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关于全球变暖的演讲稿 > 导航 >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

关于全球变暖的演讲稿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

【摘 要】本文为概述性策论。论述的逻辑结构为:以语言哲学的求证方法,结合人类行为本体论重新诠释旅游与旅游学基本概念,同时引进现代闲暇游憩理论,试图以新思维新方式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新时代本土旅游产业策略。针对新余市旅游资源现状与旅游局20xx年工作计划,进一步讨论新余如何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的整合以实施旅游产业战略构想。前两节与后两节是哲学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 旅游学的哲学背景:跨文化想象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以维特根斯坦、海森堡、伯格曼、卡尔纳普为首的一大批西方的物理学家哲学家们宣称,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人类思想领域发生并持续为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颠覆性的影响。这场变革使我们看清了研究学术的正确方向和方法。这场被描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变革就是“语言的转向”(linguistic turn),从形而上思辨向语言研究与意义研究转向,重新审视语言词汇与世界的关系。风暴袭来,许多人类学的经典词汇都被更全面深刻的重估、阐释、认知、理解。其中,十年来最热门的莫过于旅游与旅游学研究(笔者曾在香港夙负盛名的pageone书店看到,学术类畅销书目前列就有john hultsman的原版旅游学理论著作)。

旅游既有多义性的内涵又具备广阔的外延,既涵盖人类学的理论又紧联繁华现代的产业实践。对于普罗观光客来说,旅游是吃、住、行、游、购、娱的行业六要素的多层次体验;对于知识精英来说,旅游是古代士大夫行万里路,仗剑远游情怀的精神传承,是生发离情别恨、羁旅乡愁,诞生千古绝唱的绝佳题材,是借行走江湖游历山水来独抒性灵、品读自然、快意人生、怀古伤今、健全生命的必经途径(明高濂《起居安乐笺》:“四时游治,一岁韶华,毋令转眼成空,当自偷闲寻乐,已矣乎!”);对于旅游业者与行业管理部门来说,旅游是涉及国际环境、产经政策、区域规划、交通与服务业结构性布局、景区建设保护与会展经济等多个有机环节的综合性强关联性广的产业集群,是最具可持续动力、最符合未来时代发展主题的魅力行业;对于当代相对主义的前沿旅游学者来说,旅游则是个“现代”概念,象征着15以来西方中心论扩张时代的商业与休闲活动,以及充斥历史的后殖民、流亡、移民、混血儿、探险家(卡普兰caren kaplan),而克勒福德(jamesclifford)则从文化人格意义指出旅行一词乃是和欧洲的、男性的、中产阶级的、科学的、英雄的、娱乐的感觉相连,从中可以指认出旅游学现代价值的身影。

笔者以为,在以上各种角度与观点之外,从人类行为本体论方面考察,我们可以对旅游的认知再有一个观念上的全面深化拓展,超越就产业谈论产业、就经济解决经济、就旅游理解旅游的思维模式,由此澄清旅游的起源、动因、用途、趋势,从而对我们的旅游资源认识评估、旅游产业规划、旅游行业发展将起到原则性的辅助指导作用。

同济大学刘滨谊研究后发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形式可分解为两类,一为固定化的定居,一为游荡性的聚集。旅游起源于人类生存的最原始需求:觅食与择居,因此旅游本质上是人类聚居中的一种聚集行为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在对历史的纵向研究与对文明考古发现后承认,人的物性本质或生存本能就是迁旅行游,人类的文明史是形成于迁徙与旅行之中。这也是人类发展至今旅游成为一大产业的根本原因。

一言以蔽之,旅游既是在文化间的跨越、转换,又是文化的深化。旅游的魅力来自跨文化的想象。这种想象具有“时空异化”与“时空强化”的双重心理动因,是对另一个空间(所旅行之地)所有景观、传说、印象、体验的人格化的综合性的感受。文化的神秘性在流失,但独特性和差异性却是多元社会最宝贵的特质。在五百年来全球理念、价值、思想、生活趋于一致的语境下,信息化现代化给不同文化间造访交流带来的空前的便利,这个跨文化的想象所带来的,不仅是旅游行业的空前繁荣,也是各特色区域所面临的世纪性的机遇与挑战。

那么我们将以怎样的本土旅游策略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呢?

二 旅游学的现代图景:闲暇游憩理论

从上述对旅游概念本身的探究与人类学讨论可以看出,旅游心理与旅游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是基于人性深处需求的,是以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为归依的。近百年尤其是二战后兴起的现代旅游学理论研究,提出的本源性的问题是:什么是旅游的基本目标和出发点?经过发达国家三十年的学理辩论和实践证明,闲暇游憩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成为了现代旅游学科的龙头理论。

刘滨谊的研究指出:为什么旅游在我们这个时代, 尤其在中国的作用如此之大? 地位如此重要? 正是因为旅游所创造牵动的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效益。为什么可以创造牵动? 按照闲暇游憩学的理论, 就是1/3 和2/3 的原因。现代人类一天的活动, 大体上是三三三制, 即按24小时的一天计, 1/3 为8小时工作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旅游产业策略第2页

