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美学三书读后感 > 导航 >

美学三书读后感,2024美学三书读后感大全

美学读后感(一)

【华夏美学】关于历史的文化的书籍。还是第一次这样去阅读这样一本经典的关于我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之前有看到同学抱着满满是字的国学类的书籍还是很钦佩他们的耐心。这次读一读,还是终于领会到了一点我国家华夏思想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我有点喜欢国学。但是,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通读或去研究,总是粗略的读一读,也看不到文章背科学后的思想,只是单纯的喜欢,也不是很了解内涵,不知如何领略。作者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华夏文化在追求心灵自一由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社会和大自然的道理。我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和不了解去看这本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人自己去研究,可能缺乏比较和客观一性一,并且也缺乏西方人做研究时的科学一精一神和方法,往往主观意识较强。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的封建制度很长,历史很长,没有西方的各种教对权利的制约作用,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往往有消极避世的特点。刚开始阅读时,作者在介绍礼乐文化时,往往把结果当过程来说明,我个人觉得还好有点体会了。后来到在孔孟还有对统治阶级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以后,到后来庄子完全避世,屈原被权利流放,似乎印证了中国士大夫只是在追求自己个人的心灵解脱与广大人民的脱节。后来随着作者的进一步的叙述,特别是讲当禅被中国文人消化后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改变,开始又体会到在儒家文化逐渐融合庄、屈、玄、禅之后,华夏文化思想上是那么的美。当历史进入明朝时,华夏文化开始进入近代,更加注重对个人欲一望或者是个人感情的合理辩护。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据在于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蕴含在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作者依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立在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一性一心理。它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花了很久才读完,这确实是一本既要踏下心来,还要细细品味的书籍。

美学读后感(二)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一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

查看全文>>>

美学散步读后感(一)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一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一精一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一性一与感一性一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一精一辟的美学见解。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一性一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一精一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着。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一精一神和肉一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

查看全文>>>

美学不仅限于学习与吸收,还应运用与再创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拿来为人服务的。关于美学的再创造,我认为小说的作者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小说作者在对现实生活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后,再结合自己故事情节的结构,对生活中的美学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再升华。而对于小说的广大读者来说,在接受了小说中的美学价值观以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吸收与再创造,也是一个学习美学很好的途径。 华夏美学提倡创作应该从自然真切的审美感受出发,反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之作,小说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更要求作者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和逻辑思维,否则就只能陷入为写小说而写小说困境。这个自然真切应如何理解?我认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形式不一,类型万种,但最终其本质只能归结为自然真切四个字。生活是美学成长的土壤,在小说中所展现的生活细节,处处体现了美学的自然真切。就简单的拿小说中人物的价值观、整个故事的价值观来说,都是美学的细节体现,当一个人读完一本小说,他对其中人物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审美追求必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审美概念,古谚总说读书使人明智,其实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一个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他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慢慢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审美概念,而在这当中,小说功不可没。 美这个概念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我是一个喜欢看小说的人,我认为小说中的美学是社会生活中美学精神的浓缩,我们通过对小说美学的吸收,进而创造出全新的、带有个人印记的美学思想或者美学观念,从而一步步的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富有美感。

查看全文>>>

美学四讲读后感(一)

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一性一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一性一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一性一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个一性一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一性一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一性一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一性一、客观一性一、开拓一性一,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一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

查看全文>>>

《美学散步》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查看全文>>>

通过课下阅读《美学四讲》这本书籍,我对“美”以及艺术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分别从“美学的对象与范围”、“谈美”、“美感谈”和“艺术杂谈”这四方面探索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作者自己的一家之见。

在《美学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这本书的内容理解起来有点儿偏理论,在今后继续学习美学课程中,我要将设计和美学理论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入地体验美学的

查看全文>>>

这周所读的是施昌东先生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在这之前,我一直对西方的建立理论系统、阐述一个问题的深度广度的能力感到敬佩。对于一个全新的问题,他们可以建立起来完善的系统,由表及里的剖析,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让人叹为观止。关于美学的理论,西方也有完善的体系比如黑格尔的《美学》。中国的古典美学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所萌芽,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但是也有所发展。

在《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一书中,主要论述了先秦诸子思想中的美学成分,着重研究了孔子、墨子、老庄、孟子、荀子、韩非子这些大家对于美的看法,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这些大家就对美学的根本问题就被提出,比如什么是美、美与丑的对比等。

我个人是对孔子和墨子的美学思想有所感悟,我想简单谈谈自己对他们美学思想的看法。正所谓文如其人,这点完全可以在他们身上体现。先说说孔子。孔子没有关于美学的系统的、专门的论述,只是在个别的子曰中涉及到,他的大致观点如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承认则,小人反之。(颜渊篇)

子曰:何谓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以上材料都可以看出孔子是将美与善等同了,混淆使用,将美更多的上升到一个道德的高度,当然这种美学观点客观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孔子的美学更多的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美与善德相关联,德高善而美,这种观点忽视了美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而存在的,实际上它是不以人类主观情感转移而转移的,它就是作为美而存在在那里,不需要被你认可,它就是美的化身,比如辽阔的草原、碧绿的田野、蔚蓝的天空等等。

刚才提到文如其人,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代表统治阶级的,他有时站的高度就和我们不一样,他的说教是关系到君王的教育问题的,他要通过自己对美阐释来引导君王向善,达到勤政、爱民、向善。是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导致这种美学观点的缺陷,当然我是站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评判他的观点的,总的来说孔子的美学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种片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看到它的背后是什么,有可能是他思想 的不成熟,也可能是为了人民,各种可能,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多元的碰撞。

