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 导航 >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

产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1988年到20xx年,全市与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投资兴业。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90.86万美元,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24 家。今年1—3月,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32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6万美元。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大产业和四大园区建设,吸引了美国杜邦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等世界500强到**投资考察洽谈。天华公司引进美国杜邦生产1,4-丁二醇先进技术和我市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中国首家受让杜邦公司该项技术的企业。英荷壳牌在完成对科氏沥青公司的收购后,成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全资子公司——壳牌(**)沥青有限公司,并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紧扩大了对相关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承接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泸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明显成效。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市利用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在开展产业承接和对接项目方面有所成效。如泸县相继引进了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企新杰飞、利茹、雅发制衣等公司转移到**,对辖区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部在山东的外企海普国际控股公司于20xx年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总部在北京的印尼金光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叙永,设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公司投资落户**,对提高**的对外开放度,对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市的产业结构起了带动作用。通过转股和新引进的美国伊顿、德国rpc莱茵、美国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印尼金光、香港深国投、海普制造等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到**投资或开展合作,这些公司在流体连接件、石油化工、过硫酸盐、纤维素、工程机械、浆纸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明显增大。引进外资对外贸出口的拉动明显。外资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力量。20xx年,全市自营出口7315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4314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58.98%。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出口2733万美元,跃居**市规模出口企业首位,长江起重机出口893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二。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局利用国家商务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保障系统,通过搜集整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紧、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网上推介,加强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接待并促成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企业来泸考察交流,投资合作,促进优势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系统举办的历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和对接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了大量投资信息。

三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续保证。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的各项资金鼓励政策,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产品出口;其次,加强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第三,认真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第四,加强项目跟踪,促进项目落实;第五,切实加强全市涉外企业人员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涉外业务人员水平和素质;第六,在**市商务局网站增设外商投资主页,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平台。

四是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和管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办法。第一,牵头制定并出台了《**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政府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其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机制,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

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对下阶段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理清思路,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方位

1、强化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

全球跨国公司绝大部分都在中国设立了地区总部,并基本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这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中国情况熟悉,跨国公司总部通过他们在中国布点及管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第2页

理,绝大多数都有决策权,而且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份额的扩大,地区总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有的跨国公司已把全球总部放到中国。进入跨国公司中国地区总部视野,是进入跨国公司的必经之路。

2、强化与东部沿海商协会联系

东部沿海行业商会、协会组织有着联系面广、信息量大、渠道宽敞、资金足、人才聚集等诸多有利条件,我们可借助商协会力量宣传**、推出**,以商招商,吸引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到我市。

3、强化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研究

一是政策引导。要优化承接政策,用好政策,完善政策,推动政策创新,用好用足西部资金,对转移项目给予一定财政补助,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二是编制我市加工贸易指南,并进行指导。三是加强培训,邀请省商务厅相关领导专家对我市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进行产业转移系统培训。

(二)重点突破,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定位

1、以载体建设为突破口,夯实产业转移的基础

加强特色基地、园区建设,夯实产业转移的基础。不断创新管理机制,高起点、高标准重点抓好应积极建设特色园区,搭建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一是推进基地建设。拟组织专家对我市化工、酒类、机械、能源等主要企业的产业链进行研究、论证,对其关键环节、重要环节、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围绕产业链条空白和薄弱环节加强项目生成包装。

二是推进泸县加工贸易园区的建设。泸县纺织基础较好,目前,拥有**厚利纺织集团公司、泸县华胜纺织有限公司、泸县丰华纺织有限公司、泸县明胜纺织有限公司、**伟业织造有限公司、香港利茹制衣**有限公司、泸县杰飞制衣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大唐制衣有限公司、**紫鑫制衣有限公司等纺织及服装企业,初步形成纺织服装产业群。市县两级政府应进一步统筹规划,整合土地、能源和人力资源,开辟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发展园区,承接东部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

三是推进轻工业发展园区建设。**区正在建设的轻工业发展园区,可以作为东部沿海电子、玩具、箱包、鞋类等产业的承接地,发展壮大该区加工贸易。

通过以上加工贸易发展园区的建设发展,努力争取在 条件成熟后,申请设立国家加工贸易区。

四是推进保税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建设在龙马潭区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已达到5.2 万标箱,其中进出口货物量1.8万标箱,进出口货值4.2亿美元 ,初步形成以**为毂,成都、内江、资阳、自贡、宜宾等为辐辏的进出口物流中心,基本符合国家保税物流园区条件。随着**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的建设启用,**进出口物质吞吐量的增加,其辐射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更进一步加大和提高。因此,拟会同海关、发改委、规建局、国土局、交通局、税务局、工商局和龙马潭区政府等部门和区县,抓紧调查研究,规划布局,积极向国家申请设立**保税物流园区,以吸引更多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落户**。