, 1/3 为8 小时睡眠,1/3 为8小时活动, 旅游至少盖涵了1/3 的时段。如果将中国的旅游概念广义化, 与国际接轨对应的就是闲暇游憩( leisu re and recreat ion)。这是一个很大的学科, 核心内容专门研究如何满足人类闲暇时间的活动, 国际上有300多所大学设此专业, 所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从事社会管理。可见闲暇活动的管理安排对于社会何等重要,而其中核心的内容对应于中国的现状就是旅游与休闲。国际闲暇游憩学所长期积累、广泛而深入的管理经验和研究成果是我们提升旅游行业品质和旅游规划水准的理论基础。

现代闲暇游憩理论在旅游学研究上有哪些创新性的结论呢,根据理论学习和联系现状的思考,笔者总结为:

1,旅游的类马斯洛需求层次,既:商业消费以拉动经济需求(例如香港、纽约)、与自然和文明对话以提升精神需求(例如九寨沟、敦煌、凤凰古城)、大众闲暇活动以完善生命需求(例如巴黎、罗马、旧金山、台北);

2,旅游层次可分为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深度旅游三个阶段(这在后面的新余旅游资源分析会详细提到);

3,旅游作为选择性活动,其评价标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市场和人的心理选择性需求而变动,旅游的一切开始与归宿都来自于人的体验;

4,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旅游地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传统上我们注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有无风光秀丽的环境实体与驰名中外的历史遗存),近代观光工业重视承载力,即提供的旅行社、交通业、餐饮业、旅馆业、景区管理五位一体的舒适的旅游环境服务;而现代旅游理论高扬生命力的旗帜,主张个性化、信息化的产业链整合之外,要求旅游地不必是千年古迹或风景名胜,而可以是各种活动,时时刻刻焕发生命力的、寄托人类梦想的活动。(汪德和同志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讲话提到的好莱坞与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就是鲜明的例子);

5,对于旅游地而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固然是重要的充分条件,但无中生有的策划能力与不断变化的运营能力才是真正的必要条件。欧美发达国家的持续性成功案例无不证明这点;

6,旅游是文明进化的动力,旅游业是社会进步的缩影,“大旅游”战略既是政府工程,又是社会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我们只有务实地做好城市建设与生态均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保障居民的幸福权利,才能从根本上搞好搞活旅游业。

全面深入的了解闲暇游憩理论,我们可以突破长久以来形成的近代观光工业的经营方式,激活以人的体验为本的更生动更本质更人性更开放的旅游理念,以此可以重新评估审视一些我们已有判断的旅游资源或从无到有的策划新的旅游项目,从而为我们地方旅游业赢得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具前景的发展空间。

三 区位优势:新余旅游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和尚在开发利用并能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之总称。旅游资源是激起旅游者兴趣并导致各种旅游活动最直接的因素(《旅游学概论》p2)。

新余作为具有悠久历史血脉,同时背负世界光伏工业梦想的城市,其旅游资源格局归纳起来具有类型众多、资源分布广泛、地域较为分散的特点,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难度与要求。如何化弱为强,无中生有,扬长避短,抓大放小,打造真正的城市旅游品牌,建立一定的旅游业区位优势,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海外新儒学的重要概念),使潜在的旅游资源提炼出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是重要而必须的。

根据现代闲暇游憩理论提供的思路,笔者将新余业已存在的和列入规划的旅游资源按照生态、人文、深度三层次进行归纳整理及对其转化为优势资源的可能性的前瞻分析。

1, 生态旅游:中国洞都潜力无穷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与过去的风景观光不同,生态旅游更强调和谐、自然、保护、互动。

完成的《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未来新余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为“飞鸟型”空间布局,即以仙女湖和大岗山景区为“龙头”,带动新余形成高位突破和产业升级;以中心城区和仰天岗为核心,组织带动新余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提升城市旅游品位;以北部蒙山、洞村区块和东部百丈峰区块为两翼,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各具规模特色功能片,拉动乡村田野旅游联动发展。在生态旅游方面,我们既有大岗山之巍峨壮阔,蒙山之险峻雄奇,又有百丈峰之林海苍茫,仙女湖之烟波浩荡,都是通过山水旅游、森林旅游进行生态教育的生动教材。

但相比江西省内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婺源徽式农村的绝美景观与名震天下的品牌效应,新余的风景资源还是显得相对贫乏。现代闲暇游憩理论认为,风景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发掘以及旅游项目的创意策划,可以最大限度发现旅游资源的新的吸引力。新余“中国洞都”的打造就是实施现代旅游产业策略和区域性旅游布局规划的生动实践。

分宜县万洞之都洞村的卡斯特地貌造就了境内拥有多达36个溶洞的奇迹,这是在华东地区罕见的地质奇观,也是江西绝无仅有的极富特色的潜在旅游资源。以此衍发的溶洞探险漂流、穴居体验式旅游、休闲洞区旅游等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态旅游方式,都是崇尚自然、大胆前卫的都市族群极易产生旅游冲动的创意项目。保护自然生态,建构和谐旅游,将旅行与生存方式融为一体,正是现代旅游行为的应有之义。分宜洞都的开发过程和远景规划,具有深刻的类型意义与值得期待的无穷潜力。

