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2024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⑴抄古诗试背 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简评: 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查看全文>>>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第一句是总写。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 用水的浮力来称象的知识,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使文章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法设计: 为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教学时应采用实验法。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或天平、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介绍曹操和曹冲,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懂得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具体、形象。   第三课时:总结全文,处理课后作业,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8.称象 (二)讲读课文。 1.范读全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讲读课文 ①指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能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3、联系课文读懂作业中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具体,土动。  4、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5、了解孙悟空人物形象的刻划,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中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三借芭蕉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中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中你们最喜欢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西游记》里面的故事(齐读课题)《三借邑蕉扇l 二、了解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  出示小黑板:  芭蕉 汁水 烘烘 腾起 千丈之高 口诀  一抹 径自 扛着 猪八戒 脚磴 头撞  捶胸 猢狲 细雨霏霏  指名读——齐读。  2、文中写的是谁向谁借芭蕉扇?借了几次?  (文章写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邑蕉扇,总共借了三次)  3、再次读题“三”借芭蕉扇。 (1)你还知道哪些跟“三”有关的典故? (“三”打祝家庄、“二”顾

查看全文>>>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我能行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  2、学习课文第1—5段  3、练习川“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认渎生字 教学难点:练习川“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具:挂图小黑板卡片  实物:足球 教学过程

—、导入  1、山示实物:篮球、足球  2、思考: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  3、板书课题:我能行 二、初读课文  1、门由渎课文  2、画山生寸:,自主拼读  3、了解课文人致内容 (1)爸爸高兴地笑了 (2)爸爸陪贝贝在球场玩,贝贝一个人玩得十分起劲。  4、师生齐述全文 三、认读化宁  1、山示小寸:,自由拼渎  2、同桌文流对流  3、老师针对学生拼读有困难的字进{;重点教学  4、山示卡片开火车读  5、出示具体句子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上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五、学习课文1—5段  1、自由读课文1—5段  2、(1)明白贝贝遇到什么问题 (2)贝贝准备怎么办?  3、选扦㈠已最理解的段读一读  (1)一生读第]段  讲解“投篮、瞄准”的意思  请一生上台表演投篮动作,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  (2)—生读第2段  读后谈第2段的贝贝  (3)全班读第3段  (4)全班齐读第4、5段  读一读爸爸和贝贝  4、读了1~5段,大家如何评价贝贝? 快乐  贝贝是一个活泼的孩子 自信 六、作业 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我能行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6—8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

查看全文>>>

找春天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 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 “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 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

查看全文>>>

北京亮起来了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幕”等15个生字,会写“束”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更多地了.解北京,从而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小组合作、讨论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上学期,我们曾走近过北京,还记得那一课吗?(指名说) 2、白天的北京很美,夜晚的北京更美!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吧!(出示挂图)看: 夜晚的北京多美呀!板书课题:12、北京亮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认读生字词。 3、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4、根据学生的意愿分段抽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读得是否正确。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细细地读一读,想想读后了解到哪些。 2、根据学生的学习选择,引导读懂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体会和理解以下词句: ①夜幕降临;②灯的海洋、光的世界;③华灯高照;④像(感受动态美)银河从天而降;⑤金碧辉煌;⑥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感受立体美);⑦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体会灯的种类多,感受静态美);⑧焕然一新:⑨古老的故宫变 得年轻了(体会北京的变化)。 3、再次品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l、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啊!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悟到夜晚的北京实在是美!老师也喜欢夜晚的北京,还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小朋友你想听一听吗? 2、你能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一背吗? 3、自由练习背诵。 4、谁愿意来背一背;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生字用红色突出),学生认读词语。 2、你能选择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吗? 二、学习生字,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多生字词都会认了,那大家能把这些生字娃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吗? 1、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识记生字。 2、交流识记情况。 ①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哪个生字的。 ②提出自己不会记的字,小组内互动识字。 3、练习书写。 ①

查看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l 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1 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 “难忘”?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傣历年的资料 教学方法: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吗?让学生讲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 2、指名读。 3、互读互听互相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l、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指名读。 3、互读正音。 四、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②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③理解“四面八方”。 ④指导朗读。 4、指导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 ①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挂图)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②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③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④师: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①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 ②启发想象 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③正因为1961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难忘’’的。 ④有感情朗读6—8自然段。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要求写的生字。 2、指名出示要求写

查看全文>>>

邮票齿孔的故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大概地复述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观察生活,细心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凡事多想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认识邮票,了解邮票的外形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邮票的外形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合作法。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寄信时,信封上贴上什么?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看看我的集邮册。(出示集邮册,翻开各种邮票) 2、你们知道吗?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9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图案多,内容丰富,如果你把他们收集起来,就会觉得可有趣了。 3、好看吗? 4、可邮票与图画的外形有不同的地方,哪位同学看出来了? 二、情境感受,初读感知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邮票四周的小孔是怎么来的吗? 2、录机范读,学生边听标出自然段。 3、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圈出来。 三、范读,朗读加深体会 1、老师把课文范读一遍,同学们在心中默读。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请选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朗读。 4、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四、交流自学成果 1、学习认读的生字 ①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②识记会写的生字。 ③出示生字,比赛认读。 ④正音、齐读。 ⑤交流识字抄招。 2、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齐读全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启发:读了这一段,大家想知道什么? 4、找出这段中的生字有几个,请读出来。 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这部分课文。 2、交流读后感受。 3、大家一边读一边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本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泉水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图像,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板书: 水池 姐姐 来吧 平地 杜鹃花 照吧 果园 果树 喝吧 山谷 画眉鸟 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

查看全文>>>

教材分析:《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刚刚欢度十一长假回来,知道十一是什么喜庆日子吗?(祖国妈妈的生日)

2、同学们,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纪念祖国诞生。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小诗。板书:欢庆

3、理解“欢庆”:读课题,大家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什么时候我们想欢庆?课件展示欢庆

二、学习诗文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样欢庆的呢?亲爱的小朋友,向祖国妈妈献上第一份礼物,大家把书翻到书44页,大声读读!

(二)识字教学

1、卡片出示“庆”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和“庆”交上朋友的?

2、二读诗文、识字。其他的生字宝宝也急着想和大家交朋友呢,赶紧把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和同桌一块读读。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卡片,读生字,组词。出示课件--看气球猜字:刚才小朋友找生字的速度可真快,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变成气球了,谁来猜猜气球里面躲着哪个字宝宝?

4、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读生字组词。其他同学跟读。

5、看,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哪一队想让小火车开起来呢?!(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

6、读带生字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向祖国妈妈送上第二份礼物。想和生字朋友一块放礼花吗?看,他还带上他们的朋友呢!

7、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读:欢乐乐曲

(三)再读诗文、感悟

1、个别读: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课文肯

查看全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范文资讯网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2024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