2、以经贸洽谈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开放合作

重点组织参加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洽谈会、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暨博览会、中国(成都)—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对接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专题投资促进活动。精心组织开展针对重点产业和国别的“专题性招商”、“小分队招商”。我局将组织各区县商务部门和有关企业,按照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以小分队形式分别前往东部沿海或先进地区考察,通过对当地跨国公司区域总部、政府、协会、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的拜访,掌握了解对方产业转移的动向信息,找准适合我市承接的产业。

3、以网上平台为突破口,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商务局门户网站,通过网络平台为本地区企业及有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和内容丰富的经贸信息,增强外商对我市优势项目的了解,更好地服务于承接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指导我市企业利用在线广交会平台,促进与东部沿海企业更好地对接。

三、加强领导,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机制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心协力推动产业转移承接的组织管理体制。一是要将承接产业转移纳入局内目标考核,严格考核;二是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度,全力推进项目落地;三是加大督查力度,落实工作目标;四是大力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干部队伍,确保承接产业转移系统工程顺利推进。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积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和谐宜居家园”,旅游产业长足发展,旅游收入大幅增加,旅游人气显著提升,全县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旅游取得的可喜成绩。但是,以我县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产业本身所具备的美好发展前景来看,我们理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加突出旅游产业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县支柱产业,真正把打造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国际旅游胜地。

一、 为什么要更加突出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

(一)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1、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旅游资源遍布于山水之间,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有旅游,这是我县旅游的一大显著特点。山、山、南山、北山、石篆山、石门山,湖水库、化龙湖水库、上游水库、跃进水库等山水之地都有众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紧紧连在一起,有山有水,山水相依,这在国内外也不多见。

2、人文自然,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富集,人文与自然俱佳。人文景观最著名的是以山、北山为代表的石刻,它与敦煌、云岗、龙门齐名,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自然风光方面不但有山、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区,还有其他各具特色且有潜力可挖的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厚重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3、文化传承,积淀深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儿女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最绚丽的奇葩有万古的鲫鱼灯、中敖的火烧龙、的西山神歌、的狮子舞等,他们都传承久远,为的旅游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4、湖畔温泉,极具价值。现代旅游,温泉是最富吸引力和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之一。我县湖温泉不仅水量大、水温高、水质优,而且座落于山下、湖畔,这种“温泉依湖畔,泡泉观山水”的湖畔温泉举世罕见,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特色鲜明,开发价值巨大。

(二)旅游产业具有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1、旅游消费市场非常广阔。旅游消费是有钱人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参加旅游消费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旅游已和住房、汽车、美容一样,成为四大消费时尚。在今年国庆中秋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28亿人次,比的“十一”黄金周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十一”黄金周增长26.4%。就我国而言,旅游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可待挖掘,据权威杂志数据分析:全国有近15亿人,现有旅游消费市场不足6亿人,也就是说有9亿人是潜在市场。

2、旅游休闲时间更加宽裕。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使人们又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旅游休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职人员的休闲时间除了周末外,加上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元旦、公休假等节假日,全年大约有150天左右,外出旅游休闲的时间相当宽裕。

3、旅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改革开放六十年来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使旅游交通也取得巨大成绩。“五纵七横”的12条国道主干线,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铁路的5次提速,使旅途时间大大变短,加上原有的水路固定航线和航空运输的日益兴盛,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咫尺天涯已变成现实。

4、旅游带动能力特别强劲。旅游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无烟产业”,除本身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外,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也特别强。一般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刺激和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商贸业、娱乐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一业带动百业的作用。

二、怎样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

(一)坚持大项目带动不动摇。当今旅游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大进大快,快进快出。远的不说,单说离我们较近的四川省大英“死海”、云南省水富“西部大峡温泉”就是旅游项目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成功典范。这几年,我县成功引进重庆市广电集团,全力打造湖影视文化基地。目前,这一大项目已经完成景区资源整合、第一期工程征地拆迁等工作,正在加紧实施农民还房工程、大门改造及酒吧一条街等建设,明年将要启动大型室内滑雪馆、5星级酒店等具体项目建设,整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行,且成效明显,前景看好。我县的旅游发展一定要坚持大项目带动,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班子换届而动摇,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变动而动摇。只有大项目抓好了,做成我县旅游发展的“月亮”,然后发展相关的小项目,才能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发展局面。