2, 人文旅游:佛文化科技文化举世瞩目

前面提到,旅游是跨文化的想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政治学名著《文明的冲突》揭示了不同国家文明间冲突的宗教根源;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穷其一生做文明史的纵深研究,从历史观上开启不同文明间对话的可能性。可以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经久不衰魅力的见证和密符。哲人已萎但儒学不死,庄周化蝶但道家不死,庞贝坍塌但罗马法传统不死,耶路撒冷沦陷但基督教精神不死。一座西敏寺让多少英国文学的仰慕者造访雨中的伦敦,一部《罗马假日》让多少欧洲电影的观众亲临日光下的古都寻爱情的地图。王尔德说文化是人类最后的秘密。人文旅游的持续性、依附性、跨越性在旅游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用途。

笔者认为,目前新余旅游已形成仙女文化、佛文化、红色文化、宰相文化、科技文化五大模块,分别对应仙女湖、圣集寺与佛教文化博览馆、罗坊会议纪念馆、严嵩洞、中国新能源科技馆及天工开物科技博览园。其中仙女文化是我们过去一直着力宣扬的,红色文化方面罗坊会议在党史研究上的价值远未被发掘,严嵩洞蕴含着对中国士人文化的反思与感叹(参见笔者《回首严嵩洞》),但由于缺乏正面的宣教意义而一直被长期忽视。真正具备创新胆魄和历史眼光的是已经或即将全面竣工运行的仙女湖圣集寺暨佛教文化博览馆与中国新能源科技馆及天工开物科技博览园。这是从文化视角实践构造旅游资源生命力的新锐尝试和重要典范。

胡适晚年认为,中国民族传统最缺乏的是宗教精神与科学精神。宗教精神所代表的终极关怀意识与科学精神代表的精益求精的理性态度是现代公民社会灵魂的两翼。佛教文化与科技文化的构建,与上述观点正好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观照对应。

中国佛教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名刹古寺遍布中华,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但在系统上梳理佛教文化普及佛教知识的集大成式的博物馆还比较稀少。佛教史学者蒋维乔就痛感“中国佛教缺乏历史观念”。与扬州天宁寺佛教文化园相比,我们的佛教文化博览馆虽无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遗留,但可以用突破本土面向全球佛教徒的国际视野、现代化的声光电手法、缜密生动的佛教历史故事讲解、全方位的佛教仪式场景重现、网罗各地的佛教古迹名胜微缩景观、独具特色和创造力的规划设计,再配以仙女湖的诗画山水环境,打造富有全国竞争力的生机勃勃的文化景区和“江南佛教圣地”的金字招牌。

科技文明不仅是器物之利,更是科学精神和经验主义的百年教育。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不仅是中国古代各种农业手工业技术的系统总结,不仅是中国人古典智慧与实践能力的光辉写照,更是人力与自然力的辩证体现,是科学观察、精密研究、抽象归纳、逻辑思考、经验累积、怀疑论证等一系列人类思维活动的展示。在古代手工业产品与流程的充分展览铺陈之外,我们要重点表现人类科学思维之力,技术创造之美,从而在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张力之间找到平衡,这样的旅游资源才不会昌盛一时而很快枯竭。

文化的构建与繁荣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两项工程可以达成。但正如汪德和同志所言,我们要创造,要挖掘,成为五台山普陀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做起来就会有轰动效应。

3, 深度旅游:城市精神与体验

现代闲暇游憩理论认为,旅游的最高层次是人的体验式生存,旅游资源的最高境界是完成自我形象的精神定位。

研究张爱玲的学者都会注意到张爱玲的三城情结。她对上海、台北、香港三座城市的品味和迷恋,真正浸入到城市精神的本质中,体会到同样繁华喧嚣背后不同的城市人格和气质个性。不是每个人都有张爱玲般的敏感灵魂,但享誉国际的旅游城市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却是不争的事实。

新余经过二十七年的卓绝努力,已经建设成初具规模的世界光伏产业基地,新兴的工业城市,环境优美的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新余拥有全省一流的公共园林设施,抱石公园、仙来湖公园、北湖公园、孔目江湿地公园点缀其间,灯火辉煌美不胜收,不仅为市民提供优越的居住休闲环境,也是吸引外来旅游和入住的外在因素。可以说,在塑造城市精神与生存体验上,我们具备了很多先决性的优良条件。

在发达国家旅游产品涵括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会议展览、修学和特种旅游种类,其中,商务旅游和会议展览的比重逐年增加。美国第一大旅行社运通(epress)商务旅游收入137亿美元,占营业收入79%。由此可见发展商务旅游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钢铁工业和光伏产业是新余经济的命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余工业特色的优势,特别是新钢和赛维直接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工业商业旅游。

前面提到,为了扩大强化旅游资源,使之具备长久的生命力,针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风景资源不足,面向全球化的旅游未来,我们要致力于各类动态型旅游活动和展览会的策划。旅游部门可以携手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策划诸如光伏产业博览会、农业三新展览会、葡萄酒节、现代版的游园赶集活动,以定期的会展和不定期的节庆狂欢的形式,活跃市民社会,树立城市精神。

