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 > 导航 >

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2024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

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五年级教案:《松鼠》,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子,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2,学习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3,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具:电脑,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大家注意出现了哪些动物 待会儿请大家用"我看到 的 "的句式来描述其中的一种动物.(例句:我看到可爱的小狗) 播放录像,生谈 今天老师不想和大家谈这些动物,我们今天的主角是松鼠,先通过一段短片大体了解一下松鼠.(出示课题) 播段片 生谈观后感.(我看到一个 的松鼠) 二,作者简介 有一个人对这种动物也非常喜欢,而且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个人就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下面请同学们把文章朗诵一遍,看看在布丰的眼中,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三,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2,勾画圈点,画出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 四,课文研习 1,你能用"松鼠是 的动物"的句子来概括一下作者心中对松鼠的印象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文中哪些段落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形体 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3,哪些段落介绍松鼠驯良的习性 4,哪些段落介绍松鼠乖巧的习性 五,学生小组活动活动 第一小组:第二节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松鼠的漂亮的 为什么说"松鼠最不象四足兽" 第二小组:第三节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松鼠的驯良的 为了表现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在这一节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三小组:第四,五节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松鼠的乖巧的 第四小组:第六节介绍了松鼠的哪些特点 对前面几节起着怎样的作用 五,明确课文结构和说明顺序 1,有人说,能不能把外形和习性或性格的顺序调整一下,你觉得呢 为什么 2,谁能说说第一节和后面几节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3,从2-5节到第6节又是什么顺序 六,比较阅读,感知说明文语文. 投影一段平实说明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辞海》: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 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

查看全文>>>

这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

查看全文>>>

绿色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2

xx xx |xx x| 4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现歌曲

(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22

小鸟唱:1?c 学生唱:1?c

44

55 35 | 16 5 | 56 53 | 21

查看全文>>>

嘀格伢儿的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嘀格调》和《脚踏水车唱山歌》。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 教学难点: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课前工作

1、组织上课。

2、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

二、新课学习《了解土家风俗》

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你们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对山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2、电脑放《脚踏水车唱山歌》。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

(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

三、学唱《嘀格调》

出示《嘀格调》曲,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学唱歌曲《嘀格调》。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完成节拍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安静的聆听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体验优美抒情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

2、能通过游戏自主学习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或节奏。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抒情优美的情绪

2、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和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格调》。

三、学习新歌曲。

1、引导谈话,进入新的教学

刚才我们学唱了很活泼热情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曲风不一样的歌曲。

2、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能了解是几拍子的歌曲,并谈一谈对于歌曲的感受。

3、介绍:《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是一首抒情优美又童趣盎然的优秀儿童歌曲。歌词本身就象一首清新婉约,充满幻想的小诗,仿佛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风景淡雅的画学完成。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精神风貌生活情趣。

4

查看全文>>>

色的呼唤 总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2、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xx xx |xx x|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啦”轻唱旋律。 (2)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二、表现歌曲 (1)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三、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小鸟唱 :55 35 | 16 5 | 学生唱: 56 53 | 21 2 | 你们这里有什么 这里

查看全文>>>

快乐的队日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x疆的风俗民情,能主动参与x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听赏《看马戏》时,能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参与表演。 3、能参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体验过队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歌曲学唱。 2、体验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快乐心情,从中受到热爱家乡、劳动的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过一个快乐的队日,请大家根据音乐及老师的动作,猜猜我们将要去哪里? 1、手鼓展示 介绍乐器以及x疆的风俗人情。 2、跳跳 看老师的动作,你能学学吗? 3、唱唱 你还会唱其他的x疆歌曲吗? 二、学唱新歌 1、听听 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拍拍 找出出现最多的节奏。 3、练练 (1)在节奏拍击的基础上进行练唱。 (2)练唱滑音、强音、波音。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唱唱上节课的曲子,重点各记号的表现。 二、学唱歌曲 1、朗读歌曲,说说歌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跟唱歌曲。 3、划拍学习歌曲旋律。 4、依谱轻声学唱歌词。 三、歌曲表现 1、分析歌曲,体验情绪,激情演唱,师生合作。 2、加入打击乐伴奏。 3、创编舞蹈。 4、表演。 四、拓展延伸 分组设计小队活动,下节课展示。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在x疆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队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小队活动。各小队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最有意义。 二、活动展示 分组展示自己的小队活动。 三、活动总结

