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2024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

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

对于语文课来说需要通过教案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这样更加有利于有序的对学习内容进行教学,那么要如何进行语文教案安排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教案(一)

观 潮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2课时

三、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 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

查看全文>>>

一、 学期教授教化目标

总体目标:

本学期经由过程教授教化,使学生控制本册书中所学的常识,培养学生不雅察才能和实验才能,给学生育成优胜的进修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良之列,100%的学生合格,期末成就位列全街道同课前有名。

三维目标:

(一)、常识与才能目标:

1、 引导学生懂得若何科学不雅测和描述气象变更。

2、 进修问导誓状况及变更,商量水的三态变更,包含蒸发及雨的形成,大年夜中初步体验天然现象的变更规律。

3、 绕揭捉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身物和非生物的重要差别,大年夜而找出身命的重要特点。

4、 引导学生进修问导誓变更,包含一些可逆的和弗成逆变更过程

5、 引导学生进一步懂得农业与技巧的关系。

(二)、过程与办法目标:

1、经由过程什物进行教授教化,培养学生的不雅察、思虑、归纳才能。

2、学涣一皓根本的实验操作。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集等的实验等。

3、经由过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立场、价值不雅目标:

经由过程本册常识的进修,绕揭捉生受到酷爱故国、酷爱大年夜天然的教导;分析气象变更对仁攀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仁攀类生活对气象变更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情况等思想品德教导;培养学生酷爱科学、勇于实践和立异的精力,加强保护情况的意识和社会义务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 学生根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问录: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个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年夜多半年纪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收常识的才能强,。因为科学接近生活,大年夜多半同窗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进修积极性高。是以,在教授教化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特点,抓住学生别致、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不雅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进修中感触感染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成长智力和进步不雅察思维才能。

班内的优衅揭捉生上课能卖力听讲,功课能及时完成,能大年夜胆

积极的答复师长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付彩君、陈腾等。这些同窗进修办法合适,模仿才能强,思维敏捷,反竽暌功敏捷,表演才能强,成就凸起。

中程生如:陈欣、陈凡、鹿文涛等,这些同窗好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揭题读题。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

2、设置悬念。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

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例:虽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白杨树长得高大挺拔。)

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四、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4。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学习提示”;读懂第2、3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课后习题4)

二、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学习提示”:它告诉我们读懂句子里含着的意思的方法是什么?

(2)强化对方法的理解:这种方法分成哪两个步骤来进行?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

(1)“一位旅客”和“卫士”各指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从哥哥和小妹妹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白杨外形特点是什么?

(3)从字面上看。爸爸介绍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

2、交流自学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2。

4、朗读指导。

四、学习第三段。

1、作者连用了几个“只晓得”?把它们划出来

查看全文>>>

这篇《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种子》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五、练习

查看全文>>>

一、 学期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2、 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 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4、 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2、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

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付彩君、陈腾等。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程生如:陈欣、陈凡、鹿文涛等,这些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习,成绩良好。

后进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通晓、刻苦、疏忽、喜讯、纪律、翩翩飞翔、倍感亲切、搏击风雨”等。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爱鸟、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3、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4、能体会引号的作用。

5、能发挥想象,编写一段自己与一种鸟的有趣的对话。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爱鸟、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2、能体会引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发挥想象,编写一段自己与一种鸟的有趣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

2、鸟也有语言,鸟的语言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谜底。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鸟语(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各种方法理解词义。

2、自学反馈,出示词语。

指名读、齐读,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三、深入研读,学习课文。

1、师过渡: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的身姿,爱听鸟儿的鸣叫。天长日久,孩子和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与鸟儿有异常深厚的感情?

(出示句子

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

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有人也真懂鸟语。

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

2、“我”和哪几种鸟对话?听鸟儿说些什么?有什么收获?轻声读课文4—8节,圈圈画画。(板书)

3、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有引号的句子,请你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中的引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问布谷鸟:“你做些什么?”

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

我多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春天,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啼叫着。)

1)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引号?板书:“”

2)谁知道引号的作用?

3)交流,师板书:1、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4)想一想这里的引号分别是什么意思。

5)交流。

4、是啊!天长日久,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引读)

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

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

从那里,我

查看全文>>>

这篇《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守株待兔》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1、认读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  3、教师小结,归纳问题(谁?为什么守株待兔?结果怎样?) 二、自渎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渎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大家一起读课文。  3、学生读文,找出要求认读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5、学生用生字词组词说句。  6、再读课文,再读文中巩固绳子的认读,整体感知。  7、指名反馈:这则寓言讲谁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写什么?  3、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4、讨论: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寓意:野兔是不会常常撞死在树桩的,上次是偶然,我们怎么能把偶然当必然呢?农夫怀着这种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7、教师小节:我们可不能象农夫那样,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获。 四、朗读课文,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 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巩固复习,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学生朗读课文。  

查看全文>>>

范文资讯网精选专题推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非常懂得教育学的人。新手教师,一般都比较头疼写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关注学生的状态,如何让自己的教案变得更加完整呢?栏目小编特别编辑了“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篇1】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篇2】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设计意图: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

查看全文>>>

这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种子》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

查看全文>>>

课前谈话(自由)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公益广告): 《妈妈,洗脚》 2、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看老师写——(板书:将心比心) 2、自由读文三分钟,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难读的地点,然后随机重点引导: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品词: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说的话。”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2)感悟“平静”中的母亲当时心里怎么想? 2、“只见……果然成功了” (1)领悟“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的不简单。 (2)引读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静”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配乐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我终于明白了:“。” 四、眷注文本,升华情感 1、过渡:这一撇一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朗读品情)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2、再读激情:我们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引读—— 五、拓展内涵,提升品味 1、(板画出心)如果这就

查看全文>>>

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

范文资讯网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2024四年级人下教版语文优质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