四 产业大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与整合产业链

前任市委书记汪德和同志在即将出版的研究区域经济的著作中,特别提出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与生态城市理论。增长极理论强调推进型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发生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连锁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而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应该建设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集文明与和谐、健康与活力、人与自然互惠共生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系统和人文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在光伏产业和传统钢铁工业的驱动下,服务业和旅游业是链接这两大理论架构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在《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市旅游局20xx年工作计划指导下,我们应该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稳步实施全市旅游产业战略构想,逐渐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化、高度化,最终整合旅游产业链,实现“十百千工程”,即到2014年实现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旅游收入达100亿,旅游人次达1000万。

在全市旅游产业战略构想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认清旅游业发展的大气候, 抓住机遇发展旅游业

所谓大气候是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宏观局势对旅游业发展形成的外在客观环境与条件。随着金融危机二次探底与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传统实业投资环境趋于恶化,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对于旅游业来说既是有形的压力更是潜在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具有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正是抓住时代机遇大力发展的最佳启动时机。

2把握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积极开发旅游特色项目和产品

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大趋势, 反映了当代人们的主体需求变化, 决定了未来旅游业的基本走势和整体格局,“回归自然, 融入文化、注重参与”是这种趋势的高度概括。因此政府及旅游部门在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及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过程中, 应遵循以发展趋势为取向、以山水文化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的原则, 深层次开发建设前述各种旅游资源。

3 全民共建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

所谓大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条件,旅游业是一种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的大产业, 其兴衰成败绝不仅仅取决于旅游业本身,因此,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亟需全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从指导思想、舆论氛围、扶持政策、基础设施条件、改革举措等方面予以协同配合, 合力振兴新余旅游业。

4努力营造多元化旅游大格局

要努力营造一个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经营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一方面政府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规划在先、合理布局的原则。另一方面, 又应在此基础上本着“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 采取国家、企业、个人、外资一起上的方针,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兴办旅游业, 以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开发进度, 形成多元化旅游大格局。

(以上部分论点参考自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课题组研究成果)

5强化整体形象, 拓宽旅游大市场

旅游大市场是区域性旅游业发展战略实施后的终极目标。实现此目标,最重要的是优化产业结构,整合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时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使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旅游产业内部之间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从而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高度化是指旅游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在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优势,使之不断向资源深度开发、产出高附加值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科技进步创新是高级化的主要动力。

旅游消费涉及旅游者从一地到另一地过程中对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一般来讲,旅游行业包括旅行社、交通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景区管理这五个单一产业,由单个产业要素发展扩张到上下游的旅游企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通过建立与上下游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密切的关系,形成旅游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整合和共同营销是旅游局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中最需要组织和协调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积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和谐宜居家园”,旅游产业长足发展,旅游收入大幅增加,旅游人气显著提升,全县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旅游取得的可喜成绩。但是,以我县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产业本身所具备的美好发展前景来看,我们理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加突出旅游产业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县支柱产业,真正把打造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国际旅游胜地。

一、 为什么要更加突出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

(一)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1、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旅游资源遍布于山水之间,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有旅游,这是我县旅游的一大显著特点。山、山、南山、北山、石篆山、石门山,湖水库、化龙湖水库、上游水库、跃进水库等山水之地都有众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紧紧连在一起,有山有水,山水相依,这在国内外也不多见。

2、人文自然,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富集,人文与自然俱佳。人文景观最著名的是以山、北山为代表的石刻,它与敦煌、云岗、龙门齐名,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自然风光方面不但有山、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区,还有其他各具特色且有潜力可挖的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厚重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3、文化传承,积淀深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儿女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最绚丽的奇葩有万古的鲫鱼灯、中敖的火烧龙、的西山神歌、的狮子舞等,他们都传承久远,为的旅游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4、湖畔温泉,极具价值。现代旅游,温泉是最富吸引力和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之一。我县湖温泉不仅水量大、水温高、水质优,而且座落于山下、湖畔,这种“温泉依湖畔,泡泉观山水”的湖畔温泉举世罕见,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特色鲜明,开发价值巨大。

(二)旅游产业具有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1、旅游消费市场非常广阔。旅游消费是有钱人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参加旅游消费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旅游已和住房、汽车、美容一样,成为四大消费时尚。在今年国庆中秋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28亿人次,比的“十一”黄金周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十一”黄金周增长26.4%。就我国而言,旅游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可待挖掘,据权威杂志数据分析:全国有近15亿人,现有旅游消费市场不足6亿人,也就是说有9亿人是潜在市场。

2、旅游休闲时间更加宽裕。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使人们又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旅游休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职人员的休闲时间除了周末外,加上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元旦、公休假等节假日,全年大约有150天左右,外出旅游休闲的时间相当宽裕。

3、旅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改革开放六十年来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使旅游交通也取得巨大成绩。“五纵七横”的12条国道主干线,覆盖全国10多亿人口,铁路的5次提速,使旅途时间大大变短,加上原有的水路固定航线和航空运输的日益兴盛,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咫尺天涯已变成现实。