(二)策划大师级营销不犹豫。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第2页

作为拥有重庆市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和两个国家级风景区的旅游,过去在宣传营销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知名度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特别近年来,我县在这个方面的工作已经有所突破,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插播石刻宣传广告,举办石刻海内外巡回展等,但力度还显不够。要痛下决心,不惜血本,策划大手笔、大气魄且能造成轰动、持久效应的大师级宣传营销,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实质上的提升。广西桂林请张艺谋等名家策划推出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文艺演出节目,使桂林旅游的人气更加红火,浙江吉安借助浙江卫视王牌栏目“我爱记歌词”这个平台,无疑让全国的电视观众知道了他们的“大竹海”,湖北凤凰请叶文智策划的由中韩两国顶级围棋选手对决的世界最大露天围棋赛,从而引来了新的旅游大潮,这些最成功的大师级宣传营销都值得我们借鉴。具体建议搞好“五个一”大师级创作,即:创作一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宣传,像当年《霍元甲》、《渴望》热播时一样,造成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让全国电视观众向往;创作一支传唱全国的歌曲,像《康定情歌》唱响康定、《太阳岛上》唱响哈尔滨一样,让全国歌迷都唱响;创作一本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小说,像《红岩》让全国读者了解重庆一样,也让全国读者了解;创作一台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大型文艺演出节目,像桂林《印象.刘三姐》一样,让来旅游的海内外游客热爱;创作一部全国都叫得响的旅游宣传口号,像“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和“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一样,让海内外的游客都能记住。

(三)实施高效益开发不糊涂。旅游开发不能只开发纯粹的旅游项目,必须走旅游项目加旅游地产的复合型、高效益开发之路,以项目聚人气,以地产旺财气,这也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如武隆的仙女山风景区,坚持走旅游加旅游地产的开发之路已初步成功,自第一家地产商进驻仙女山开始旅游地产开发后,武隆花漾山谷、中坤依云美镇、芳草地雪岭仙山等九家旅游地产项目相继落户仙女山,两年间共建设20万平方米房地产,且销售情况良好,目前已交200余套。我县在湖影视文化基地等大项目建设中,也要坚持走旅游项目加旅游地产的开发之路,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开发商在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适度开发旅游地产,使旅游产业在项目建设中得到发展,使开发商在地产开发中得到回报,以旅游项目建设带动旅游地产开发,以旅游地产开发支撑旅游项目建设。

(四)配套高标准交通不松劲。旅游要有可进入性,交通建设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县两条主要的旅游公路宝邮路、龙玉路已经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县旅游的形象。但是,从旅游产业大发展的要求来讲,交通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加快建设山环线公路。湖环湖公路、山沿山公路等几条高等级公路。特别是山环线公路建设势在必行,该公路建成后既能解决香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交通拥堵的问题,又能促进山、化龙湖沿线的旅游深度开发。

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许多地方产业集群急速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正在努力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生态大县”的西峡县,有必要以竞争优势的思维重新审视全县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理论上讲,产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地点上的集中现象,是聚集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关产业的联动,含前向和后向关联,纵向和横向关联,这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二是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往往通过自然优势聚集力,规模经济聚集力和人文聚集力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比如,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据统计,至20xx年底,该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企业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30%,高者占50%以上。江苏省提出,将用五年时间,在全省着力培育100个产业集群。为此,江苏省政府将对现有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20个产业集群给予重点培育,力争到20xx年,这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某一特定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体现在:
(一)有利于节约成本。由于企业相对集中,可充分利用水、电、路、通讯服务、“三废”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使平摊到单个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节约;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共聚一处,且长期的合作使企业之间关系密切,有关市场、技术等信息在群内传播更加迅速,大大节省了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同一产业的大量聚集往往造成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聚集,原材料的大批量购买使单位支出更低,并使原料和设备备件的库存降至最低;集群也往往造成大批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的聚集,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招聘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时的搜寻费用;产业集群的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节约了签订合同和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
(二)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充分的竞争压力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集群内大量的同类企业集中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容易激发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形成创新的网络组织和服务体系。由于一个企业只负责某一个零部件甚至是一道工序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有限的投资,迅速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从而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企业聚集一地,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某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新产品、引进了先进设备、提高了管理技巧,在集群内很容易扩散,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开拓市场。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又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企业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在采购商和消费者中的品牌效应;大量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同聚一地和群内企业产品的差异性及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使整个集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吸引客户,特别对那些采购小批量、多品种的客户吸引力更强。同时,群内企业的模仿效应,使一个企业取得的市场开拓经验,群内所有企业受益。
(四)有利于规模扩张。集群所产生的大量的、集中的市场需求,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在集群中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既可不断吸引新的投资和其他生产要素进入,也使企业裂变的频率高,产业链的延长更加迅速。
二、西峡县产业现状及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
(一)产业现状
1、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西峡县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和县域经济阶段性变化,充分发挥资源、交通

