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教育机构优势总结 > 导航 >

教育机构优势总结,2024年教育机构优势总结范文

教育机构优势总结

伤仲永的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为什么要哀伤、哀怜?因为仲永有天才而受于人者而不至。仲永的非凡天资,处处让人称奇,但他父亲贪利而不使学,使仲永才能衰竭,终成普通人。

仲永在学习上有天资,这是他的优势。但有优势就必然能成功吗?仲永泯然众人矣的不幸结局雄辩地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由此可见,仲永的天资在不使学的情况下泯灭了。也就是说,他逐渐没有了优势。

优势分为两种,有优势和无优势。自身有优势又有两种情况,分别是努力和不努力。例如,姚明身材高大,这是他的优势。而他成为篮球巨星则是与他的努力、他的付出分不开的。翔飞人刘翔从7岁起开始进行体育训练,为他此后的夺冠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便是他的优势。他们都有优势,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辉煌。像仲永之类的人,他们的优势都渐渐泯灭了,自然只能沦为平庸之辈。

还有一种人,他们没有优势,但他们的努力,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曾国藩曾因天赋不高遭小偷奚落,而曾国藩却从此知耻而后勇,刻苦治学,奋发图强,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史上罕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奇才。邓亚萍个子矮,手脚粗短,本应与体育无缘,但由于她的努力、执着,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我认为,优势的有无,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成功。如果我们能利用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并为之努力奋斗,成功便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如果没有优势,就努力吧,总有一天成功会属于你。

查看全文>>>

职业发展规划是每个职场人奔赴职场前必备的作战计划,因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职业发展规划也应极具个人特色,在彰显个性的时代,求职者们应摒弃跟随与效仿,全力书写具有个人特色的职业生涯,为达成如此效果,职业指导专家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个性特征匹配职业工作类型

个性心理特征的评估对来说更为重要,它决定了个体未来职业工作的类型。所谓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特征,通常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部分,性格是先天与后天交织的结果,需要在职业工作中逐渐适应与改变,最终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毕业生们需要在离校前就做好这部分的自我剖析,如在能力方面,创造力是否突出,能否胜任创意、设计类工作;气质类型是活泼型还是安静型,适合做销售类还是技术研究类工作等,循着这样的自我提问与回答,就可以在职业工作类型上先做好选择。

兴趣指引职业发展领域

职业兴趣能给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工作更容易达到职业发展的巅峰。最著名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将人格与工作匹配,归纳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人格类型,职场人可以通过职业兴趣的确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领域,并不断挖掘职业潜能,实现职业梦想。

尽快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是职场新人们重要功课的一部分,职业兴趣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职业兴趣测评获得,如果毕业生在校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应该在毕业前夕尽早做好新职业兴趣、职业目标的确定及跨行业工作的必要准备,避免盲目就业以及零经验就业带来的职业发展阻滞现象;已步入职场的新人们更应该缩短职业兴趣探索的时间,尽早稳定下来才能为进一步发展留出充足的时间。

专业优势拉升职业高度

职场人在择业时,一定要明确自身的优势技能,扬长避短,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从事最优势的工作,如求职者对设计工作感兴趣,且空间思维能力占优势,应该选择建筑设计岗位,而不是工程造价岗位,并有计划地采取如培训、深造等方法,逐渐地积累与沉淀,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就会离成功更近,更容易成为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所以,职场人能否依据专业优势择业、是否在优势技能上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职业发展的高度。

职业发展规划是综合考虑个性特征、职业兴趣和专业优势等诸多方面因素,先设置合理的长远职业发展目标,之后再逐渐细化小目标,并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实现最终职业目标的过程。每个人独特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充分体现在个体每一次

查看全文>>>

发挥统战优势 推动**发展 统一战线是我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法宝。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统战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引导、服务、联谊、稳定的职能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要坚持正确引导。加强对各阶层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意志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区是xx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个行政新区,基础差、底子薄、开发建设任务繁重,更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为此,我们以开展“凝聚力”工程为主线,通过召开经济形势报告会、各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开展入企入户谈心活动等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三胞”眷属等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发展动力。广大统一战线人士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员参与招商引资,积极争上项目。全区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创大业、群情激昂建新区的可喜局面。 二要坚持真心服务。强化服务职能是统一战线不断作为的生命线。统一战线是非公有制经济、党外干部、知识分子等各界代表人士的大家庭,要体现家庭的温暖,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不遗余力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设身处地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两年来,我们突出服务宗旨,强化服务职能,努力在真心服务中发挥作用。围绕广大统一战线人士所想、所急、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举措,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代表人士认真开展行风民主评议,加大“四乱”现象的整治力度,不断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发挥统战优势,牵线搭桥,积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引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助推其做大做强;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少数民族聚居村解决吃水和行路难等问题,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一系列服务,增进了与统战人士的感情,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要坚持加强联谊。团结联谊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基础和工作核心,加强联谊始终是统一战线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我们紧紧围绕团结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

