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2024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

我今年都八岁了,该上三年级了,可是我有一本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一直没有舍得扔掉,为什么呢?因为那本书的第14课自己去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课非常简单,但是也给我了一定的启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小鸭让他的妈妈带他去游泳,可是鸭妈妈没有带她去,而是让它自己去,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第二件事是,小鹰想让它的妈妈带他去山那边看看,鹰妈妈和鸭妈妈一样没有跟它去,而是让它自己去,过了几天,小鹰就能展翅高飞了。

我想,我就是课文中的小鸭和小鹰,我也和他们一阳指总是问爸爸妈妈,我可以干这个吗?我可以干那个吗?但是爸爸妈妈总是回答你自己干吧。

从今天起,我要向小鸭和小鹰学习,只有自己去实践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查看全文>>>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文章浅显易懂,有很多对话描写。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特别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而小龙在小丽的启发下,也明白了小蜜蜂也是有生命的,等展示完作业之后就放掉它。这是一篇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要与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环保意识的好教材。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还较差,但他们想像力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在带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并从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多音字“盛、扇”;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通过说话、写话的训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树立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2、读了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计:作业怎么会是特别的?特别的作业是什么? 3、师: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带拼音的字读准确,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词语: ①逐个出示:布置 展示 插在 周围 牌子 赞许 花蜜 满意 玻璃纸 嗡嗡地 一项作业 齐读词语 除了可以说一项作业,还可以说一项什么? ②教学多音字:盛 (用水碗盛的紫丁香 盛开)扇 (扇动 扇子)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这特别的作业到底是什么作业?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指名说,出示句子:到大自然里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春天带到教室里。 2、平时老师一般会布置些什么作业?今天于老师却要小朋友去找春天,还要把找到的春天带到教室里,怪不得说这是一项――特别的作业。 3、齐读出示的句子。 四、学习第2~3自然段 1、小朋友都把什么带到了教室,自由读第三小节,用――划出。 2、指名说,板书:紫丁香 杨花 柳枝 青草…… 省略号说明什么? 3、理解“展示”:像他们这样,把自己的作业都带到教室里,让同学老师欣赏,这就是课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到第二自然段中去找找。 4、那你们觉得他们带来的这些作业能不能代表

查看全文>>>

画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6个,会写12个生字,学会积累句子。 2、正确、流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启发、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录音机、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情趣。 1、同学们老师说个谜你们来猜一猜。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 2、点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风。(板书:画风) 二、感受形象,加深体验。 1、出示课件:微风吹旗、吹树叶、吹炊烟、大风吹树、吹人、狂风大作时的画面。 2、谈谈你还看到哪些风与物的情形。 3、同学们见过风、感受过风。那么画过风吗?风怎么画?现在大家动脑、想一想把风画一画好吗?看谁画得棒。我们一起来评一评。 三、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和不会读的字。 2、学习查几个字。 3、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4、抽认生字。 5、开火车认生字。 6、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标出重点词语。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雷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写观察日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景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树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不同的景象。 5、分组朗读,师随即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小结归纳:雷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蝉叫了,蜘蛛又 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本课小结: 八、作业布置: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的“书”》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 学 法:谈话法、朗读感悟法、竞赛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 时: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很爱看书,你们都看过哪些书?指名生交流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本的“书”!师生板题 3、指名读课题,一起读课题 4、你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书”字带了双引号 。 过渡:为什么“书”字会带双引号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把书翻到这一课,(让学生把书拿好)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课文会读了吗?(会)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 2、出示生字带拼音的句子: (1)、爸爸和川川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2)、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自读、指导朗读: 第一句:指名1,评价:字音读的真准确。指名2,评价:句子读的真通顺。指名3,评价:声音真响亮。一起读。 第二句:指名1,评价,书还不够厚。指名2,评价:问号读的真好。谁敢跟他比?指名3,评价:书真厚啊。比赛读吧?男女生比赛。 第三句:指名读,老师也想读,示范读,敢跟老师比吗?自由练习,指名读,一起读,评价:真是人心齐,生接:泰山移。你们都比过老师了。 3、词语从句子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吗? 出示:地质、勘探、岩石、脚印、痕迹、煤炭、宝藏、刨根问底 一册书 厚厚的书 自己先读读,指名2人领读,女生领着男生读,开火车读。 练习:一( )书 厚厚的( ),多音字:藏 4、离开了词语的帮助,你能记住字宝宝的样子吗? 出示生字 :岩:这个字怎样记?指名说 质:你会给质组词吗? 勘:什么结构什么旁?左边什么来帮忙? 册:你在哪里见过册? 宝:你会猜字谜吗? 厚:老师有个字谜,看谁听的最认真。在工厂里过日子。 印:你会给他组词吗?如果能说个句子就更好了。 痕:什么结构什么框?你会换偏旁吗? 刨:为什么用