查看全文>>>

长白山下的歌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鲜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他们勤劳、俭朴的个性。 2、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自己对祖国民歌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我国有哪些名山,你们知道吗? 2、在我国有座长白山,山下住着一群朝鲜族的人们,我们去那儿看看。 二、听长白山的乐曲 1、听赏朝鲜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谣》。 2、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 3、听管弦乐曲《道拉基》。 4、说说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谈谈感受与理解。 三、拍长白山的节奏 1、介绍长鼓。 2、用小鼓拍节奏。 3、说出强弱规律,引出节奏特点:“安旦长短”。 4、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 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体用打击乐器和乐打击。 6、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朝鲜族的民歌节奏叫什么? 2、你能哼一哼《道拉基》吗? 二、唱长白山的歌谣 1、播放歌曲《 嘿呀》,学生用“安旦长短”伴奏。 2、出示歌谱,集体跟琴轻唱。 3、出示各小节中的“ 嘿呀”歌词,引导学生用兴奋、愉快的声音学唱“ 嘿呀”。 4、小组互相学习,依谱唱词。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学生评价纠错,教师指导纠正。 7、集体跟琴齐唱。 三、课堂小结

查看全文>>>

五年级上册《乡间的小路》学案 《乡间的小路》,叶佳修,歌曲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的自然小景,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选自五年级第五课《故乡》。下面是我这堂课的设计流程: 1、引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及曹文轩的文学作品《草房子》。 2、聆听一段乡间的音响:鸟、狗、牛、鸭等声音。 3、欣赏乡间的自然小景,感知歌曲的情绪。(出示课题) 4、问:音乐的情绪;你都听了什么内容?(熟悉歌曲内容) 5、高潮部分在哪里,按情绪上的变化划分乐段 6、同学们听的非常的仔细,中间这里在音区上高于前半段,演唱时要更加的悠扬。老师用色块区分了乐段,红色的叫做歌曲的a段,蓝色的是歌曲的b段,第三段是对a的再现反复,叫做歌曲的a2段。三段的情绪分别是(划分乐段,情绪对比) 7、挑战演唱第一段。 8、在唱这首歌的高潮部分之前,我请同学们听一段笛子演奏的这里,请同学们听一听,笛子的音色怎么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觉?(熟悉第二乐段旋律) 9、清脆、明亮。让我们来模仿一下笛子的声音哼唱这一段。跟着笛子演奏的音乐一起。 10、笛子演奏的太快了,我们还需要放慢练习一下,请同学们跟着琴一起,放慢速试唱这一段的简谱。 11、同学们,我们说到了b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我们来看一下歌词,想要唱的好,词要先读好,我有一个要求,我们用鼻子来读,你们听。嘴角微微的上扬,同学们一起试一下。(高位置读词) 12、现在把词填到旋律中,你们有没有信心。跟着琴一起,第一遍已经唱的这么好,我们再来一遍巩固一遍,拿出你们的神气,我们来跟范唱唱一遍。 13、唱完了ab两段,这首歌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你们能完整的演唱一遍吗?从同到尾,注意反复记号、加上结束句。跟琴试一下。 14、同学们,如果这首《乡间的小路》需要我们搬上舞台,只唱是不是太单调了,我们还可以增添什么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为歌曲营造氛围。 15、我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看能不能帮助到你们。 这首歌是唱乡间,为了营造氛围,来个乡间的场景模拟怎么样(营造a段) 还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请歌曲小组讨论设计一下。要注意区分a、b段可以有什么不同哦。 既然是演唱歌曲,舞台上的主角是谁啊,请其他小组在这段时间里,加强练习,当好主唱。 16、下面请欣赏五 班带来歌曲表演《乡间的小路》 17、同学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

查看全文>>>

长白山下的歌谣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鲜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他们勤劳、俭朴的个性。 2、能用愉快、风趣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 嘿呀》,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节奏)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自己对祖国民歌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我国有哪些名山,你们知道吗? 2、在我国有座长白山,山下住着一群朝鲜族的人们,我们去那儿看看。 二、听长白山的乐曲 1、听赏朝鲜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谣》。 2、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 3、听管弦乐曲《道拉基》。 4、说说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谈谈感受与理解。 三、拍长白山的节奏 1、介绍长鼓。 2、用小鼓拍节奏。 3、说出强弱规律,引出节奏特点:“安旦长短”。 4、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 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体用打击乐器和乐打击。 6、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朝鲜族的民歌节奏叫什么? 2、你能哼一哼《道拉基》吗? 二、唱长白山的歌谣 1、播放歌曲《 嘿呀》,学生用“安旦长短”伴奏。 2、出示歌谱,集体跟琴轻唱。 3、出示各小节中的“ 嘿呀”歌词,引导学生用兴奋、愉快的声音学唱“ 嘿呀”。 4、小组互相学习,依谱唱词。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学生评价纠错,教师指导纠正。 7、集体跟琴齐唱。 三、课堂小结

查看全文>>>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6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8 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3、揭题:可爱的家乡。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前倚音: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查看全文>>>

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

范文资讯网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2024五年级上册松鼠的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