查看全文>>>
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文章标题: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 发挥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鲁西木业加工第一镇茌平县菜屯镇党委政府菜屯镇位于茌平、高唐、临清三县市交界处,距县城70多华里,是茌平县最偏远的乡镇。几年来,我们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了“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富民强镇,全力打造鲁西木业加工第一镇”的发展战略,抓住03年仅有的3家小型木业加工户,使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小题大做,迅速膨胀了规模,小中见大,把小加工做成了大产业,使木业加工业户04年底达到96家,05年达到297家,到现在已达406家,同时4家木业深加工企业已投入运营,拉长了产业链条,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7000多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600多元,增加镇财政收入300多万人,05年实现税收740万元,破解了农民增收、财政困难一直围绕着乡镇工作的两大难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发挥资源优势,理清思路谋发展菜屯镇地处黄河故道,树多林密,曾荣获国务院“林果之乡”奖状。现林木面积近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7。03年前从事木材砍伐和运销的有千余人,整车的原木销往外地,而从事木业加工的仅3家。镇党委、政府没有为地理偏僻所困,没有坐、等、靠,而是努力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广泛调查,征集建议,分析研究,多方论证,避弊趋利,达成了源泉在民间、希望在民力、发展在民资的共识,确立了木业加工这一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确立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依靠民力,顺应百姓的致富愿望,广泛动员经济能人,不管项目大小,资金多少,只要投资创业我们就扶持、帮助。同时,加大了舆论宣传力度,对干事创业的能人大加褒扬,对于破坏经济环境的行为公开曝光,形成“人人要干事,家家想致富”的良好氛围。再是在各层面上充分解放思想,我们多次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下江苏、赴临沂、上河北学习参加,通过参观。大家看到了差距,解放了思想,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还组建了木业管理委员会、木业协会和木业加工产业集团,对行业行为实行约束、管理和规范,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保障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二、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平台保发展一是狠抓社会稳立,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前些年,菜屯镇上访闹事成风,全镇30个村有20多个有上访问题,干群之间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人心散乱,无心发展生产,03年初,党委政府实行领导包案处理住访问题,从严 查看全文>>>
县级牧场发挥组织优势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县牧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以着力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抗灾自救。,该场遭受60年一遇的特大雪灾,库尔吐牧民定居点受到了两次溶雪性洪水的侵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00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该场各级党组织快速反应、紧急动员党员干部职工科学施救,发扬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关键时刻豁出去,危难时刻冲在前,组织带领各族群众与自然灾害奋勇搏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全场无一人因洪灾死亡。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场党委、管委克服牧民经济条件差、工价高,建材价高等困难,采取了积极宣传国家灾后重建政策,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指派专人负责联系施工队伍、联系建房材料、为每户重建户补助1000元等措施,确保施工进度。截至目前,牧场13户灾后重建户已全部竣工,在验收合格后,灾民已陆续搬至新房。5月中旬,邀请县城建局质监站技术人员对库尔吐牧民定居点灾后100户房屋、暖圈进行了质量鉴定,经鉴定,库尔吐牧民定居点4户房屋屋顶损毁严重,需进行维修,100座暖圈需重建。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库尔吐牧民定居点94栋灾后重建棚圈全部竣工;库尔吐牧民定居点3.5公里乡村道路已全部建设完工;自筹资金,粉刷库尔吐牧民定居点房屋、围墙6726平米;为4户房屋屋顶损毁严重的牧民每户补助0.25万元,已维修完毕。场党委、管委还邀请专业人员对库尔吐牧民定居点绿化带进行规划,新建了长3.5公里的绿化带。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富有成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牧场以深入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契机,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更好的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场党委把工作重心下移到牧区,发挥全程代办职能,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场党委“移动办公”制度,围绕牧民群众最关心、基层最突出、牧业队自身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由场党委成员轮流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下牧区入户现场办公,做到牧民反映的事有人听,有人问,有人落实,让牧民满意,受到牧民欢迎。自开展党委“移动办公”以来,现场工作组已为牧民代办手续、证照等业务30余件,为群众解决上学、就医等具体问题80件,牧民群众普遍反映,场党委实行“移动办公”后,牧民群众说事有地方,讲话有领导听,问题有领导牵头办,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切实配强 查看全文>>>