查看全文>>>

泉水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图像,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板书: 水池 姐姐 来吧 平地 杜鹃花 照吧 果园 果树 喝吧 山谷 画眉鸟 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

查看全文>>>

教材分析:《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刚刚欢度十一长假回来,知道十一是什么喜庆日子吗?(祖国妈妈的生日)

2、同学们,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纪念祖国诞生。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小诗。板书:欢庆

3、理解“欢庆”:读课题,大家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什么时候我们想欢庆?课件展示欢庆

二、学习诗文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样欢庆的呢?亲爱的小朋友,向祖国妈妈献上第一份礼物,大家把书翻到书44页,大声读读!

(二)识字教学

1、卡片出示“庆”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和“庆”交上朋友的?

2、二读诗文、识字。其他的生字宝宝也急着想和大家交朋友呢,赶紧把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和同桌一块读读。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卡片,读生字,组词。出示课件--看气球猜字:刚才小朋友找生字的速度可真快,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变成气球了,谁来猜猜气球里面躲着哪个字宝宝?

4、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读生字组词。其他同学跟读。

5、看,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哪一队想让小火车开起来呢?!(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

6、读带生字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向祖国妈妈送上第二份礼物。想和生字朋友一块放礼花吗?看,他还带上他们的朋友呢!

7、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读:欢乐乐曲

(三)再读诗文、感悟

1、个别读: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课文肯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阳光》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7个声子生字,其中会写“英、芬、扑、黑、法、便、念、最”8个字。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3、学习英子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读懂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阳光下景色,感受阳光的美好。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春天,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一大早,英子就来到绿茵茵的草坪,她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课件:听《七色光》的旋律,看主人公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草坪里花儿开,鸟儿飞,阳光非常明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坐在这灿烂的阳光下,英子有一个美妙的想法,她想做什么呢?能做到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把不会念的或难念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学合作练习朗读,这样你会读得更好。  2、说一说小英的想法是什么?  3、快乐识字。(出示课件:带生字的花朵) (1)瞧!花儿沐浴着春光就要开了,花儿上的字你都认识吗? (2)教师相机点拨:“英”、“坪”、“翔”的韵母是后鼻音,“芬”、“茵”、“欣”、“严”的韵母是前鼻音。“英”和“茵”应进行比较认读,加以区分。 (3)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把小花上的生字记下来吗? 教师相机点拨:“英、芬、扑、便”等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识记,其中“扑”字是“提手旁”,不要写成“木字旁”。用比一比的方法,通过与熟字比较字形帮助识记生字。如“黑”和“里”字形相近,“黑”的上面部分里面是两点,不能写成“里”。 (三)形成应用,巩固生字。  1、我们新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其中有8个生字包宝宝想住进我们的田字格里,下面我们就来给他们安家吧!  2、仔细观察8个生字,想想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a) 上下结构的字:“英”、“芬”、“最”下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黑”、“念”上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说说片中哪些少数民族你认识。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 认识生字“傣”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  2.交流反馈: ⑴出示生字:①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②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⑵认读新词:①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②开火车读。 ③男女生比赛读。 ④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新词圈出,圈好后站起来大声读一读,再坐下。 ⑶试读课文:①指名读课文,正音。 ②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三、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民族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的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戴、舞、雀”。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  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查看全文>>>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但学生对北京的了解是比较全面的。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北京。本课中有许多好词和优美的句子,学生配以形象的图片,录象,文字介绍是很容易理解,但要指导孩子进行词语的积累。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学伴分享资料:与学习伙伴分享课前收集的关于北京图片和文字资料,说说自己对北京的印象。

3、板书课题,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课件“识字通”:进行组词练习,巩固字形。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探究:

拓展阅读资料:关于北京的图片和文章。(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通过在网络中查找资料,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从而读懂课文内容。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

2、老师范读,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学生读,老师欣赏。

二、交流学习体会,感情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朗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

查看全文>>>

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2024小学二年级课文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