4、旅游带动能力特别强劲。旅游产业又称“朝阳产业”、“无烟产业”,除本身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外,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也特别强。一般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刺激和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馆业、商贸业、娱乐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一业带动百业的作用。

二、怎样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

(一)坚持大项目带动不动摇。当今旅游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大进大快,快进快出。远的不说,单说离我们较近的四川省大英“死海”、云南省水富“西部大峡温泉”就是旅游项目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成功典范。这几年,我县成功引进重庆市广电集团,全力打造湖影视文化基地。目前,这一大项目已经完成景区资源整合、第一期工程征地拆迁等工作,正在加紧实施农民还房工程、大门改造及酒吧一条街等建设,明年将要启动大型室内滑雪馆、5星级酒店等具体项目建设,整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行,且成效明显,前景看好。我县的旅游发展一定要坚持大项目带动,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班子换届而动摇,不能因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变动而动摇。只有大项目抓好了,做成我县旅游发展的“月亮”,然后发展相关的小项目,才能形成“众星拱月”的旅游发展局面。

(二)策划大师级营销不犹豫。

关于发展我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第2页

作为拥有重庆市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和两个国家级风景区的旅游,过去在宣传营销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知名度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特别近年来,我县在这个方面的工作已经有所突破,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插播石刻宣传广告,举办石刻海内外巡回展等,但力度还显不够。要痛下决心,不惜血本,策划大手笔、大气魄且能造成轰动、持久效应的大师级宣传营销,使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实质上的提升。广西桂林请张艺谋等名家策划推出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文艺演出节目,使桂林旅游的人气更加红火,浙江吉安借助浙江卫视王牌栏目“我爱记歌词”这个平台,无疑让全国的电视观众知道了他们的“大竹海”,湖北凤凰请叶文智策划的由中韩两国顶级围棋选手对决的世界最大露天围棋赛,从而引来了新的旅游大潮,这些最成功的大师级宣传营销都值得我们借鉴。具体建议搞好“五个一”大师级创作,即:创作一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宣传,像当年《霍元甲》、《渴望》热播时一样,造成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让全国电视观众向往;创作一支传唱全国的歌曲,像《康定情歌》唱响康定、《太阳岛上》唱响哈尔滨一样,让全国歌迷都唱响;创作一本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小说,像《红岩》让全国读者了解重庆一样,也让全国读者了解;创作一台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大型文艺演出节目,像桂林《印象.刘三姐》一样,让来旅游的海内外游客热爱;创作一部全国都叫得响的旅游宣传口号,像“感受黄山,天下无山”和“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一样,让海内外的游客都能记住。

(三)实施高效益开发不糊涂。旅游开发不能只开发纯粹的旅游项目,必须走旅游项目加旅游地产的复合型、高效益开发之路,以项目聚人气,以地产旺财气,这也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如武隆的仙女山风景区,坚持走旅游加旅游地产的开发之路已初步成功,自第一家地产商进驻仙女山开始旅游地产开发后,武隆花漾山谷、中坤依云美镇、芳草地雪岭仙山等九家旅游地产项目相继落户仙女山,两年间共建设20万平方米房地产,且销售情况良好,目前已交200余套。我县在湖影视文化基地等大项目建设中,也要坚持走旅游项目加旅游地产的开发之路,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开发商在建设旅游项目的同时适度开发旅游地产,使旅游产业在项目建设中得到发展,使开发商在地产开发中得到回报,以旅游项目建设带动旅游地产开发,以旅游地产开发支撑旅游项目建设。

(四)配套高标准交通不松劲。旅游要有可进入性,交通建设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县两条主要的旅游公路宝邮路、龙玉路已经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县旅游的形象。但是,从旅游产业大发展的要求来讲,交通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加快建设山环线公路。湖环湖公路、山沿山公路等几条高等级公路。特别是山环线公路建设势在必行,该公路建成后既能解决香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交通拥堵的问题,又能促进山、化龙湖沿线的旅游深度开发。

语文创新课堂学习体会:感悟语境视野下的语用教学


xx年12月27日至28日,我在xx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观摩了全国小学语文“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创新课堂研讨活动。这次活动规格高、质量好、名师多、规模大,让我对一些原来听说过但认识模糊的教学理念变得清晰具体。在活动中,我目睹了阅读教学中正确的语用过程,感受到了积极语用的巨大魅力,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语用课题实验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以王xx老师的《桃花心木》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心灵沟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王xx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解读文本之深细让人折服。他通过一个“不确定”去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不确定”体现在哪儿,让学生了解种树人浇水与老天下雨的相同之处,从而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有那些“不确定”,并引出陆xx、xx、唐xx三人生活中的“不确定”,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面对不幸,面对挫折,面对苦难时所应有的态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一次比一次动情的朗读去内化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从而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为走进文本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更让人惊讶的是王崧舟老师竟然能引导一群小学生用他们独特的慧眼,去接触林清玄散文中的现代佛教文化气息,演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与精彩,为我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