对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第2页

、区位三大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明晰的特色产业。一是农业“菌果药”三大主导产业稳步推进;二是四大工业基地初具规模,竞争优势日渐凸现;三是以“山、水、龙、园”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如火如荼。20xx年,全县GDp完成了23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9.6亿元、15.4亿元和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61万元,增长22.2%;综合经济实力由1997年的全省79位前移到42位。
2、产业集群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近年来,经过历届县领导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成绩斐然,纵向比成绩不小,但横向比差距仍很大。20xx年GDp在13个县市区中占11位,比相邻的内乡、淅川分别低7亿元和5.7亿元。20xx年,西峡人均GDp为7477元,仅比全市平均值6818元高659元,比全国年均值8700元低1223元,与人均3000美元的小康目标相差1.7万元。从GDp的增速看,这几年西峡县平均增速为11.5%左右,而沿海发达地区GDp增速都在15—25%之间;从地方财政收入看,西峡县20xx年人均202元,但巩义是660元。二是经济结构不优。三次产业呈“二、一、三”结构,与发达社会“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相差很远。20xx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亿元、15.4亿元和9.6亿元,分别增长8.3%、15.1%和
10.1%,统计显示,一产比重偏大,三产比重过小,二产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开放程度不够。对外开放步伐不快,招商引资项目和利用外资产业几乎为空白,外资依存度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仍无国家投资或外地投资的生产性项目落户西峡。经济总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外资依存度偏低等诸多因素,致使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度不高,核心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二)应坚持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一股产业集群热正在逐渐升温蔓延。立足西峡县情,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培育和发展具有西峡县特色的产业集群,才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发展产业集群是竞争的需要。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竞争的压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西峡县现有的产业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关键取决于能否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扎木成排,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共同抵御市场风浪。比如西峡县的汽车配件产业,曾一度出现相互压级压价争夺市场的恶性竞争,近期看伤害的是企业,长远看,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产业。因此,一个产业要想永保青春,唯有走联合竞争之路,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西峡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的激烈竞争,使每个企业都面临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差异化的压力,使相当一批企业由彼此竞争的关系转向上下游配套或分工更细的合作伙伴关系。飞龙铸造和西泵特铸的协作关系就是很好的明证。二是推动新的中小企业的诞生。比如,围绕宛药、西排、西泵、西保、龙成等核心企业派生出一大批配套服务型的中小企业。
3、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西峡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中小企业诞生的便利性,其持续进行的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导致农民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大大增加,农民更容易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而政府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创业环境的建设本身就能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西峡县发展产业集群的构想
争创产业的新优势是西峡县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从西峡的实际情况看,要切实将现有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高度关注意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及其梯次结构连接。笔者认为,发展以宛西电厂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以汽车铸件为主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宛药为主的中药制药业产业集群、以龙成炼轧钢厂为主的炼钢产业集群和以双龙香菇市场为主的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集群是切实可行之策。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来谋划西峡产业的发展。
(一)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及资源优势精心培育“五大产业集群”
1、能源产业集群。西峡县位于华东电网和西北电网末梢,但境内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526条,理论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3.4万千瓦,可开发潜能巨大。县内现有小水电79座,总装机122台,装机容量1.98亿千瓦/时,创造的入网价值是1600多万元。如果把淇河、鹳河开发统筹考虑,可开发达6000—7000万元产值,宛西电厂4×60KW项目初步可行性报告已通过省计委审批报国家计委立项,它的建成,将形成以宛西电厂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西峡成为鄂、豫、陕毗邻地区的能源基地”的战略目标。
2、钢铁产业集群。西峡县现有炼钢保护材料企业24家,产值15亿元左右,矿产资源开发企业318家,总产值7.16亿元,如果围绕龙成钢厂这个核心企业,加大采矿、运输、加工的关联度,可新增产值8—10亿元,形成钢铁产业集群。
3、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立足汽车配件铸造产品的开发,西峡县现有生产厂家24家,产品50个种类1050个品种,产值5亿元,如果抓住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机遇,把目光放在大众、东风、一汽等汽车工业集团的固定供应基地建设上,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品种规模,在以西排、飞龙铸造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大类似西泵、天马制泵等一大批以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为主的中小企业,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汽车配件制造业产业集群就能够达到8—10亿元的产值。
4、中药制药产业集群。以宛药为核心的中药制药产业,如果在培育20万亩GAp山茱萸基地的基础上,企业控制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品牌包装,把诸如中药银片等粗加工环节转嫁给药农,可使从事简单的药材种植的20万药农转变为与宛药同呼吸共命运的产业工人,这样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而且还可使核心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加快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最终形成年销售收入20亿元的中药制药产业集群。
5、基于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市场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类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彼此间联系松散,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很低。被誉为“世界纽扣之都”的浙江温州永嘉桥头纽扣产业集群就属这类产业集群。我们西峡有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市场,有猕猴桃专业市场,现有以香菇、猕猴桃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5家,保鲜储藏冷库100多座,香菇分检粗加工作坊1000多家,农民购销员8000余人,年创效益在15亿元以上。如果各企业之间进一步加强协作,统一品牌,一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形成。
(二)围绕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政府及企业应努力的方向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曾指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产业集群优势”。在激烈的县域经济竞争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1、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思想。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西峡县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制定和发布全县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性目录,明确支持重点,引导招商引资方向。应坚持市场导向,结合小城镇建设,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重点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要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西峡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民营生态工业园区,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2、要大力培育和激发民众强烈的创业激情。这是产业集群发展内在的无可替代的动力源泉。政府要大力培育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心理和创业理念,倡导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追求财富的奋斗精神,要加快实施西峡县企业家创业家园工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业致富光荣”、“当老板光荣”的社会氛围,坚定民众的创业信心,激发民众的创业激情。
3、转变职能,为发展产业集群提供一流的服务环境。政府要牢固确立“放水养鱼、促进发展”的理念,营造宽松的投资创业环境,要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保护企业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降低投资、创业、企业经营和企业扩张的成本,调动创业的积极性。
4、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集群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政府对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鼓励产业集群同大学、科研院所联姻。围绕产业集群的发展选择技术攻关课题,组织行业关键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5、引导建立行业自律性组织。积极引导和推动集群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