既然谈到了孔子的阶级局限性使他犯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那么下面这位墨子先生就和他有些比较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位兼爱非攻的君子。墨子的美学思想或者看法有他独到的解读。

墨子是被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有文实也,而后谓之:无文实也,则无谓也

查看全文>>>

治史三书读后感(一)

这两天认真看完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这是一本好书,内容浅显易懂,直接详细,每一个关于治史思路方法的章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虽说作者是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例子,讲的多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从无史学基础的我,却有很大的扫盲作用。比如,作者提到的考证的两种方式,即述证和辩证,校勘学的四种校对方式,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都是很好的史学基础知识。至于其中的经验之谈就更让人收获良多。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除了具体的经验方法之外,从这本书中我更体会到了治史的艰辛。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专注执着。就像严耕望先生说的,世界上出过很多年轻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但很少出年轻的大史学家。史学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孜孜不倦,勤勉不怠,恒久坚持。只有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才能有所得。由此,更增我对于这门学科的敬重之感。

还有就是通读全文之后的产生那种历史感,颇为沧桑浩瀚。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作者之间的师生之谊,钱穆在我觉来俨然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仰而又非常遥远的大师。而通过文字我同样能感受到作者本人,一个很有些高傲不太和人的小老头,可是他在治学上是那么严谨,让人敬佩。然而,读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位作者已经逝世快20年了,而文章是写于三十年前,那是我刚出生的年代。这一前一后,竟跨了一个世纪。这种绵延之感让我感慨不已。从文治史,薪火相传,每一代历史学人其实都背负着一定的使命来承担着历史的续写之责。或许真是让严先生给感动的,我竟隐隐有了一种责任感。在以前,我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很遥远很无关的冷门专业,然而,现在我却渐渐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对于人类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不加彰显的。就如春天万物萌发,看似凭空出芽,其实乃是风雨气候之浸一润的缘故。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历史学人的渊博学识。在这一学期上欧美史学动一态研究的过程中,此种感觉日益深刻。每位老师,都外表平凡,可是谈吐之间,治学之深之广让我赞叹不已。还有朱孝远老师,上他的课时总以为这是一个留洋归来,外语华丽,更多体现西方特质的颇一爱一碎碎念的男一方小老头儿。可是,一日读他那本【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时,不由大为改观。散文的笔触,诗化的语言,将历史研究这样严肃的学科写的那么唯美和高雅,温文尔雅之态鲜明地跃然于纸上,俨然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代诗人。然而,当读到附录一【学史之

查看全文>>>

《活着》读后感

赤色的晚霞染透了半边天,夕阳的余辉也为广阔的田地和田地上的人镀上了一层金红。一位看上去并不出众的老人在树下将他的往事为我娓娓道来。感谢余华的《活着》,借着他的笔我接触到了福贵,接触到了他堪称悲剧的一生。余华用他朴实无华的文笔,带给了我极大地震撼。仿佛乘着一叶扁舟在狂风暴雨的大海中心无助的摇曳,天空一片阴霾,没有他人,无法呼救,受着暴雨无情的摧残,但仍然没有翻船,依旧飘荡。当看似没有活着的希望时,刹那,暴雨停止,阳光遍撒,风消云散。

福贵的一生堪称悲惨。少时嗜赌如命,败光家财,气死父亲,为重病的母亲买药却途中被抓壮丁,家中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一女一子。几番辗转,终于回家后,母亲早已病逝,女儿也因病失语。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次降临,福贵的儿子、女儿、妻子、外孙相继死去,终余一头老牛与福贵相依为命。看到福贵在这种苦难的巨大打击下,我想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容吧。或许我们惧怕苦难,厌恶苦难,但不论我们愿意与否,它仍会来访。

基督徒们认为苦难对灵性的生活大有裨益,他们愿意像耶稣一样经历苦难,愿意背着十字架前进,他们以苦难为甘甜,遇到打击依旧乐观,认为是上帝的磨练和恩赐。也有人认为人生就是该好好享受,无视更憎恶痛苦。所以一遭遇苦难,就唉声叹气,厌恶一切,包括自己,他万分懊恼,会这样想:为什么当初我要那样做,若是这样的话就会怎样云云。他们不愿正视痛苦,一味埋怨,又将在陷入悲剧的漩涡。更有甚者,抛弃生命,踏上黄泉路。

记得富贵曾经的战友,春生在文革中被批斗得奄奄一息,他在死前向福贵诀别。福贵劝他,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了呢!福贵不懂大道理,但是他知道生命是宝贵的,活着不容易但仍要坚持。

我一直在想,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是什么支撑着福贵活着的念头,一次次灾难为何没有将他击倒。是坚强的心?是不死的信念?又或者是其他?又一次纵观全文,现在想来,活着仅仅是活着本身罢了。余华似乎在向我们传达着消极的思想,在末文福贵与老牛在夕阳下相随而行似乎也在这样昭示:人与牛不过一样只是活着罢了。然而,只是当当活着的话,这样的福贵与当下如陀螺旋转般麻木机械的重复生活着的人又有何不同呢?只是福贵遭受的苦难大于常人所以才带给我震撼吗?是余华煽情的功底深厚的缘故吗?我细细地寻着答案,于是福贵的妻子家珍这样告诉我: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是了,我想这就是我要寻找的答案了。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定要经历

查看全文>>>

美学三书读后感

在阅读完一本书籍或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写读后感的。范文资讯网美学三书读后感栏目为大家精心提供2024美学三书读后感、美学三书读后感格式等。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参考,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

  网站地图