我镇南接姜堰城郊,北连古镇溱潼,是泰州、姜堰到溱湖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故乡和最后的野生消失点,有建于唐代的太平桥和被列入航空标志的参天银杏,又是清代“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名噪一时的刘氏状元的诞生地。为此,我们把发展思路定格为水乡生态旅游镇,从放大人文优势效应角度出发,围绕“状元”品牌,“麋鹿”金牌做好开发文章,让人文资源这种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和对外招商资本。 一、多渠道挖掘,突出体现一个“全”字 由明到清,桥头的豪门旺族—刘氏家族先后有数十人中为举人、进士,5人官任都督,2人为武状元,高官、名流煊赫乡里五百年之久。特别是同胞弟兄同为武状元在中国科举史上实为罕见,堪称绝代双骄。因此,有诗赞誉“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青黎高照无双阁,皇榜连标第一家”。由此可见,研究刘家的兴衰沉落,开发刘家的人文资源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和前景看好的旅游经济价值。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前几年,我们已经会同市政协文史工委一道对刘状元有关史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市文史委还编印了《刘氏兄弟状元世家》、《刘状元捉拿扫帚星》等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有关刘氏状元的人文资源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目前可以开发的景点主要14处,它们分别是状元衣胞住址、养马厅、栓马屋、土地庙、状元府址、廒屋垛(屯粮处)、溜马场、武书房、关帝庙、马路、红牌沟、黑牌沟、刘家洼饮马池、状元墓地;②现存的遗址文物有状元府遗址、状元盔甲、弓箭袋、大刀、练功石、石鼓、栓马石、红木床(状元床)、诰封圣旨五件、刘氏家族(族谱)、《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唱本、府址水井2口(其中一淡一咸);③流传的轶事传闻有: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刘国庆御前殿试、刘公府异母神童、高员外爱才提亲、刀挑碌碡、刘氏与丁楚玉、土地神跪拜、刘状元改道、关帝庙征前许愿、宝烛、住客栈拿妖捉怪、选葬地、刘国庆病逝。下一步,我们还从保护和利用现有的人文资源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对人文资源工作的领导,成立镇人文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人文资源工作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人文资源的搜集、开发和保护工作,尽可能地搜集更多、更全、更详实的历史资料。确保人文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高起点规划,突出体现一个“武”字 刘氏状元因武闻名,以武著称,在民闻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查看全文>>>

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赵玉良)

榆次区地处“三晋”之腹,为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人口53万,面积1328平方公里,辖6镇4乡28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5.9万人,耕地73.59万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榆次区农业局为区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现有干部12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6人,总农艺师1人,科员4人,内设四个职能股(室):办公室、产业化经营指导股、政策法规和科教股、信息发展开发股。

我在榆次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战线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坚持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城乡统筹,扭住“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求突破”战略展开工作, 突出温室大棚、红枣开发、养殖园区和龙头企业四大基地建设,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开发有了新的突破。连续12年,榆次的蔬菜生产位居全省之首,面积达到34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1.6亿公斤,其中向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7.5亿公斤以上,蔬菜产业占据榆次区农业的半壁江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之一。丘陵山区形成了全长123公里的红枣林带,面积达30万亩,居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开发大户达到150多户,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并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全省的样板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进,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万吨,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已达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特别是我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从国外引进的羊驼养殖落户榆次后,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一个亮点。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福大绿色食品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加工龙头逐步壮大。河南正龙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产,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江苏镇江恒顺精品醋项目和山西金龙鱼油脂加工项目的迅速筹建投产,将引领榆次酿醋和食用油加工业快步跃入全国市场新天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东阳等8个小城镇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35个中心镇之一。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标准。