法制信息工作做法思考体会


法制信息工作做法思考体会

法制信息是政府法制机构之间宣传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载体,在整个政府法制工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浅显做法和想法。
一、我区信息工作的三点做法
西工区法制办公室近年来围绕以下三个重点,大力做好法制信息采集报送工作。一是围绕一个“新”字,及时报送我区开展具体法制工作的各类动态信息,如抽查执法案卷、清理政府合同、清理规范性文件等,达到对外宣传目的。二是围绕一个“老”字,认真总结我区在法制工作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如以目标化手段推进依法行政、以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提升法制机构影响力等,达到交流经验目的。三是围绕一个“论”字,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法律法规适用中遇到的问题,撰写问题类信息,如个体工商户在行政法上是否为其他组织、行政机关能否成为行政处罚权委托对象等,达到理论探讨目的。经过努力,我区采集报送了一大批高品位、高质量的法制信息,去年被《**政府法制》、河南省法制网采用的信息量已经达到60条,部分信息还被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采用,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二、对信息应发挥作用的四点看法
信息虽然短小,但是有价值、高品位的信息却可以发挥决策参考、工作指导的作用。一是小信息展示大舞台,小小的信息可以成为反映政府法制工作的窗口和舞台,一份法制工作简报在手,或者一幕法制网页在前,整个法制工作的缤纷精彩尽得观赏。二是小信息联系大领导,好的信息能够得到领导的关注和批示,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很多大领导也是从信息工作开始得到提升。三是小信息表述大文章,信息篇幅短小、言简意赅,但是点新意高、主题突出,蕴含的精神和内涵不可小觑。四是小信息拓展大视野,方寸之内见天地,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视角灵活,正面负面皆可,建言献策都行,立足一个小区,可以放眼全国各地,统览法制百态。
三、对信息工作的五点建议
相对于其他系统的政务信息工作,法制信息工作自身成效明显但外在影响有限、总体数量激增但精品信息不足、采编单位众多但个性信息缺乏。为此建议:一是加大信息工作人员培训和奖惩力度,调动基层法制工作人员信息采编积极性的同时,提升信息人员信息采编的本领。二是加大对有推广利用价值信息的批示力度,各级政府和法制机构领导要经常阅批法制信息,推广典型经验、解决基层问题,让信息发挥应有的参考示范作用。三是加大法制工作自身业务的探索和创新力度,为采编鲜活、个性的法制信息提供源头活水。四是加大法制信息和法制新闻的区分力度,遏制信息新闻化趋势,让信息回归参谋服务、协调沟通本位。五是加大基层法制机构建设力度,为信息采编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和组织保障。