二、以读为本,发现问题,直指运用。这一节课,王xx老师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习语文,引导学生走进言语深处,触摸语言文字,咀嚼文字精髓,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时,先以“作者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吗?”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作者对种树人做法的三次奇怪反应,并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写一点都不罗嗦,而且引起了读者继续往下读的兴趣。在王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习得了“层层设置悬念”的表达方法,实现了“言、意、法”兼得的效果。

三、深厚功底,传播知识,走进学生。另外,从观摩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还感悟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做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正如王xx老师老师所说的,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听了王xx老师的《桃花心木》,我明白了语用教学不能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不能脱离语境进行语用设计,语用设计一定要和内容理解结合,要和情感陶冶结合,要和学法指导结合。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这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是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势、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需要切实解决好几个问题。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顺应经济运行规律,彻底更新观念。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应当自觉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全新市场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切实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生产轻流通、重产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靠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传统农业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要实现由只重数量向质量、效益意识的转变,要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以调整品种、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扩大高质高效的名优特新稀农副产品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升级,实现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到质量优化型增长的转变。要实现由乡镇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的转变,面向两个市场,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层次的市场需求,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制定产业规划,鼓励和提倡跨区域形成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作好结构调整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要始终立足于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根据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生产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规划,面向区域内外市场,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抓好农业布局区域化和经营集约化。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借助资本开道,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农业的产业化是伴随着资金的高投入来实现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通过带有农业概念的龙头企业的资本运作,实现资本的扩张和机制的转换,从而加大对农业的再投入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推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首先要抓好主导产业,形成区域规模经济。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选准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要有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特色区域规模经济的主动意识,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其次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各级政府在金融、税率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发展产业链长、规模大、辐射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第五,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产业化经营要素。要在领导思维和领导方法上转变观念,要摆正位置,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而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指导生产。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要尊重企业和农民的意愿和经营自主权,把自主权交给企业和农民,注重培植典型,搞好示范引导,逐步推广,形成规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在整体布局规划、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利益关系、调控市场供求、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管理、服务、保障的职能,着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业产业化专题培训的学习心得


农业产业化专题的学习心得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根据省委组织部安排,由地委组织部组织的2011年第三期农业**(寿光)专题培训班于2011年12月25日至31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举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通过教师授课与现场观摩考察、组织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寿光市蔬菜**的形成与发展"、"寿光市扶持产业发展的做法"、"特色产业镇发展的做法"等专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对"寿光市展览馆"、"亩产万斤大棚一边倒种植技术推广基地"、"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纪台镇茄子生产基地和农户大棚"、"规模化生产基地--化龙镇胡萝卜生产基地"、"山东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寿光农产品园"、"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寿光市欣欣种苗有限公司"、"中国特色经济村--三元朱村"、"晨欣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寿光南澳绿亨农业有限公司"等实地考察。对山东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9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957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03万。近年来,该市以胡锦涛总书记对寿光的"四点希望"和重要批示精神为动力,解放思想,团结实干,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95元。先后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全国"十大生态休闲家居城市"。

寿光农业优势突出,是着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二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寿光人种植蔬菜有着悠久的传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到了80万亩,总产量40亿公斤。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种植地多集中于南部土地肥沃的乡镇。每个标准蔬菜大棚年纯收人可达2-3万元,彩椒等稀有品种年纯收入可达近20万元。蔬菜产业实行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目前寿光具有国家及省市级蔬菜标准化养种植示范基地785个,无公害蔬菜57类,绿色产品20个品牌。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至日、韩、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二、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主要做法

(一)区域化布局。寿光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寿光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先后经过四次大规模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中南部集中发展蔬菜,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0万亩,按"一乡一品"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块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二)科学化引领。30多万元建设了寿光农业信息网,设立了320家农村信息网络服务站,通过网络视频服务等形式,"面对面"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技术指导。目前,已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6万个,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新技术2000多项。开展了3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工程,有8.9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2.4万农民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130人获"农民科技专家"称号,全市农业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5%和98%。

(三)**经营。寿光市全面推行了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倡导**经营,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植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0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70个,有70%的农户进入**经营体系。寿光韭菜协会,采取协会+支部的形式,成立了协会党支部,带动周边11个村全部从事反季节韭菜种植,并注册"独根红"无公害、有机食品商标,协会会员的农产品每斤比当地高0.5-0.8元,从而推动了当地韭菜产业的发展。

(三)标准化生产。寿光市把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视为维护"寿光蔬菜"品牌的生命线。制定了寿光市《蔬菜标准化生产考核奖惩办法》、《蔬菜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及考核奖惩责任追究办法》、《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

(四)市场化运作。寿光市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构筑起了完善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3000亩,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年交易量15亿公斤、交易额30亿元,被农业部等八部委联评为"农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成为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中转集散地。

(五)品牌化支撑。寿光市实施品牌战略,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要求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以争创地理标志产品和山东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充分挖掘优势蔬菜资源,集中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不断加强农产品品牌认证。通过农产品质量检测措施,高质量催生名品牌。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进入全国151家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共有412个农产品品种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品种认证,注册农产品商标116个,打造了十几个知名商标。"乐义"牌黄瓜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洛城"牌黄瓜获山东名牌农产品称号。同时,建立健全了农业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面加强了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了"寿光蔬菜"品牌。据当地种植户介绍,2009年平度马家沟芹菜曾经卖到400元/公斤,浮桥萝卜30元/公斤。