从2002年我来到区农业局,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过农业部门从事领导工作

查看全文>>>

博湖县因拥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县名。县辖五乡两镇,驻县单位有巴州种畜场、农二师25团、27团种马场、宝浪油田项目开发经理部等,总人口5.66万人,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现为16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2%。县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鲤鱼、池沼公鱼、草鱼、鲢鱼、赤鲈等30多个淡水鱼类品种,是博湖县优势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博湖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水陆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以博斯腾湖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大水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水产产业化进程,把作大作强水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认识培育水产支柱产业的重要性 博斯腾湖具有良好、无污染的水域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适合鱼类生长繁衍。博斯腾湖水产业经历着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过程。80年代前利用原始渔业资源;80年代后建立渔政管理体制,实行渔业许可制度,走以法治渔的道路;90年代以后进入渔业捕捞、加工经营新阶段;到目前的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产业化初级阶段。博湖县水产产业化体系虽已初步形成和建立,但产业链条不健全,产、供、销一条龙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发展机制不健全。博斯腾湖目前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其巨大的资源极不相称,巨大的资源开发空间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 “九五”期间,自治州提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博湖县在对博斯腾湖经过多年开发利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提出了“水陆并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强化管理抓水产”的思路,博湖水产业日益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2001年县第六次党代会上,将水产业做为我县的五大支柱产业提出,并做为当前首要扶持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提出了“湖泊经济”的发展口号。近几年,我县经过对水产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利用,水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到2002年,博斯腾湖水产品产量达到4090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余万元,比建县初期增长了一倍多。 二、积极创造水产业发展的优越环境 为进一步挖掘博斯腾湖水产资源潜力,博湖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出水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强水产养殖开发的组织领导。2001年底成立了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水产养殖开发工作领

查看全文>>>

围绕农民增收 发展优势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求突破

——2004年工作回顾及2005年的工作部署

王区长:

你好。下面我就aa区2004年农业工作和今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2004年是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年。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突出表现在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粮食播种面积44.6万亩,比上年增长31%,总产量1.5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65%;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

一是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12个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规划。规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34万亩,总产量11.63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30万亩,其中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良好,存栏达到5600头,比上年增长30.6%;规划优势玉米15万亩,实际完成33.5万亩,比上年净增18.8万亩,增幅127.9%,总产量1.3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3.9%。

二是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基地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连续12年全省夺冠,其中新发展温室大棚1万亩,累计达到5万亩;红枣突破30万亩,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省7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20个,奶牛5600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165吨;粮食作物面积44.6万亩,水果稳定在18万亩;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一批围绕主导产业的加工龙头逐步兴起,白象方便面、成信油脂等加工企业已相继投产,娃哈哈和古船面粉正加紧建设。

三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广。蔬菜无公害认证去年新认证7万亩,累计达到10.9万亩,新认证品种12个,累计达到16个,制定了榆次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办法。红枣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目前已在大户枣园中普遍推广;以丰元枣业为示范基地,建立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认证无公害红枣4000亩,中昌基

查看全文>>>

发挥统战工作优势 促进**经济发展

新时期统战工作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确立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为此,做好统战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统战工作服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意识,紧紧围绕中心,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如何发挥统战工作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看,从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面临的新任务看,我认为,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抓学习,统一思想谋发展。统一战线工作作为我们党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事关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事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近年来,随着对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政策的不断学习 宣传,各级干部的统战意识明显增强,但基层仍有一些同志对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统战工作现在不如过去重要,下面不如上面重要”,有的认为“不抓统战工作,照样完成经济工作任务”,没有认识到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央明确指出:有没有统战观念,懂不懂统战政策,会不会做统战工作,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把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纳入县委中心组的学习内容,在党校继续开好统战理论课,在新闻媒体上举办统战理论政策宣传专栏和专题节目,加大统战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使 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真正树立统战意识,为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抓调研,明晰思路求创新。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统战工作不能总是说老词、讲老话、老套套,不能依赖于过去的方法,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而创新的基础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是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统战部门为党委当好参谋的基础工作。统战部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尽量从事务性、应酬性的工作中摆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思考问题、研究政策上、要立足县情实际,围绕新形势下统战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理论问题、政策问题,以及统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依据,以理论创新推动统战各项工作的创新。 三、抓重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发挥民主党派、有关团体的优势,积极献计出力。要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按照“建设者”的政治定位、经济定位

查看全文>>>

教育机构优势总结

范文资讯网教育机构优势总结栏目为您整理了各种教育机构优势总结、2024年教育机构优势总结等,更多教育机构优势总结尽在范文资讯网,敬请大家关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