学习思考调研体会


学习思考调研体会

把学习当作一种坚守
前些日子,网络上的一句话引起网友热议:人活着,就得学习!初看过于绝对,细想确实如此。人从呱呱坠地,先学爬,再学走路、说话。随后上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是博士都在学校度过。走上工作岗位,又开始钻技术、练文笔、学交际,哪怕是退休了,还得看看新闻报纸,为的是和孩子们有点共同语言,带带孙子,更能预防老年痴呆。总之,如果人生是一顿五味俱全的大餐,学习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当然,学习是件难事,“十年寒窗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佐证。大家应该有注意到,“学习不够”成为各类反思、总结、民主生活会最热门的一句话。为什么呢?分析有这么几种心态:一是有些人越学越感到学习的博大精深,认为要学的东西太多,越觉得能力恐慌。二是有些人在故意表现谦虚。三是由于工作忙,应酬多,不爱学,确实学习不够。“学习不够是光荣的缺点”想必也是第三种人中广为流传的吧。学习不够是因为没有时间,没有时间说明工作忙,工作忙说明非常敬业。由此,学习不够成了光荣的缺点。究其原因,首先是对学习没有足够重视。第二是怕吃苦,有懒惰情绪。第三是没有发现学习的妙处,没能把学习当作乐趣。我认为读书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学,一直学到现在,每天不自觉地在反复学习中成长。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学习是被动的,硬着头皮,甚至比较反感,还没有体会到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乐趣和妙处。这是缺陷,缺什么呢?缺的是主动学习、缺的是系统性的学习、缺的是业务技能学习、缺的是哲学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学哲学,它会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最直接的帮助,一旦学进去会感觉到乐趣无穷。可能有些人一听哲学就头大,其实很简单,就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那几个观点: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把这几个观点弄通,无论做什么决策、分析什么问题,都将是手到擒来。还有些人老说别人点子多,这只有一个办法多看书多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最后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要用重视学习的精神、勤于学习的责任、善于学习的能力、乐于学习的境界、持久学习的恒心来武装我们自己,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不断开拓事业新局面。
把思考当作一种习惯
提到思考不得不说思想。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播种思考,才能收获思想。窃以为,思考是思想的先导、思想解放的开关。我们一直在推进解放思想,思想要解放,思考就必须活跃,就必须习惯于思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思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不愿思考,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比如:工作中,我们常被繁重的事务缠身;生活中,我们常被众多的娱乐方式诱惑,总是感觉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除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外的事情,被一种力不从心的假象所蒙蔽,囚禁住我们那颗敏感睿智的灵魂,渐渐脑子成为一潭死水。如何培养思考的习惯,个人认为有三点:一是要乐于思考。可能不止一个人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但牛顿却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可能不止一个人发现开会时,职工10分钟就容易瞌睡,但我们却总结出了研究人性特点。这些都验证了“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因此,创新创造是留给那些乐于思考的人。二是要善于思考。结合矿山实际,就是坚持反思常态化。谈到反思,有些同志肯定要说,又玩虚的,我们这么忙,烦不烦。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反思的益处,没有从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差距问题的出发点看反思。反思一种进步,如果我们把它作为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交流经验教训,这就是把它干实了。正确反思,定时回头看,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改进不足,发扬成绩,总结规律。三是要勤于思考。有则谚语:“一个匆匆赶路的人突然停下来,旁边人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走了?停下来的人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不管再忙,都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一天工作结束后,想一想今天的工作、包括你的言行,是否对得起你的领导、工友、同事、朋友。想想第二天上班需要从哪里改进。
我们的思想是一片天,马克思理论不占有我们的思想,很可能被xx功思想占领。因此,我们的思考必须是科学的,如果整天胡思乱想,除了浪费脑细胞之外,别无益处。再如每天想着消极的事,那么思想必然会暗淡无光。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思考方法或是科学思维模式。什么是科学的思考思维?个人以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思维模式。哲学可概括为五个观点:1、辩证的观点,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有利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利的方面。告诉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权衡利弊。2、联系的观点。看清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搞清楚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3、发展