三、收获与启示

参加这次农业**专题培训班,由于时间紧,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对寿光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该市蔬菜生产在引进、推广世界先进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施、设备等方面学到许多宝贵经验先进经验,其主要收获有:一是创新了思路、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增加了压力、树立了信心。二是更深的认识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农药、新肥料、新管理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三是充分认识到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走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农民组织化和服务专业化的道路。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之所以成功,关键是:一靠政府领导。在近30年的时间里,寿光市政府的历届领导都始终把蔬菜产业发展放在农村经济的首要位置狠抓不懈。成立了编制28人,正科级单位的寿光市蔬菜局,专门负责蔬菜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服务。同时还成立了正科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寿光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各镇(街道)成立了农业行政执法中队队,按不少于6人编制配备,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办理执法证,统一配备车辆和必要的执法工具。二靠政策支持。从蔬菜发展起步时提供土地、贷款优惠到发展阶段的各种配套服务提供。三靠科技支撑。寿光市政府先后聘请10多位院士担任顾问,长期与国内各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吸引了国外八大种子公司在寿光建立科研、示范、推广基地。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每年外派输出技术人员数百人。四靠市场运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多亩,乡镇专业市场34处,村级产地市场100多处,形成了蔬菜市场的梯级结构。蔬菜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竹业、种子、农资等各业市场的蓬勃发展。五靠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寿光围绕蔬菜产业形成的加工企业达320多家,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效益,同时也进一步带动蔬菜种植的发展。六是靠蔬菜世博会的带动。一年一届的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对提高寿光蔬菜产品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平时的展示厅、订货会、推介会也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

四、几点建议

目前,尽管我县近几年来农民收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县农业**的推进和农民增收。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发展还存在缺理念,认识不到位,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缺资金,企业融资困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缺服务,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为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缺物流,农产品流通难、销售难仍是困扰农民及农业**发展的大问题;缺人才,农技推广不能很好地链接。二是主导产业规模小,区域布局分散。三是标准化程度低,高新技术含量不高。四是**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五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六是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七是土地、劳动力、技术服务等要素聚集度低,规模化生产比较困难。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发展和推进农业**,要从最有优势的资源、最有基础的产业、最有特色的产品入手,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通过资源聚集,迅速形成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业**的紧迫感。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必须把农业**工作列入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年度考核,通过督促检查,定期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专职领导,派住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发展规划。实行包保责任制,督察督办制,建设进度制,扶持奖励制和分工负责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倡导农民树立自强自立意识,激励农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精神,积极引导农民增强市场观念,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科技水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对农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组织产业大户参观学习,典型示范带动等形式使广大农民明白实施农业**工程的目的意义,对当地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使农民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是培植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的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规模是专业化的基础,是市场化的关键。实施农业**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生物多样性特点及土壤、气候、雨量、光照的差异,划分农业产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或适生区,将特色产业向适生区和优生区聚集,减少发展生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在优势农产品聚集区,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基础好、规模大、特色鲜明、**水平高的示范乡(镇)村。在示范乡(镇)村的引领下,逐步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的发展格局。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规模越大、水平越高,牵动力就越强,农业**经营的效益就越高。因此,只有按照市场需求,选准龙头企业,并从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内部管理上实现突破,才能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业**的快速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围绕农业**建立研发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品保护价,真正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原料,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四是提高科技含量。依靠科技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种养加一体化,依靠科技开发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五是培育产品品牌。发展农业**最终的落脚点,是发展能够占领市场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品牌是农业**的生命所在,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有品牌、有特色,才能有市场、有效益。发展农业**最终目的是要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让产品成商品、让商品成名品、让名品进名店,以产品的畅销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包装销售上下功夫、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要重视品牌建设,增强商品生产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营销意识,争创名牌、巩固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六是用足用活支农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通过对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农民培训等扶持,提高农业**发展能力和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农村金融机构,要把支持农业**发展作为支农重点,增加投放额度,适当降低利率标准,拓宽信贷放款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的发展。七是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网络建设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推进覆盖农产品全过程的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支持农村流通企业加速扩张,引导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向多种经营转变。

八是聚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农业资源聚集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优化组合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把农村土地及农业产业园流转,以稳定农村承包关系为前提,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根据国家《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农业资源流转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经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劳动力等主要生产要素分散、不足问题。在土地或产业园的流转形式上可采取转包、租赁、入股、互换、委托耕种、转让、返租倒包等多种形式。流转收益可依据承包户的承包产量、土地等级、产业园产业的优势,自愿平等协商确定实物或价款,实物以市场现行中准价折算金额,流转户以实物或现金向承包户支付。从而,加快土地向主导产业和大户流转,既解决大户土地需求不足问题,也使闲置土地合理利用。制定激励政策,吸引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劳动力就地转移。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寿光,寿光市蔬菜产业十分发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以蔬菜产业为龙头的农村经济经验对于拓宽我县农业**发展的视野,推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夯实产业基础构筑发展优势全力推进绿化种苗产业化经营


