护区位于新兴乡境内,具有发展蜜蜂产业的自然优势,努力打造"来自鄂乡、源于自然"的蜜蜂加工产业。 查看全文>>>

养鸡产业工作总结

范文资讯网养鸡产业工作总结栏目为您整理了各种养鸡产业工作总结、2024年养鸡产业工作总结等,更多养鸡产业工作总结尽在范文资讯网,敬请大家关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