学习思考调研体会第2页

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任何真理、任何理论、任何法律制度都有的它的历史局限性,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我们今天坚持的一些理论,坚持的一些做法,到明天或到后天就过时了,就很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一些禁锢。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鼓励我们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就是所说的与时俱进。4、历史的观点。今天都是历史的重演,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中都能找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学历史,照镜子,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路子。5、矛盾的观点。世间万物皆矛盾。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结合到工作中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楚轻重缓急,急事缓办,缓事急办。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都可以拿这五个观点套一下。
我们矿党政已经在哲学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科学思维方法来推进解放思想:干工作要坚持把让企业收获点什么、党员干部感悟点什么、职工群众得到点什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性;我们推行的“管理六步曲”:确定工作目标、找准出发点、研究工作对象、端正工作态度、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这是解放思想的操作性;我们倡导的“八字方针”是解放思想的执行性;我们提出的“把工作当事业来干,当幸福追求”是解放思想的引领性。这些理念也好方法也好,对目前的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把调研当作一种常态
当前,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引起社会良好反响,全国不少地方和行业纷纷开展了干部下基层、干部住村等活动。今年也是我们的三基强化年,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基层。但辩证地看,之所以倡导下基层,就说明之前存在不接地气的现象。结合我们实际,多多少少存在着不善于调查研究的现象。就拿自己来说,往往把眼睛只盯在具体的工作事务上、琐碎的杂事上,感觉没有时间去调研。于是就把了解情况、撰写材料的任务放到了看看基层汇报材料、上上网络、看看报纸上面。感觉信息时代到来了,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基层动态了。
对此,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对这种现象作了严厉的批判和修正,使我受益匪浅,感悟有三:一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项工作规划的出台、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都要事先到基层去征求意见、到基层去充分论证、到基层去实践检验。各种讲话、材料,必须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刨根问底,捞活鱼。唯有如此,出台的政策才能符合基层实际,才能顺应民意;讲话材料才能不闹笑话,对得起职工群众,对得起良心。二是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基层的情况最复杂、最具体,群众的诉求最真实、最细小,唯有把基层的情况摸透熟知,才能切中要害,“拨乱反正”,以真正推动工作。三是调查的技术。真正听出问题,还要注意下基层的方式方法。要有的放矢。定调研提纲,带着问题下去,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注重方法。明察暗访,化有形为无形,坚持正常的督导,同时,在公车上、菜市场、吃饭闲谈等和职工交流的机会,有意识的收集问题。

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和思考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在培育专业大户、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形已基本形成。
⒈龙头企业的建立和带动,促进了我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⒉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⒊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⒋专业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农业产业化的最终落脚点是销售和流通,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畅顺的流通渠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⒈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人认为农业的产业化不过是对传统农业的改头换面或换个说法而已,而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政府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在操作上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同时,不少人将专业大户发展单纯地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几户大户,成立几个协会,就可以宣传产业化水平上台阶了,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重视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这样的农业很难参与市场的竞争,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深度开发。
⒉企业与农民、市场的桥梁作用不够明显,联系不够紧密。
⒊中介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发挥作用不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组织的创新,通过产业化组织的中介作用,建立起农民与市场的协作关系,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⒋缺乏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⒌科技推广工作乏力,机构不健全。
三、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⒈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须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基地建设最为重要。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制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地区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⒉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弱化种植农业,强化加工农业。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的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大型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⒊强化中介组织建设,加强组织与农户的联系作用。一是要规范中介组织行为,克服盲目发展;二是要培育中介组织的发展载体,使中介机构在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均有企业支撑,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我镇拟建的蛋禽协会,就依托我镇规模较大的孵抱、运销、加工等个体户,从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上将会更加完善;三是要建立组织、农民、企业的利益共同机制。中介组织在服务农民时,可采取各种形式,发展经济实体,与农户、企业建立产品(商品)供销关系,明确农民、企业、组织之间的利益分配原则,从而壮大组织实力,扩大组织规模,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更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⒋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一是应建立产业化发展风险准备金,制定具体的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办法,重点就放在对公司、农户的风险补偿方面;二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证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生产积极性;四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⒌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兼并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以使农用土地向农业经营能手转移,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是不能搞强迫命令,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二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四是要完善流转合同,不能放任自流。