我市北濒*江,南临*湖,西衔*湖,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的美称,全市辖30个镇及两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随着农业改革的逐步深入,绿化种苗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加快我市种植业发展的关键。“九五”以来,我市绿化种苗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壮大基础规模;以科技为先导,培育优势产业,形成龙头项目;以创新为动力,健全运行机制,促进了我市绿化种苗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形成了生产专业化、产品市场化、种苗良种化、栽培设施化、运作产业化的良好格局。目前,我市拥有绿化种苗种植面积10.5万亩,年产种苗5.5亿株,盆花、盆景700万盆,绿化种苗经纪人6000多名,从业农户5万户,比“九五”期初分别增长50、38、62、28和16。去年,我市绿化种苗生产总值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本资料权属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我市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作为先导工作来抓。一方面,结合每年召开几次全市性农业会议对绿化种苗生产进行发动;另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途径配合搞好宣传发动。**日报开辟了《今日农村》专栏,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栏目开办以来,有关绿化种苗生产的宣传报道达46篇。市广播电台、电视台也根据时节对绿化种苗生产进行大力宣传。通过舆论导向,把绿化种苗重点产区**地区的广大农民的思想统一到发展绿化种苗生产上来。二是政策引导。为鼓励我市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支柱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我市先后制订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九五”规划》、《**市“十五”农业结构调整意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意见》,去年还出台了《**市农业结构调整财政扶持资金暂行管理办法》,在用地、用电、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2000年我市农业扶持资金达5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年增加1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各镇也相应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如**镇规定农户在219线两侧每调整1亩绿化种苗,政府当年补助100元。2000年以来,我市用于绿化种苗生产的扶持资金就达150万元。通过这些优惠政策的引导,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绿化种苗生产的持续发展。(本资料权属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市又进一步明确绿化种苗是我市农业中的一个主导产业,并提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思路。通过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使我市绿化种苗生产发展呈现出持续、有序的发展势态。二是突出规模基地建设。近年来,我市围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实施连片发展。“九五”期间我市新增绿化种苗生产面积3.5万亩,其中,**地区新增3.3万亩。逐步形成了**红叶小蘖、红花檵木基地;**马蹄金、高羊茅草坪基地;**大叶樟、马褂木基地;**柳树、合欢、花灌木基地;**高杆乔木、大树基地;**盆景园铁树、南洋杉基地;**设施园艺基地;**重阳木、黄山栾树基地;开发区鲜切花、盆花、盆景基地等九大绿化种苗区域性生产基地。去年,这部分基地的产值占我市绿化种苗总产值的11。三是突出特色基地建设。我市围绕“一乡一色、一村一品”,按照“市有区域、镇有规模、村有专业、户有特色”的原(本资料权属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九五”以来,先后引进绿化种苗实用技术20项,各类新品种150多个,为新一轮绿化种苗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从荷兰引进全自动温控大棚1.1万平方米,对推动我市绿化种苗设施化栽培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镇从上海园艺博览会引进的红花檵木,当年扦插小苗每亩产出效益就达1.5万元,增强了我市各级引进绿化种苗新品种的浓厚兴趣。

四、加大产业联动力度,增强发展驱动力。为巩固绿化种苗生产发展后劲,我市始终把产业联动作为推进绿化种苗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一是抓好市场建设。从80年代起,我市一些绿化种苗重点乡镇相继建立了简易的绿化种苗交易点,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日见狭小,无法满足形势的发展需要。我市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生产发展趋势和依托现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决定在绿化种苗生产重点乡镇**镇扩建花木市场。自1994年以来,我市先后三次共2500万元,用于该市场的扩建。目前,该市场占地面积达150亩,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绿化种苗交易市场,吸引着全国各地客商前来交易。2004年,该市场交易额达2.3亿元。二是抓好经纪人队伍建设。经纪人内联基地农户,外联各类市场,既推销本地苗木,又及时返馈市场信息,指导本地生产。为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生产中的作用,我市及时组织,提高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本资料权属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产的发展。目前,我市已成立此类绿化种苗合作经济组织8个。三是建立产业运作机制。实现产业运作机制是推进绿化种苗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市积极探索“市场 基地 农户”的产业运行机制,强化利益调节功能,使各个环节的利益得到合理分配。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夏溪花木市场为主龙头、各绿化种苗生产重点镇花木市场为分龙头的运作模式,使绿化种苗种植专业户足不出户就能把产品销售出去。

从总体上看,我市绿化种苗产业化经营才刚刚破题,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月前,省委**书记在我市考察时,对**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化种苗产业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当前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好时机,有国家政策的鼓励、生活水平提高的拉动、科技发展的促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推动,绿化种苗产业化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按照省委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及这次绿化造林会议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加大扶持力度,促使我市绿化苗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用3年时间,面积突破15万亩,生产经营总值超10亿元,在产业发展上争取新突破,在区域布局上形成新特色,在科技创新上体现新水平,在市场建设上构建新格局。把发展绿化种苗产业作为“改善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落实“”的重要工作来抓,为绿化祖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作出贡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