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纪检监察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思想意识上理清很多关系。具体如下:
一、教育与惩处的关系
我们在监察实务中发现目前××事务较改革开放以前增大许多,社会对××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干部承担的压力更大。因此在监察工作中应理解这些干部的难处,处理好教育与惩处的关系。应把重点放在教育培训上,预防为主,惩处为辅,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防范和抵御能力。
目前的干部廉政教育缺乏系统规划,教育效果不够理想。鉴于社会发展时期外事任务繁重,廉政教育应少而精。教育内容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1、世界观、信念教育。这是干部保持思想道德底线的基本保证,是干部自律的基础。2、党纪法规、廉洁从政教育。这是提高干部遵纪守法能力的基本底线。纪检部门应及时汇编相关政策制度作为工具书发到干部手中备查。3、案例教育。针对监察中多发问题搜集整理案例,开展防范教育。
纪检监察干部要了解一线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就必须经常到一线开展调研,摸清反腐败工作的现状、干部的思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主要问(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题,把主要精力用于面上的预防教育,发挥熟悉权力制衡原则的优势,与一线干部共同探讨规范管理秩序的途径,形成所有干部共同建立反腐长城的局面。
二、监督与管理关系
与以前职能部门不愿意纪检参与监督相反,目前许多职能部门拉纪检参与业务活动,并要求纪检干部表态,由此常引发矛盾。不表态,说耽误工作,表态又因不了解业务心中无底。并且表态造成职能错位,一些管理部门以纪检的表态作为最后决策依据。纪检干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造成职责混淆。我们在实践中感到纪检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身位置。既要防止职能错位、越位,又要避免职责虚位,走过场。要多做宣传,讲明纪检监督的职责、范围、规则,把纪检监察的工作规程交到职能部门干部手中,使他们明白监督的内涵,不再提过分要求。同时也要讲明监督不能取代管理职能,应各负其责,形成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注意依法监察,防止权力失控。
目前除督促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外亟需根据现实需要,加强对纪检监察监督规则的建设。应看到传统的纪检监察工作重点是信访、查办案件,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已形成规范的工作规则。但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要加强源头治理。外事监察的大量工作是监督前移,预防性监察。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工作规范,监督目标、监督原则、监督程序、评价标准,都不清晰。有时监督走过场,存在监察隐患。在没有现成的规则借鉴的情况下,纪检干部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监察实践的总结、研究,进行制度创新。
三、监督与反馈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纪检监察部门是外办的自我纠错机构,应像电脑的自我检查软件那样能及时主动自查纠错,保证工作不偏离目标。目前,单位没有形成监察周期,缺少与职能部门双向反馈的有效渠道。不能及时监察,点状的纠正没有发挥辐射功能,起不到预警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封闭回路,缺乏整体的协调,职能部门、监督部门按各自的工作规则分别向各自领导负责,线状的平面没有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流程。自我纠错和外部纠错职责不清,相互不协调。
四、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纪检监察工作的纠错纠偏功能决定了其在工作中处于二线地位。应注意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自觉围绕外事中心工作开展监察。尤其要有全局观念,坚持维护外交的整体目标和长远利益。由于外事活动增多,不同的利益取向加大了监察难度。既要保护基层工作活力,又要维护整体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五、组织与协调关系
新的党章强调了纪检的组织协调职责。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分子的手段更加隐蔽,纪检部门不能单打独斗的反腐败,应整合反腐资源,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反腐败的工作。我们单位近年来查处的案件其线索大都是由外面提供,说明未能在内部及时发现、扼杀违规的苗头。纪检监察部门要善于整合反腐败资源,找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的着力点,大胆开展工作。要“两手抓,两手硬”。纪检的组织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体系。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配套监督措施,成立层层落实的专兼职队伍。要健全党内领导反腐败工作职责,落实党员干部的监督职责。要开拓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发挥好兼职监督员的作用,加强与工会和办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联系,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切实履行教育与惩处、监察与反馈职责,形成反腐败的天罗地网。
上述工作关系是我在纪检监察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有些问题也曾困扰我们多时,至今有些关系尚未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反腐败工作仍处于局部遏制向整体预防的转化阶段,反腐败工作任重而道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